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本试验对草原农区绵羊生产中东北细毛杂种羔肉用种质特点进行了研究。结果证明:东北细毛羊及良东杂种羔羊能适应半干旱草原炎热夏放牧抓膘,入秋后经短期育肥,可将粮食转化为羔羊精肉,其净肉产量较对照组多4.15kg。在同样条件下,东北细毛杂种肥羔比良种细毛杂种肥羔多产精肉1.14kg。当采用自由采食方式生产肥羔肉时,东北细毛杂种羔比良杂羔多产精肉2.26kg。对两种方式所生产的羔羊胴体进行分割证明:东杂羊在短期补料和自由采食育肥下净肉率分别为34.69%和33.37%;良杂羊则为35.96%和28.82%。短期补饲和自由采食不同条件时,东杂羔羊的背长肌重量与净肉总量的相关系数,分别为r=0.77、r=0.28;良杂羔羊分别为r=0.86,r=0.18。全部试验证明,利用当年生细毛羔羊在放牧抓膘基础上进行短期蹲圈育肥,生产肥羔精肉,是当前农村肉羊生产的可行措施。  相似文献   

2.
新疆广大牧区,绵羊产羔在2~4月份,尤其是在细毛羊中,晚春羔比例较高.这些地区冬季气温较低,绵羊主要靠放牧,对天然草场的依赖性很大,因此羔羊从出生到当年入冬之前这7~8个月的时间里,有利的生长时期只是在夏场及短暂的秋季,很难在入冬时使羊只达到肉用羔羊出栏的质量,或出栏质量较低,影响了羔羊潜在效益的发挥.鉴于此,研究和探讨本地区当年羔羊的育肥技术就成为草食家畜科学饲养配套技术推广项目的重要内容之一,项目组于1996年在新疆北部阿勒泰地区的农十师一八一团进行了晚春羔秋季育肥试验,取得了较为满意的结果,具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干旱山区羔羊育肥试验采用夏季放牧+补饲的方式进行,同时在育肥饲料中分别添加增肉剂Ⅰ号和增肉剂Ⅱ号,促进羔羊生长发育。试验结果表明,采用此项育肥技术,羔羊日增重达86.00~98.09g,较对照组(传统的单纯放牧育肥方式)高48.44~60.53g,提高了128.97%~161.16%(P<0.01);羔羊的产肉量增加了3.31kg,增加净收入33.37元/只。Ⅱ号增肉剂的育肥效果优于Ⅰ号。  相似文献   

4.
草羔育肥是发展草原季节畜牧业的重要措施。本文探讨了以红豆草茬地放牧为主,结合补饲青干草对甘肃高山细毛羊(GF)和边甘杂种(BG)羔羊育肥的初步效果。试验按放牧、放牧+补饲及全圈饲三阶段进行,补饲又分燕麦、红豆草及燕麦+红豆草三种处理。分别从体增重、牧草利用率和肉用性能等方面作了比较。结果表明: 经80天育肥试验,两种羔羊的期末活重和羔羊胴体重均分别达到35公斤和17公斤以上(符合国际市场出售商品羔羊的标准)。三种补饲处理之间差异显著(P<0.05),其中以补饲混合干草(燕麦+红豆草)的效果为最好(P<0.01)。两种类型羔羊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  相似文献   

5.
[目的]为藏羊羔羊夏季的育肥提供参考。[方法]选用6月龄欧拉型藏羊羔羊90只分为放牧组(对照组)和放牧补饲组(试验组),在夏季牧草旺盛期进行补饲育肥,研究青藏高原夏季不同育肥方式对藏羊羔羊育肥性能和肉品质的影响。[结果]试验组羔羊的净增重和平均日增重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羔羊的宰前活重、胴体重、屠宰率、胴体净肉重和胴体净肉率均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而试验组羔羊的骨重、肉骨比、花油重和板油重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羔羊的肌肉内脂肪含量为3.43%,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欧拉型藏羊羔羊的肉色评分、大理石和熟肉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和对照组羔羊肉中异亮氨酸、亮氨酸、赖氨酸、苯丙氨酸酪氨酸的含量均高于FAO/WHO的标准模式。[结论]通过夏季补饲可进一步提高欧拉型藏羊羔羊的育肥效果。  相似文献   

6.
草羔育肥是发展草原季节畜牧业的重要措施。本文探讨了以红豆草茬地放牧为主,结合补饲青干草对甘肃高山细毛羊(GF)和边甘杂种(BG)羔羊育肥的初步效果。试验按放牧、放牧+补饲及圈饲三个阶段进行。补饲又分燕麦、红豆草及燕麦+红豆草三种处理。分别从体增重、牧草利用率和肉用性能等方面作了比较。结果表明,经80天育肥试验,两种羔羊的期末活重和羔羊胴体重均分别达到35公斤和17公斤以上(符合国际市场出售商品羔羊的标准)。三种补饲处理之间差异显著(P<0.05),其中以补饲混合干草(燕麦草+红豆草)的效果为最佳(P0.05)。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不同育肥方式对甘肃省半农半牧区羔羊的育肥效果。[方法]在甘肃省半农半牧区选择陶蒙F1代公羔羊,分别采用2月龄早期断奶和3月龄正常断奶2种方式,采用全舍饲育肥50 d和舍饲加放牧育肥75 d 2种育肥方式,研究不同断奶时间和育肥方式对羔羊的育肥效果。[结果]全舍饲育肥的平均日增重极显著高于舍饲加放牧和全放牧的育肥方式(P0.01),其中组Ⅰ和Ⅱ的日增重分别为254.40和231.80 g/d,二者差异不显著(P0.05)。舍饲加放牧的平均日增重显著高于全放牧的育肥方式(P0.05),组Ⅲ和Ⅳ的日增重分别为169.60和154.53 g/d,二者差异不显著(P0.05),纯放牧平均日增重为119.27 g/d。2月龄断奶放牧加补饲育肥75 d育肥期绝对纯收入最高,为150.10元,而3月龄断奶全舍饲育肥50 d最低,仅为70.60元。[结论]在半农半牧区经营管理粗放、整体生产水平低下的小规模育肥场或农户3月龄断奶,舍饲加放牧方式育肥,总纯收益大;在经营管理良好、整体生产水平较高的中等规模以上的羊场,2月龄断奶育肥可以提高羔羊的育肥效率。  相似文献   

8.
不同精粗比全混合日粮短期育肥波杂羔羊的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配制不同精粗比的全混合日粮,对波尔山羊与徐淮山羊杂交羔羊进行短期育肥试验.结果表明,精粗比为60:40的全混合日粮组对波杂羔羊短期育肥的效果优于精粗比为50:50和40:60的日粮组,育肥羔羊的采食量和增重得到显著的提高,并表现出较高的经济效益,30 d短期育肥日增重达到180.92 9,平均每只纯收入达到37.10元.  相似文献   

9.
为建立羔羊短期最佳经济育肥饲养模式,以子午岭黑山羊羔羊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全价颗粒饲料(试验组)和当地配合饲料(对照组)进行短期育肥试验,观测其生长性能、屠宰性能和肉品质。生长结果表明:试验组羔羊的生长性能、胴体重和屠宰性能均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和对照组的育肥期增重分别是5.15 kg和4.51 kg,胴体重分别是10.54 kg和9.88 kg,屠宰率分别是49.63%和48.31%。肉品质测定结果表明:试验组的部分肉品质优于对照组,试验组的失水率比对照组低5.4%(P0.01),熟肉率比对照组高8.15%(P0.01)。经济效益分析结果表明:试验组每只羔羊的纯收益较对照组高16元。由此说明,用全价颗粒饲料短期育肥子午岭黑山羊羔羊的效果较优。  相似文献   

10.
羔羊放牧加补饲育肥技术与效益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在昭苏马场暖季放牧+冷季舍饲生产方式下,对羔羊进行放牧加补饲育肥技术试验和初步经济效益分析.[方法]选取当地哈萨克羊春羔150只,利用放牧和圈舍补饲育肥的方法.[结果]在育肥试验53 d内,羔羊生长良好,体重平均增长7.13 kg,平均胴体重可达19.47 kg,平均屠宰率可达50.1;;育肥试验总收入为11 250元,育肥纯收入为13 515元,成本利润率为13.7;,平均每只羔羊可获利90.1元.[结论]通过50 ~60 d放牧加补饲育肥,即可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在广大牧区推广该技术是牧民增收、提高生活水平的有力措施.  相似文献   

11.
2011-2012连续2a在玛曲县欧拉乡牧户的夏季草场研究短期休牧对不同月份、不同土层土壤含水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短期休牧能显著提高青藏高原东缘高寒草甸区夏季草场0~30cm土层的土壤含水量,但对30cm以下土层的土壤含水量无显著影响;随着月份推移,休牧和放牧草地0~20cm土层的土壤含水量逐渐降低;短期休牧草地的土壤含水量整体高于放牧草地,且随月份的推移,二者的差距逐渐减小,7月份0~10cm土层的差距最大,10月份20~30cm土层的差距最小。  相似文献   

12.
亚高山草甸冬夏季牧场土壤动物群落多样性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了解轮牧制度下亚高山草甸土壤动物群落结构及动态变化。【方法】2008年5-10月采用手捡法、干漏斗(Tullgren)和湿漏斗(Baermann)法对青藏高原东部川西北红原县亚高山草甸冬季牧场(WP)和夏季牧场(SP)春夏秋季土壤动物群落结构进行调查。【结果】共获得土壤动物46 746个,分别隶属6门9纲16目61类群;其中WP中22 092个,隶属6门9纲15目42类群;SP中24 654个,隶属6门8纲15目46类群。2种生境中均以线虫为优势类群。轮牧制度下的亚高山土壤动物群落,其个体数量变化趋势是:春季SP>WP,夏季和秋季WP>SP;类群数变化趋势是:春季和秋季SP>WP,夏季WP>SP。2种生境中土壤动物密度和类群数在土壤中的垂直分布随季节变化,从春季到秋季SP中土壤动物密度和类群数均随土深增加而降低,WP中土壤动物类群数表聚性明显;WP中密度随季节更替表聚性越来越弱,到秋季反而随土深增加而增大。春季WP中所有多样性指数均高于SP,但差异不显著;夏季WP中Margalef指数高于SP,Simpson指数显著高于SP,但Pielou指数和Shannon-Wiener指数均显著低于SP;而到秋季WP中只有Simpson指数高于SP,且2种生境中Simpson指数、Shannon-Wiener指数和Pielou指数存在显著差异。【结论】与其它区域相比,亚高山冬夏季牧场土壤动物群落组成较简单,但土壤动物密度更高。轮牧对亚高山草甸土壤动物群落的季节动态有明显影响,但冬夏季牧场土壤动物群落组成相似。  相似文献   

13.
不同胎次及产奶月份甘南黑牦牛乳常规营养成分比较研究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选用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30头雌黑牦牛,分夏季牧场(麻木索那牧场)和冬季牧场(沙冒牧场)采样,分别测定了不同胎次和产奶月份黑牦牛乳常规营养成分(蛋白质、脂肪、乳糖、固形物和灰分),研究了甘南黑牦牛乳营养成分随胎次及产奶月份的变化.结果表明:不同胎次间黑牦牛乳常规营养成分差异不显著(P>0.05),不同产奶月份黑牦牛乳的...  相似文献   

14.
【目的】为探析补饲条件下,限时放牧对乌珠穆沁羔羊生长发育及采食量的影响。【方法】选择30只乌珠穆沁去势公羔,按照同质原则随机分成5组:0H为舍饲组(对照),2H、4H、8H、12H分别为放牧2、4、8、12 h组。各处理组饲粮代谢能水平接近。试验期102 d,预试期15 d,正式期87 d。7、8、9月份每月月末空腹称重、同时测量体尺,分别在每月中旬用饱和链烷法测定一次放牧采食量。【结果】(1)限时放牧加补饲对放牧季乌珠穆沁羔羊的体长、体高、胸围均无显著影响(P>0.05);但8月份,8H、12H组的体长指数均显著高于(P=0.05)舍饲组,其体躯指数显著低于(P<0.05)舍饲组,而2H和4H组与舍饲组无显著差异(P>0.05)。(2)各处理组7—9月份的月末体重、总增重、全期平均日增重、总采食量均没有显著差异(P>0.05),但日增重在各月份之间显著不同(P<0.01)。7月份,随放牧时间延长日增重显著降低(P<0.01),全天放牧组的日增重较舍饲组、2H、4H、8H组分别减少了101、84、69、38 g•d-1,而放牧2H、4 H组与舍饲组无显著差别(P>0.05);8月份,各处理组日增重均达到最大,4H、8H、12H组显著高于(P=0.045)舍饲和2H组;9月份,舍饲组日增重显著高于(P<0.05)其余4组,而其余各组之间无差异(P>0.05)。(3)随放牧时间延长,放牧采食量显著增加(P<0.001)而补饲量呈递减趋势;补饲量每增加1 kg,总采食量增加0.44 kg、放牧采食量减少0.78 kg;4H组的饲料转化效率略优于2H和8H组。【结论】限时放牧4 h加补饲不影响羔羊的总采食量和平均日增重,但显著减少了放牧采食量。结合草地保护和饲养成本,则放牧4 h加0.52 kg补饲(精料与谷草干草以1﹕1混合)是最佳放牧管理方式。  相似文献   

15.
白牦牛放牧强度对高寒草原植物群落物种多样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典型样地调查方法,对地处青藏高原东北缘的天祝地区3个典型白牦牛放牧地的夏季、冬季牧场进行植被调查,运用多样性、丰富度、均匀度、优势度指数对高寒草原植物群落进行物种多样性测度.结果表明,夏季牧场的放牧强度乌鞘岭(40.05头.d/hm2)>岱乾(14.7头.d/hm2)>南泥沟(11.25头.d/hm2),而它们的群落物种多样性指数分别是(1.44±0.321),(1.68±0.095)和(2.03±0.022).说明随着放牧强度的增加物种多样性指数逐渐降低.乌鞘岭、岱乾、南泥沟的物种丰富度指数分别是(1.29±0.05),(1.81±0.203)和(2.14±0.066);均匀度指数分别为(0.4±0.103),(0.43±0.115)和(0.55±0.034).3个夏季牧场的丰富度指数、均匀度指数和物种数的变化趋势与物种多样性指数的变化趋势相一致.冬季牧场的放牧强度南泥沟(320.55头.d/hm2)>岱乾(259.2头.d/hm2)>乌鞘岭(40.05头.d/hm2),而它们的物种多样性指数分别是(1.63±0.122),(1.74±0.052)和(1.44±0.321),即物种多样性指数,岱乾>南泥沟>乌鞘岭.南泥沟、岱乾和乌鞘岭的物种丰富度指数分别是(1.87±0.078),(1.91±0.082)和(1.28±0.05);均匀度指数分别为(0.41±0.085),(0.38±0.036)和(0.4±0.010 3).3个冬季牧场的丰富度指数的变化趋势与物种多样性指数的变化趋势相一致.随着放牧强度的增强,群落物种的多样性、丰富度、均匀度均有所降低,高寒草原植物群落结构越简单,原生优势物种逐渐被适口性较差的物种替代,优良牧草种数减少.  相似文献   

16.
李芳芳  侯生珍  王志有  吕凯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32):15732-15733,15736
[目的]对青海高寒草地放牧藏羊妊娠期和哺乳期进行补饲试验。[方法]通过转变草地畜牧业生产经营方式,对青海高寒草地放牧母羊在妊娠期和哺乳期进行补饲效果研究。[结果]与传统游牧养殖方式组相比,母羊关键繁育期补饲组产羔率显著提高,为98%;母羊关键繁育期补饲组4月龄羔羊成活率高于传统游牧养殖方式组。母羊关键繁育期补饲组初生重和2月龄日增重与传统游牧养殖方式组差异极显著(P<0.01)。母羊关键繁育期补饲组母羊分娩后体重和断奶体重比对照组大,而断奶失重比对照组小,差异均极显著(P<0.01)。[结论]对高寒放牧藏母羊在关键繁殖期进行补饲,能有效促进高原畜牧业的高效发展。  相似文献   

17.
放牧加补饲对新疆褐牛生产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低质放牧条件下补饲精饲料对新疆褐牛产奶量和乳成分的影响.[方法]试验选取新疆褐牛泌乳牛40头,随机分为4组,即对照组、试验1组、试验2组和试验3组,分别补饲精饲料0、1.0、1.5和2.0 kg/d/头.[结果]在低质放牧条件下,补饲料精可以提高新疆褐牛的产奶量.[结论]放牧加补饲对新疆褐牛泌乳盛期后产奶量下降有延缓作用,对牛乳中乳蛋白、乳脂率、乳糖、非脂固体物没有显著性影响.  相似文献   

18.
以贵州独山草种场"黑麦草+鸭茅+苇状羊茅+白三叶"人工草地为研究对象,研究2012年季节性放牧强度处理下草地植被特征的变化。结果表明,在高度变化上,各放牧处理间差异性不显著(P〉0.05);在盖度变化上,从春、夏、秋3季利用上可以看出春季中牧+夏季中牧+秋季中牧优于其他3种方式;春、夏季4种利用方式在密度变化上差异性不显著(P〉0.05),秋季由于干旱问题,春季重牧+夏季中牧+秋季重牧和春季中牧+夏季中牧+秋中牧利用方式草地群落密度高于其他2种方式(P〈0.05);地上生物量变化方面,春季中牧+夏季重牧+秋季中牧和春季中牧+夏季中牧+秋季中牧利用方式在草地群落地生物量上表现出一定的优势。  相似文献   

19.
To assess the impact of N fertilization on contents of mineral elements in herbage and the effect of increased forage S on the copper metabolism of grazing yaks, study was conducted during the summer grazing season (2005, 2006, and 2007). Pasture replicates (20 ha; n=3 per treatment) received the same fertilizer treatment in each growing season, consisting of i) 90 kg N ha^-1 from quickly available nitrogen, ii) 90 kg N ha^-1 from ammonium nitrate, iii) 90 kg N ha^-1 from ammonium sulfate, and iv) control (no fertilizer). Forage sampling was collected at 60 days intervals following fertilization (10 samples per pasture) for Cu, Mo, Mn, Se, Fe, Zn, Ca, and P. To determine the effect of fertilizer treatment on mineral metabolism in grazing yaks, liver and blood samples were collected at the start and end of the study period in 2005, 2006, and 2007. Ammonium sulfate fertilization increased (P 〈 0.01) forage S concentration. Plant tissue N concentrations were increased by N fertilization, regardless of source in 2005, 2006, and 2007. Yaks grazing S fertilization pastures had lower (P〈0.05) liver and blood Cu concentrations at the end of the study period in 2005, 2006, and 2007, compared with urea, ammonium nitrate, and control. Nominal increases in forage in vitro organic matter digestibility were realized by fertilization, regardless of N source in each year.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