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动脉化静脉皮瓣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兔耳制备动脉化静脉皮瓣动物模型,观察皮瓣的成活过程及机理的结果显示:实验组皮瓣与标准组成瓣成活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证实兔耳动脉化静脉皮瓣能成活和动脉化静脉皮瓣灌注有效性,对静脉系统在皮瓣成活过程所起的作用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外伤性股动脉瘤并感染的诊治。方法:对我医院近5年来所收住的9例的临床资料进行总结分析。结果:9例均行股动脉瘤切除、自体大隐静脉或人造血管移植术,自体大隐静脉移植术后,其中l例由于病变血管未完全切除,术后残留病变的股动脉破裂出血,需再次手术;人造血管移植术后,其中l例移植血管内血栓形成导致移植血管阻塞,但动脉血管造影提示股深动脉穿交通畅,患肢远端血运好,未再次手术治疗。其余7例移植的血管通畅。结论:在腹股沟区血管不洁注射毒品可引起外伤性股动脉瘤并局部感染,治疗上可采取股动脉瘤切除、自体大隐静脉或人工血管移植术。股动脉瘤在股深动脉以下者,穿支与腺动脉网侧枝循环代偿好.即使血管移植失败,也不需再次手术。  相似文献   

3.
蛙的微循环观察与分析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蛙的肠纱膜、舌、后肢蹼及膀胱等部位微循环的观察研究得出如下结论:(1)蛙的膀胱是观察研究蛙微循环的最理想部位;(2)往心包腔内加入一定的0.01%上腺素可明显地促进血液循环,改善微循环状况,理角利于血液在动脉、毛细血管和静脉中的流动情况,同时还可大大地延长微循环的观察和研究的时间。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蛙的肠系膜、舌、后肢蹼及膀胱等部位微循环的观察研究得出如下结论:(1)蛙的膀胱是观察研究蛙微循环的最理想部位;(2)往心包腔内加入一定量的0.01%肾上腺素可明显地促进血液循环,改善微循环状况,更有利于观察血液在动脉、毛细血管和静脉中的流动情况,同时还可大大地延长微循环的观察和研究的时间。  相似文献   

5.
本文通过动物实验对兔耳皮瓣的成活机理及静脉回流对皮瓣成活的影响进行研讨。本实验采用30只体重1.5~2.5kg的家兔,30只兔56例耳随机分为4组。实验方法:(1)兔耳动脉化静脉皮瓣模型的制备;(2)肉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几种新的手内皮瓣设计的功效。方法:采用8种类型手内皮瓣治疗手部创伤;在41例皮瓣中,36例是主要以相应动脉为基础的手内神经血管岛状皮瓣。结果:除3例部份坏死外,皮瓣全部成活。术后随访,功能与形态均满意。结论:手内神经血管皮瓣是修复手部创作引起各种缺损的实用方法。  相似文献   

7.
解剖观察了羊5头、牛3头的胸、腰和荐段交感神经的交通支。结果为,在胸和腰节段,每一脊神经一般均有二条交通支;腰、荐羊(牛)节段,各只有一条交通支;仅在腰(牛)或腰,(羊)节段,有斜交通支;荐段有横交通支。在羊和牛的胸段,前后二交通支在多数节段位于肋间动脉起点的后缘;在腰段通常前支在腰动脉之前,后支在其后。前支细,与脊神经腹支的连接点距椎外侧孔或椎间孔较近;后支较粗,与脊神经腹支的连接点距椎外侧孔或椎间孔较远。胸、腰段交通支的分支类型与马和驴的交通支分型相似。  相似文献   

8.
青钱柳对家兔血液循环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探讨青钱柳[Cyclocarya Paliurus(Batal.)Iljinsk]对家兔动脉血压、心率及其肠系膜微循环的影响,经耳缘静脉注射0.1%青钱柳溶液后,分别观察给药后(1、5、10、20、30、60 min)家兔微动、静脉管径及血流速度、血流量变化、动脉血压、心率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耳缘静脉注射0.1%青钱柳溶液后,家兔动脉血压、心率显著降低(P〈0.05或P〈0.01),而肠系膜微动、静脉血管扩张,血液流速加快,血流量增加(P〈0.05或P〈0.01)。可见,青钱柳具有扩张肠系膜微动、静脉血管及加快血液流速、增加血流量、降低动脉血压和心率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应用腓肠神经营养血管逆行岛状皮瓣修复同侧内外踝及跟部软组织皮瓣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应用腓肠神经营养逆行岛状皮瓣修复同侧下肢软组织缺损15例皮瓣,其中吻合小隐静脉6例,未吻合静脉9例。结果:吻合静脉的皮瓣全部成活,无肿胀、水泡;未吻合静脉全部出现肿胀、水泡,部分皮缘坏死2例。结论:将小隐静脉与受区静脉吻合,减轻皮瓣水肿,有利于皮瓣的成活。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人造血管在注射毒品所致假性股动脉瘤血管重建中的应用。方法:对人造血管在14例注射毒品所致假性股动脉瘤患者的血管重建中的运用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14例直接采用ePTFE人造血管行旁路髂外动脉和股浅动脉端侧吻合术,全部病例保肢成功,术后复查彩色多普勒显示移植血管通畅。结论:在患者不能提供合适的自体大隐静脉移植时,人造血管移植是治疗假性股动脉瘤的有效方法;术中彻底清创及避免污染人造血管是预防术后人造血管并发感染的最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11.
试验共选用(110±5)日龄健康湛江鸡10只,采用微循环观察仪对胸腺进行活体观察,通过做血管透明标本和组织切片的方法观察微血管总体走向、血管细微结构等.结果表明:胸腺的主要血液供应来自于迷走动脉,该动脉起自颈总动脉干的细小分支,其主干延伸至颈部内脏和颈中段的被皮,沿途再分支进入胸腺.该分支进入胸腺后,在接近腺体的中央部位发散形成血管树,经过实质形成毛细血管网.这些毛细血管垂直朝向胸腺表面,或加入浅表的毛细血管丛,或伴随这些毛细血管丛一段距离后返回髓质,形成毛细血管袢.微动脉分支组成不规则的毛细血管网,汇聚成毛细血管后微静脉加入到皮髓交界处的静脉中,汇入腺体表面的血管,进而在胸腺附近构成静脉树,汇集入胸腺静脉最后注入到颈浅静脉.  相似文献   

12.
精氨酸衍生物对微循环的作用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研究了精氨酸双糖甙与精氨酸单甙对兔微循环的作用,应用无麻醉条件下经动脉给予AFG、AF,然后测定AFG、AF对兔血压及其耳廓细动脉血流速度的影响。经口给予AFG、h、2h血液中未检出AF给予量AFG1mg/kg,动脉血压下降为2.67kPa,持续1min。血流速度,AFG为1mg/kg时,从0.6mm/s增加到1.2mm/s;2mg/kg时,从0.7mm/s增加到1.4mm/s。AF为1mg/kg  相似文献   

13.
梁群  付嘉明 《勤云标准版测试》2019,39(10):1263-1266
目的 探讨黄连解毒汤加味对脓毒症热毒炽盛证患者血流动力学及微循环灌注的影响。方法 选取符合诊断标准的患者6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30例及对照组3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抗感染、对症支持、稳定内环境等西医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黄连解毒汤加味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24 h、48 h血流动力学及微循环灌注指标的变化。结果 治疗24 h、48 h后,两组患者心率(heart rate, HR)、平均动脉压(mean arterial pressure, MAP)、中心静脉压(central venous pressure, CVP)、体循环阻力(systemic vascular resistance, SVR)、血管活性药用量(norepinephrine, NE)、血乳酸(blood lactic acid, LAC)、混合静脉血血氧饱和度(oxygen saturation of mixed venose blood, SCVO2)、动静脉二氧化碳分压差(significance of venoarterial carbon dioxide difference, Pcv-aCO2)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且观察组各项指标较对照组改善明显(P<0.05)。结论 对脓毒症热毒炽盛证患者联合应用西医常规配合黄连解毒汤加味治疗,可以有效改善患者血流动力学指标及组织低灌注水平,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目的:通过对子宫肌瘤血流动力学的研究,以探讨其在子宫肿瘤鉴别诊断中的意义。方法:用彩超经腹对53例子宫肌瘤及40例正常人的子宫动脉、肌瘤内及周边血流作检测。结果:(1)肌瘤患者子宫动脉阻力指数(RI)明显低于正常人(P〈0.01);(2)肌瘤周边动脉RI低于其子宫动脉,而肌瘤内RI低于周边动脉,其差异具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肌瘤病灶内的血流分布特征与肌瘤的大小、数目及有无变性等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 研究低分子肝素对大鼠高脂血症性胰腺炎胰腺微循环的作用机制。方法 将72只健康SD大鼠随机分成假手术组、模型组和治疗组各24只,每组再随机分成四个亚组。先采用高脂饮食建立高脂血症模型,模型组和治疗组制作大鼠急性胰腺炎模型,制模成功后治疗组分别于0、6、12、18 h开始使用低分子肝素皮下注射,各亚组均间隔6 h重复皮下注射一次,每亚组均干预4次;模型组和假手术组同时间点皮下注射等量生理盐水对照。结果 大鼠胰腺血流速度模型组低于假手术组,治疗组高于模型组(P<0.05);胰腺组织病理学评分模型组高于假手术组,治疗组低于模型组(P<0.05);模型组各亚组胰腺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蛋白表达、VEGF mRNA表达水平均高于假手术组,而治疗组均低于模型组(P<0.05)。结论 大鼠高脂血症性胰腺炎,VEGF与微循环障碍密切相关;低分子肝素可能通过下调胰腺组织VEGF水平来改善胰腺微循环障碍,减轻胰腺组织进一步损害,且早期干预价值更大。  相似文献   

16.
本项试验旨在对艾灸的治疗机理从免疫学角度作理论性探讨。试验用驴4头,分一日灸和二日连灸组,每组用驴2头。选抢风和百会穴为艾灸试验穴位。于灸前及灸后3、6、12、24、48、72及96小时,采颈静脉血涂片,用酯酶染色法测定外周血中T淋巴细胞(下简称T细胞)值%。结果表明,艾灸对T细胞具有较好的激活作用,无论一日灸或二日连灸后的T细胞值%,均较灸前值的差异显著或极显著,二日连灸组的二日次灸较一日次负的T细胞值%更加增高。两试验组的T细胞值%于灸后24小时均呈现规律性地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17.
Modern functional brain mapping relies on interactions of neuronal electrical activity with the cortical microcirculation. The existence of a highly localized, stimulus-evoked initial deoxygenation has remained a controversy. Here, the activity-dependent oxygen tension changes in the microcirculation were measured directly, using oxygen-dependent phosphorescence quenching of an exogenous indicator. The first event after sensory stimulation was an increase in oxygen consumption, followed by an increase in blood flow. Because oxygen consumption and neuronal activity are colocalized but the delayed blood flow is not, 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focused on this initial phase will yield much higher spatial resolution, ultimately enabling the noninvasive visualization of fundamental processing modules in the human brain.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带蒂筋膜瓣为引导性骨再生技术屏障膜的促成骨作用及其作用方式.方法50只成年新西兰大白兔,雌雄不限,尺骨造2cm骨缺损模型,利用显微外科技术在骨缺损邻近制备一个带有无名血管蒂所属毛细血管网的筋膜瓣(带蒂筋膜瓣),使其包裹由自体骨髓基质干细胞与含骨形态发生蛋白的骨诱导活性材料构建的非细胞型组织工程骨并充填骨缺损,A...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