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75 毫秒
1.
温度对海蜇横裂生殖和早期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对不同温度下海蜇(Rhopilema esculentaKishinouye)螅状体的累计分裂数量变化以及不同温度下海蜇每日伞径大小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时间与螅状体的累计分裂数量呈S曲线相关,在海水盐度为30.5,pH值为8.2,DO在6 mg/L的条件下,17℃、20℃、23℃三个温度下的回归方程式分别为Y=e5.764-4.194/x(R2=0.983,F=1 240.536>F1,21,0.01=8.016 6),Y=e6.039-6.295/x(R2=0.987,F=1 933.560>F1,25,0.01=7.769 8),Y=e6.213-2.899/x(R2=0.989,F=2 382.114>F1,26,0.01=7.712 3);时间与海蜇每日伞径大小呈直线相关,在17℃、20℃、23℃三个温度下的回归方程式分别为Y=0.745x 2.145(R2=0.994,F=3 523.418>F1,23,0.01=7.881 1),Y=0.807x 2.475(R2=0.977,F=975.339>F1,23,0.01=7.881 1),Y=1.096x 1.123(R2=0.989,F=2 152.260>F1,23,0.01=7.881 1);海蜇螅状体分裂的最低温度在14℃~16℃之间。  相似文献   

2.
对不同温度下海蜇(Rhopilema esculentaKishinouye)螅状体的累计分裂数量变化以及不同温度下海蜇每日伞径大小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时间与螅状体的累计分裂数量呈S曲线相关,在海水盐度为30.5,pH值为8.2,DO在6 mg/L的条件下,17℃、20℃、23℃三个温度下的回归方程式分别为Y=e5.764-4.194/x(R2=0.983,F=1 240.536>F1,21,0.01=8.016 6),Y=e6.039-6.295/x(R2=0.987,F=1 933.560>F1,25,0.01=7.769 8),Y=e6.213-2.899/x(R2=0.989,F=2 382.114>F1,26,0.01=7.712 3);时间与海蜇每日伞径大小呈直线相关,在17℃、20℃、23℃三个温度下的回归方程式分别为Y=0.745x 2.145(R2=0.994,F=3 523.418>F1,23,0.01=7.881 1),Y=0.807x 2.475(R2=0.977,F=975.339>F1,23,0.01=7.881 1),Y=1.096x 1.123(R2=0.989,F=2 152.260>F1,23,0.01=7.881 1);海蜇螅状体分裂的最低温度在14℃~16℃之间。  相似文献   

3.
以平均苗高7.4cm、平均地径1.82 cm、无病虫害的一年生葛萝槭扦插苗为试验材料,采用农林废弃物醋渣、松针、菇渣主要基础性基质,分别与粉煤灰、树皮粉、锯末、羊粪以不同的体积比混合而成,对不同育苗基质上生长的葛萝槭的苗高、地径、叶片数、冠幅、成活株数进行调查。结果表明:处理9的成活率最高达到了92.78%,表现最好。处理9、处理1、处理3、处理8、处理10可推广使用;不同基质对苗高、叶片数的相对生长量存在显著性差异(α=0.05),对地径、冠幅的相对生长量不存在显著性差异(α=0.05);不同基质处理的葛萝槭的年生长规律一致即3月下旬到4月上旬进入树液流动期,4月中旬到6月上旬为植株的生长初期,6月中旬到8月为速生期,9月进入苗木的硬化期,且在7月中旬出现了生长暂缓期现象。  相似文献   

4.
为花榈木苗木的科学培育管理和培育优质壮苗提供理论依据,利用 Logistic方程拟合方法,对花榈木1年生实生苗木的苗高和地径的年生长发育节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花榈木苗木的年生长量呈明显的慢-快-慢-快-慢”的生长发育节律。花榈木生长可划分为出苗期、生长初期、速生期和生长后期4个阶段,出苗期为5月上旬至6月上旬,持续时间长;生长初期为6月中旬,持续时间短,仅10 d;速生期为6月中下旬至8月中下旬,持续时间长,生长量最大,占整个苗高生长量的56.46%、地径生长量的54.69%;地径比苗高提前10 d 进入速生期,持续时间比苗高短22 d,苗高在8月中下旬还有较大生长生,地径在8月中旬提前进入生长后期,苗高持续生长一段时间后在8月下旬进入生长后期。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68-3-2(Pyrus pyrifolia Nakai)梨生长发育规律,为建立其在湖北省梨产区的配套栽培技术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9年生砂梨新品系68-3-2为研究对象,观察新梢生长与果实生长变化动态。[结果]新梢自3月下旬开始生长,6月上旬停止生长,生长期78 d,生长期间出现2次生长高峰,分别为4月22日和5月6日。果实从4月初坐果后开始生长到8月中旬果实成熟,生育期133 d。果实纵横径生长发育过程中出现2次生长高峰,分别为4月15日和6月17日。新梢停止生长前与果实生长存在养分竞争,后期为果实生长提供养分。果实成熟时,平均单果重250.0 g,果实圆形,纵径7.68 cm,横径8.44 cm,果形指数0.91。果皮薄,绿色,果面光洁,无果锈,有蜡质,果点浅小而稀。果肉白色,细嫩松脆,石细胞少,汁多味甜,品质佳。在湖北省武汉地区68-3-2梨生产中,建议萌芽前14 d施以氮肥为主的复合肥,4月下旬至5月上旬施尿素等速效肥,结合喷施叶面肥改善养分的竞争;6月份果实迅速膨大期施以氮肥为主的复合肥,7月份施以钾肥为主的复合肥,增加果实品质;秋季施复合肥及有机肥做底肥。[结论]该研究可为68-3-2在湖北省梨产区的高产优质生产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6.
对云南樱桃优良单株广州樱1年生组培苗开展生长节律研究,通过生长曲线拟合,划分并探讨其生长阶段,为组培苗栽培管理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广州樱组培苗苗高和地径生长节律均呈"慢—快—慢"生长趋势,Logistic方程拟合程度高.苗高和地径均出现2个不连续生长高峰,6月苗高生长量最大达33.0cm,9月地径生长量最大达2.4mm.苗高速生期(2016年5月30日至9月3日)历时97d(占总生长时间39.6%),苗高净生长量96.3cm(占总生长量64.5%);地径速生期(2016年5月16日至10月1日)历时139d(占总生长时间56.7%),地径净生长量8.3mm(占总生长量76.1%).  相似文献   

7.
美国白蛾Hyphantria cunea (Drury)危害多种阔叶树,在四平市1年发生2代,以蛹在墙缝、砖瓦堆、树皮缝和落叶层下过冬.越冬代成虫5月中至6月下旬羽化,第1代幼虫发生在6月中旬至7月中旬.第2代幼虫发生在8月上旬至9月上旬,9月中旬老熟幼虫化蛹过冬.采用1%苦参烟碱1000-1500倍液,防治效果达95%以上.  相似文献   

8.
为油茶嫁接壮苗的培育提供参考,在油茶种苗标准化繁殖试验基地采用定株观察方法对1年生油茶嫁接苗的苗高、地径、鲜重和干重变化规律进行连续观测。结果表明:1年生油茶嫁接苗的苗高、地径、鲜重和干重均呈慢-快-慢S型曲线变化趋势,且4—6月为缓慢生长初期、7—11月为快速生长期、12月至翌年3月为缓慢生长末期。嫁接苗生长1年的地径为0.48cm,苗高为41.45cm,鲜重为36.90g,干重为10.75g,地上部鲜重为24.30g,地下部鲜重为12.6g,地上部干重为7.34g,地下部干重为3.41g。地径、苗高与生长时间呈幂函数关系,地径与苗高生长的一元线性回归方程为y=74.715x+5.344 2,相关系数R~2=0.999 2,相关性达极显著。  相似文献   

9.
1、选种适期播种 应选择耐热、抗病、优质高产的品种,如香油麦菜.夏播油麦菜适于6月下旬至7月上旬播种,每亩(1亩=1/15ha)需播种子50g,苗龄25~30d.7月下旬至8月初定植.秋播适宜7月底至8月上旬播种,每亩需播种40~50g.  相似文献   

10.
贵长猕猴桃果实生长发育规律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定期测量8~9年生贵长猕猴桃果实的纵径、宽横径和厚横径,观察果实生长发育动态.结果表明:1)贵长猕猴桃果实生长呈逐渐上升的单曲线,有两个生长期:即快速生长期(5月20日-6月16日)和缓慢生长期(6月16日-8月4日).随果实接近成熟,其生长曲线与时间轴线逐渐趋于平行.2)果实净增长有3次生长高峰:第1次,纵径出现在5月27日,宽横径出现在6月9日,厚横径出现在6月9日-6月16日,纵径比横径提前两周;第2次,果实纵径、宽横径和厚横径都出现在6月30日;第3次,纵径出现在7月21日,宽横径出现在8月11日,厚横径出现在7月14日.随后生长速度迅速降低,9月1日以后接近停止生长.3)不同留果量和不同留果部位不影响贵长猕猴桃果实纵、横径的生长高峰次数,但影响纵、横径生长高峰出现的时间和生长曲线的起伏程度.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多种环境因素对海蜇无性生殖的交互作用。[方法]在实验室条件下,对温度、盐度双因素对螅状体足囊的形成与萌发和对横裂生殖等2个无性生殖过程的影响进行研究。[结果]随温度、盐度的升高,螅状体形成的足囊数量增多,形成足囊的螅状体率越高。足囊形成过程中,温度与盐度的交互作用不明显。足囊的萌发可能与足囊囊径的大小有关,足裳囊径达到一定的阈值才能萌发,足囊囊径大小是萌发的必要前提;在横裂生殖过程中温度起着决定性作用,同温度下不同盐度的各处理组之间的横裂生殖过程相似。随温度的升高,碟状体释放越早;横裂高峰及碟状体释放高峰越早;横裂周期及碟状体释放周期持续时间越短。总之,温度升高有利于横裂生殖的进行,且在相同时间内随温度升高释放碟状体数量增多。在横裂生殖与碟状体释放过程中,温、盐度交互作用明显;测量释放的初生碟状体伞径,发现盐度越高初生碟状体伞径越大,相反,温度较低时初生碟状体伞径较大。温度、盐度对初生碟状体伞径的影响均明显,且交互作用明显:[结论]在海蜇的无性生殖过程中,24℃-22条件最有利,16℃-18条件最不利。  相似文献   

12.
山核桃Carya cathayensis果实生长成熟过程可分成2个阶段:5月初至8月初是果实增大物质增长阶段,其中6-7月是果实快速生长期,至8月初果实生长基本稳定。8-9月是种仁储藏物质的积累和转化阶段;在种仁成熟过程中,山核桃种仁粗脂肪质量分数不断升高,采收时达最高值690.2 g·kg-1;粗蛋白和可溶性糖不断减少,分别从8月5日的117.38 和56.05 mg·g-1降至采收时的最低值93.63和19.67 mg·g-1;果实成熟过程中种仁可溶性糖和粗蛋白不断转化成为粗脂肪,种仁粗脂肪与粗蛋白和可溶性糖呈极显著的负相关,粗脂肪与粗蛋白的相关系数为-0.991 3(P<0.01),与可溶性糖的相关系数-0.956 5(P<0.01)。图1表3参21  相似文献   

13.
早熟苦瓜新品种“赣优1号”、“赣优2号”的选育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赣优1号、赣优2号是分别以强雌系Q11-2、Q9-4为母本配制成的早熟杂交苦瓜新品种。赣优1号商品果绿白色,棒形,果长35cm,横径6cm,肉厚1.0cm,单果重400g,特早熟,春季栽培从定植至初收40d,每公顷产量37500kg。赣优2号商品果绿色,棒形,果长30cm,横径7cm,肉厚1.2cm,单果重500g,早熟,春、秋季均可栽培,春植从定植至初收45d,秋植从播种至初收45d,每公顷产量45000kg。  相似文献   

14.
2013—2014年,连续2年对旱作4~5年生同心圆枣园土壤水分进行监测研究,结果表明:土壤含水量年际间差异明显,2014年平均土壤含水量在8%~13%,6月至7月下旬土壤含水量为8%~11%,明显低于2013年平均土壤含水量1%~3%,其他时间高于2013年平均土壤含水量。不同土层土壤含水量排序依次为60 cm40 cm20 cm;20 cm的土壤含水量变化与40 cm的基本一致,但含水量大部分时间比40 cm的低2%~3%。6月上旬以前,距离主干30 cm的土壤含水量大于距离主干70 cm和100 cm的土壤含水量;6月上旬以后,距离主干100 cm的土壤含水量大于距离主干30 cm和70 cm的土壤含水量。在40 cm土层深处施用保水剂能明显提高土壤含水量,大部分时间使土壤含水量比对照提高约3%。为了保障旱作枣树正常生长坐果,需保证6月份以前(枣树开花前)和8月中旬以后(枣树白熟期以后)土壤含水率不低于10%,在6~8月份土壤含水率不低于12%。  相似文献   

15.
为研究内蒙古绒山羊非长绒期埋植褪黑激素对其产绒性能和血浆褪黑激素浓度的影响,采用完全随机试验设计方法,将18只体重基本一致、上一年产绒量较为接近的3周岁内蒙古绒山羊半同胞母羊,随机分为2组,一组为对照组,另一组为试验组,每组9只羊。试验组于抓绒后在羊颈部皮下2次埋植褪黑激素(5月中旬和7月中旬),试验期共5个月。试验开始后逐月观察山羊绒生长情况;当埋植组或对照组开始长绒时,剪取绒毛样品用于生长量和细度测量;每月采集血样分析血浆褪黑激素含量。结果表明:1)埋植组大部分绒山羊6月底羊绒已经长出体表,7月底所用试验羊均已长绒,而对照组8月底大部分羊开始长绒,直至9月底才全部长绒。2)7月底,当对照组还没有长绒时,埋植组羊绒平均长度达34.95mm;9月底,当对照组全部长绒,平均羊绒长度达到22.45mm时,埋植组羊绒平均长度已达57.51 mm,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埋植褪黑激素对羊绒细度无影响(P0.05)。3)对照组从6月起无论白天还是黑夜褪黑激素浓度均逐渐升高,至8月达到最大水平,埋植组在7月达到最高浓度,后缓慢下降至自然水平。在6和7月份,埋植组白天和夜晚血浆褪黑激素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而8和9月份2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但8月份埋植组有高于对照组的趋势。因此,内蒙古绒山羊抓绒后,按2mg/kg(BW)的剂量分2次埋植褪黑激素,可提高血浆中褪黑激素的浓度并诱导山羊绒提前萌发,并且不会影响细度。  相似文献   

16.
吴瑞兰 《安徽农业科学》2014,42(36):12918-12919,12948
[目的]探讨卡拉白鱼在辽宁地区的人工繁殖、苗种培育和池塘养殖技术.[方法] 2012年开始在辽宁省铁岭养殖基地进行卡拉白鱼人工繁育及池塘养殖试验.[结果]引进卡拉白鱼种鱼400对,催产后人工繁殖的仔鱼经过110 d培育后平均体长达6.65 cm,平均体质量达3.10g;春片经过135 d培育后平均体长达到14.50 cm,平均体质量达到28.50 g.在0.18 hm2池塘投入3龄苗种1.0万尾,经过132 d培育后平均体长达23.80 cm,平均体质量达123.90 g,出塘商品鱼的产量为6 600 kg/hm2,出塘率为96.0%,饵料系数1.8.特定生长率(SGR)和日增重(AWG)在6~8月较高,主要是因为适宜的水温、水质环境和合理的投饲方法,3龄即可达到100 g以上的食用标准.[结论]卡拉白鱼在6~8月生长较快.  相似文献   

17.
浙南地区甜菜夜蛾发生规律与测报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4年研究,明确了甜菜夜蛾在浙南地区大田一年发生5~6代,第6代为不完全代,越冬蛹在设施栽培蔬菜地越冬。4月下旬~5月初陆续羽化,6月上旬~7月上旬为大田第1代,7月上旬~8月上旬为大田第2代,8月上旬~8月底为大田第3代,9月初~9月下旬为大田第4代,10月初~10月下旬为大田第5代,11月上旬~翌年4月下旬为大田第6代,为不完全代。一年中在6月中下旬7、月中下旬、8月中旬、9月中旬有明显发蛾高峰。研究还明确了甜菜夜蛾不同世代不同虫态的发育历期,并利用历期法对甜菜夜蛾发生期进行预测,利用黑光灯发蛾量对甜菜夜蛾的发生程度进行预测预报。  相似文献   

18.
通过果实生育早期的果形指数和果实纵径 横径可以成功预测苹果果实成熟时的果形指数和单个果实的重量。红富士苹果通过盛花后30d时的果形指数(X)预测成熟时的果形指数(Y)的回归方程为幂函数Y=0.805X0.278,果形指数随盛花后天数的变化拟合抛物线函数Y=1.36-0.009X 0.000035X2。在中国西北黄土高原旱原地区,红富士苹果在盛花后约50d以前果形指数大于1;之后逐渐降低,盛花后约129d时降低至最小0.7814;果实成熟前有所回升,至成熟采收时约为0.8740。通过测量盛花后50d时的果实纵径 横径(X,cm),可以预测成熟时的单果重(Y,g),其回归方程为幂函数Y=0.677X3.2。  相似文献   

19.
苦瓜新品种桂农科一号和桂农科二号的选育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根据华南地区对苦瓜春提早和秋延后栽培的需求选育出2个早熟、耐冷凉气候的苦瓜新品种,分别命名为桂农科一号和桂农科二号。2个品种表现为早熟,强雌性,第1雌花节位低,连续结瓜能力强,主侧蔓均可结瓜;在气温为12-23℃条件下,能正常开花结果;瓜皮油绿色;瓜型圆筒形,肩平蒂圆,大直瘤,商品性好。桂农科一号瓜长约35.0cm,横径8.0-9.0cm,肉厚1.2-1.4cm,平均单瓜重380g,产量约49500kg·ha^-1;桂农科二号瓜长约30.0cm,横径8.0-10.0cm,肉厚1.3-1.5cm,平均单瓜重450g,味甘微苦,产量约52500kg·ha^-1。2个品种均适宜在华南地区春秋露地和大棚种植。  相似文献   

20.
桤叶唐棣引种试验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5 a的引种试验研究表明:桤叶唐棣(Amelanchier alnifolia)在吉林省4月中、下旬-5月上旬萌动;4月下旬-5月中旬展叶;高生长期4月下旬-5月中旬开始,7月上、中旬结束,70 d左右;速生期为5月份;地径生长5月中旬-8月下旬或9月上旬,120-140 d,高峰期6-8月份;开花期10 d左右,一般5月上、中旬开花,中下旬结束;果实期30 d;8月上旬形成顶芽,9月下旬落叶。在吉林省各试验区表现出较强适应性,生长良好,在吉林市松花湖地区,5年生开花结果达100%。Lee3、Northline、Smoky、Thressen 4个品种平均公顷产量、单果质量、单果果径与原产地无显著差异,可以确定其为适宜推广的优良品种,可在吉林-通化半山温凉湿润区、集安岭南温暖湿润区和延边盆地温凉区大量引种栽培建园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