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就畜禽品种资源的鉴定、划分和保护来说 ,国外科研工作者应用比较多的还是微卫星标记 ,因为它自身的众多优点使畜禽品种资源进一步从分子水平得到了准确的评定。合理地应用微卫星标记对畜禽遗传资源进行系统地研究、保护和利用将更有意义。1 微卫星标记的结构及遗传特点遗传变异主要是由遗传物质DNA的差异造成的 ,DNA的差异主要是碱基排列顺序的不同 ,因而利用分子遗传标记直接研究DNA的变异性具有很大的意义。微卫星DNA一般以 1~ 6bp碱基为核心序列 ,如(AC)n/ (GT)n、 (CAC)n/ (GTG)n等 ,可变重复数的核心序…  相似文献   

2.
猪生长激素因子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生长激素 (growthhormone ,GH)是一种由垂体前叶分泌的调节脊椎动物生长发育的重要多肽类激素。它能促进葡萄糖吸收 ,核酸和蛋白质合成 ,脂肪分解。GH的分泌是脉冲式的 ,主要受下丘脑释放因子(GHRF)和促生长激素抑制素 (SS)两种激素的调节。自Baird( 1 952 )发现猪生长激素对猪生长有促进作用的4 0多年以来 ,该方面的研究工作进展很快。特别是随着PCR技术的发展和分子生物学标记技术如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 (RFLP)、DNA指纹、小卫星DNA、微卫星DNA(MS)和随机扩增多态性DNA(RAPD)的发…  相似文献   

3.
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对抗绿脓杆菌血清学的一种共同抗原(原始内毒素蛋白质)。蛋白酶和弹性蛋白酶的免疫球蛋IgM和IgG抗体的检测。对马血清中绿脓杆菌抗体滴度的测定。利用辣根过氧化物酶标记兔抗马IgM和IgG抗体作为酶标记抗体结合物。利用5氨基水杨酸(5—Aminosalicylic(?)acid)和H_2O_2作为底物。以免疫马、新生驹和72匹健康赛马的血清作为ELISA和被动血球凝集研究的抗绿脓杆菌抗体。通过ELISA,免疫马IgG抗体滴度的变化是清楚的。在新生驹中,出生后第一天,IgM和IgG抗体的数量主要是来自初乳,同时指出,新生驹的抗体水平开始低然后增加。抗绿脓杆菌原始内毒素蛋白质,蛋白酶和弹性蛋白酶的抗体,几乎存在于所有被研究的健康赛马中。  相似文献   

4.
谷浪屿  刘阳  王宁  张正旺 《中国鸟类》2012,3(2):103-107
微卫星是分子生态学研究常用分子标记之一。与建库筛选获得微卫星的方法相比,跨物种扩增是快速获得近缘物种微卫星分子标记的一种有效方法。本研究通过对中国特有雉类蓝马鸡(Crossoptilon auritum)进行跨物种扩增,从鸡形目112个微卫星位点筛选获得了11个微卫星多态分子标记。这组分子标记的多态性从中度到高度,并包含一个Z-染色体连锁位点。利用这组分子标记对已知谱系的笼养个体进行初步亲子鉴定,表明这组微卫星分子标记的高度实用性能够为马鸡属及鸡形目其他濒危物种的保护遗传学研究提供有力工具。  相似文献   

5.
利用微卫星标记对宁强矮马和蒙古马遗传多样性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8个微卫星位点的多态性检测对宁强矮马和蒙古马共83个个体进行了遗传多样性分析。计算各微卫星位点的等位基因频率、有效等位基因数(Ne)、多态信息含量(PIC)、杂合度(H)和F统计量。结果表明:8个微卫星座位中HMS2变异最大,HTG6变异最小;蒙古马的Ne、PIC、H的平均值均高于宁强马;总群体的平均遗传分化系数Fst为0.017(P<0.01),群体内近交系数Fis为0.171(P<0.01)。说明蒙古马和宁强矮马虽外形和性能上有很大差异,但在品种形成和进化上有着较近的遗传关系。  相似文献   

6.
马传染性贫血病(equine infectious anem ia,简称EIA)是马属动物特有的传染病,以反复发作、贫血和持续病毒血症为特征。近年来,赛马、旅游骑行、表演等盛行,马匹流动性大,对检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准确、快速地检测马传染性贫血病,笔者采用双抗原夹心法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作为筛选方法,通过对检测结果的分析,得出2种方法检测结果符合率为98.96%。在选用试剂时,可以先选用双抗原夹心法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作为筛选方法,出现阳性样品时,采用琼脂凝胶免疫扩散试验(AGID)方法进行确诊。本试验为北京市马属动物的马传贫检疫净化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将含有马冠状病毒N蛋白(ECV-N)的重组杆状病毒rBac-ECV-N感染Sf9昆虫细胞,以表达的ECV-N蛋白作为抗原,以酶标记的鼠抗马IgC特异性单抗为二抗,建立了检测马冠状病毒抗体的ELISA方法.研究结果表明,ECV-N蛋白最佳包被浓度为10μg/mL初提重组蛋白,马血清以1:100稀释,酶标记的抗马IgG单克隆抗体工作浓度1:5 000.可以检出抗马冠状病毒血清抗体.利用该方法对来自3个国家的1064份马血清进行了检测,检测结果表明:国内711份马血清中检测出13份阳性;澳大利亚335份马血清中检测出31份阳性;瑞典18份马血清均为阴性.该间接ELISA方法的建立,为马冠状病毒感染的预防和控制,出入境检验检疫提供了一种新的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8.
马鼻疽的血清学诊断,过去一直采用补体结合试验(cF)。近几年来,我们又相继建立了微量间接血凝试验、乳胶凝集试验、免疫荧光间接染色法(IFA)及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等比较敏感的检测方法。为了比较IFA、ELISA、cF三种方法对鼻疽马检测的敏感性,我们对31匹鼻疽马及10匹经病理学确诊的鼻疽马进行了检测,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9.
马匹繁育是现代马产业链中的关键环节,是现代马产业发展的根本。三河马是我国三大名马之一,是最符合我国现代马产业发展需求的国产马品种。本文通过纵览国内外马胚胎移植技术研究进展,分享呼伦贝尔市三河马种马业创新团队在鄂温克旗科兴马业三河马育马基地应用马胚胎移植技术巩固三河马乘用型新品系核心群血系、提高导血用马匹利用率的案例,讨论影响马胚胎移植技术推广的因素,指出三河马繁育需要提高技术水平,规范品种登记,方能输出良驹对接市场。  相似文献   

10.
用自制生物素标记兔抗马IgG(简称Bio—IgG)及辣根过氧化物酶与亲和素蛋白偶联物(E—avi),以间接AB酶标染色方法检测马传染性贫血特异性抗体,获得了满意结果。此法比免疫荧光法敏感76信,对照、阻抑试验及类症病马血清均呈阴性结果,43例马传贫血清全部阳性。本试验表明,该方法具有特异、敏感、快速和简便等特点,有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依据牛1.709卫星DNA序列设计了1对引物,建立了PCR鉴定生、熟牛肉的方法。应用本方法特异地扩增出预期的牛218bpDNA片段,其检测敏感度对生牛肉达33.6fgDNA,对熟牛肉和高压牛肉为0.32pg。运用该引物均可扩增出水牛、牦牛、奶牛、黄牛肉单一的相同大小的DNA条带,而对马、山羊、绵羊、骆驼、鹿、猪等15种动物肉的DNA扩增则呈阴性。扩增片段经HaeⅢ酶切分析确认,所得129、79、10bp片段与微机分析结果一致。利用本法对103份生、熟牛肉及其制品进行鉴定,检出率为100%。对各种样品检测,均可在6h内完成。  相似文献   

12.
青海高原牦牛遗传多样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中心产区简单随机抽样在青海省西宁市共抽取青海高原牦牛76头,用垂直平板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PAGE)和水平淀粉凝胶电泳技术检测21个编码血液蛋白(酶)结构基因座及12个微卫星位点的多态性,并进行中性检验及连锁不平衡分析.结果表明:在所检测的21个血液蛋白基因座中,有6个存在多型,多态位点百分比为28.57%,12个微卫星位点全部为多态,共检测出63个等位基因;两层次标记所反映的群体内遗传变异水平均较低,21个血液蛋白基因座平均有效等位基因数、观察杂合度、期望杂合度和多态信息含量分别为1.118、0.0665、0.0729和0.0603,12个微卫星位点相应指标分别为2.9005、0.4138、0.5325和0.4903;除Alp外,其余5个血液蛋白多态基因座和12个微卫星位点均为中性基因.除Alp-CA、LDH1-ADH两对血液蛋白基因座和8对微卫星显著(P<0.05)或极显著(P<0.01)处于连锁不平衡状态外,其余13对血液蛋白基因座和58对微卫星均处于连锁平衡状态(P>0.05);另外,6个血液蛋白多态基因座、12个微卫星位点或是两者的合并数据从群体水平上均处于连锁平衡状态(P>0.05).  相似文献   

13.
微卫星DNA及其在家禽遗传育种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微卫星DNA(MicrosatelliteDNA)是80年代末期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分子标记,与其它DNA分子标记相比较,具有许多优点。  相似文献   

14.
牛微卫星DNA的特性研究及其在遗传育种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在对微卫星DNA的遗传结构与特性概述的基础上,与目前主要几种遗传标记的特性进行比较,并对微卫星DNA多态性分析技术在牛遗传育种中的研究与应用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5.
PCR-SSCP技术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 (SingleNucleotidePolymor phism ,SNP)是指基因组中单个核苷酸变异引起的DNA序列多态性 ,包括单碱基的转换、颠换、插入及缺失等形式 ,它是继第一代作图用分子标记 -RFLP、第二代作图用分子标记 -微卫星标记之后的第三代作图用分子标记 ,也是目前广泛应用于分析分子种群生物学特征、遗传性疾病检测及特定功能基因或片段的分型等。用于检测SNP的方法较多 ,包括直接测序 (Di rectsequencing)、以构象为基础的方法 (Conformation -basedtec…  相似文献   

16.
马泰勒虫裂殖子表面抗原1(EMA-1)是用于马梨形虫病诊断的重要靶抗原之一。为建立实用有效的间接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方法,笔者根据马泰勒虫EMA-1基因序列设计并合成引物,将新疆株EMA-1全基因序列克隆于原核表达载体pGEX-4T-1上,构建pGEX-4T-1/EMA1重组质粒,转化至BL21(DE3)中,经IPTG诱导得到EMA-1融合蛋白,切胶纯化后作为包被抗原建立检测马泰勒虫抗体的rELISA方法。结果显示:(1)GST-EMA1蛋白相对分子质量56ku,与其理论值基本一致;(2)通过Western blot分析证明其具有很好的特异性和反应原性;(3)以GST-EMA1蛋白作为包被抗原建立的rELISA可明显区分马泰勒虫、驽巴贝斯虫阳性血清和健康马血清;批内和批间重复试验的最大变异系数分别为14.79%和11.06%;(4)使用建立的间接ELISA与cELISA商品试剂盒分别对新疆伊犁马场收集的96份马血清样品进行检测,检出阳性率分别为27.1%(26/96)和25.0%(24/96),两者总符合率为95.8%。结果表明,基于原核表达的GST-EMA1蛋白所建立的rELISA特异性、重复性好,检出率与马泰勒虫临床分离率接近,可为新疆马泰勒虫病(特别是隐性带虫马)的检测、监控提供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7.
蜜蜂线粒体DNA碱变性提取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董捷  王瑞武 《中国蜂业》2000,51(1):13-14
一、前言线粒体DNA(mtDNA)已被广泛应用于动植物群体遗传学和进化生物学的研究中,并为分子系统学提供了有价值的比较生物学的数据,取得了许多非常有意义的结果。有效的mtDNA提取方法,无疑是开展这方面研究的前提。而mtDNA提取实验成功的标志是把染色体DNA(即核DNA)、蛋白质与RNA尽量去除干净,从而获得一定得率和纯度的mtDNA,以满足mtDNA用于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RFLP)分析中的酶切及聚合酶链式反应(PCR)中酶切、拷贝和连接的需要。本试验用碱变性提取法,CsCl超速离心法和蛋…  相似文献   

18.
对家畜核基因组中多态遗传标记—DNA微卫星标记的研究进展及其应用进行综述。主要涉及以下两大方面:首先是家畜基因组中分子遗传标记,主要是DNA微卫星标记的研究发现及有关该标记的定义、特性等;其次是DNA分子标记在家畜基因组分析研究、家畜遗传连锁图制作、基因诊断、家畜品种进化演变和个体系谱确证等方面的应用概况。  相似文献   

19.
利用13个微卫星基因座对中国5个矮马品种(德保、贵州、宁强、四川、云南)群体进行了遗传平衡检测。根据微卫星等位基因频率,应用无限等位基因模型(infinite allele model,IAM)、双相突变模型(two-phased model of mutation,TPM)和逐步突变模型(step-wise mutation model,SMM)3种模型,符号和Wilcoxon 符号—秩2种检验方法,对5个矮马群体的突变-漂移平衡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IAM下,Wilcoxon 符号-秩检验中,德保矮马和云南矮马达到了显著性水平(P<0.05);在SMM下,宁强矮马在符号检验中达到了显著水平(P<0.05);在TPM下,5个群体均未达到显著水平(P>0.05)。因此,德保、云南和宁强矮马近期可能经历了瓶颈效应。本研究结果对中国矮马的保护和利用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20.
参照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陆生动物诊断与疫苗手册》,建立了马病毒性动脉炎病毒中和试验,并采用马病毒性动脉炎病毒中和试验(Virus Neutralization Test,VNT)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两种方法,对广东省部分地区马场共182匹马血清和7份标准阴阳性血清进行马病毒性动脉炎抗体的检测,并对两种方法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两种方法的阳性符合率和阴性符合率分别为43.48%和96.34%,总符合率为93.12%;以我们建立的VNT作为马病毒性动脉炎抗体检测的"金标准",试验中所用的ELISA方法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71.43%和93.96%。因此,我们认为在马病毒性动脉炎抗体检测中,ELISA的敏感性以及与VNT的阳性符合率较低,不适合作为VNT的替代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