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莱芜黑猪高繁基因的多态性及其对产仔数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分析了莱芜黑猪FSHβ、ESR和PRLR基因的多态性及其与产仔性能的关系.结果表明:对于FSHβ亚基基因,AA基因型占绝对优势,且产仔数最高,但各基因型间的产仔数差异不显著.对于ESR基因,AA基因型占绝对优势,由于在被检测的样本中未检测出BB基因型,因此难以计算基因型的产仔数差异.对于PRLR基因,BB基因型频率占绝对优势,但AA基因型比BB基因型的初产仔数多1.94头,达到显著水平(P<0.05).FSHβ亚基基因和PRLR基因合并统计对产仔数的影响表明:AAAA基因型为有利基因型.在育种实践中,选择AAAA合并基因型可进一步提高莱芜黑猪的繁殖性能.  相似文献   

2.
采用PCR及PCR-RFLP技术对FSHβ、ESR和PRLR基因在二花脸猪群体内的多态性及对繁殖性状的影响进行了检测与分析。结果表明:108头二花脸猪中检测到FSHβ基因的AA和AB基因型,ESR和PRLR基因的AA、AB和BB 3种基因型。FSHβ基因的AA基因型初产和经产的总产仔数(TNB)和产活仔数(NBA)均显著或极显著高于AB基因型;ESR基因的BB基因型初产及经产TNB和NBA均显著高于AB基因型和AA基因型;PRLR基因的AA基因型和AB基因型初产和经产TNB和NBA均高于BB基因型(P0.01)。FSHβ基因的AB基因型初产和经产初生质量(BW)和断奶质量(WW)均高于AA基因型(P0.05);ESR基因的AA基因型初产和经产BW高于AB和BB基因型(P0.05),WW高于BB基因型;PRLR基因的BB基因型初产和经产仔猪的WW均显著高于AA基因型(P0.05)。FSHβ、PRLR和ESR基因对二花脸猪繁殖性状有一定影响,可作为二花脸猪繁殖性状辅助选择的标记。  相似文献   

3.
宗地花猪ESR、FSHβ基因的多态性及其对繁殖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提高宗地花猪核心群的繁殖性能,对贵州宗地花猪保种选育基础群母猪ESR基因和FSHβ基因多态性及其对繁殖性能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宗地花猪的ESR基因B等位基因有增加产仔效应的趋势,ESR基因各基因型无论是平均产仔数还是产活仔数均为BB型>AB型>AA型,BB型比AA型多产仔1.02头/胎,比AB型多产仔0.82头/胎,3种基因型平均初生重和初生窝重差异不显著(P>0.05);FSHβ基因A等位基因有增加产仔效应的趋势,FSHβ基因各基因型无论是平均产仔数、产活仔数还是初生窝重均为AA型>AB型,平均初生重AB型显著高于AA型(P<0.05),AA型比AB型多产仔0.98头/胎.应重点保留基础群中ESR基因BB、AB型母猪和FSHβ基因AA型母猪进入选育核心群,以提高宗地花猪核心群的繁殖性能,加快选育进程.  相似文献   

4.
采用PCR-RFLP方法对玉山黑猪的ESR基因和FSH-β基因多态性进行检测,并分析其与繁殖性能间的关系。结果表明,ESR基因的3种基因型AA、AB、BB在玉山黑猪中的频率分别为0.417、0.300、0.017,各基因型对应的产仔数存在差异,总体表现BB>AB>AA,其中初产仔猪数BB型多于AA型1.21头,多于AB型0.91头;BB型经产仔猪数也高于AB型和AA型,但3种基因型之间差异不显著。FSH-β基因的3种基因型AA、AB、BB在玉山黑猪中的频率分别为0.567、0.333、0.100,各基因型对应的产仔数存在差异,总体表现BB>AB>AA,初产仔猪数BB型多于AA型0.80头(P<0.05),多于AB型0.43头(P>0.05);BB型的经产仔猪数也是3种基因型中最高的,但彼此之间差异不显著。ESR和FSH-β基因在初产仔猪数及经产仔猪数上都具有显著的加性遗传效应(P<0.05)。  相似文献   

5.
采用PCR-RFLP方法对玉山黑猪的ESR基因和FSH-β基因多态性进行检测,并分析其与繁殖性能间的关系。结果表明,ESR基因的3种基因型AA、AB、BB在玉山黑猪中的频率分别为0.417、0.300、0.017,各基因型对应的产仔数存在差异,总体表现BB>AB>AA,其中初产仔猪数BB型多于AA型1.21头,多于AB型0.91头;BB型经产仔猪数也高于AB型和AA型,但3种基因型之间差异不显著。FSH-β基因的3种基因型AA、AB、BB在玉山黑猪中的频率分别为0.567、0.333、0.100,各基因型对应的产仔数存在差异,总体表现BB>AB>AA,初产仔猪数BB型多于AA型0.80头(P<0.05),多于AB型0.43头(P>0.05);BB型的经产仔猪数也是3种基因型中最高的,但彼此之间差异不显著。ESR和FSH-β基因在初产仔猪数及经产仔猪数上都具有显著的加性遗传效应(P<0.05)。  相似文献   

6.
采用PCR及PCR-RFLP技术对FSHβ,ESR和PRLR基因在二花脸猪群体内的多态性及对繁殖性状的影响进行了检测与分析。结果表明:108头二花脸母猪中检测到FSHβ基因的AA和AB型,ESR和PRLR基因的AA,AB和BB三种基因型。FSHβ基因AA型初产和经产母猪的总产仔数(TNB)和产活仔数(NBA)均高于AB型(P0.05或P0.01);ESR基因BB型初产及经产TNB和NBA均高于AB型(P0.05)和AA型(P0.01);PRLR基因AA型和AB型初产和经产TNB和NBA均高于BB型(P0.01)。FSHβ基因AB型初产和经产初生个体重(BW)和断奶个体重(WW)均高于AA型(P0.05);ESR基因AA型初产和经产BW高于AB和BB型,WW高于BB型(P0.05);PRLR基因BB型初产和经产仔猪的WW均显著高于AA型(P0.05)。FSHβ,PRLR和ESR基因对二花脸猪繁殖性状有一定影响,可作为二花脸猪繁殖性状辅助选择的标记作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7.
FSH-β、PRLR和FUT1基因多态性与母猪繁殖性状的关联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FSH-β、PRLR和FUT1基因多态性与母猪繁殖性状的相关性,采用PCR-RFLP检测技术在269头大白猪群体中进行FSH-β、PRLR和FUT1基因的多态性检测,并对不同基因型的总产仔数、产活仔数、健仔数、窝质量等繁殖性状进行了关联性分析。结果显示,在试验群体中FSH-β和FUT1的优势等位基因均为B基因,PRLR的优势等位基因为A基因。在试验群体中FSH-β基因不同基因型对各繁殖性状的影响均不显著。PRLR基因多态性对大白猪总产仔数有显著影响,AA、AB型比BB型分别高2.07、1.30头/胎(P0.05)。FUT1基因AA型弱仔数显著低于AB、BB型,畸形仔猪数极显著高于AB、BB型。合并基因型分析发现,大白猪繁殖性状FSH-β-PRLR最优分子标记组合为AAAA,FSH-β—PRLR—FUT1最优分子标记组合为BBAABB。  相似文献   

8.
猪BMP15和BMPR-IB基因的遗传变异及其与产仔性能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PCR-SSCP方法对莱芜猪、鲁莱黑猪、里岔黑猪、鲁烟白猪、新沂蒙黑猪5个山东地方/培育猪种和大约克夏、长白、杜洛克3个引进猪种共8个猪种481头繁殖母猪进行BMP15和BMPR-IB基因的多态性分析,并采用最小二乘法分析其对产仔数的遗传效应.结果表明:2个基因的3个位点在8个猪种的测定群体中均存在多态性,但山东地方/培育猪种与引进猪种间在基因型频率上存在较大差异;BMP15和BMPR-IB基因对产仔数性状有显著影响(P0.05).对于BMP15基因,AA基因型母猪中,引进猪种比山东地方/培育猪种母猪的总产仔数和活产仔数平均多产1.20头和1.64头(P0.05);CC基因型母猪中,引进猪种比山东地方/培育猪种母猪的总产仔数和活产仔数平均多产1.20头和0.82头(P0.05).对于BMPR-IB基因,山东地方/培育猪种内AA基因型母猪的总产仔数和活产仔数比BB基因型母猪平均多产0.49头和0.51头(P0.05);引进猪种中BB基因型母猪比AA基因型母猪总产仔数和活产仔数平均多产1.05头和0.90头(P0.05).  相似文献   

9.
撒坝猪ESR和FSH-β基因多态性及其与产仔数的关联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在对762头撒坝猪的ESR和FSH-β基因多态性进行检测的基础上,系统地分析了两个基因座位的基因型及其合并基因型产仔数的影响。结果表明,撒坝猪ESR基因座位的BB基因型和B等位基因的频率最高,FSH-β基因座位的AA基因型和A等位基因的频率最高。在初产胎次的产仔数上,ESR基因以AA型最多(P<0.05或P<0.01),FSH-β基因则以BB型最多(P<0.05或P<0.01),呈现显著的加性遗传效应(P<0.05);在经产胎次的产仔数上,ESR基因以AB型最高(P<0.05),表现出显著的显性遗传效应(P<0.05或P<0.01),FSH-β基因的3种基因型间则无显著差异(P>0.05)。ESR与FSH-β合并基因型为AABB型的母猪,其初产总仔数及活仔数最多(P<0.05或P<0.01);AAAB型母猪的经产总仔数与活仔数也明显高于其他基因型(P<0.05或P<0.01)。ESR和FSH-β基因确实与猪产仔数存在一定关联,但ESR基因对产仔数的效应与前人关于ESR BB型为猪产仔数增效基因型的结果明显不同。  相似文献   

10.
民猪PRLR基因PCR-SSCP多态性与产仔数关联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 研究民猪促乳素受体基因PRLR的多态性与母猪产仔数的相关性。【方法】采用PCR-SSCP技术检测民猪PRLR基因多态性,最小二乘法分析其多态性对母猪产仔数影响的遗传效应。【结果】PRLR基因在民猪中存在多态性,B等位基因为优势等位基因;在PRLR-1座位,对于初产母猪,BB基因型母猪的TNB和NBA比AA基因型母猪分别多0.93头和0.78头(P<0.05);对于经产母猪,BB基因型母猪的TNB和NBA比AA基因型母猪分别多0.62头和0.74头(P<0.05)。在PRLR-2座位,对于初产和经产母猪,3种基因型个体的TNB之间和NBA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在民猪群中这两个座位均处于Hardy-Weinberg平衡状态。【结论】PRLR基因B等位基因对民猪产仔数性状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1.
李博玲 《安徽农业科学》2013,(29):11704-11705,11715
通过对海南省地方猪保种现状的调查研究,寻找保种工作的薄弱环节,有针对性地提出相关对策建议。联合全省各畜牧主管部门、大专院校、科研机构和基层畜牧科技人员的力量,成立海南省畜禽遗传资源调查组,在全省范围内深入调研。在调研结果的基础上,对海南地方猪品种资源的危机状况进行分析,并进行生产性能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除定安猪处于“安全”级别外,其他品种均处于不同程度威胁状况。五指山猪处于“最低威胁”(149.64〉Ne~93.70、0.2≤F:≤O.3);临高猪、屯昌猪、文昌猪、墩头猪均处于“严重威胁”状态(№〈64.27,F≥0.4)。建议运用现代生物技术加强海南猪、五指山猪、墩头猪保种及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12.
测定肥育期的10头安庆猪和10头淮猪的面纹模式和生产性能,探索两者之间的关系。显示,安庆猪的面纹走向是纵横兼有,而淮猪则是以纵向为主。这庆猪的面纹数与头重、皮重、后腿率、板油重、花油重等呈显著相关,淮猪的面纹数则与出栏体重、头重、后腿率、后腿重、肾重呈显著相关,面纹数可以作为指示参数用于选择有肥育性能。  相似文献   

13.
猪乙型脑炎诊断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群  冯琦璞  王宇 《北京农业》2011,(12):92-93
猪乙型脑炎目前无特效的治疗方法,所以对其进行快速、准确的诊断意义十分重大。对猪乙脑的3种诊断方法:病毒的分离和鉴定、血清学诊断、分子生物学诊断技术进行一般性的阐述,并对其优缺点进行比较。  相似文献   

14.
论猪锥虫病     
猪锥虫病是由鞭毛虫纲锥虫科锥虫属的伊氏锥虫寄生于猪的血液和淋巴液内引起的一种原虫病。  相似文献   

15.
山东省规模化猪场猪粪及配合饲料中重金属含量研究   总被引:28,自引:10,他引:18  
对山东省21家规模化猪场夏、冬两季共126个猪粪样品及18个配合饲料样品中多种重金属(Cr、Cu、Zn、As、Cd和Pb)的含量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猪粪中Cr、Cu、Zn、As、Cd、Pb的平均检出值分别为12.3、472.8、1 908.6、36.5、0.9、2.9 mg·kg-1.不同猪群粪便中重金属含量存在一定差异,小猪猪粪中Cu、Zn、Cd含量最高,而Cr、As分别在种猪猪粪及育肥猪猪粪中的含量最高.除Cr外,其他5种重金属在冬季样品中的含量均高于夏季样品.猪配合饲料中As、Cu、Zn的最大检出值分别为34.1、211.9、2 883.1mg·kg-1,超过国家标准规定最高添加量的17~35倍,是猪粪中重金属的主要来源.参考相关腐熟堆肥中重金属的限量标准,所调查的猪粪样品若用于堆肥,将导致堆肥产品重金属含量严重超标.因此,必须严格控制猪配合饲料中重金属的添加,以减少猪粪中的重金属含量,降低使用猪粪作为肥料带来的生态环境危害及农产品安全风险.  相似文献   

16.
1999年以来,对宁夏两大规模养猪场和一些个体养猪场中以呼吸道症状为特征的病猪进行了诊断调查,猪群发病率为10%-20%,病死率约15%。采取病死猪的肺脏等分离材料,分离到10株细菌;经鉴定表明,有4株为多杀性巴氏杆菌,3株为胸膜肺炎嗜血杆菌,3株为大肠杆菌。采取具有流鼻,歪鼻子症状的患猪鼻腔分泌物10份,分离到13株细菌,经鉴定有8株为支气管败血波氏杆菌,2株为球菌,2株为多杀性巴氏杆菌,1株为大肠杆菌。上述菌株经动物试验表明,除2株鼻腔中分离到的球菌对实验动物无致病性外,其它均有致病性。另外,对分离的4株多杀性巴氏杆菌,经荚膜抗原型鉴定为B型。  相似文献   

17.
吴发泉 《安徽农学通报》2010,16(14):216-216,228
介绍了无公害生猪饲养技术,主要包括:猪场环境要求、兽药使用要求;种猪来源与商品猪生产要求、饲料使用标准、饲养管理要点、疾病防疫控制等。  相似文献   

18.
何鑫淼  刘娣 《安徽农业科学》2013,(23):9624-9624,9683
[目的]为民猪的保种、开发利用提供参考.[方法]以皮特兰猪为父本,以民猪为母本,通过杂交得到皮民杂交猪,达90 kg体重时进行屠宰试验,并对其肉质性状进行测定.[结果]皮民杂交猪瘦肉率、眼肌面积、剪切力较民猪均有显著提高,而含水量、肉色与民猪相比没有明显差异,系水力、嫩度和肌内脂肪含量较民猪低.[结论]皮民杂交猪能够很好地继承民猪的优良肉质特性.  相似文献   

19.
猪卵母细胞的电激活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以湖北白猪体内或体外成熟卵母细胞为对象,研究不同直流脉冲条件、激活液Ca^2+浓度及卵龄对猪卵母细胞电激活的影响,并比较了体内与体外成熟卵的激活率与发育率。结果表明,脉冲强度、脉冲次数、脉冲时间、Ca^2+浓度及卵龄均可影响激活效果。1次脉冲就足以激活猪卵母细胞,脉冲时间以40 ̄60μs为优,强度以1250V/cm(体外成熟卵)或1500V/cm(体内成熟卵)为优,激活液Ca^2+浓度0.05mm  相似文献   

20.
无公害生猪饲养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贞满  包华琛 《安徽农学通报》2010,16(24):45-45,149
介绍了无公害生猪饲养技术,主要包括:基本要求、饲养管理、疾病防疫与控制等,供养殖户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