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李晓  郭唯  陈飞  李倩  魏悦  范毅 《饲料研究》2013,(1):11-12
对连翘叶水提取物和乙醇提取物的急性毒性进行初步研究.采用最大给药量测定法,小鼠灌胃给药测定连翘叶水提取物和乙醇提取物的半数致死量(LD 50)或最大给药量,研究其安全性.连翘叶水提取物和乙醇提取物的毒性都很小,未测得LD 50,水提取物和乙醇提取物最大给药量分别为48和42 g/kg体质量,在此剂量下小鼠无明显异常表现,内脏器官无异常,体质量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结果表明:连翘叶无明显毒性,经口给药可安全用于兽医临床.  相似文献   

2.
用寇氏法测定了红茂草水提取物腹腔注射小鼠的半数致死量(LD50)。取70只昆明系小白鼠,雌雄各半,体重(20±2)g,按序贯法测出红茂草水提取物腹腔注射小鼠100%致死率的最小剂量和0%致死率的最大剂量,染毒测定其LD50。结果红茂草水提取物腹腔注射小鼠的LD50为1777.5 mg/kg,95%可信限为1585.7mg/kg~1992.5 mg/kg。  相似文献   

3.
本项目以昆明种小鼠为受试对象,以白头翁提取物的急性毒性试验和亚急性毒性试验结果做为评价依据,判定白头翁提取物的安全性。预试验选取50只小鼠,分成五组,每组10只,经口给药后测得白头翁提取物0%致死量(LD0)及100%致死量(LD100),以此计算等比级数r为1.35,急性毒性实验1~9组分别为20.00 g、27.00 g、36.45 g、49.21 g、66.43 g、89.68 g、121.07 g、163.44g、220.65 g。将100只小鼠随机分为1个对照组和9个给药组,每组10只。对照组给予等容量的生理盐水,一次性灌胃后观察各实验组及对照组各项毒理指标,根据各组小鼠死亡数,按改进寇氏法计算LD50。结果白头翁提取物对小鼠LD50为175.5 g/kg;亚急性毒性试验中,取小鼠80只,随机分为4组,每组20只,1、2、3组为白头翁提取物的高、中、低剂量组,分别以LD50的1/4、1/10和1/25剂量灌胃,4组为对照组,每日定时灌胃等量蒸馏水。各组连续灌胃14 d,停药后再持续观察14 d。亚急性毒性试验结...  相似文献   

4.
狗舌草抗淋巴性白血病有效部位的急性毒性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利用体重 19~ 2 2 g的 BAL B/ c-C雌性小鼠 ,通过腹腔注射 ,从急性半数致死量 L D50 和供试鼠的临床表现等方面 ,检查了狗舌草 60 %乙醇提取物冻干粉的急性毒性。结果发现 ,狗舌草 60 %乙醇提取物对雌性 BAL B/ c-C小鼠腹腔注射的 LD50 为 ( 791.2 2± 170 .17) mg/ kg,95 %可信限为 63 9.15~ 979.49m g/ kg。急性死亡小鼠 (剂量达到 3 3 6.11mg/ kg以上 )在死前表现四肢抽搐 ,盲目运动 ,呼吸急促 ,翘尾 ;未死亡的小鼠表现食欲减退 ,反应迟钝 ,在随后的长期饲养中 ,临床表现逐步恢复正常  相似文献   

5.
黄药子的体外抑菌及毒性试验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了观察中草药黄药子的不同溶剂提取物对畜禽常见病原菌的体外抑制作用及其急性毒性试验,采用杯碟法进行抑菌试验,并用寇氏法进行了小鼠急性毒性试验。结果表明,黄药子有机溶剂提取物对试验所用的病原菌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其中黄药子丙酮和乙酸乙酯提取物的抑菌效果较显著,其急性毒性试验LD50分别为:7.20 g/kg±1.84 g/kg,9.22 g/kg±2.57 g/kg。  相似文献   

6.
本试验旨在研究莪术祛毒散的急性毒性,探讨该制剂临床应用的安全性。通过预试验,测得莪术祛毒散对小鼠LD0和LD100分别为59 g/kg和162 g/kg,由此计算出试验组间等比级数为1.3;将小鼠60只随机分为1个对照组和5个给药组,每组10只。根据等比级数计算试验1~5组剂量分别为59 g/kg,77 g/kg,100 g/kg,130 g/kg,169 g/kg,对照组给予等量的生理盐水,一次性灌胃后观察各试验组及对照组各项毒理指标。结果莪术祛毒散对小鼠LD50为102.3 g/kg,LD5095%可信限为36.3~288.4 g/kg。莪术祛毒散毒性分级为实际无毒,在临床可安全使用。  相似文献   

7.
为阐明塞拉菌素的毒性,指导临床用药,对其原料药和制剂进行了口服和经皮2个途径给药对小鼠和大鼠的急性毒性试验。预试验中小鼠和大鼠一次性口服不同剂量的塞拉菌素原料药和制剂,测定LD0和LD100,再根据简化寇氏法分组正式试验,测定LD50和95%可信限。结果测得小鼠口服塞拉菌素原料药的LD0、LD100、LD50和95%可信限分别为4 g/kg、12.6 g/kg、8.72 g/kg和7.73~9.82 g/kg;大鼠口服塞拉菌素原料药的LD0、LD100、LD50和95%可信限分别为1.6 g/kg、5 g/kg、2.51 g/kg和2.24~2.82 g/kg;小鼠口服塞拉菌素制剂的LD0、LD100、LD50和95%可信限分别为4.2 g/kg、8.4 g/kg、7.71 g/kg和7.26~8.19 g/kg;大鼠口服塞拉菌素制剂的LD0、LD100、LD50和95%可信限分别为3.4 g/kg、8.4 g/kg、6.62 g/kg和6.10~7.53 g/kg。由于LD50值均在501~150 00 mg/kg,故塞拉菌素原料及制剂判断为低毒或实际无毒物质。小鼠和大鼠分别透皮给予高剂量塞拉菌素制剂10 g/kg,未见毒副反应,表明临床用药是安全的。  相似文献   

8.
苦豆子总碱对小鼠急性毒性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改良寇氏法测定苦豆子总碱提取物对小鼠腹腔注射的急性毒性,评价其安全性,为临床安全用药提供依据。给试验组小鼠灌服不同浓度的苦豆子总碱提取物,观察给药后小鼠的临床表现与死亡情况,采用改良寇氏公式计算LD50及LD50的95%可信限,结果表明,苦豆子总碱经腹腔注射的LD50为559.24 mg/kg,95%可信限为471.95-663.59 mg/kg。试验结果提示,苦豆子总碱的毒性较低,临床用药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银杏叶水煎醇沉液对小鼠的抗炎、镇痛作用。方法:采用二甲苯诱导小鼠耳壳肿胀法,50只小鼠随机均分5组,分别为银杏叶水煎醇沉液腹腔注射高(10.0 g/kg)、中(5.0 g/kg)、低(2.5 g/kg)剂量组,空白对照组腹腔注射等量生理盐水,阳性对照组腹腔注射地塞米松(10 mg/kg),连续给药6 d,测定小鼠耳廓的肿胀率和肿胀抑制率;采用热板法测定小鼠的镇痛作用,取合格小鼠100只随机均分10组,分别为银杏叶水煎醇沉液腹腔注射和水煎液灌胃高(10.0 g/kg)、中(5.0 g/kg)、低(2.5 g/kg)剂量组,空白对照组腹腔注射和灌胃等量生理盐水,阳性对照组腹腔注射和灌胃安乃近(20 mg/kg),给药后30 m in测定小鼠的痛阈值的变化。结果:腹腔注射银杏叶水煎醇沉液各剂量组小鼠耳廓肿胀率均低于生理盐水组(P〈0.01),其肿胀抑制率以高剂量组最高;与生理盐水组比较,腹腔注射银杏叶水煎醇沉液各个剂量组痛阈值均明显提高(P〈0.01);灌胃给药高剂量组有镇痛作用(P〈0.01)。结论:银杏叶水煎醇沉液腹腔注射对小鼠具有较强的抗炎和镇痛作用,灌胃给药镇痛效果相对较差。  相似文献   

10.
新鱼腥草素钠的急性毒性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评价新鱼腥草素钠对小鼠、肉鸡的急性毒性。采用常规方法染毒,改良寇氏法计算LD50。结果小鼠腹腔注射新鱼腥草素钠的LD50为119.14mg/kg;小鼠经口染毒,无法测定LD50,内服1日的最大耐受量为12g/kg;肉鸡按1g/kg、2g/kg、4g/kg经口染毒,无任何异常反应。说明新鱼腥草素钠口服无毒安全、腹腔注射有一定毒性。  相似文献   

11.
选用体重18~22 g的小白鼠,腹腔注射芦荟多糖提取物水溶液,采用改良寇氏法,测定了芦荟多糖提取物的急性半数致死量LD50,并观察了供试小白鼠的临床表现.结果发现,芦荟多糖提取物对小白鼠的LD50为25 002.01 mg/kg,95%可信限为21 647.14~28 876.83 mg/kg,说明芦荟多糖提取物对小白鼠实际无毒.  相似文献   

12.
用60%乙醇作溶剂制备千里先抗菌有效部位冻干粉(即千里光60%乙醇提取物).分析其化学成分.并用改良寇氏法测定其对小鼠腹腔注射的急性半数致死量(LD50)。结果发现,千里光60%乙醇提取物合有生物碱、黄酮类化合物,但不含双稠吡咯啶生物碱;测得千里光60%乙醇提取物对小鼠腹腔注射的LD50为2206mg/kg,95%可信限为1867—2607mg/kg。表明千里光60%乙醇提取物属低毒性物质,并可保留千里光的有效成分生物碱和黄酮类化合物而排除其中的双稠吡略啶生物碱.进一步提高了千里光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3.
为了观察苦豆子提取物(AL)对昆明小鼠的急性毒性反应和抗炎效果,试验采用腹腔注射方式给小鼠注射AL,观察小鼠毒副反应情况,采用改良寇式法计算半数致死量(LD50)及95%可信限,并测定了AL的抗炎效果。结果表明:AL的LD50为101.95 mg/kg,95%可信限为98.5~105.5 mg/kg;AL的高、低剂量均可使小鼠耳廓肿胀度明显降低,其抑制率分别为65.6%和50.4%。说明AL对小鼠有一定毒性,并且抗炎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4.
探讨山豆根多糖对PRRSV感染小鼠脾淋巴细胞分泌细胞因子水平的影响。将70只昆明种小鼠随机分为7组(A组、B组、C组、D组、E组、F组、G组),每组10只,雌雄各半,依据前期已经建立氧化应激模型的感染条件,D组、E组、F组、G组小鼠于试验第1、2、3天分别采用口服、滴鼻和腹腔注射3种途径联合感染PRRSV病毒原液1.0mL/只,A组、B组、C组给予生理盐水1.0mL/只。第4、5、6天,A、D组小鼠分别腹腔注射生理盐水,0.2mL/10g。B组小鼠腹腔注射5.0mg/kg的脂多糖(LPS)溶液,C组、E组、F组、G组小鼠分别腹腔注射不同剂量的山豆根多糖(200、50、100、200mg/kg)。供试小鼠均于第14天处死,并取其脾脏制备匀浆。采用ELISA检测脾匀浆中TNF-α、IL-1β、IL-6、IL-8、IL-10和MCP-1等细胞因子的水平。结果显示,PRRSV感染小鼠后能升高小鼠脾脏匀浆内TNF-α、IL-1β、IL-6、IL-8、IL-10和MCP-1水平,50mg/kg~100mg/kg剂量的山豆根多糖能降低上述细胞因子的水平。结果表明,山豆根多糖能有效降低PRRSV感染小鼠脾脏细胞因子的水平。  相似文献   

15.
选择金银花、连翘、蒲公英、枇杷叶、木通、黄芪、甘草组成中草药方剂。取20只小鼠,雌雄各半,体重(20±2)g,按序贯法测出中草药方剂腹腔注射小鼠100%致死率;采用寇氏法将高剂量组与低剂量组的组间剂量比设定为1.15,染毒测定其半数致死量(LD50),测定腹腔注射对小鼠的LD50,取单方草药及其组方对副猪嗜血杆菌进行药物敏感性试验。结果中草药复方腹腔注射对小鼠的LD50为1 374.358 4 mg/kg,95%可信限为1 375.495 2~1 373.221 6 mg/kg;副猪嗜血杆菌对金银花、连翘、蒲公英高敏,对枇杷叶中敏,对木通、黄芪、甘草低敏,但对金银花、连翘、蒲公英、枇杷叶、木通、黄芪、甘草组方水煎剂高敏。该中草药防制方剂的配制及其基本药理试验将为副猪嗜血杆菌病的有效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川楝素腹腔注射对小白鼠半数致死量(LD50)的测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寇氏(karber)法测定了川楝素腹腔注射对小鼠的半数致死量(LD50).取90只小鼠,雌雄各半,体重(25±2)g.以10%丙二醇生理盐水为溶媒,按序贯法测出川楝素腹腔注射小鼠100%致死率;将高剂量组与低剂量组的组间剂量比设定为1.2,染毒测定其LD50.结果川楝素腹腔注射对小鼠的LD50为13.84 mg/kg,95%可信限为12.46~15.37 mg/kg.  相似文献   

17.
考察红茂草药物的安全性,将不同剂量红茂草生物碱提取物肌肉注射BALB/c小鼠,后在不同时间采集小鼠心、肝、脾、肺、肾和注射部位肌肉组织,制作切片,用H.E染色法进行染色后镜检,未发现典型性病理变化。进行小鼠半数致死量测定,其LD50为(16.39±0.04)g/kg、FL为14.51-18.93 g/kg。结果表明,红茂草生物碱具有良好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8.
"头孢沙星"对小鼠的急性毒性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150只清洁级昆明系健康小鼠,进行“头孢沙星”原药1、0 g/L制剂口服及腹腔注射急性毒性试验。结果表明,其原药LD0在10 g/kg~15 g/kg之间,LD100大于15 g/kg;其10 g/L制剂LD50=527.38 mg/kg,95%可信限范围391.84 mg/kg~696.44 mg/kg。“头孢沙星”原药属于实际无毒,10 g/L制剂按2 mg/kg临床应用安全。  相似文献   

19.
黄帚橐吾(Ligularia virgaurea)是一种在甘南草原上广泛分布的毒杂草,但同时其乙醇提取物有很强的生物农药活性,具备开发成为生物农药的潜力。本研究通过昆明小鼠(Mus musculus)的经皮、经口急性毒性试验对黄帚橐吾乙醇提取物的安全性进行评估。结果显示,黄帚橐吾乙醇提取物对小鼠的经皮急性毒性半致死剂量LD5030g·kg-1,经口急性毒性LD50为6.983 1g·kg-1,均符合低毒农药登记的毒性标准,可以按照低毒农药进行开发应用。  相似文献   

20.
为了研究藏橐吾地上部分水提液对小鼠的急性毒性作用,将100只体质量30±2 g昆明系小鼠随机分成10组(灌胃6组,腹腔注射4组),每组10只,雌雄各半。灌胃给药剂量为53.00~135.00 g/kg(以生药量计),灌胃量为1 mL/30 g,分3次灌胃,每次间隔4 h;腹腔注射剂量为8.88~21.90 g/kg(以生药量计),注射量为0.8 mL/30 g,1次腹腔注射。给药后,每天观察小鼠的临床表现和死亡情况,连续观察14 d,记录小鼠出现的毒性反应及病理剖检变化,统计死亡数,用改良寇氏法计算LD50。结果表明,小鼠灌胃和腹腔注射的LD50分别为91.69 g/kg和15.75 g/kg,95%可信限分别为83.10~101.16 g/kg和14.01~17.72 g/kg;两种染毒方式的中毒症状相似,均出现精神沉郁、运动迟缓、食欲及饮水废绝、呼吸频率降低;病理剖检可见胃肠道臌气,肝脏、脾脏坏死。结合中毒小鼠的临床症状和病理剖检变化,综合分析后认为藏橐吾有毒性,主要损伤器官为胃肠道、肝脏和脾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