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大豆种质发芽特性和籽粒形态的遗传变异与相关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为大豆豆芽专用品种的选育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发芽试验,研究不同来源的77份大豆种质的发芽特性及籽粒形态的遗传变异特点。[结果]不同大豆品种萌发到达不同历期的时间和增重存在差异,种子形态、豆芽的产量和长度、油分含量均存在显著差异。黄皮大豆的豆芽产量增长率最高,青皮大豆的豆芽最长。豆芽产量与百粒重呈极显著负相关,与脐大小、脐形及油分含量呈显著负相关;豆芽长度与百粒重、脐形呈极显著负相关;百粒重与脐大小、脐形及油分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粒形指数、蛋白质含量与油分含量均呈显著负相关。[结论]大豆的种子性状可作为豆芽专用品种选育与利用的间接指标。  相似文献   

2.
菜用大豆的农艺及品质性状评价与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18个菜用大豆品种的农艺性状及品质性状进行了评价和相关分析。结果表明:单株粒数与单株荚数、籽粒产量呈极显著正相关,与生育前期呈显著正相关。百粒重与荚宽呈极显著正相关。籽粒产量与茎粗、单株荚数、单株粒数、地上部产量、生育前期、全生育期呈极显著正相关,蛋白质含量与百粒重呈显著正相关;与单株粒数呈显著负相关。脂肪含量与茎粗、荚长呈显著负相关。  相似文献   

3.
不同小粒大豆品种豆芽特性比较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吉林农业科学》2013,(5):81-85
利用豆芽机对24份来自吉林省与黑龙江省的小粒大豆品种进行了发芽试验,通过对豆芽总长、下胚轴长度、根长、下胚轴粗以及豆芽产率等指标进行测定和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小粒大豆品种芽用特性差异明显;豆芽产率与豆芽长度、下胚轴长度和根长呈极显著正相关,与百粒重呈显著负相关;筛选出较适合豆芽生产的小粒大豆品种2个,可在豆芽生产和芽用大豆品种改良中应用。  相似文献   

4.
广西绿豆种质资源农艺性状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112份广西绿豆种质资源的主要农艺性状进行观察比较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主茎分枝数、单株荚数和单株产量的变异度大,百粒重的变异度较大,株高、主茎节数、荚长和荚宽的变异度中等,而单荚粒数和全生育期的变异度较小.绿豆成熟荚色以黑色为主,占91.07%;籽粒颜色以绿色为主,占93.75%;籽粒中、小粒型分别占48.2%和47.3%,大粒型占4.5%.株高与主茎节数、百粒重呈极显著负相关,与单株产量相关性不显著;单株荚数与荚长、荚宽及百粒重呈极显著负相关,与全生育期呈显著负相关;百粒重与荚宽、荚长呈极显著正相关,而单株产量与单株荚数、白粒重呈极显著正相关,与荚宽、荚长呈显著正相关,与其他性状相关性不显著.因此,在广西绿豆育种或品种改良过程中,可根据不同绿豆种质资源特性及其农艺性状间的相关性,通过严格选择,以获得高产、大荚、大粒、植株矮健、生育期适中的优良品种.  相似文献   

5.
山东省绿豆品种主要农艺性状调查分析及筛选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山东省33个绿豆品种的8个农艺性状进行了调查及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分枝数、单位面积产量、单株荚数变异度较大,株高、荚长、主茎节数、百粒重变异度中等,单荚粒数变异度最小。籽粒大小以中粒型为主,占78.79%。单位面积产量与荚长呈极显著正相关性,与百粒重呈显著正相关性,与株高呈极显著负相关,与主茎节数呈显著负相关性,与其他性状相关性不显著。株高与主茎节数、荚长与单荚粒数和百粒重、分枝数与单株荚数呈极显著正相关,株高与单荚粒数呈显著正相关,株高与单株荚数呈显著负相关。因此,在品种选育或品种改良过程中,可以根据不同绿豆品种特性和农艺性状之间的相关性,严格选择,获得高产、粒大、植株矮健的优良品种。综合33个绿豆品种各性状表现及相关性分析,获得综合性状优异、产量较高的绿豆材料3份。  相似文献   

6.
大豆新品系主要农艺性状比较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16个大豆参试新品系的农艺性状进行遗传参数的分析,结果表明:(1)6个品系的百粒重平均表现高于对照品种;15个参试品系的单株产量均高于对照品种;(2)单株荚数、单株粒数、单株产量遗传力较低;(3)单株荚数与主茎分枝数、单株粒数、单株产量呈极显著正相关,与百粒重呈极显著负相关;百粒重与荚宽呈显著正相关,与单株荚数、单株粒数呈极显著负相关。  相似文献   

7.
对112份广西绿豆种质资源的主要农艺性状进行观察比较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主茎分枝数、单株荚数
和单株产量的变异度大,百粒重的变异度较大,株高、主茎节数、荚长和荚宽的变异度中等,而单荚粒数和全生育期的
变异度较小。绿豆成熟荚色以黑色为主,占91.07%;籽粒颜色以绿色为主,占93.75%;籽粒中、小粒型分别占48.2%和
47.3%,大粒型占4.5%。株高与主茎节数、百粒重呈极显著负相关,与单株产量相关性不显著;单株荚数与荚长、荚宽及
百粒重呈极显著负相关,与全生育期呈显著负相关;百粒重与荚宽、荚长呈极显著正相关,而单株产量与单株荚数、白
粒重呈极显著正相关,与荚宽、荚长呈显著正相关,与其他性状相关性不显著。因此,在广西绿豆育种或品种改良过程
中,可根据不同绿豆种质资源特性及其农艺性状间的相关性,通过严格选择,以获得高产、大荚、大粒、植株矮健、生育
期适中的优良品种。
  相似文献   

8.
小豆种质资源大粒、高蛋白优质基因型的筛选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对 517份随机样本的小豆品种籽粒大小性状的研究表明 ,不同产地间存在着极显著差异 百粒重、粒长、粒宽、籽粒体积之间呈显著正相关 ,百粒重与生育期、单株产量等农艺性状呈正相关 :对 4 85份随机样本的小豆地方品种蛋白质含量分析表明 ,蛋白质含量与百粒重、粒长、粒宽、单株产量、生育期之间无明显相关 从供试群体材料中筛选出百粒重大于 14 0 g的种质材料 2 0份 ;蛋白质含量高于 2 5 0 %的种质材料 50份 来自日本的小豆资源材料其百粒重、蛋白质含量高于国内品种  相似文献   

9.
国外引进大豆农艺及品质性状的分析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引进的18份大豆材料的农艺性状和品质性状进行测定并运用多元分析方法进行分析,结果表明:①供试材料的主要农艺性状具有较为丰富的变异潜力,株高、生育期、单株英数、百粒重、单位面积产量变幅较大;籽粒蛋脂总量达高级标准的有5个;适应四川雅安生态条件,可作不同熟性的材料种植。②相关分析表明,节数与株高、蛋白质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分枝数与百粒重呈显著负相关,分枝数与播种到开花日数呈极显著正相关;单株英数、每英粒数与单位面积产量呈极显著正相关。③主成分分析中,单株个体、品质、粒重、产量构成及株型等5个主成分因子累积贡献率达83.11%。④聚类分析表明,当阈值为6.08时,可划分为4个性状不同的类群,各类群单位面积产量差异显著。  相似文献   

10.
不同燕麦品种产量和品质性状的差异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10个燕麦品种在生育特性和生产性能上的比较试验,各燕麦品种生育期均较短,在呼和浩特地区均可正常成熟。其中大燕麦生育期最短,Victory record的产量、额敏燕麦和莜麦的蛋白质含量、Cend2Tomna的脂肪含量均显著高于其它品种;株高与穗轮层数呈显著正相关、与单株粒重呈显著负相关,主穗小穗数与单株粒重呈显著正相关,有效分蘖、单株株粒重与产量呈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11.
不同基质对绿豆芽苗菜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草木灰、沙和草纸这三种基质对绿豆芽苗菜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基质对绿豆芽苗菜的生长影响不同,绿豆芽苗菜在草木灰、沙和草纸中的产量大小顺序表现为草纸>草木灰>沙。  相似文献   

12.
目的测定绿豆芽生长不同时期酶的活性.方法采用正交试验设计方法,对影响绿豆芽淀粉酶活性测试的"最适条件"进行研究.结果绿豆芽在生发84 h左右,温度60℃,pH 5.0,底物体积质量20 g/L,酶体积质量0.5 g/L,底物与酶作用时间60 min时,淀粉酶活性最高.结论通过对绿豆芽生长的不同时期酶活性的研究,为进一步实现绿豆芽淀粉酶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壳聚糖及其衍生物在绿豆芽加工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壳聚糖及其衍生物对绿豆芽产量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所有的壳聚糖及其衍生物不仅可以增加绿豆芽产量,而且可以提高绿豆芽的品质.其中壳聚糖谷氨酸盐表现最佳.在使用浓度为0.05%,浸种时间为8 h时,总产量增加10%以上,Vc含量提高61.93%,且硬度、茎粗和茎长也有不同程度的增加.  相似文献   

14.
董银卯  唐冬雁  何聪芬  赵华 《安徽农业科学》2011,(10):5746-5747,5802
[目的]确定绿豆芽中黄酮类成分的最佳提取工艺及绿豆发芽过程中大豆异黄酮类成分牡荆素和异牡荆素的变化趋势。[方法]采用正交试验优化绿豆中异黄酮类成分的提取工艺,用HPLC法测定牡荆素和异牡荆素在绿豆发芽过程中(0~6 d)的含量。[结果]绿豆芽中异黄酮类成分的最佳提取工艺为:提取次数1次,提取时间90 min,提取溶剂为50%乙醇,料液比为1∶50。绿豆发芽第4天,牡荆素和异牡荆素的含量最高,但均低于其在绿豆中的含量。[结论]该研究为绿豆及绿豆芽的开发和利用提供了良好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5.
胡敏  赵晓菊  张奕婷  樊雪  李旭 《安徽农业科学》2018,46(2):149-151,154
[目的]优化绿豆核酸酶的提取条件并测定其活力。[方法]利用单因素和正交试验,考察提取时间、料液比、p H、芽长几个因素对从绿豆芽中提取核酸酶的影响,优选出各影响因素的最佳水平,并进行活力测定。[结果]提取时间20 h,料液比1∶12(g∶m L),p H 3.0,芽长是绿豆长的4倍时,绿豆核酸酶酶活最高为478.86 U/m L。影响绿豆核酸酶提取的因素主次顺序依次为提取时间、p H、料液比、芽长。采用饱和度为80%的硫酸铵盐析沉淀后,酶活达1 569.6 U/m L,较提纯前提高了2.28倍。[结论]该研究可为核酸酶的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不同萌发期绿豆芽蛋白质含量的测定及营养价值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考马斯亮蓝法测定不同萌发期绿豆芽蛋白质含量变化。萌发1~5d时绿豆芽的蛋白质含量分别为985、790、650、715、730μg/g,萌发第3天时蛋白质含量最低。绿豆在萌发过程中蛋白质转化为更易被人体吸收的游离氨基酸,从而大大提高了其营养价值。  相似文献   

17.
发芽温度对绿豆芽抗氧化成分和抗氧化能力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研究了发芽温度对绿豆芽多种抗氧化成份和抗氧化能力的影响,其中抗氧化成份包括维生素C、维生素E、总多酚和黄酮类化合物。当绿豆于20℃发芽时,维生素C和黄酮类化合物的含量(鲜重)达到最大,分别为66.4和693.5 mg.kg-1,而维生素E和总多酚的含量(鲜重)在15℃时达到最大,分别为5.1和145.8 mg.kg-1。抗氧化能力包括1,1-二苯基-2-苦基苯基(DPPH.)清除率、羟基(.OH)清除率和总还原力等都在20℃时达到最大。  相似文献   

18.
豆芽的硝酸盐、亚硝酸盐污染状况及安全食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佛山市售豆芽的硝酸盐、亚硝酸盐污染状况进行调查,并探讨了豆芽中的硝酸盐、亚硝酸盐的累积和贮藏变化规律以及安全食用方法。结果表明:佛山市售豆芽都存在一定程度的硝酸盐、亚硝酸盐污染,与其他蔬菜相比,豆芽的亚硝酸盐污染尤为突出,黄豆芽与绿豆芽的亚硝酸盐含量分别达到1.832mg/kg和1.532mg/kg;在不施用化肥的情况下豆芽中的硝酸盐和亚硝酸盐含量均很低,但施用化肥后其硝酸盐、亚硝酸盐含量显著升高,这表明市售豆芽生产普遍利用化肥促进生长;此外,在常温和冰箱中贮藏的豆芽亚硝酸盐含量均表现先升后降的趋势,但在常温条件下贮藏时变幅更大,而豆芽中的硝酸盐含量则均随贮藏时间的延长而降低;随着漂烫时间的延长,豆芽中的硝酸盐和亚硝酸盐含量均显著降低,但亚硝酸盐含量在漂烫2min后快速上升。根据相关研究结果提出了豆芽安全食用的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19.
绿豆的品质特性及综合利用研究进展(英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绿豆是中国主要的食用豆类作物之一,其营养品质及加工品质直接影响着绿豆加工产业的发展。为了推动绿豆加工产业的发展,笔者结合国内外文献,归纳了绿豆品质特性的研究进展,包括物理品质、营养品质、药用价值及加工品质,总结了绿豆淀粉、蛋白质、膳食纤维、抗性淀粉、黄酮类化合物及超氧化物歧化酶的加工利用现状。认为应该加强绿豆品质特性、功能成分研究,注重保健产品的开发,加强加工工艺和技术的研究,培育一批市场竞争力强的绿豆加工龙头企业,促进绿豆加工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20.
绿豆种质资源表型性状多样性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加强中国绿豆种质资源的搜集、保护和研究,为培育高产、优质绿豆新品种提供理想亲本,对37份绿豆种质根据形态综合性状进行聚类分析,分析性状和种质之间的相互关系。结果表明,11个指标的平均变异系数为18.45%,平均多样性指数为1.22;前8个主成分特征值的累积贡献率达94.78%,各主成分包含的信息有一定相关性,从中选出了影响力较大的7个性状,综合反映了经济性状和质量性状;37份材料按遗传距离远近划分为五大组群,各组群特征表现各异,说明中国绿豆资源遗传多样性丰富。该实验结果将有利于今后更好的利用形态指标评定绿豆品种及根据分类结果更好的利用这些材料的遗传背景,拓宽育种亲本的选配范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