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王定康  孙桂芳  郭志明  吴娅  李学杰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28):8811-8812,8836
[目的]克服三七育种工作带来的困难,解决目前生产中存在的问题,培育高产、优质、高抗的三七品种。[方法]以盆栽三七为试验材料,采用花粉离体萌发法,对自然生长的三七花粉生活力进行测定研究,了解三七花粉在自然条件下的寿命。[结果]结果表明,三七初花期花粉萌发率较高,在恒温25℃条件下,0.6%琼脂+10.0%蔗糖+0.1%硼酸的培养基有利于花粉的萌发和花粉管的生长,低温(4℃)条件下可进行短期的花粉贮藏,延长花粉的寿命。[结论]该研究为三七优良种质资源的保存和人工育种工作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桂花花粉超低温保存和花粉管萌发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于桂花生长的初花期至盛花初期采集不同品种的桂花花粉,干燥后将花粉保存于超低温液氮中,采用反复冻存和常温解冻30min的方法于第15、30、60、90、180、360天时,用离体培养基萌发法测定花粉活力.结果表明:桂花花粉活力并不高,新鲜花粉活力最高只有31.4%,液氮贮藏可延长其活力,活力保持在10%~20%之间,贮藏180d后花粉基本失活.对比人工授粉和自然授粉花粉管萌发过程研究发现:自然授粉条件下,花粉在开花第3天部分开始萌发,第5~6天有花粉管进入子房;人工授粉后2h柱头上有少量花粉萌发,4h形成花粉管并进入柱头生长,24h到达子房顶部;人工授粉比自然授粉花粉萌发率高.  相似文献   

3.
郭庆  王德斌  翟书华  陈子牛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25):11995-11996
[目的]揭示海枫藤花粉块的聚合方式。[方法]以海风藤离体花粉块为材料,通过常规石蜡制片技术、花粉离体萌发及扫描电镜技术研究花粉块的聚合方式。[结果]海风藤的花由5个花萼和5个白色花瓣组成,每个花粉囊里有1个花粉块,花粉块中每个花粉母都有独立的花粉壁;扫描电镜观察结果显示,海风藤花粉粒长约100~180μm、宽约50μm,与单粒花粉粒的长与宽基本吻合;海枫藤花粉粒呈不规则形,外壁无明显饰纹,无萌发孔,花粉管从独立花粉上长出,未见到四合花粉。[结论]海枫藤花粉块是由单粒花粉聚合而成的。  相似文献   

4.
梅花花粉量及离体萌发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44个梅花品种的花粉量和41个品种的花粉离体萌发率进行了测定,并比较了不同萌发培养液、不同采粉时期等因素对花粉萌发率的影响。结果表明:(1)梅花品种间单花药花粉量有很大差异,变化值0~11 083(。2)不同离体萌发培养液对花粉萌发有较大影响,多数品种的适宜培养液为10%蔗糖 0.01%硼酸。(3)品种间花粉萌发率存在很大差异,最高85.14%,最低为0.11%。(4)25℃,花粉于液体培养基30 min后开始萌发,6 h后花粉管达最长。(5)初花期和盛花期的花粉萌发率差异不显著,花粉萌发率与花粉饱满度和花粉量具有一定正相关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比较金太阳杏花粉量及花粉活力的测定方法。[方法]采摘金太阳杏各单株已达气球期、饱满、正常、未开裂的花蕾,收集花粉,通过染色法、离体萌发法测定花粉活力,研究不同浓度的蔗糖、硼酸对花粉萌发花粉管的影响,并测定每枚花药花粉量。[结果]通过2,3,5-氯化三苯基四氮唑(TTC)染色法测定花粉活力为11.50%。对于离体萌发法,当培养温度为25℃、培养基p H为6.5、蔗糖浓度为10%、硼酸浓度为25μg/m L时花粉萌发花粉管效果最好,此时花粉活力为27.00%。金太阳杏花粉量测定用单枚花药花粉量来衡量,测得单枚花药花粉量平均为1 303。[结论]试验结果为提高育种效率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以4个杏品种为试材进行离体培养,在含各品种萌发最适蔗糖、硼酸浓度的培养基上观察比较不同品种24.0h内花粉萌发及花粉管生长动态。结果表明,花粉萌发率随蔗糖浓度的增加呈先增后降的变化趋势,乔尔胖花粉萌发最适蔗糖浓度为15%,大尤佳、洛浦洪待克与特尔湾玉吕克则均为20%。乔尔胖、大尤佳、特尔湾玉吕克花粉萌发最适硼酸浓度为0.01%,高于此浓度萌发受抑制,洛浦洪待克花粉萌发率则随硼酸浓度的增加呈先升后降变化趋势,硼酸浓度为0.05%时萌发率最高。4个品种中,乔尔胖花粉在培养6.0h内大量萌发,花粉管快速生长时间延至8.0h,大尤佳花粉大量萌发时间为1.0~10.0h,而花粉管快速生长时间为1.0~6.0h,洛浦洪待克花粉在8.0h内大量萌发,花粉管则仅在4.0h内快速生长,特尔湾玉吕克花粉萌发与花粉管生长高峰均在离体培养后6.0h内。离体培养各时段各品种花粉萌发率与自身花粉管长度间存在极显著正相关关系。除特尔湾玉吕克外,大尤佳、乔尔胖、洛浦洪待克花粉萌发率依次降低,但花粉管长度排序则相反。不同杏品种花粉离体萌发需要适宜的蔗糖、硼酸浓度,离体培养过程花粉在前期大量萌发,快速生长,后期萌发与花粉管生长减缓甚至停滞,品种间花粉萌发生长速率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7.
一品红27个品种花粉量、花粉活力及3种测定方法的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一品红27个品种为试材,探讨其单药花粉量及其花粉离体萌发特性差异;并从中选择花粉相对活力低、高组4个品种(“双喜”和“威望”、“金奖”和“金多利”)的花粉,以花粉离体萌发法为对照,对Ⅰ-KⅠ染色法、TTC染色法、过氧化物酶染色法3种染色测定花粉活力法进行比较筛选.结果表明:测试品种单药花粉量变化范围为817 ~3 867粒,花粉萌发率18.04% ~ 82.07%,花粉管长度0.20~1.52 mm;品种间存在明显差异.花粉量、花粉萌发率、花粉管长度3指标间极显著正相关.对上述各因子聚类分析表明供试品种中可萌发花粉量(花粉量×花粉萌发率)少且花粉管生长速度慢的品种相对较多,占40.74%.过氧化物酶染色法测定值与对照不存在显著性差异,可用于一品红花粉活力快速测定.  相似文献   

8.
[目的]为了解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杏花粉萌发和花粉管生长的影响。[方法]在固体培养基中加入植物生长调节剂(GA3、NAA、2,4-D、6-BA和IAA)对6个新疆杏品种花粉进行离体培养,测定花粉萌发率和花粉管长度。[结果]在适宜的浓度范围内GA3对树上干、阿克玉吕克、大尤佳、伊犁阿克玉吕克和卡巴克胡安娜花粉萌发和花粉管生长促进作用最大;NAA对库买提花粉萌发和花粉管生长促进作用最大。[结论]5种植物生长调节剂在低浓度条件下促进杏花粉萌发和花粉管生长,高浓度下抑制。  相似文献   

9.
水杨酸对花粉管伸长和花器官衰老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水杨酸对花粉管伸长和花器官衰老的影响。[方法]以鸭梨花粉和花序为试材,研究水杨酸对花粉萌发、花粉管伸长和对鸭梨离体花序花期的影响。[结果]0.002、0.02 mmol/LSA对花粉萌发有促进作用,而0.2 mmol/LSA处理的花粉萌发率明显低于对照;0.002 mmol/LSA处理其花粉管显著高于对照,起到了促进花粉管伸长的作用,0.2 mmol/L SA则抑制了花粉管伸长;0.002mmol/LSA延长了鸭梨离体花序的花期,而0.02、0.2 mmol/LSA处理促进花的衰老。[结论]不同浓度的水杨酸对花粉管伸长和花器官衰老存在不同影响。  相似文献   

10.
[目的]优化改善文冠果花粉离体萌发培养基。[方法]以新鲜文冠果花粉为试验材料,采用液体培养法,测定蔗糖、硼酸和钙对文冠果花粉离体萌发特性及花粉管长度的影响,筛选适合文冠果花粉离体培养液体培养基成分的最佳浓度。测定不同贮藏温度(-70、-20、4、25℃)及不同贮藏时间(2、5、10 d)下,文冠果花粉萌发率的变化。[结果]通过控制单一因素变量试验,文冠果花粉离体萌发的液体培养基最佳组分为15%蔗糖+0.02%硼酸+0.01%钙离子(硝酸钙),萌发率达92.5%,花粉管长达1.61 mm;而在花粉管生长过程中需要的钙离子浓度为0.04%。-70℃超低温贮藏花粉有利于保持花粉生活力,-20℃冷冻贮藏次之,4℃低温贮藏不利于保持花粉生活力,25℃恒温贮藏会大大降低花粉生活力。[结论]该研究可为文冠果花粉离体培养的液体培养基最佳组分配方提供参考依据,也为文冠果花粉贮藏研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1.
不同种仁率山楂品种花粉量及花粉活力的测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试验结果表明,种仁率分别为10.70%、18.50%、29.00%、41.70%、77.00%、80.00%、86.00%和86.20%的山楂品种聂家峪2号、甜水、西丰红、徐州大货、大金星、益都红口、秋金星和山东红面楂,其花粉量分别为每花药44133.2、52933.2、46923.5、41563.2、52364.0、57693.2、39200.0、62400.0粒;除甜水和大金星之间的花粉量差异不显著外,品种之间差异均达极显著水平;以山东红面楂的花粉量最多。在采用5%琼脂+100μg/g硼酸+10 g/L蔗糖的适宜培养基上培养4 h后观测的花粉萌发率分别为87.50%、81.50%、51.40%、68.50%、70.20%、62.30%、85.10%和56.20%;品种间差异明显,其中聂家峪2号的花粉萌发率最高。8个山楂品种的种仁率与花粉量和花粉萌发率之间无显著的相关性。本试验还观测了不同培养时间和4种培养基条件下的花粉萌发率和花粉管长度,证明观察花粉活力时间以培养4 h后的观测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2.
大花紫薇开花及花粉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材料与方法 1.1大花紫薇开花习性观测试验地为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城站路的街道绿地,该绿地位于市区南面,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20.5℃,极端最高气温37.2℃,极端最低气温-3.8℃,最冷月1月平均气温10.4℃;年平均降水量1500.1mm,其中80%以上的降水集中在4~10月,年平均蒸发量160614mm,年平均相对湿度79%;全年无霜期319d,霜期46d(霜日约8d),寒潮期间常有0~-1℃的低温天气,寒害时有发生。土壤为砂岩发育成的红壤,较肥沃,pH值为5.5~6.0。  相似文献   

13.
一串红(Salvia splendens Ker-Gawl)花粉活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4种花色一串红花粉的生活力和在不同条件下的萌发率,为一串红育种提供理论依据。[方法]获取4种花色一串红花粉,采用TTC法和培养基法研究其生活力和萌发率。[结果]在TTC浓度为0.5%时活力测定效果最好,其中紫色和红白相间一串红达到94%。适宜一串红花粉萌发的培养条件为蔗糖浓度为10%,硼酸浓度为1.5%的液体培养条件下萌发率最高,达到83%(紫色一串红)。在常温贮藏条件下,6 h左右开始萌发,12 h的时候萌发率达到最高(紫色一串红为86%),48 h以后花粉几乎丧失了萌发力。[结论]花粉的生活力和萌发规律在一串红可育性上起关键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比较拟南芥花粉体外和体内2种萌发的差异。[方法]以模式植物拟南芥作为研究对象,采用荧光显微镜观察比较2种体外萌发培养基的萌发率差异并比较体外萌发率和体内萌发率的差异。[结果]花粉在固体培养基上的萌发率平均为51.01%,而在液体培养基上萌发率平均为83.97%;在体外,液体萌发培养基优于固体萌发培养基,液体培养基萌发率较固体培养基萌发率高,稳定;体内萌发较体外萌发稳定,萌发率高,平均萌发率为94.00%。[结论]研究结果为检测花粉活力提供了一个有效的检测标准,为拟南芥花粉的生物学研究提供理论与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不同贮藏方式对4种桉树花粉活力的影响,探索出适宜桉树花粉贮藏的低温条件和贮藏方式。[方法]以尾叶桉、尾叶桉×巨桉、巨桉和邓恩桉花粉为试验材料,对其进行常温、低温、低温冷冻和超低温冷冻贮藏,并对不同贮藏时间内的花粉活力进行检测。[结果]适合桉树花粉萌发的最佳培养基为20%蔗糖+6%琼脂+0.1‰硼酸;贮藏方式和贮藏时间对花粉活力有显著影响,常温真空贮藏,尾叶桉和巨桉花粉贮藏30d后,萌发率降至10%以下,尾叶桉×巨桉和邓恩桉花粉贮藏50d后,花粉萌发率降至10%以下,低温冷冻和超低温冷冻贮藏1年的桉树花粉萌发率仍保持在35%以上;不同的解冻方式对花粉萌发率有显著影响,以38℃水浴3min化冻效果最好。[结论]实际工作中选用低温冷冻贮藏花粉,可以得到既经济又高效的收益。  相似文献   

16.
不同品种梨花粉萌发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张振铭  胡化广  孟伟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13):5941-5942
[目的]为梨树的田间授粉、杂交育种及探讨其花粉的生理代谢过程提供试验依据。[方法]以鸭梨、茌梨和砀山酥梨的花粉为试验材料,研究不同时期其花粉的萌发势、萌发率及花粉管长度。[结果]不同品种在8、12、16、20、24h的花粉萌发势差异显著,鸭梨在8、20、24h的萌发势均显著高于茌梨和砀山酥梨在同一时间的萌发势,3个梨品种的花粉萌发势随时间的变化呈现不同的动态特征。不同品种在4、8、12、16、20、24h的花粉管长度有显著差异,鸭梨在4、8、12、16h的花粉管长度均显著长于茌梨和砀山酥梨在同一时间的花粉管长度。[结论]鸭梨花粉比茌梨和砀山酥梨的花粉有较强的萌发能力和较长的花粉管,用鸭梨做授粉树能提高梨的产量。  相似文献   

17.
通过探讨pH值对甜橙花粉萌发和花粉管生长及其钙离子分布的影响,为进一步研究甜橙授粉受精机制提供依据,为甜橙人工授粉等生产实践提供指导。试验以4个甜橙品种花粉为试材,对外源pH值为4.0、5.0、6.0、7.0、8.0、9.0时花粉萌发率和花粉管平均生长速率进行观察统计并测定其花粉管尖端钙离子分布及其相对荧光强度值。结果表明,甜橙花粉能在外源pH值为4.0~9.0的广泛条件下萌发;品种434在pH 7.0时花粉萌发率最高;其他3个品种则在外源pH 6.0时最高;各品种在pH 6.0~7.0的范围内有较高的钙离子相对荧光强度并保持花粉管尖端游离钙离子浓度的梯度分布,从而保证后期花粉管的持续生长。  相似文献   

18.
4种栽培玫瑰花粉生活力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琼  张启翔  潘会堂  罗乐  李卉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14):7236-7237
采用离体培养的方法测定了4种栽培玫瑰花粉的生活力,并考察了不同浓度蔗糖溶液对花粉萌发率的影响以及不同冷藏时间下花粉活力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不同玫瑰品种的花粉萌发率差异显著,‘紫枝’、‘北京单瓣白’的花粉萌发率相对较高,最高萌发率超过40%;‘平阴一号’、‘西湖一号’的花粉萌发率较低,最高萌发率仅为10%~20%。培养基中蔗糖浓度对各品种萌发率的影响差异显著;冷藏花粉的生活力随冷藏时间的延长明显下降。  相似文献   

19.
[目的]为推广种植时板栗授粉品种的遴选及生产中制定花期喷硼的促果技术提供依据。[方法]以0203、0204、0205等8个板栗新品系花粉为试材,采用固体培养基发芽法,进行了培养时间(0、6、12、18、24、30、36h)和硼酸浓度(0.0%、0.1%、0.2%、0.3%)两个因素的板栗花粉生活力测定试验,并在最佳培养时间和硼酸浓度条件下比较不同品系花粉的生活力。[结果]0.2%的硼酸浓度和30-36h的培养时间最有利于优系花粉粒的萌发,萌芽率为44.9%-89.0%。不同品系间花粉生活力存在显著差异,其中以0213最强,达89.0%,其次为0203、0204、0205、0207、0208、0212和0213,达60%以上,0211最低,仅44.9%。[结论]固体培养基中加入0.2%的硼酸溶液对花粉生活力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20.
Pollen Viability in Three Xinjiang Hawthorn Species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适合新疆野生山楂花粉萌发的培养基配方。以及较适的花粉贮藏温度。[方法]在离体培养条件下,采用随机区组设计筛选适合花粉萌发的蔗糖和硼酸浓度;将野生山楂花粉置于不同温度下贮藏6个月,期间采用筛选出的最适培养基对花粉活力进行测定,每10d测定一次。[结果]阿尔泰山楂、红果山楂、准噶尔山楂花粉萌发的较适培养基配方分别为:1%琼脂+0.05%硼酸+15%蔗糖,1%琼脂+0.01%硼酸+15%蔗糖.1%琼脂+0.01%硼酸+20%蔗糖。三者在各自较适培养基上的花粉萌发率分别为30.8%、58.7%、67.2%。且分别极显著高于其它处理。不同贮藏温度条件处理下,阿尔泰山楂、红果山楂、准噶尔山楂花粉在室温条件下分别保存至40、60和70d时完全失去活力;4-5℃条件下.可分别贮藏至90、130和140d时完全失去活力;-18℃条件下.可分别贮藏至130、160和170d时方完全失去活力。[结论]一定浓度的蔗糖、硼酸对野生山楂花粉萌发有促进作用;不同贮藏温度下,三种野生山楂的花粉活力保持时间由长到短均为:-18℃〉4-5℃〉室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