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目的]为提高我牛肉产品食品安全水平,促进肉牛养殖业的快速发展。[方法]以Visual Studio 2008为系统开发平台,基于B/S架构,利用.NET技术,以C#为开发语言,以SQL Server 2000为数据库开展研发工作。[结果]开发了从肉牛品种选育、繁育、饲养管理、运输、屠宰和牛肉加工、销售等一整套食品安全一站式监管系统和数据库系统,以及基于物联网的牛肉一站式供销服务系统,实现了牛肉产品在线销售和肉牛从出生(进场)到屠宰、牛肉产品流通运输及销售各环节全程信息可追溯。[结论]本系统加强了对牛肉产品生产过程中各环节的有效监管,利用物联网技术实现了牛肉产品一站式在线供销服务,方便了消费者,显著地提高了牛肉产品的质量安全水平。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小围栏轮换饲养模式对肉牛福利的影响。[方法]将12头体重相近[(420.6±23.4)kg]、健康去势的利木赞杂交牛随机分为2组,A组采用小围栏轮换饲养模式,B组采用传统饲养模式。测定肉牛的趴卧次数、趴卧时间及反刍时间等指标。[结果]A组肉牛的趴卧次数、趴卧时间及反刍时间都显著或极显著高于B组(P0.05或P0.01)。[结论]在该试验条件下,小围栏轮换饲养模式可通过增加趴卧时间和反刍时间显著地改善肉牛福利。  相似文献   

3.
云南肉牛BMY和婆罗门牛公牛育种值估计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采用云南省肉牛与牧草研究中心杂交选育的热带亚热带肉牛BMY和纯种婆罗门(Brahman,简称B)的资料,配合动物模型,应用MTDFREML软件估计了2000~2003年每头公牛的EBV最佳线性无偏预测值,并依据年度均值作出遗传趋势,为选种和遗传评估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4.
BMY牛简介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BMY牛是云南省草地动物科学研究院(原云南省肉牛和牧草研究中心)从数十种不同肉牛杂交品种组合模式中筛选出来的、能适应云南(甚至中国南方)热带、亚热带气候的三元杂交组合品种,经过20余年的横交固定和选育后,该品种已具有优良肉牛的品种特征.其血液组成:1/2婆罗门+1/2墨累灰+1/2云南黄牛.  相似文献   

5.
正尊敬的同行专家及业界同仁:为了促进中国黄牛肉用选育改良和肉牛产业发展,交流国内外养牛先进技术,促进我国肉牛产业转型升级,经教育部批准,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国家肉牛改良中心将于2017年11月28-30日在陕西杨凌举办"第四届(2017)中国肉牛选育改良与产业发展国际研讨会"。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会议主题:加强中国黄牛选育改良,促进现代肉牛产业发展。主要议题:(1)中国黄牛肉用遗传改良及种质创新;(2)肉牛高效繁育体系及运行模式创立;(3)肉牛健康  相似文献   

6.
[目的]为了解新疆阿克苏地区初冬时节肉牛舍的环境空气质量情况,对肉牛舍的环境空气质量进行了评价。[方法]对阿克苏地区具有代表性的肉牛养殖场的1栋牛舍中的CO2、NH3、CH4和H2S4种主要有害气体以及空气中的PM10、TSP进行现场测定,并对牛舍的环境空气质量进行分析评价。[结果]测定结果显示,肉牛舍的环境空气质量指标中CO2平均浓度为404mg/m3;NH3平均浓度为4.0mg/m3;CH4和H2S平均浓度<0mg/m3;PM10平均浓度为0.04mg/m3;TSP平均浓度为1.222mg/m3;CO2、NH3、CH4、H2S、PM10、TSP最高浓度和日平均浓度均低于畜禽舍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结论]该肉牛舍的空气质量属于清洁级别,符合肉牛养殖环境标准。  相似文献   

7.
[目的]为了解新疆阿克苏地区初冬时节肉牛舍的环境空气质量情况,对肉牛舍的环境空气质量进行了评价。[方法]对阿克苏地区具有代表性的肉牛养殖场的1栋牛舍中的CO2、NH3、CH4和H2S4种主要有害气体以及空气中的PMl0、TSP进行现场测定,并对牛舍的环境空气质量进行分析评价。[结果]测定结果显示,肉牛舍的环境空气质量指标中CO:平均浓度为404mg/m3;NH3平均浓度为4.0mg/m3;CH4和H2S平均浓度〈0mg/m3;PMl0平均浓度为0.04mg/m3;TSP平均浓度为1.222mg/m3;C02、NH3、CH4、H2S、PMl0、TSP最高浓度和日平均浓度均低于:畜禽舍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结论]该肉牛舍的空气质量属于清洁级别,符合肉牛养殖环境标准。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草地植物添加剂的最佳配方、最适量以及肉牛的最佳育肥方式对肉牛日增重、屠宰率、净肉率以及肉品质和风味的影响进行研究,旨在分析草地植物添加剂对肉牛生长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草地植物添加剂能促进肉牛的快速生长,提高肉牛的日增重,其中对于犊牛(C)、架子牛(S)和基础母牛(B)日增重效果最明显的分别是草地植物添加剂C3(44%松针+24%艾叶+12%黄芪+8%微量元素)(P0.01)、S3(48%松针+16%艾叶+8%大蒜+10%黄芪+18%微量元素)(P0.01)和B3(36%松针+14%艾叶+10%大蒜+12%黄芪+28%微量元素)(P0.01);草地植物添加剂的最适量的筛选试验表明,各年龄段的肉牛的草地植物添加剂的添加量占日粮的3.5%育肥效果最明显(P0.01);在北方冷季最佳的育肥方式为舍饲育肥。综上,在北方的寒冷季节养殖肉牛以占日粮3.5%的第3类(C3、S3、B3)草地植物添加剂配合舍饲增肥效果最明显。  相似文献   

9.
[目的]为掌握张掖肉牛杂交改良效果。[方法]通过查阅资料、试验测定和调查分析,对不同改良阶段的西门塔尔牛(父本)与河西黄牛(母本)杂交牛生产性能进行分析比较。[结果]通过30多年对河西黄牛的杂交改良,其饲养规模、繁殖性能、生产性能大幅提高,18月龄母牛肉用指数达到4.17kg/cm,公牛6.97kg/cm,已具备专门化肉用牛指数标准,后期选育提高潜力巨大。  相似文献   

10.
教务管理系统是教育信息化的核心内容。通过研究当前教务管理系统特点,分析高职院校教学规律,在比较C/S模式和B/S模式的优缺点的基础上,建立了基于混合结构的教务管理系统。  相似文献   

11.
[目的]为加快秦川肉牛肉用新品种的选育进程。[方法]根据秦川牛育种目标性状,采用PCR-SSCP技术分析了21个基因的多态性,找到了4个与秦川肉牛肉用性状紧密连锁的分子标记,初步确定了影响秦川肉牛肉用性状的主要功能基因,并进一步将分子育种技术和常规育种技术紧密结合,应用于秦川肉牛早期选种。[结果]通过育种核心群多育种目标性状相比,生长发育性状的遗传进展最快,其次为繁殖性状和胴体性状,[结论]明显提高了育种工作的效率和准确性。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不同蛋白质水平对肉牛屠宰指标的影响。[方法]选用5个营养水平的精料补充料配方,分别饲喂5个试验组肉牛,并与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饲喂粗蛋白水平较高的精料补充料有利于胴体脂肪的沉积和眼肌面积的增大,有利于肉牛的胴体测量指标的提高。蛋白质水平对脏器重量的影响主要集中在头、皮、肝、肾、胆囊、膀胱和横膈膜,对消化器官重、心重、肺重、脾重的影响没有发现规律性。[结论]提高肉牛屠宰指标可以通过补充蛋白质来实现。  相似文献   

13.
张明峰 《中国牛业科学》2010,36(6):62-66,77
[目的]为进一步完善和优化平凉市肉牛产业生态经济系统结构,协调和理顺系统关系,提高系统功能和效益,促进系统保持持续、稳定、协调、高效发展。[方法]运用系统分析法和热力学定律,描述和分析了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结果]从系统调控的角度提出平凉市肉牛产业系统应围绕产业配置资源,合理调控产业要素(环境、结构、技术、投入),释放肉牛产业内在活力,形成种、养、加一体化,产-供-销一条龙的多结构、多功能、多出路的经济发展模式。[结论]依系统现状展望未来发展趋势,最终达到生产、生态、经济、社会效益的良性循环和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4.
[目的]进一步提高我区西杂牛的选育水平,为培育河西肉牛新类群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通过采用BPI指数法,对172头西杂牛的测定分析。[结果]一岁公牛BPI指数平均为6.81±1.24、二岁公牛为7.14±1.38、三岁公牛为5.58±1.47,均达到或超过5.9的肉用型指标;一岁母牛BPI指数平均为4.45±1.07、...  相似文献   

15.
[目的]为了优化肉牛日粮配置.[方法]运用EXCEL软件配置日粮,[结果]可以更改饲料配比或更换所使用的<饲养标准>时引起的一系列数据变动,使计算结果与其变化相对应,所以省去了全部的运算过程,达到饲料营养与饲料成本的最大优化.[结论]这种方法在生产中既简便又实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为了在农户型和全舍饲两种饲养条件下,对比夏西黄F2、皮西黄F2和利西黄F2三元杂交牛产肉性能指标高低.[方法]通过三元杂交改良的方法引进优秀肉牛品种夏洛莱、皮埃蒙特和利木赞冻精,对西黄F1牛进行杂交改良.[结果]表明:在农户型和全舍饲两种饲养条件下,夏西黄F2、皮西黄F2和利西黄F2三元杂交牛生长发育迅速,屠宰...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不同生长阶段"平凉红牛"的肉用指数,为"平凉红牛"新类群的选育提供一定的依据。[方法]将19头"平凉红牛"公牛按同质原则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分别为9头和10头,测定不同月龄的体重及体尺,计算其肉用指数。[结果]18月龄~24月龄,随着年龄、体重、体高的增长,肉用指数也随之增大。24月龄试验组和对照组肉用指数...  相似文献   

18.
平凉红牛杂交类群生长发育测定及肉用性能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本地黄牛杂交改良效果,为平凉红牛新类群的选育和扩繁提供一定的依据。[方法]对秦川牛、本地黄牛、平凉红牛3个群体进行生长发育测定及屠宰试验。[结果]各测定月龄体重,平凉红牛都显著高于秦川牛和本地黄牛(P〈0.05),增重速度快;各测定月龄体尺,以平凉红牛较高,体格增大、胸部变宽、管围变粗、体躯紧凑,较好的继承了其父本的肉用体型;平凉红牛宰前活重、屠宰率、净肉率、眼肌面积分别为590.00 kg、62.76%、52.90%、85.84 cm^2,高档优质牛肉比例增加,均优于本地黄牛。[结论]利用秦川牛、利木赞牛、南德温牛与本地黄牛杂交,改良效果较好,可以明显提高本地黄牛的生产性能和肉用性能。  相似文献   

19.
夏秋季气温对肉牛肥育增重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探讨环境温度对肉牛肥育增重效果的影响规律及其程度。[方法]在神木地区夏秋季气温条件下,对秦蒙(秦川牛♂×蒙古牛♀)和丹蒙(丹麦红牛♂×蒙古牛♀)F1二元杂交阉牛与丹秦蒙(丹麦红牛♂×秦蒙牛♀)和利秦蒙(利木赞牛♂×秦蒙牛♀)F1三元杂交阉牛进行肥育对比试验。[结果]表明:试验牛的增重情况与各月份的平均气温有关。[结论]25℃为影响肉牛肥育效果的临界上限温度。  相似文献   

20.
[目的]为了根据早孕因子活性的检测作为依据来判断肉牛妊娠状态.[方法]本实验采集不同孕期的肉牛的血样,同时进行了妊娠诊断,通过玫瑰花环抑制实验检测活性.[结果]实验表明,未怀孕牛和怀孕牛花环抑制滴度差异显著(P<0.05),不同孕期的早孕因子活性差异不显著.[结论]玫瑰花环抑制滴度高于8可以确认牛怀孕,低于4为未怀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