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概述 1.1 TMR全混合日粮(total mixed ration)技术简介 TMR全混合日粮(total mixed ration)技术是指根据不同奶牛生长发育及泌乳阶段奶牛的营养需求和饲养目的,按照营养调控技术和多饲料搭配原则而设计出的奶牛全价营养日粮配方。按此配方,将每天饲喂奶牛的各种饲料,通过特定的设备和饲料加工工艺均匀混合,供奶牛采食。  相似文献   

2.
侯庆永 《农家致富》2006,(24):38-39
二、奶牛全价配合日粮(TMR)饲喂技术 1.合理分群定期对个体牛的产奶量、乳成分、体况以及牛奶的质量进行检测,对不同泌乳阶段和产奶量以及不同体况的奶牛群,根据营养需要及于物质采食量进行合理分群  相似文献   

3.
全混合日粮(TMR)是现代标准化、规模化奶牛场普遍采用的饲喂技术,是现代饲养观念和技术的结合,在中国加快推进TMR饲养技术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文章就目前我国奶牛养殖场使用TMR日粮的优点、应具备的条件、TMR的加工制作、TMR日粮评价方法及TMR饲喂分群和良好的饲槽管理技术进行概述。  相似文献   

4.
试验选择90头秋季荷斯坦奶牛,包括45头初产奶牛和45头经产奶牛(经产胎次平均为3.1),随机分到3个蛋白水平日粮组,以干物质为基础蛋白(CP)含量分别为114、144和173g·kg^-1,饲喂到哺乳150d。151d时每个蛋白处理中1/2的奶牛改变日粮蛋白水平。日粮蛋白水平114g·kg^-1组中1/2的奶牛饲喂日粮蛋白水平增加至144g·kg^-1;日粮蛋白水平144g·kg^-1组中1/2的奶牛饲喂蛋白水平增加至173g·kg^-1;日粮蛋白水平173g·kg^-1组中1/2的奶牛饲喂蛋白水平降低到144g·kg^-1;  相似文献   

5.
全混合日粮(TMR)是近年来现代化、规模化奶牛养殖谈论比较多的话题,文章就目前全混合日粮(TMR)应用现况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6.
TMR是英文Total Mixed Ration的缩写,其意就是全混合日粮。TMR就是一次性提供给奶牛所需要的全部营养而无副作用的适口性较好和营养均衡的饲料,TMR日粮解决了奶牛饲养管理方面的许多问题,但如果应用不善,它同时将产生一些新的问题,奶牛TMR全混日粮技术在房山区实施过程中出现了几种常见错误。针对出现的问题,采取加强牛群分组饲喂管理;监测水分和混合程度;按照营养和干物质采食量配制日粮的对策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7.
以酸贮玉米秸秆(添加复合有机酸)为试验组日粮粗饲料,以一般青贮玉米秸秆为对照组日粮粗饲料饲喂奶牛,探讨酸贮玉米秸秆的饲喂效果。结果表明:(1)试验组与对照组相比,产奶量平均提高7.35%,乳脂率平均提高0.76%。(2)试验组与对照组相比,每头牛每日平均多增加经济收入为1.29元。(3)用酸贮玉米秸秆饲喂奶牛,经济效益明显,整个试验期奶牛健康状况良好。  相似文献   

8.
全混合日粮(TMR)在奶牛生产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全混合日粮(TMR)是近年来现代化、规模化奶牛养殖谈论比较多的话题,文章就目前全混合日粮(TMR)应用现况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天津市武清区作为全国奶业发展综合实力20强县(市)、京津地区规模最大的奶牛绿色生态养殖基地和无公害奶源生产供应基地,通过发展小区集约化饲养,推广使用TMR技术(奶牛全程和日粮饲喂技术)、全程机械智能化挤奶、建立养殖电子信息平台等现代养殖技术手段,  相似文献   

10.
试验选择24头经产泌乳末期荷斯坦奶牛,采用完全随机试验设计,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奶牛饲喂裹包全混合日粮,对照组采用常规精粗分开饲喂方式进行饲喂,旨在研究裹包TMR对泌乳末期奶牛生产性能及消化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试验组奶牛的产奶量、4%标准乳、饲料效率、乳蛋白和乳糖产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干物质采食量、乳成分含量和体细胞计数试验组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P>0.05)。试验组日粮中粗蛋白和粗脂肪的表观消化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其他日粮养分的表观消化率在两处理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采用裹包TMR饲喂奶牛,与精粗分开饲喂方式相比,可提高奶牛的产奶性能和日粮养分表观消化率。  相似文献   

11.
奶牛完全混合日粮(简称TMR)是一种将粗料、精料、矿物质、维生素和其他添加剂饲料充分混合在一起.计算具体的营养浓度.由发料车发料.奶牛自由采食的一种先进的饲养技术。奶牛的每一口日粮具有相同的营养.且营养平衡。  相似文献   

12.
奶牛完全混合日粮(简称TMR)是一种将粗料、精料、矿物质、维生素和其他添加剂饲料充分混合在一起.计算具体的营养浓度.由发料车发料.奶牛自由采食的一种先进的饲养技术。奶牛的每一口日粮具有相同的营养.且营养平衡。  相似文献   

13.
饲喂秸秆颗粒日粮对绵羊瘤胃和整体消化代谢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取4只2岁左右、装有永久性瘤胃瘘管的小尾寒羊公羊,采用2×2交叉试验设计,喂给精粗比为28∶72的碎粉(对照)或颗粒玉米秸秆日粮,在饲喂后0,1.5,3.0,5.0,7.0,10.0 h 采取瘤胃液样品分析,并进行整体消化代谢试验,以研究饲喂秸秆颗粒日粮对绵羊采食和消化代谢的影响.结果表明,饲喂颗粒日粮时,绵羊的干物质采食量增加34.9%(P <0.01);瘤胃液氨态氮和总挥发性脂肪酸(TVFA)平均浓度分别降低11.6%(P >0.05)和8.7%(P >0.05);瘤胃液原虫数量减少10.0%(P <0.05);瘤胃液细菌总数增加9.9%(P <0.01);真菌拷贝数增加2.9%(P >0.05);瘤胃液体积增加22.7%(P <0.01),后送率提高18.4%(P <0.01).饲喂颗粒日粮时绵羊有机物、粗蛋白和纤维素的表观消化率分别降低11.5%(P <0.01),5.1%(P <0.05),9.9%(P <0.05),但有机物、粗蛋白和纤维素的消化量却分别增加21.1%(P <0.01),29.2%(P <0.01),17.8%(P <0.05).饲喂颗粒日粮时绵羊的氮、钙和磷的保留量分别增加21.5%(P <0.01),14.7%(P <0.05),18.5%(P <0.01).由本试验得出结论,饲喂秸秆颗粒日粮可极大地提高绵羊的自由采食量,增加绵羊的营养物质消化量,提高氮保留,但会造成日粮消化率显著降低;饲喂颗粒日粮时瘤胃液原虫数量减少,细菌总数增加,氨态氮和 TVFA 浓度有降低趋势,但由于瘤胃液体积和后送率的增加,瘤胃原虫和真菌总量均可能增加.本试验表明,饲喂秸秆颗粒日粮是改善绵羊营养代谢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4.
大豆异黄酮对奶牛产奶量及乳成分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为研究大豆异黄酮对奶牛产奶量和乳成分的影响,选用32头产奶水平相近的荷斯坦奶牛,随机分成A、B两组。试验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A组在基础日粮中添加Da400mg·kg^-1,B组饲喂基础日粮,持续15d。第一阶段试验结束后,两组均饲喂基础日粮,持续20d。第二阶段A组奶牛饲喂基础日粮(A’组),B组奶牛在基础日粮中添加Da200mg·kg^-1(B'组),持续15d。结果显示,A组奶牛产奶量略高于B组,表明饲喂大豆异黄酮在一定程度上能提高产奶量;但A’组奶牛产奶量极显著低于B组(P〈0.01),可能由于添加Da剂量过大导致内源性激素水平下降所引起的。同时与A’组相比,B’组乳蛋白略有提高,脂肪含量极显著升高(P〈0.01)。  相似文献   

15.
试验旨在研究高温条件下在奶牛日粮中添加活性酵母粉(LY)对奶牛产奶量、饲料利用率和消化率的影响。试验选择42头奶牛,其中14头为初产牛,28头为经产牛。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试验组以干物质为基础添加LY 0.025%(啤酒酵母)。LY含量一周调整两次。以2h为以1个周期从30头奶牛中取4个瘤胃试样,并测定其氨氮含量。连续3d收集30头奶牛粪便样本,测定其日粮表观消化率。  相似文献   

16.
目前,美国大部分奶牛饲养农户都实施全混日粮(TMR)饲喂技术。该项技术诞生于20世纪60年代,是由美国威斯康星大学哈瓦德博士研发出来的。首先在英、美、以色列等国推广应用,后来被引入加拿大、日本、埃及等国家。从1994年美国应用全混日粮(TMR)饲养技术情况看,全混日粮不仅应用于奶牛,也可应用于肉牛。当时这项技术在威斯康星州的普及率达20%~50%,实施牛群检定饲养农户占全州奶牛饲养总户数的50%,饲养100头以上规模的农户占全州饲养户数的75%。到了2002年全混日粮(TMR)饲养技术的普及率达80%以上。华盛顿州规模化饲养率达80%,纽约州高达9…  相似文献   

17.
将健康围产期奶牛24头随机分为3组,分别于产前28天开始饲喂NRC标准日粮(能量摄入100%组)、NRC标准增加20%日粮(能量摄入120%组)和NRC标准减少20%日粮(能量摄入80%组),产后各组奶牛均饲喂标准日粮,至产后56天结束,观察干奶期不同能量摄入水平对产后奶牛生产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高能量组奶牛产后干物质采食量和产奶量均显著低于其它2组,并且体重消耗明显,各组间乳成分的变化差异不显著。因此,干奶期能量摄入水平是影响和调节产后干物质摄入量、产乳量和能量平衡状态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8.
研究全混合日粮(TMR)裹包贮存效果及裹包TMR饲喂对泌乳末期奶牛生产性能和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TMR饲粮水分含量调整为40%、50%和60%,利用裹包技术将新鲜制作的TMR饲粮进行裹包,分别存放0、3、7、15和30 d后进行营养物质含量和发酵指标的测定。结果表明:随着贮存时间的延长,TMR饲粮中的营养物质含量由于干物质的损失而有相应的增加,裹包TMR饲粮的pH值显著降低(P<0.05),氨态氮含量显著增加(P<0.05),且随着TMR饲粮初始水分含量增高,pH值降得越低(P<0.05),氨态氮生成量越高(P<0.05)。另外,选择24头泌乳末期荷斯坦奶牛,以常规饲喂(精粗分开)作为对照组,比较裹包TMR饲喂对奶牛生产和血液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裹包TMR饲喂比对照可显著提高产奶量(14.37 kg/d vs.12.38 kg/d)和产奶效率(0.84vs.0.72)(P<0.05),除血糖(P<0.05)外,其他血液生化指标与对照差异均不显著(P>0.05)。因此认为,裹包技术可以用来在规模化牛场和大型饲料厂进行TMR饲粮的裹包生产,从而实现TMR饲粮的有效贮存和运输,以达到中、小规模养牛场和个体养殖户也...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全棉籽替换TMR(全价混合日粮)中精料对奶牛生产性能的影响.[方法]试验选用产奶量、膘情、胎次相近、泌乳后期健康的荷斯坦奶牛30头,褐牛25头.采用自身对照,对照期按牛场常规TMR饲喂奶牛,试验期在TMR中用2kg全棉籽替换等量的精料饲喂奶牛,与对照期相比较.[结果]试验期乳脂率、乳糖率极显著地高于对照期(P<0.01),荷斯坦奶牛和褐牛的乳脂率提高了9.09;和8.70;;荷斯坦奶牛和褐牛的乳糖率提高了2.82;和7.98;;试验期奶牛产奶量、干物质采食量、乳蛋白都有增高的趋势,但与试验期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在奶牛泌乳后期,用2kg全棉籽替换TMR中等量(2kg)精料可以提高奶牛的乳脂率和乳糖率,但对体细胞数及其它乳成分的影响差异不显著(P>0.05).  相似文献   

20.
正酮病发生于奶牛能量负平衡时,最常见于妊娠最后2周和泌乳早期。1症状和诊断原发性或自发性酮病最常见于泌乳期的第1~2个月内,大多在泌乳期的第2~4周发生。泌乳期早期(第1周)发生酮病的奶牛或泌乳期酮病持续超过4周的奶牛最可能出现肝内大量脂肪沉积。患病奶牛摄入的全混合日粮(TMR)减少.如草料分开饲喂,奶牛喜欢吃草而非精料。体温、脉搏和呼吸正常,偶尔低于正常。吃全混合日粮(TMR)的奶牛瘤胃体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