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湖南省刺葡萄种质资源的研究与利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综述了刺葡萄种质资源的分类、品种选育、抗性研究、生物技术在刺葡萄上的应用以及加工利用等方面的研究现状,为刺葡萄种质资源的开发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2.
玉米种质资源是选育玉米新品种的基础,针对现阶段市场需求,利用常规育种手段与分子辅助育种相结合,创制聚合高产、抗病、抗逆、脱水快等优点的新种质资源,是确保玉米持续增产和稳产的重要途径。优异种质资源N6321是利用先玉508玉米品种作为基础材料,通过人工辅助选择,创制而成。经对该新种质物候期、抗性能力、丰产性、血缘等多方面的研究表明,N6321隶属瑞德群,需有效积温2 650℃,抗叶斑病、高抗丝黑穗病、高抗茎腐病和中抗穗腐病,丰产性好。利用N6321选育的玉米新品种嫩单21,具有矮秆、耐密、早熟、宜机收的优点,适合在黑龙江省第一积温带下限、第二积温带上限种植,在实际生产中得到广大种植户的青睐。此种选育模式在未来玉米生产中有较好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3.
采用离体叶片法,利用马铃薯晚疫病菌混合菌株对49个马铃薯品种和13份马铃薯野生种种质资源及其后代进行晚疫病抗性鉴定.结果表明:49个马铃薯品种中,7个品种表现抗病反应,11个品种表现中抗;13份野生资源材料中,2份材料表现抗病,1份材料表现中抗.说明马铃薯栽培品种中抗病品种极少,而野生资源中具有抗性的也很少.  相似文献   

4.
中国小麦抗纹枯病育种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由禾谷丝核菌(Rhizoctonia cerealis vander hoeven)和立枯丝核菌(Rhizoctonia solani Kuha)引起的小麦纹枯病是中国长江流域和黄淮平原麦区的严重病害之一.该文系统综述了中国在小麦抗纹枯病种质资源筛选、抗性遗传、抗性基因定位和分子标记以及抗病种质创新和抗病育种等方面的最新进展.尽管在小麦改良品种中尚未发现对纹枯病高抗的类型,但在地方品种、国外引进品种和小麦近缘种属中则有高抗甚至免疫的种质.小麦抗纹枯病性表现为数量性状的遗传特征,抗性可能受2对主效基因和一些微效基因共同控制.通过品种间杂交,累加和聚合抗病基因可以创制抗病丰产的新种质.文中就如何加快国内小麦抗纹枯病育种步伐,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5.
为选育出抗病、优质、高产并适合于湖北及西南山区种植的马铃薯新品种,南方马铃薯研究中心(以下简称“中心”)引进美国威斯康辛大学引自马铃薯发源地安第斯山S.andigenum(安第斯栽培种)类型经多次轮回选择,在本地气候条件下经系谱选择,筛选出高抗晚疫病、抗青枯病、抗病毒病,品质优、产量水平较高的一批优质资源,包括NS51-5、NS78-11-1等.引进国际马铃薯中心利用马铃薯野生种S.phureja(富利亚薯)、普通栽培种组成轮回选择杂交群体抗晚疫病杂交组合所获实生籽,在本地气候条件下经系谱选择,筛选出高产、抗晚疫病393143-12等一批优质资源.以NS51-5作亲本配制杂交组合,经系谱和高压生境胁迫选择,选育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鄂马铃薯5号、6号、8号、9号”等系列新品种,其中,“鄂马铃薯5号、6号、8号”通过国家品种审定,“鄂马铃薯9号”通过省品种审定.NS51-5优质资源,2001年被农业部科教司评为国家一级优异种质资源.“鄂马铃薯5号”2011年、2012年被定为国家主导品种.  相似文献   

6.
花生种质资源及抗性鉴定对广东花生育种的基础作用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以广东花生50年研究工作史料为素材,评述了花生种质资源及抗性鉴定对广东花生育种(包括抗青枯病、抗锈病、抗黄曲霉育种)的基础作用。  相似文献   

7.
对我国玉米主要病害发生现状及发生原因进行了分析,认为生产上玉米杂交种遗传基础狭窄、缺少多抗性品种、耕作栽培制度的改变以及气候条件的变化,是造成玉米病害发生的主要原因。阐述了玉米新品种选育过程中的病害控制,提出了玉米抗病性育种策略,即以培育多抗玉米品种为目标,加强种质的基础性研究;通过多种途径改良玉米抗病种质资源;加强玉米种质资源的抗病性鉴定工作。  相似文献   

8.
广东花生抗黄曲霉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广东花生抗黄曲霉研究工作进行了概述,广东自1989年起开展花生对黄曲霉菌的抗原鉴定筛选、抗病育种、遗传分析和抗性机理研究工作,利用鉴定筛选出来的抗原、通过抗病育种已经选育出抗黄曲霉菌侵染力强的高产花生品种粤油9号、粤油20,遗传分析和抗性机理研究也取得了成绩;同时指出花生品种资源及抗性鉴定为抗黄曲霉育种、遗传分析和抗性机理研究工作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9.
河南省夏玉米品种对6种主要病害的抗性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病害是限制玉米生产的重要因素,筛选抗病品种是最经济有效的防控手段,河南省作为玉米主产区,筛选多抗性品种可以为该区玉米品种的推广及抗病育种奠定基础。2015—2017年河南省玉米品种区域试验中,针对河南省6种玉米主要病害进行抗性鉴定,结果表明,在玉米小斑病抗病品种鉴定中,不同年份抗性表现相对稳定,中抗品种占主要地位,比率分别为49.22%、52.00%、46.45%,抗性品种比率呈逐年上升趋势,而高抗性品种极少;在玉米弯孢霉叶斑病抗病品种鉴定中,不同年份间品种抗病表现变化较大,2015年高抗性品种比率最高,为35.16%;在玉米南方锈病抗病品种鉴定中,抗病和高抗的品种总体较少,抗性类型品种呈现逐年增加趋势;玉米镰孢茎腐病抗性种质资源相对较多,抗病品种比率也呈逐年上升趋势;玉米瘤黑粉病抗病品种鉴定结果在不同年份中差异较大,2015年和2016年以感病品种为主,2017年以中抗品种为主;玉米镰孢穗腐病高抗性品种较少,抗性品种比率逐年上升,中抗品种比率相对稳定,在40%左右。结合3 a的筛选和鉴定结果,共获得中抗以上的多抗性品种23个。综上所述,近年河南省选育的玉米品种中,对镰孢茎腐病、弯孢霉叶斑病和瘤黑粉病具有中等以上抗性的品种比例较高,而小斑病、南方锈病和镰孢穗腐病的高抗性品种相对较为缺乏,应进一步加强这3种病害的抗病种质资源筛选和抗病育种工作。  相似文献   

10.
番茄抗青枯病的最适鉴定方法研究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报道了番茄抗青枯病的最适鉴定方法的研究结果,伤根灌注法是番茄细菌抗青枯病鉴定的首选方法:番茄二叶期幼苗(苗龄20d左右)适宜做青枯病苗期抗性鉴定;要选育出的抗青枯病番茄品种,必须将幼苗期与成株期的抗青枯病鉴定结合起来;番茄对枯病的抗性机制比较复杂,苗期可能存在抗性分化;番茄中抗及耐病材料易丧失抗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