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X、Y精子分离是控制动物性别简单而有效的方法之一,论述X、Y精子分离的生物学基础及其应用效果的研究进展,简述X、Y精子分离技术存在的问题及其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2.
X、Y精子差异膜蛋白及其分离方法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X、Y精子差异膜蛋白的分离是利用抗原抗体反应进行性别控制的关键环节,H-Y抗原是最早被发现并应用于性别控制的Y精子特异抗原,但由于抗原特异性较差,未能在生产中得到广泛应用。雄性性别传递偏移、性别偏移及其他相关研究表明,尽管在精子形成过程中,细胞间桥使两类精子部分基因的表达产物被共享了,但X、Y精子膜蛋白差异仍然存在。同时,差异膜蛋白分离技术的进步及这些技术的优化集成,使这种差异膜蛋白的分离成为可能。  相似文献   

3.
牛XY精子分离技术的应用现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89年美国XY公司首次应用流式细胞仪成功将XY精子分离,并达到一定的精确度.2000年该项技术经过不断改进,开始从实验室成功进入商业化生产应用.目前XY精子的分离速度达到3 000~5 000个/s;分离精子准确度大于90%;人工授精青年母牛受孕率50%以上.至今已利用分离X精子对10 787头青年母牛进行了人工授精,受孕率达到53%.目前该项技术是世界上最先进的XY精子分离技术.如拥有一台美国XY公司的XY精子流式细胞仪,分离速度按3 000个/s计算,每天连续工作20 h,分离X 和Y 精子各2.16 亿个,每剂量200万精子,则每台仪器日产量108支.  相似文献   

4.
<正>奶牛性控冻精生产技术原理是利用XY精子分离技术,通过流式细胞精子分离仪,将奶牛公牛的X精子和Y精子进行有效分离,将所分离收集到的X精子,通过平衡、稀释、精子分装机装管,冷冻制成奶牛性控冻精细管。利用性控冻精细管对奶牛实施人  相似文献   

5.
精子介导转基因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精子载体转基因技术(SMGT)自1989年创立以来即以其高效、低耗、操作简便等特点引起了众多科学家的广泛兴趣.综述了精子载体转基因的相关机理、常用方法和影响因素等方面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6.
奶牛性控冻精技术是采用XY精子分离技术来获得良种母牛冻精,把这种根据精子X、Y染色体的不同而分装冷冻的冻精就叫性控冻精,含X精子达90%以上,是目前最先进、最快的一种良种繁育技术。  相似文献   

7.
在目前冻精人工授精技术尚未成熟之际,本交及鲜精人工授精仍然是羊场主要的繁殖方式.但因为鲜精保存技术领域发展滞后,传统的稀释方法因保存时间短、稀释倍数低,严重影响种羊利用效率及良种覆盖率.笔者探索羊鲜精稀释液科学配方,拟在不改变原精生理环境前提下,加入精子可吸收能量及营养物质,为精子运动补充能源,同时保护精子少受损伤,抑...  相似文献   

8.
精液多倍稀释配种技术是在原精液人工授精技术的基础上,选用以柠檬酸钠、葡萄糖、卵黄为主的稀释液进行稀释后输精。精液稀释可以提高精液使用效率,提高每次配种头数;稀释后精液形成精子的弱酸性环境,抑制精子代谢活动,降低精子能量消耗,抑制精液中有害微生物活动,补充适量营养和保护物质,延长精子寿命,达到受胎效果。  相似文献   

9.
在动物性别控制的各种技术中,应用流式细胞仪分离的X、Y精子授精可较准确地控制动物后代的性别.文章简单阐述了流式细胞仪分离X、Y精子的原理及其在动物性别控制中的应用,并结合最新研究进展详细地探讨了这项技术在实际生产与应用中的注意事项,旨在为这项技术的研究与应用提供必要的参考与建议.  相似文献   

10.
在动物性别控制的各种技术中,应用流式细胞仪分离的X、Y精子授精可较准确地控制动物后代的性别.文章简单阐述了流式细胞仪分离X、Y精子的原理及其在动物性别控制中的应用,并结合最新研究进展详细地探讨了这项技术在实际生产与应用中的注意事项,旨在为这项技术的研究与应用提供必要的参考与建议.  相似文献   

11.
猪精液的研究利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生猪生产中,应用人工授精等繁殖管理技术合理调节猪群结构,或应用先进的繁殖技术提高公猪的繁殖力,均可提高生产效率.随着猪在人们生活中所起的作用越来越大,人们对猪精子的研究越来越细致,对猪精子的利用也越来越广泛.现今,有关猪精子的研究利用主要有改善精液品质、延长精液保存时间、通过人工授精提高生产效率,生产体外胚胎,分离X、Y精子以实现性别控制,基因定位以及精子中RNA提取等方面.  相似文献   

12.
2007年11月11日上午,河北省畜牧良种站与加拿大Microbix公司“中加家畜精子分离技术签约仪式”在河北宾馆隆重举行,这标志着河北省具备了世界上最先进的家畜精子性控生产技术和条件,结束了河北省无性控精子生产基地的历史,是河北省畜牧品种改良工作中的一件盛事,也是河北省畜牧业发展史中的一件大事。  相似文献   

13.
所谓“低温平衡技术”就是在种牛冷冻精液生产过程中,创造出适合精子在超低温冷冻过程中最大程度免受低温损伤的一种保护性技术措施.它包含两个技术关键:一是精液的稀释、低温平衡:即采集的精液经检查合格后,要立即进行稀释和平衡.稀释的目的,主要是供给精子能量来源和有效保护成分,防止低温打击对精子的有害影响;提供缓冲剂以防止精液中精子在代谢过程中产生的酸性物质导致pH值过低的有害影响,维持渗透压和电解质平衡和抑制细菌的生长繁殖;平衡的目的,主要是使精液的温度平缓、均匀地降至4℃,从而尽量减小温度变化对精子的打击,缩短精液通过危险温区(0℃~15℃)的时间,提高精子的冻后活力;二是提供适宜、均衡的低温作业环境——低温平衡柜,在种牛冷冻精液生产过程中,从一次稀释后的低温平衡、二次稀释,再平衡,到分装、上架、冷冻、收集、包装等一系列操作环节,都要求在0℃~4℃的低温平衡柜中进行,使精子在冷冻生产整个过程中免受温度变化带来的损害.  相似文献   

14.
介绍了DNA疫苗的定义、组成、机理、应用策略,综述了X、Y精子间蛋白和mRNA的研究现状,指出X、Y精子间基因表达差异的存在,利用mRNA差异显示技术可对X、Y精子构建性别差异表达的消减cDNA文库,大规模筛选性别差异表达基因,在此基础上应用DNA疫苗技术,既避开蛋白质水平寻找X、Y精子弱差异蛋白这个困难,又能够特异性地抑制X或Y精子,更经济地实现对性别的控制.性控DNA疫苗是新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5.
流式细胞仪分离精子法概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论述了流式细胞仪(FCM)分离精子的工作原理、分离精子的应用效果,并且分析了流式细胞仪分离精子目前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奶牛X精子和Y精子分离技术的前景展望。  相似文献   

16.
胞质内精子注射(intraeytoplasmie sperm injection,ICSI)是20世纪80年代后期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的体外受精技术.它是借助显微操作仪,将处理后的精子或生精细胞直接注入卵母细胞胞质内,从而完成受精的过程.理论上讲,只要1个精子就可以受精,这就大大降低了受精过程中对精子数量的要求.因此,该技术有巨大的现实意义与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7.
随着我国生猪产业的迅速发展,人工授精技术已被广泛应用,该项技术的成功应用是加快猪品种改良和提高经济效益的关键。猪精子密度的评定是人工授精技术的关键环节,直接决定着人工授精后母猪的受胎率和产仔数。目前由于商业精子密度仪的价格昂贵和血球计数法测定过程的费时费力,生产中很多技术人员对猪精子密度的评定不得不采用估测法,这种做法极大影响了母猪的受胎率和产仔数以及优秀种公猪的利用效率。因此,研究开发精子密度的快速简易评定技术是养猪生产中亟待解决的问题。不同品种猪的精液特性有差异,目前我国养猪生产中,大多数是利用杜洛克、长白和大白这三种外种猪,因此,建立用于杜洛克、长白和大白种公猪精子密度的快速简易评定技术具有重要意义。本试验以杜洛克、长白和大白种公猪的精液为研究对象,利用精子密度与精液的吸光度之间的数学函数关系,建立了利用721分光光度计评定精子密度的技术,并对其准确性进行了验证。  相似文献   

18.
家畜精液冷冻保存技术研究进展(续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综合了精子冷冻技术和生物学方面的最新研究进展,对冷冻精子的研究和实际应用都具有非常现实的意义,故特将此推荐给读,分二期刊登,本期续完。  相似文献   

19.
<正>小鼠作为一种最常用的实验动物,仍然是人们研究中首选的一种动物模型。小鼠体外受精技术是研究受精生理的重要手段,小鼠体外受精己经是一项较为成熟的技术。但是,影响小鼠体外受精的因素很多,也很复杂。本文将这些因素予以进行系统的梳理总结。影响小鼠体外受精的因素虽然多,但是是总结起来可以分为三个大的方面,即精子方面的因素、卵子方面的因素、培养液方面的因素。1精子因素1.1精子遗传因素对小鼠IVF的影响最近的一些研究结果表明,精子携带的遗传信息也会对小  相似文献   

20.
寇永谋 《畜牧兽医杂志》2012,31(6):72-73,76
奶牛性别控制人工授精技术是指将牛的精液根据含X染色体和Y染色体精子的DNA含量不同而把这两种类型的精子有效的进行分离后,将含X染色体的精子分装冷冻后,用于牛的人工授精,而使母牛怀孕产母牛犊的技术;该技术是在常规人工授精技术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项奶牛高新繁殖技术,是动物繁殖史上的第三次革命。使用奶牛性控冻精人工授精技术,其后代产母犊率达90%以上,实现了奶牛快繁扩群的目的,加快了牛群遗传改良速度,对转变奶牛生产潜力、提高奶牛养殖业经济效益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