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68 毫秒
1.
红冠2号火龙果是从红水晶火龙果实生后代群体中优选单株选育而成的火龙果新品种。老熟枝蔓为灰白色,果实近圆球形,果皮红色,中上部萼片绿色,平均单果质量393.5 g。果肉红色,可溶性固形物含量(w,后同)14.4%,总糖含量10.9%,可滴定酸含量0.17%,硬度0.33 kg·cm-2,可食率81.6%,肉质爽滑,风味清甜。在广州地区开花结果时间为5—12月,每个月开花1~3批,大量开花主要集中在6—10月。自花结实率82.0%,耐寒性较强,丰产稳产,不裂果。果实成熟后,常温下可以贮藏7~10 d,7℃可以贮藏30 d以上。适合广东省火龙果种植区栽培。  相似文献   

2.
吉露杏是以龙垦2号杏为母本,骆驼黄杏为父本人工杂交育成。平均单果质量47.2 g,果实为卵圆形,果皮红,果肉黄,肉质硬溶,果汁含量多,香气浓,纤维中,离核,甜仁,缝合线浅,果顶平。总糖含量8.28%,总酸含量0.83%,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3.0%。树姿半开张,树势中庸,生长势中。4月上旬至中旬花芽萌动,4月下旬开花(公主岭),花期持续5~7 d。露地栽培7月上旬果实成熟,果实发育期约65 d。吉林省无霜期≥125 d,≥10℃有效积温2700℃以上地区可引种或试栽。  相似文献   

3.
研究金都一号和越南白肉火龙果不同发育时期果实中淀粉与可溶性糖含量变化趋势,旨在为火龙果果实品质提升提供科学依据。以金都一号和越南白肉为试验材料,分别测定7个发育时期的果实中淀粉、蔗糖、果糖和葡萄糖含量等变化趋势。结果表明,金都一号和越南白肉火龙果果实淀粉含量均呈单峰型变化,二者均从花后5 d开始迅速积累淀粉,分别于花后20 d和15 d达到峰值,之后淀粉含量迅速降低,成熟期淀粉含量较少。金都一号火龙果蔗糖含量在花后10 d和30 d分别出现2个高峰值,而越南白肉火龙果的蔗糖含量呈现先降后升再降的变化趋势,二者蔗糖含量均在花后30 d达到最高。2个品种从花后5~15 d期间果实中果糖和葡萄糖含量波动较小,花后20 d果糖和葡萄糖含量均急剧增加。金都一号火龙果果糖和葡萄糖含量分别在花后30 d和35 d达到最高,而越南白肉火龙果的葡萄糖和果糖含量分别在花后30 d和35 d达到最高。相关性分析发现,金都一号火龙果果实淀粉与蔗糖含量变化存在显著负相关关系;越南白肉火龙果的淀粉含量与蔗糖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与果糖和葡萄糖含量均呈显著负相关。火龙果果实淀粉降解和可溶性糖含量增加存在极显著和显著负相关,为探讨火龙果果实中可溶性糖积累与淀粉降解机制之间的关系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金农、金阳为黄肉中华猕猴桃品种,研究其不同采收期的果实品质变化,可指导适时采收,为品种推广提供数据支撑。采收试验从8月11日(金农盛花后123 d,金阳盛花后112 d)开始,每7 d取样测定单果重、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干物质含量、总酸含量、果实硬度与颜色,统计固酸比、后熟天数与软熟率。结果表明:金农最适采收期为盛花后144~151 d,采收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大于7.3%,干物质含量大于17.2%,后熟天数15 d,采收色调角低于101°,软熟果肉为金黄色;盛花后130 d及之前,果实品质低,为早采;盛花后179 d,果实田间软化,属于晚采。金阳最适采收期为盛花后147~161 d,采收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大于8.0%,干物质含量大于16.2%,后熟需7d,采收色调角小于100°,软熟果肉为黄色;盛花后126d及之前,果实品质低,果肉偏绿色;盛花后168 d,果实硬度明显降低,果实在田间软化,不再适合长距离运输与贮藏。  相似文献   

5.
甬早梅2号是从荸荠种杨梅种植区发现的优良变异单株选育而成的杨梅早熟新品种,完全成熟时果面呈乌紫色,肉柱圆钝,平均单果质量12.76 g,可食率92.83%;可溶性固性物含量(w,后同)12.20%,可滴定酸含量1.09%,柠檬酸含量1.04%,维生素C含量89.56μg·g-1,果实风味酸甜。树势中庸,分枝密度较稀,树冠透风透光性好;叶色深绿,叶片倒披针形、先端为渐尖形,叶缘全缘无缺刻;以中、短果枝结果为主,结果均匀,成熟后果柄与果实难分离,大小年结果现象不明显。早熟性好,在浙江宁波地区6月7日果实成熟,比荸荠种提早5~7 d。  相似文献   

6.
‘美龙1号’是由哥斯达黎加火龙果原生种(Hylocereus costaricensis)和越南白肉品种‘白玉龙’(Hylocereus undatus)杂交后代中选出的红肉火龙果新品种。果实长椭圆形,鳞片绿色,果皮鲜红色,果肉大红色;平均单果质量525 g,中心可溶性固形物含量20.1%,可食率76%,肉质脆爽、清甜多汁、微香,品质优。果实生育期为30~50 d,末批次果成熟时间为12月下旬。植株成花能力强,自花亲和性好,丰产稳产,适合广西桂南以及生态条件相似地区栽培。  相似文献   

7.
王雪松  姜源  崔龙  陈蕾  李锋  姜佳良  张艳波 《果树学报》2023,(12):2680-2683
吉早黄李是以大干核为母本、北方一号为父本杂交选育而成的早熟品种。树姿半开张,成枝力强,生长势中等。果实圆形,果皮、果肉均为黄色,汁液含量多,肉质松软,纤维较细,平均单果质量为40 g,味甜,离核。可溶性固形物含量(w,后同)为16.0%,在充分成熟后可溶性固形物含量达到19%,可溶性糖含量为8.25%,可滴定酸含量为1.02%,品质优异。在吉林地区7月下旬成熟,抗寒性强,抗红点病和细菌性穿孔病,中抗腐烂病。吉林省地区≥10℃有效积温2800℃以上,无霜期≥130 d可引种或试栽。  相似文献   

8.
莞福红荔枝是从东莞荔枝自然实生群体中选育出的优质荔枝新品种。其果实心形,果皮鲜红色,肉厚多汁,果肉蜡白色,浓甜微香,风味浓郁,品质优;单果质量29.3 g,可食率78.8%,可溶性固形物含量(w,后同)为19.6%,可滴定酸含量为1.09%,维生素C含量为264.0 mg·kg-1,比糯米糍迟熟7~10 d。果实品质优,不易裂果,丰产稳产性好,适合在广东省晚熟荔枝品种栽培区种植。  相似文献   

9.
琼引8号菠萝蜜是从泰国本地种实生后代中选育的优良品种。该品种为矮乔木,5年生树中等冠幅,冠高和宽分别为3.83 m和3.76 m,树冠呈多伞形或金字塔形;平均树高3.54 m,主干平均径周为55 cm;叶椭圆形,叶长、宽分别为14.01 cm和7.89 cm。成熟果实为椭圆形,果皮黄绿色,果苞金黄色至橙黄色,肉厚浓甜,质脆,果肉纤维含量低,果胶含量少;平均单果质量13.70 kg,最大单果质量20.59 kg,果形指数1.65;可食率为38.6%;平均每果实含种子粒数231.67个。可溶性固形物含量(w)为25.53%,品质上等。该品种在海南昌江地区(经度109.055 59°、纬度19.298 28°)具有3个成熟高峰期分别为2月中旬—3月下旬、6月中旬—7月上旬、9月下旬—10月中旬,果实生育期分别为120~125 d、105~110 d和105~110 d;5年生植株每株挂果16~18个,开花坐果率在85.0%以上,单株产量为232.9 kg,666.7 m2产量为5 356.7 kg,单株产量最高能达350 kg。具有较强抗旱性和耐热性,但不耐涝,对叶片病害抗性较强。货架期4~...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白肉枇杷新品种'新白8号'不同成熟度果实的常温贮藏效果的变化,为指导科学采摘与合理贮藏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比较了室温贮藏条件下,七成熟至十成熟的'新白8号'鲜果,果皮色差、果实失水率、坏果率、皱果率、果肉硬度、糖组分、酸组分等指标的动态变化。【结果】各成熟度的H0值缓慢下降,a*值上升,L*值略降,b*、c*值呈"升—降—升"的趋势;失水率呈抛物线式上升,七成熟最高;贮藏4 d后,十成熟皱果率快速增大,至13 d达34.71%,八、九成熟增加较缓慢,七成熟无皱果;坏果率呈增大趋势,十成熟最高,至13 d达44.29%,其次是七成熟;果肉硬度均缓慢增大,成熟度越高增加幅度越大;TSS、总糖含量0~4 d小幅上升,之后均缓慢下降;果糖含量呈上升趋势,七成熟的增幅最大;0~7 d葡萄糖含量上升,7 d后九、十成熟的下降;蔗糖含量变幅最大,除十成熟外,0~1 d提高12.03%~16.08%,而后下降,七成熟降幅最大;山梨醇先增大后降低,十成熟增幅最大;总酸、苹果酸含量总体下降且趋势一致,成熟度越低下降幅度越大;奎尼酸、富马酸含量有波动,贮藏后差异不显著;乳酸含量在贮藏4~10 d时上升后下降;糖酸比、固酸比呈"升—降—升"波动上升,低成熟度果接近贮藏前十成熟果。【结论】采摘成熟度对'新白8号'枇杷常温贮藏效果的影响较大,八、九成熟果更适合常温贮藏,有效贮藏期宜小于10 d;十成熟果常温贮藏宜小于4 d。  相似文献   

11.
早鲜是从早色杨梅种植区发现的优良变异单株选育而成的杨梅早熟新品种,果实圆球形,无果蒂凸环;完全成熟时果面呈深红色,肉柱圆钝,平均单果质量13.99 g,最大果质量可达16.06 g,可食率91.17%;可溶性固性物含量(w,后同)12.54%,总糖含量8.46%,可滴定酸含量1.09%,柠檬酸含量1.05%,维生素C含量59.88 mg·100 g-1,果实味甜中带酸,带有其独特的鲜味,品质上等。树势较弱,分枝少,枝梢密度较稀,树冠透风透光性好;叶色浓绿,叶片窄倒卵圆形、先端形状为钝,叶缘全缘;以中、短果枝结果为主,结果均匀,成熟后果柄与果肉容易分离,无大小年结果现象。早熟性好,在浙江杭州萧山区常年于6月6日果实成熟,比早色提早5~7 d。该品种耐低温能力较强,低温胁迫下枝条可溶性糖含量提高32.1%、相对电导率下降12.5%,适合浙北地区栽培,促进了杨梅种植区域北移。  相似文献   

12.
陶抵辉  刘虎 《中国蔬菜》2013,1(8):104-106
爱能5 号母本系湘蜜西瓜F1 自交12 代得到的稳定单系XM12,父本系西农8 号F1 自交10代得到的稳定单系XL10。植株生长势强,分枝力强,易坐果。果实椭圆形,果皮黑色,单瓜质量4 ~7kg,果皮厚1.1 cm 左右,瓤红色,肉质细脆,汁多味甜,中心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0% 左右。全生育期93d(天)左右,中熟,雌花开放~果实成熟约需32 d(天)。高抗枯萎病,抗疫病和炭疽病,适宜在湖南省及其周边地区种植。  相似文献   

13.
葡萄一年双季结果栽培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葡萄从萌芽到果实成熟,需≥10℃有效积温2900~3000℃。以福州为例,巨峰葡萄3月上旬萌芽,7月中旬成熟,需125d,从7月中旬到12月上旬落叶休眠,有150d。福州的日平均气温11月上旬降至20℃以下,从7月中旬至11月上旬共120天,这段时间还可以进行第二季生产,果实在11月上旬前成熟。因此,在福州和以南地区,可以栽培双季葡萄(称为夏、秋果)。  相似文献   

14.
‘黔红’是从普通红肉火龙果中发现的自花授粉优良单株。平均单果重400g,果实椭圆形,果皮鲜红色,有光泽,鳞片叶状、细长形、肉质、绿色。果肉细腻多汁,全果肉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6.60%,可溶性糖含量8.01%,可滴定酸含量0.23%,维生素C含量259.7 mg/kg,可食率78.23%。‘黔红’具有自花授粉结实率高、耐贫瘠、果实中等大小、风味浓郁、品质优良等特点。在贵州产区产期为7—11月,花果持续期170d左右,单次开花结果周期33 d左右。  相似文献   

15.
不溶质硬肉桃新品种蜜桃王引种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3-2007年进行了蜜桃王的引种试验,结果表明:蜜桃王为不溶质,果实硬度大,成熟后果肉不变软;从七八成熟开始采收到完全成熟,其采收期可持续20d(天);适期采收后室温条件下可存放15-20d(天),低温条件下可存放30-60d(天),极耐贮运,货架期长;自花结实,坐果率高。该品种于2007年12月通过了鉴定。  相似文献   

16.
为探究脱落酸(Abscisic acid,ABA)对葡萄果实中单萜物质合成的影响,以玫瑰香型鲜食葡萄品种‘京香玉’为试材,在果实始熟前1周和始熟期用300 mg·L-1 ABA浸泡果实2次,测定处理后7、14、21、28和35 d果实中游离态单萜化合物含量以及ABA合成和信号转导通路、单萜合成通路中相关基因的表达量。在果实中共检测到28种单萜类化合物,并随果实的发育成熟不断积累。外源ABA处理的成熟果实中游离态单萜含量比对照提高45.20%。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发现,ABA合成基因(VvNCED1、VvGT)在处理后7 d表达量明显高于对照,VvβG1相对表达量在处理后持续上升;ABA信号受体基因VvPYL1、信号转导相关基因VvPP2C2、VvSnRK2.1、VvABI5的转录水平分别在处理后21和35d明显高于对照;单萜合成通路上游关键酶基因(VvDXS2、VvDXS3、VvDXR、VvGPPS)以及单萜合酶基因VvPNLinNer的表达水平在处理后7d明显高于对照。根据以上结果,推测外源ABA处理可增强果实内部ABA信号的转导,进而引起单萜合酶底物水平的提升,加快向单萜类化合物...  相似文献   

17.
为评价线上平台所售不同产地7批猪苓药材品质,参照2020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猪苓项下有关要求、方法并结合分子鉴定,分析测定线上平台所售不同产地7批猪苓药材性状,检测水分(≤14.0%)、总灰分(≤12.0%)、酸不溶性灰分(≤5.0%)和麦角甾醇含量(≥0.070%)。结果表明,线上平台所售7批不同产地猪苓药材水分含量为11.1%~15.0%,总灰分含量为2.7%~7.1%,酸不溶性灰分含量为0.3%~1.8%,含麦角甾醇含量为0.228 7%~0.346 9%,除少部分样品水分含量超标外,其他指标测定结果均符合药典规定。  相似文献   

18.
对塞外红苹果采用不同厚度(0.01、0.02、0.04 mm)PE袋进行自发气调包装,以0.01 mm PE袋不扎口和1.0μL/L 1-MCP处理作为对照,均置于温度(0±0.5)℃、空气相对湿度90%~95%的条件下贮藏,贮藏120 d和贮藏120 d后货架放置7 d[(120+7)d]时测定各处理果实色泽、硬度、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可滴定酸含量、维生素C含量、呼吸强度和乙烯释放速率,并对以上品质指标进行相关性分析,同时调查果实腐烂和果皮、果心褐变情况。结果表明,塞外红果实使用0.02 mm PE袋进行自发气调包装,贮藏120 d和贮藏120 d后货架放置7 d品质较好,与1.0μL/L 1-MCP处理的保鲜效果无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19.
以塞外红苹果为试材,运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不同成熟度果实在常温贮藏过程中的糖酸组分及含量,分析其动态变化和相关性,为合理贮藏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随着贮藏时间的延长,塞外红果实的果糖和蔗糖占比最大,二者共可占总糖的60%以上;最主要的有机酸是苹果酸,占总酸的97%以上,其次是柠檬酸。在贮藏期间,七成熟塞外红果实的糖组分含量均呈上升趋势,九成熟果实除了蔗糖含量和山梨醇含量呈下降趋势外,葡萄糖含量和果糖含量呈上升趋势,这可能是因为山梨醇和蔗糖在果实成熟期间转化为果糖和葡萄糖;除七成熟果实柠檬酸含量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外,其他有机酸含量在不同成熟度果实中均呈下降趋势。相关性分析发现,葡萄糖含量和苹果酸含量分别与总糖含量和总酸含量相关性最强,相关系数分别为0.866、0.998,二者构成塞外红果实糖酸的最重要部分。综合分析认为,九成熟塞外红果实食用最佳货架时间是9 d,而七成熟果实在货架12 d左右食用最佳。  相似文献   

20.
红宝玉是以10R15 为母本、10R8 为父本选育而成的中熟厚皮甜瓜一代杂种。植株长势稳健,抗病抗逆性强。全生育期95~110 d(天),果实发育期30~35 d(天)。果实短椭圆形,成熟后果面乳白色,单果质量约1.5 kg,果肉橘红色,肉厚3.5~4.0 cm,腔小不发酵,中心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7.5%,肉质紧脆,不脱蒂,耐贮耐运。平均每667 m2产量3 600 kg 左右。适宜在山东、河北、陕西、安徽等地春季保护地设施栽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