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大茶湖浮游藻类调查与水质初步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解武汉市大茶湖的水质状况,2010年6月至2011年5月对该湖区的浮游藻类组成进行周年调查.从大茶湖的定性、定量样品中共鉴定出浮游藻类7门60属89种.根据浮游藻类的种类及数量,利用指示生物法和藻类多样性指数法(Margalef和Shannon-Weiner多样性指数)对其水质进行了初步评价.大茶湖浮游藻类群落组成中,绿藻门和蓝藻门在种类和数量上均占据优势,次之为硅藻门.污染指示藻类中,指示富营养型(α-ms)和中-富营养型(β-α-ms)的藻类占据优势,分别占污染指示藻类总数的48.72%和23.08%.藻类的Margalef和Shannon-Weiner多样性指数变化范围分别为1.45~2.19和1.64~2.95.水质评价结果显示:大茶湖水体处于中度污染(α-中污或β-中污)范围内,营养化状态为富营养型(α-ms或β-α-ms),丽藻类污染指示类群显示其营养状态以富营养型中的α-ms型为主.  相似文献   

2.
南海湖冬季浮游植物特征及与水质因子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究包头市南海湖冬季浮游植物群落特征及其与水质因子关系,于2017年12月至2018年2月在湖区的12个采样点进行水环境样品的采集分析。结果共鉴定出浮游植物7门20属51种;以绿藻的种类数最多,优势种主要为四尾栅藻、镰形纤维藻、纤细月牙藻、螺旋弓形藻、水华束丝藻、微小色球藻、近缘针杆藻、普通等片藻、多形裸藻。各月浮游植物单位体积细胞数量(细胞丰度)变化范围为3.17×10~6~16.96×10~6个/L,生物量变化范围为0.52~3.00 mg·L~(-1)。由浮游植物丰度来看,南海湖已经处于富营养化状态。基于污染指示种,多样性指数综合评价,南海湖水质总体呈现中污染状态。浮游植物主要种类密度与环境因子的冗余分析排序结果显示:多数绿藻受总氮、化学需氧量、氨氮影响较大;硅藻主要受pH值的影响;蓝藻主要受水温和总磷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2014年9月对发生水华现象的贴沙河水质及其浮游植物群落进行了调查,并对引起水华的原因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贴沙河共发现浮游植物5门39种,其中绿藻门、蓝藻门和硅藻门种类分别为17、10和9种,各占总种类数的43.59%、25.64%、23.07%;浮游植物细胞密度在9.23×106 ~384×106ind./L,平均为135.18×106ind./L,以蓝藻门的细胞密度最大,占浮游植物密度平均值的92.58%,其优势种为铜绿微囊藻.贴沙河秋季浮游植物生物量大,多样性低,根据浮游植物密度、多样性指数等生物学指标综合评价,贴沙河水质为中度污染至重污染类型.其水华发生的原因:夏末秋初光照强、水温高,河道配水量少、流动性差,底泥、枯枝落叶腐烂释放营养盐及配水携带高营养盐注入影响,人为因素对水生态环境的破坏等.  相似文献   

4.
为提高山区池塘初级生产力和单位面积的养殖效益提供理论支撑,进行了池塘加装增氧机(1号池塘)和无增氧机(2号池塘)的水体养殖理化指标和浮游生物群落结构特征研究。结果表明:电导率、DO和pH指标1号池塘高于2号池塘,其他水质指标为1号池塘小于2号池塘;共检出浮游植物7门94种,其中绿藻门最多,为32种,占浮游植物物种数的34.04%,其次是硅藻门,为30种,占31.91%;蓝藻门19种,占20.21%;浮游植物优势种12种,以蓝藻门的巨颤藻和微囊藻为主。浮游植物密度1号池塘显著低于2号池塘,浮游植物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和Margalef丰富度指数1号池塘显著高于2号池塘,1号与2号池塘浮游植物生物量差异不显著。加装增氧机对池塘水质起到较好的调节作用,能提高池塘硅藻和绿藻的密度,增加生物多样性。  相似文献   

5.
贵阳市小关湖浮游藻类调查及水质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8年6~12月,对小关湖(黔灵二湖)浮游藻类的种类、数量进行了3次取样调查。结果表明,6月份的浮游藻类有57种,隶属于5个门,其中绿藻门占36.84%,蓝藻门占36.84%。10月份的浮游藻类共有49种,隶属于5门,其中绿藻门占40.8%,蓝藻门32.65%;12月的浮游藻类共有46种,隶属于4个门,其中绿藻门占50%,蓝藻门占15.22%。根据浮游植物优势种的分布和数量,结合生物多样性指数分析黔灵二湖的水质情况,表明该湖的营养状况属于贫营养型。  相似文献   

6.
为研究鲢鳙放流对太湖三国城水域浮游植物群落的影响,于2016年8—11月逐月进行调查,通过对比抑藻放流围栏内外浮游植物群落结构差异,分析了鲢鳙放流对浮游植物的影响,并结合综合营养状态指数和生物多样性指数评价了三国城水质状况,同时还探讨了浮游植物与环境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本次调查共鉴定出浮游植物6门44属90种,优势种以蓝藻门Cyanobacteria种类为主;方差分析显示,围栏内外浮游植物种类组成及多样性无显著性差异(P0. 05);对浮游植物的密度和生物量分析显示,围栏内外均以微囊藻属Microcystis为主,围栏内显著低于围栏外(P0. 05);水质综合评价显示,太湖三国城属于中-重污染富营养化水体,围栏内水质较围栏外好;相关性分析表明,围栏内外浮游植物密度、生物量和蓝藻门密度均与水温呈极显著正相关(P0. 01),与溶解氧呈极显著负相关(P0. 01); RDA分析显示,围栏内浮游植物与水温、溶解氧、p H关系密切,而围栏外则受水温、溶解氧、p H、透明度的影响较大。研究表明,单纯放养鲢鳙适合控制蓝藻水华而非藻类总量,而以控藻为目的的鲢鳙放流模式有待进一步探索。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黄龙带水库浮游生物现状及水质情况。 方法 于2021年2月至5月,对黄龙带水库进行环境流行病学调查采样,分析其浮游生物的种类组成和丰度;通过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和Pielou均匀度指数对水质进行综合评价。 结果 本次调查共采集到黄龙带水库浮游植物6门30种,其优势藻类为绿藻门;浮游动物13属15种,以轮虫为主。浮游植物丰度为10.00× 105 ind./L,浮游动物丰度为413 ind./L。黄龙带水库浮游生物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大于3;浮游植物Pielou均匀度指数为0.67;浮游动物Pielou均匀度指数为0.94。 结论 黄龙带水库浮游生物多样性较高,水质综合评价结果为清洁贫营养型。  相似文献   

8.
2013年5月—2014年3月在太泊湖布点,隔月进行1次采样,监测分析该湖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的时空变化和水质情况。结果表明,在该湖中共鉴定浮游植物79种,隶属于7门,主要为绿藻、蓝藻、硅藻;浮游植物细胞丰度在夏、秋、冬季较高,且逐渐增大,春季最低,空间分布上有差异;其优势种集中在绿藻门,藻类污染指数值为3的小球藻一直是优势种,9月优势种种类最多,绿藻商为12;湖水富趋于重富营养化状态。对高丰度藻类和环境因子进行相关性分析发现,蓝藻门和绿藻门呈显著正相关,蓝藻门和绿藻门的细胞丰度与总硬度呈极显著负相关,与钙呈显著负相关,黄藻门的细胞丰度与镁呈显著负相关;各藻类细胞丰度和环境因子典范对应分析(CCA)表明,不同藻类受不同环境因子影响。  相似文献   

9.
2022年7月和10月分别调查了安徽花亭湖的浮游生物状况,并利用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Pielous均匀度指数和Margalef丰富度指数对其水质进行评价,研究花亭湖现阶段浮游生物群落组成和多样性状态。结果表明,共鉴定出浮游植物6门35属51种(包括变种和变型),其中蓝藻门最多(47.06%),其次是绿藻门(27.45%)和硅藻门(11.77%)。浮游植物的平均密度和生物量分别为9.57×106 cell/L、5.24 mg/L。浮游植物的优势种共6种,分别为蓝藻门的放射微囊藻(Microcystisbotrys)、挪氏微囊藻(Microcystis novacekii)、多变鱼腥藻(Anabaena variabilis)、崎岖鱼腥藻(Anabaena inaequalis)和硅藻门的颗粒直链藻(Melosira granulata)、颗粒直链藻极狭变种螺旋变型(Melosira granulata var.angustissima f.spiralis),其优势度分别为0.476、0.043、0.035、0.023、0.054和0.071。浮...  相似文献   

10.
为保留南四湖在南水北调东线输水工程调水前水体浮游生物原始数据及对目前南四湖水质状况进行评价,分别采用优势指数法和污水生物系统对南四湖2007~2008年浮游植物的种类及数量、浮游动物组成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南四湖2007~2008年浮游植物8门86种,浮游动物4类52种。浮游植物不同季节的优势种群存在一定的变化,春季以色球藻(Chroococcus)为主,秋季以席藻(Phorimidium)所占比例较大。与以往数据对比得出:2002年以前南四湖浮游动物的种类呈逐渐减少趋势,2002年后,浮游动物的种类处于逐渐震荡恢复阶段。根据浮游动物污染指示种分析,2007~2008年南四湖水质介于β-中污带和寡污带之间。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鄱阳湖区水体的质量状况。[方法]于2014年对鄱阳湖区域的浮游藻类组成进行季节性调查。根据湖区浮游藻类的种类和数量,利用指示生物法和藻类多样性指数法(Margalef和Shannon-Weiner多样性指数)对其水质进行评价。[结果]从鄱阳湖的样品中共鉴定出浮游藻类共5个门36个属62个种。鄱阳湖浮游藻类群落组成中,绿藻门和蓝藻门在种类和数量上均占据优势,其次为硅藻门。根据多样性指数和物种丰富度指数来看,鄱阳湖水体已经存在严重的污染问题。[结论]调查结果为鄱阳湖的水体质量评价及后期的生态修复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
宝湖浮游生物群落结构特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孙晓雪  邱小琮  赵红雪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4):2219-2221,2224
于2009年7和8月对宝湖浮游生物的种类组成、密度和生物量、优势种组成以及物种多样性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表明,宝湖浮游植物共有7门33属44种,构成比例为绿藻36.4%,蓝藻36.4%,硅藻11.4%,其他15.8%,其中蓝藻优势种最多,有5种。Margalef指数为2.617,Shannon指数为4.197,均匀度指数为2.554。宝湖浮游动物中轮虫占70%,桡足类20%,枝角类10%,其中轮虫优势种5种。Margalef指数为1.512,优势度指数为0.529,均匀度指数为0.426。综合评价得出,宝湖水体处在中度富营养水平。  相似文献   

13.
东平湖表层沉积物中磷的吸附容量及潜在释放风险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沉积物磷吸附指数(PSI)和磷吸附饱和度(DPS)研究了东平湖表层沉积物的磷吸附容量,并讨论了沉积物中磷的潜在释放风险。结果表明,表层沉积物的磷吸附指数变化范围为30.3~45.2[mgP·(100g)-1]·(μmol·L-1)-1,表现出从湖心、湖东向湖北、湖南逐渐增大的扇形特征;而磷吸附饱和度变化范围为6.5%~24.1%,与磷吸附指数变化趋势恰好相反。磷吸附指数与沉积物中草酸铵提取的铁(FeOX)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与草酸铵提取的铁铝总量呈显著正相关,磷吸附饱和度与沉积物中草酸铵提取的磷(POX)含量呈显著正相关。此外,磷释放风险指数(ERI)变化范围为14.9%~67.5%,表明东平湖表层沉积物中磷释放诱发富营养化的风险处于高度风险范围。  相似文献   

14.
东平湖大型底栖动物多样性及其环境质量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于2006年和2007年对东平湖水域2条断面、9个站位的底栖动物进行了3次采样调查,研究了东平湖底栖动物的群落组成和生物多样性;并应用大型底栖动物污染指数(MPI)和生物学污染指数(BPI)对东平湖水域环境质量现状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已鉴定出底栖动物31种,其中腹足纲10种、瓣鳃纲11种、甲壳纲4种、昆虫纲2种、寡毛纲1种和蛭纲3种。平均栖息密度相对较低,为186.79(±102.35)ind./m2;螺类最多,其次为昆虫类和寡毛类,甲壳类、腹足类和水蛭类所占比例较少。平均生物量为157.72(±188.74)g/m2;腹足类占绝对优势,其次为螺类,昆虫类、寡毛类、甲壳类和水蛭类所占比例较少。随采样时间的推移,底栖动物栖息密度和生物量均逐渐显著降低。底栖动物多样性指数、丰富度指数和均匀度指数均较低。MPI和BPI评价结果表明:东平湖水域环境质量以轻度污染(轻中污染和轻污染)为主,总体处于良好状态。  相似文献   

15.
冰封期湖泊水体及冰体内水质发生变化,直接影响水产健康养殖发展。基于2016年1月15日乌梁素海冰封期浮游植物及水质监测结果,分析冰封期湖泊浮游植物物种组成、密度及多样性指数空间动态,利用典范对应分析法(CCA)揭示浮游植物物种与环境因子关系。结果表明,冰下水体共鉴定出浮游植物7门32属37种,浮游植物群落组成呈硅藻—绿藻型;冰体中共检出7门34属60种,浮游植物群落组成以硅藻为主。冰体中Margalef丰富度指数(D)、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H)、Pielou均匀度指数(J)变化趋势一致。3种指数综合显示乌梁素海冰封期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相对稳定。水体共发现优势种10种,冰体中优势种共14种。CCA排序显示,TP为影响乌梁素海冰下水体浮游植物群落分布最重要环境因子。冰层中NH4+、TP、TN等环境因子复杂分布对浮游植物群落在冰层中分布影响较大。研究结果为开展寒旱区冰封期水体及冰体中水质与浮游植物群落特征关系方面研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6.
2013年对元荡湖的浮游植物群落和物种多样性进行了初步调查研究,共发现浮游植物111种,隶属7门,72属,其中绿藻门为主要类群,35属48种,占浮游植物总物种的43.24%。浮游植物生物量和密度分别为2.13 mg/L和842.80×104cells/L,主要优势种有微小平列藻(Merismopedia tenuissima)、两栖颤藻(Oscillatoria amphbia)、灿烂颤藻(Oscillatoria splendida)、小空心藻(Coelastrum microporum)、小型黄丝藻(Tribonema minus)等。蓝藻门的优势种出现在春、夏、秋季,绿藻门的优势种出现在冬季,黄藻门的优势种出现在秋冬季。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全年均值为1.70,Margalef丰富度指数全年均值为1.13,藻类综合指数全年均值为6.00,元荡湖水体呈富营养型。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东平湖环境问题的影响因素及综合治理措施。[方法]以实地调查与历史资料为基础,分析了东平湖存在的主要环境问题及其影响因素,并提出东平湖环境问题的治理与生态保护措施。[结果]近年来,东平湖总氮、总磷含量呈下降趋势,但湖水仍处于富营养状态。东平湖存在的洪水、干旱、污染等环境问题与区域的季节性降水、工农业污染等自然与人为因素密切相关。可以通过加强湿地自然保护区的建设和管理,发展生态立体农业,建立完善的环境监测和信息管理系统,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居民环保意识等措施治理东平湖的环境问题。[结论]该研究为东平湖及其流域环境污染问题的治理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
东平湖表层沉积物的理化特性及分布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宋立明  李艳琴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12):7425-7427
以东平湖表层沉积物为研究对象,研究了东平湖表层沉积物理化特性分布特征。结果表明,东平湖沉积物pH值为7.80~8.26,属于中性偏碱性水质,而电导率和阳离子交换量的变化与水质情况有密切联系。东平湖沉积物有机质平均含量为29 mg/g,湖泊表层沉积物以粉砂质为主,对沉积物中营养元素的吸附以及迁移的影响较大。湖泊TN和TP含量的平均值为938.12、806.5 mg/kg,TP平均含量比TN低约17.8%,且两者不存在显著相关性,表明东平湖沉积物中的氮和磷具有非同源性。  相似文献   

19.
为了解红枫湖水体状况及其浮游植物的多样性和群落结构,在红枫湖选择18个典型的采样点,于2010年10月和12月两次采样,对所采集植物进行定性、定量分析。结果表明,目前红枫湖有浮游植物8门13目1亚目23科37属55种,其中,绿藻门种类最多,共21种,占总数的38.2%;蓝藻门次之,共15种,占总数的27.3%;硅藻9种,占16.3%;甲藻和黄藻各3种,分别占5.5%;金藻门2种,占3.6%;裸藻和隐藻各1种,各占1.8%。红枫湖浮游植物平均数量和平均生物量分别为7.5×105个/L和1.79mg/L。优势种为小环藻、色球藻和小球藻,优势度分别为0.407、0.048和0.077。与1996年相比,主要优势种发生了变化,但浮游植物群落结构仍以绿藻为主,蓝藻次之。红枫湖浮游植物多样性和均匀度分别在2.01~2.68和0.35~0.50,表明,红枫湖水体状况优于1996年。  相似文献   

20.
根据2603a有史记载以来黄河河道变迁和春秋以来东平湖演变历史,本文提出我国中央山系东段碰撞和松弛导致的地势上升和下降是影响黄河河道变迁和东平湖演变的重要因素。山系碰撞上升造成黄河河道向北西迁移,东平湖湿地北漫;山系松弛下降导致黄河河道向东南迁移,东平湖南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