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64 毫秒
1.
基于GIS的重庆市耕地质量评价模型建立与检验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借助GIS空间数据获取、分析与管理能力,基于农用地分等方法的应用和改进,建立了包括自然质量等和利用等指数模型的重庆市耕地质量评价模型。评价对象为2003年末39个区县更新调查的耕地,总面积2347627.48hm^2,通过各区县1:5万土地利用现状图共获取142319个评价单元。评价模型通过分功能模块从机理上实现评价质量控制,以实现指标区之间和标准耕作制度间指数的可比性。就光温/气候潜力指数加和算法,采用以能值为基础确定标准产量折算系数β,引入光温潜力协调系数γ;就自然质量分模型,指标区之间因素-分级-分值进行了统一,但保留了因素权重的区域差异性,体现了指标区间共性和个性的统一。采用2004-2005年重庆市分区县统计平均粮食播面单产对平均自然质量等和利用等进行独立检验,线性相关系数分别达83%和87%,相关性极显著。研究得出结论,评价模型有效实现了重庆市跨区域耕地质量评价指数的可比性。  相似文献   

2.
借助GIS空间数据获取、分析与管理能力,基于农用地分等方法的应用和改进,建立了重庆市耕地质量评价模型。评价模型通过分功能模块从机理上实现评价质量控制,就光温/气候潜力加和算法,采用以能值为基础确定标准产量折算系数 ,引入光温潜力协调系数 ;就自然质量分模型,指标区之间因素-分级-分值进行了统一,但保留了因素权重的区域差异性。采用2004-2005年重庆市分区县统计的平均粮食播面单产对自然质量等和利用等进行独立检验,线性相关系数分别达83%和87%,相关性显著。研究得出结论,评价模型有效实现了重庆市耕地质量评价区域间的可比性。  相似文献   

3.
为了提高基本农田划定和监测工作的效率,减少人力物力的耗费,利用Landsat-8遥感数据通过像元二分法估测农作物植被覆盖度,并与基本农田农用地分等成果对比进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研究区内植被覆盖度以中等覆盖度为主,即大多数地区的植被覆盖度在30%~50%,这与同期的外业调查情况相一致。对于研究区来说,中等覆盖度下的植被生长状况已达到鼎盛时期,中等覆盖度的比例也随农用地等级的提高而增多,而对于分布较少的高覆盖度和极低覆盖度地区,也呈现随着基本农田等别的提高而增多和减少的趋势。这说明利用Landsat-8遥感数据估计植被覆盖度来判定植物的生长状况,从而将Landsat-8遥感数据运用到基本农田的划定和监测工作中去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4.
作物光温生产潜力指数的准确性直接影响着农用地质量分等成果的真实性。使用逐级订正模型先后从播种日期、插秧日期、育秧期间水稻所处气温、气候数据4个方面对富锦市水稻光温生产潜力指数进行修正,并对修正结果进行分析,以期为后续的农用地分等工作提供参考依据。研究结果表明:原插秧日期并不符合水稻生长的客观规律,接下来的农用地分等工作应该对水稻的播种日期、插秧日期进行修正更新;温室育秧技术通过提前水稻播种日期、插秧日期并增加育秧期间水稻所需积温,从而提高水稻光温生产潜力指数;温室育秧技术和气候变化均使水稻光温生产潜力指数增加,但温室育秧技术对富锦市水稻光温生产潜力指数影响程度较大。  相似文献   

5.
为了进一步丰富资源环境与经济社会发展相关性的研究,探讨农用地质量等别与经济的关联特点和耦合机制,按照农用地分等定级的基本思想与方法,测算各监测控制点的农用地自然等别、利用等别和经济等别,以镇为单位,以面积为权重,聚类监控点的自然等别、利用等别和经济等别。运用空间自相关方法,分析Moran散点图,研究农用地等别之间的关系,探讨农用地质量等别与经济耦合性。结果表明,农用地质量等别在空间上无序,而利用等别与经济等别较高的农用地主要分布在平原的水田,农用地利用等别与经济等别在空间分布上较吻合,经济耦合性强。通过聚类分析和空间技术模型,可以确定经济发展水平与耕地质量等别的空间耦合关系。  相似文献   

6.
本文在应用辽宁省凌源市农用地分等中自然质量等这一成果的基础上,对该市的土壤质量的空间分布特征进行了分析。本文选取的土壤质量因素包括坡度、质地及有机质,用这3个土壤质量因素来反映凌源市农用地的自然质量情况。分析结果表明,该市农用地自然质量较差,应加强对农用地的管理,同时,重视使用有机肥,培肥地力,提高作物产量,促进农业生产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基于标准样地的耕地质量预警机制初探——以广西为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探索如何更有效的将农用地分等标准样地成果应用于耕地质量监测,通过分析广西农用地分等标准样地成果在耕地质量预警中的适用性,提出基于静态标准样地成果和动态标准样地成果的耕地质量预警机制的建立方法,并以桂东北丘陵区为例进行探讨。结果表明,以标准样地成果为数据源建立的耕地质量预警机制,可以为耕地质量保护提供决策支持。  相似文献   

8.
在农用地分等成果的基础上,找到农用地分等与粮食生产能力计算方法的结合点,从新的层次上解决土地和粮食产量的问题,并结合人口的预测,科学预测出土地人口承载力.以河北省卢龙县为例.计算出卢龙县的粮食生产能力2015年可达到19.81×104t,足以满足人们的生活需求并达到了小康的标准;在2020年达到23.71×104t,进一步改善人民的生活水平,可以实现富裕型的小康标准.从而为促使当地改善生产条件,提高农民生产的积极性,增加粮食产量具有重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农用地定级是土地质量评价的重要内容,可实现可持续的土地利用,提高土地的利用效益。以五家渠垦区农用地为例,采用因素法,根据《农用地定级规程》选取自然、社会经济和区位因素为定级因素。运用层次分析法并结合专家建议确定各因素因子的权重,选择适当的模型对因子进行量化,利用GIS软件生成定级因子分值图,采用加权求和法计算定级指数。依据定级指数结合实际情况将五家渠垦区农用地最终划分成6个级别,并得到了五家渠垦区农用地级别图。五家渠垦区农用地质量总体较好,以三、四、五级地为主。质量好的农田,限制因素为经济和区位条件,质量差的条田,限制因素为自然条件。空间上农用地质量级别呈相互交错的态势。农用地质量由自然因素与社会经济因素共同决定,但自然因素占主导地位。  相似文献   

10.
在对中国现行土壤环境质量标准的制修订历程回顾基础上,本文对新颁布标准《土壤环境质量 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GB 15618—2018)进行了研究,对其主要特征、标准值内涵及风险筛选值和管制值具体应用等进行了延伸阅读,对中国农用地土壤环境评价标准基本框架进行了分析,针对农用地土壤环境评价标准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合理建议,以期为新颁布农用地标准宣贯、正确使用等提供资料,以服务于中国农用地土壤污染预防、风险筛选和污染农用地安全利用、修复和风险管控,为中国土壤污染防治科学研究与技术进步提供支撑。  相似文献   

11.
鄯善县农用地分等成果在基本农田划定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要实现基本农田科学划定与管理,土地质量评价科技成果是其重要的技术支撑之一。在掌握鄯善县农用地分等成果中耕地的盐渍化程度、灌溉保证率、自然等别等信息基础上,借助GIS技术,筛选出优质耕地,与现状基本农田图斑进行叠加分析。结果显示,现状基本农田中存在着“保劣不保优”的现象,尚有部分质量较好的耕地可划入基本农田。实例研究表明,将农用地分等成果应用于基本农田划定工作可以简单、有效地为划定提供参考和依据,使基本农田划定更为科学合理。  相似文献   

12.
按照耕地占补平衡的要求,充分考虑当地的自然条件和经济条件,从可行性的角度出发通过对农用地分等的中间成果进行整理,运用数理统计,实证分析法对整理得到的因素组合进行浮动组合并建库。浮动组合法得到的数据库,可以为河北省耕地补充设计工作提供最优化的建议,也为河北省补充耕地验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3.
基于ModelBuilder的垦造水田耕地质量等别评价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快速准确的掌握土地整治工程前后耕地质量等别的时空变化信息,提升耕地质量等别评价实践工作效率,以连平县隆街镇沐河村垦造水田项目区为研究区域,将传统农用地分等方法与ModelBuilder建模方法融合,构建了垦造水田工程项目背景下的耕地质量等别快速评价框架体系。研究以连平县2016年耕地质量等别更新成果作为数据基础,结合项目区工程资料、耕地利用现状勘查、实地土壤采样检测等数据信息完成ModelBuilder建模流程,运用加权平均及等间距法,对研究区耕地质量等别进行评价对比分析。评价结果显示:研究区垦造水田工程建设实施后,耕地质量等别有显著提升。其中,耕地质量省自然等、利用等与经济等分别提高1.31、0.63和0.97,耕地质量国家自然等、利用等与经济等分别提高1.06、0.56和1.02。研究表明:Modelbuilder建模可实现垦造水田耕地质量等别评价复杂计算自动流程化过程,且可快速形成图表合一成果。Modelbuilder建模相比传统算法具备全自动、超高效、高交互及可移植特征,可结合轻量python编程高效应用于复杂耕地质量评价相关工作之中。  相似文献   

14.
土地重估是土地整理的重要技术工作之一,其评价结果是土地整理绩效评价的重要依据。以茌平县冯官屯镇土地综合整治项目为例,采用GIS技术、实地调查和室内分析相结合,在耕地分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根据项目区内基础设施完成情况,更新了影响耕地质量的因素因子,对项目区内耕地质量进行重估。结果表明,整理后项目区内的耕地自然质量等比整理前提高了0.8个等别,利用等提高了1.3个等别,经济等提高了0.9个等别,农用地整理实施效果明显。通过土地重估,不仅可以科学地评价土地整理项目的实施效果,还可为耕地保护,实现耕地数量与质量的“占补平衡”提供详实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5.
以衡水市桃城区为例,探讨了农用地分等成果在耕地整理潜力计算中的应用。在MAPGIS支持下,采用耕地因素组合法测算了该区的耕地整理潜力。结果表明:桃城区耕地共有15种因素组合类型。其中具有整理潜力的耕地因素组合类型13种,约为31879、8hm^2,占有效耕地面积的93.5%;在现有的经济技术条件下。通过耕地整理。可以实现粮食增产40585.5t。这种以耕地因素组合为基础的耕地整理潜力计算方法,不仅为桃城区耕地整理规划提供了科学依据。同时为同指标控制区内的其他县市进行耕地整理潜力计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种子世界》2010,(12):45-45
<正>国土资源部、农业部联合下发《关于完善设施农用地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从进一步界定设施农用地范围、区分用地情况实行分类管理、规范设施农用地审核、加强监督管理等四个方面,切实加强和规范设施农用地管理。  相似文献   

17.
农用地定级是土地质量评价的重要内容,可实现可持续的土地利用,提高土地的利用效益。以五家渠垦区农用地为例,采用因素法,根据《农用地定级规程》选取自然、社会经济和区位因素为定级因素。运用层次分析法并结合专家建议确定各因素因子的权重,选择适当的模型对因子进行量化,利用GIS软件生成定级因子分值图,采用加权求和法计算定级指数。依据定级指数结合实际情况将五家渠垦区农用地最终划分成6个级别,并得到了五家渠垦区农用地级别图。五家渠垦区农用地质量总体较好,以三、四、五级地为主。质量好的农田,限制因素为经济和区位条件,质量差的条田,限制因素为自然条件。空间上农用地质量级别呈相互交错的态势。农用地质量由自然因素与社会经济因素共同决定,但自然因素占主导地位。  相似文献   

18.
依据土壤环境质量各评价指标的渐变性和模糊性,采用模糊数学方法确定其隶属度函数并进行处理;选取镉、铅、铬、汞、砷等5个土壤中最常见的有毒有害重金属污染因子为评价指标,应用模糊综合评判法对乌当区新场乡农用地100个样点的土壤进行环境质量评价.结果表明,新场乡农用地环境质量为一级的土壤所占比例为66.00%,二级的为21.00%,三级的为13.00%,说明新场乡农用地土壤环境质量较好,有87.00%的农用地土壤环境质量处于农业安全生产的二级质量标准内,可以直接发展农业生产;但位于三级质量标准的农用地达到13.00%,应采取相应的治理措施改善土壤环境质量,调整农业产业结构,避免污染元素进入食物链,保证农用地的可持续发展和人类的健康生存.  相似文献   

19.
对区域试验产量结果汇总时,采用剔除所有试点中的极值、极值的试点或变异系数最大的点等不同技术手段,以探索试验资料汇总的最佳方法。结果表明,剔除极值的试点在所有技术手段中变异系数最小,产量结果更加真实可靠。  相似文献   

20.
针对林业专题图制作过程复杂、成本高、迫切需要进行版权保护的问题,分析了JPEG图像压缩的不变属性,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DCT域数字水印算法,该算法将水印信息嵌入到JPEG格式的林业专题图像的中高频系数当中。结果表明:因为水印信息是嵌入在中高频系数上,所以不仅嵌入的水印信息不可感知性良好,而且水印的嵌入容量也有所增加;即使对加密林业专题图进行有损压缩时使用高于预设值的质量因子,此算法仍然能够完全一致地提取出嵌入的水印信息,并且对各种噪声干扰都具有较好的鲁棒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