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土地整理前后耕地质量变化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科学发展观来看,耕地在数量上的扩张是有限的,但在提升耕地质量方面却具有相对大的空间。土地开发整理的基本功能是有效补充耕地面积、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改善农业生态环境质量、促进土地集约化利用和加快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速度,其本质就是有效提高耕地质量。笔者根据项目区土地整理初步工程设计,结合农用地分等成果,对土地整理前后耕地质量变化情况做出评价,使土地开发整理项目实现重耕地数量到重耕地质量的转变。  相似文献   

2.
从科学发展观来看,耕地在数量上的扩张是有限的,但在提升耕地质量方面却具有相对大的空间.土地开发整理的基本功能是有效补充耕地面积、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改善农业生态环境质量、促进土地集约化利用和加快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速度,其本质就是有效提高耕地质量.笔者根据项目区土地整理初步工程设计,结合农用地分等成果,对土地整理前后耕地质量变化情况做出评价.使土地开发整理项目实现重耕地数量到重耕地质量的转变.  相似文献   

3.
基于ModelBuilder的垦造水田耕地质量等别评价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快速准确的掌握土地整治工程前后耕地质量等别的时空变化信息,提升耕地质量等别评价实践工作效率,以连平县隆街镇沐河村垦造水田项目区为研究区域,将传统农用地分等方法与ModelBuilder建模方法融合,构建了垦造水田工程项目背景下的耕地质量等别快速评价框架体系。研究以连平县2016年耕地质量等别更新成果作为数据基础,结合项目区工程资料、耕地利用现状勘查、实地土壤采样检测等数据信息完成ModelBuilder建模流程,运用加权平均及等间距法,对研究区耕地质量等别进行评价对比分析。评价结果显示:研究区垦造水田工程建设实施后,耕地质量等别有显著提升。其中,耕地质量省自然等、利用等与经济等分别提高1.31、0.63和0.97,耕地质量国家自然等、利用等与经济等分别提高1.06、0.56和1.02。研究表明:Modelbuilder建模可实现垦造水田耕地质量等别评价复杂计算自动流程化过程,且可快速形成图表合一成果。Modelbuilder建模相比传统算法具备全自动、超高效、高交互及可移植特征,可结合轻量python编程高效应用于复杂耕地质量评价相关工作之中。  相似文献   

4.
南方丘陵山区土地整理项目后评价研究   总被引:10,自引:4,他引:6  
为客观反映土地整理的实际效益,实现土地整理项目监督和考核,须将项目后评价提上日程。立足于南方丘陵山区土地整理,拟从生产条件、社会经济、生态环境、资源影响4方面构建项目后评价指标体系,并以四川省井研县分全乡土地整理示范项目为例,应用模糊综合评价方法进行实证研究。研究表明:项目实施取得了比较满意的综合外部效益,但项目重生产条件指标、经济指标和新增耕地指标,轻生态环境,导致项目区景观与生态环境改良效果不显著,应加强景观与生态建设。  相似文献   

5.
为了定量反映和衡量通过耕地整理挖掘耕地利用的潜力,构建耕地整理潜力评价指标体系,为今后耕地整理项目的实施起到借鉴和指导作用。选用特尔斐法,对武山县榆盘乡徐黄沟流域土地整理的新增耕地潜力进行分析,通过对选定的参评因子确定权重,再根据评价因子的适宜程度,对耕地质量进行评价。结果表明:(1)通过整理,区内的其他草地和田坎面积减少,耕地面积由原来的314.69 hm2,增加到369.52 hm2,可新增耕地54.83 hm2,新增耕地率为13.02%;(2)区内坡旱地经过改造,使生产条件得到改善,进一步提高了天然降水利用率,耕地等级提高1个级别,上升为6级地。  相似文献   

6.
土地整理中土壤肥力保持价值比较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土地整理不可避免地会对项目区的环境要素及其生态过程产生影响,基于生态服务价值理论,对邛崃市孔明乡土地整理项目区不同整理类型土壤肥力保持价值进行了比较研究,可为该地区土地整理决策、土地整理质量与效益评价等提供定量依据。结果表明,土壤肥力保持每公顷累积价值土地开发区为1.51万元,土地复垦区1.85万元,土地整理区0.49万元。土地复垦区积累价值率达到147.2%,远大于开发区和整理区,这一结果与复垦区土壤全部通过客土改造有关。土地整理后项目区土壤肥力保持总价值增加了733.88万元,其来源一是新增耕地面积,二是农地地力的提高。土壤肥力保持效费比分别为开发区0.05,复垦区0.09,整理区0.46,效益以土地整理区最高。说明以改善农业基础设施、提高地力为主要特征的土地整理类型投资少,土壤肥力保持效益高,值得提倡。  相似文献   

7.
河北省柏乡县土地整理项目的碳排放效应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研究土地整理项目中的碳排放效应,明确土地整理的碳排放及其测算方法,分析土地整理碳减排潜力,以河北省柏乡县固城店镇土地整理项目区为研究区域,基于能源消费及土地利用变化,采用IPCC清单法,分析土地整理施工工程中包含土地平整工程、灌溉和排水工程、田间道路工程以及农田防护工程4个方面的碳排放及区域土地利用变化导致的碳排放。结果表明:柏乡县土地整理项目能源消费导致的碳排放总量为469.77 tC,土地平整工程的碳排放比例最大,高达78.44%,田间道路工程及灌溉和排水工程分别占15.69%,5.86%。从单位投资额碳排放量和单位投资比率的碳排放比例上看,田间道路工程和灌溉与排水工程投资的生态效应优于土地平整工程。柏乡县土地整理导致的土地利用变化使得区域土壤和植被碳储量增加了748.58 tC,其中未利用土地的碳储量变化最大。土地利用结构调整后增加的碳储量是整个施工过程中的碳排放量的1.59倍。柏乡县土地整理后项目区碳储量增加了278.81 tC,表现出碳汇效应。研究结果表明,为了降低土地整理的碳排放量,应当减少土地平整工程量,提倡使用清洁型燃料,并优先考虑碳密度较低的地类作为耕地来源,并在耕种过程中减少化肥和农药施用量,提高耕地产能。  相似文献   

8.
【研究目的】拟在对多种规划方案进行综合效益评价分析基础上,选择最优规划方案;【研究方法】采用层次分析法(AHP)和模糊综合评判方法,对土地整理项目拟产生的经济、社会和生态综合效益进行评价,以此确定项目最优规划方案;【研究结果】新增耕地数量、耕地质量提高程度等指标是影响综合效益的主要因素,也是规划方案确定所需考虑的首要因素;【研究结论】采用层次分析法和模糊综合评判方法进行土地整理项目规划方案择优具有较好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9.
土地开发整理工程质量评价体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为确保土地开发整理项目工程质量,规范土地开发整理验收管理工作提供科学依据。依据土地开发整理有关理论,提出选取工程质量评价因素应遵循的原则。运用特尔菲法选取了耕地平整、农田水利、道路、生态环境以及土壤自然质量等为河北省太行山山地丘陵区土地开发整理工程质量评价因素及因子,运用“层次分析法(AHP)”对各个工程质量因素赋予权重,并用加权平均法求得工程质量综合分值,最后对工程质量划分等级,便于指导土地开发整理项目验收和管理工作。  相似文献   

10.
基于系统动力学的土地整理项目效益后评价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现如今以新增耕地为单一目标的土地整理工作难以再适应综合整治阶段的各项需求。为了进一步完善土地整理项目效益评价理论、内容和方法,以河北省沧州市马厂镇的土地整理项目为研究对象,[方法]应用系统动力学原理,基于Vensim 软件平台构建土地整理项目效益后评价系统动力学模型。[结果]研究表明:历史数据与仿真数据的相对误差控制在5%以内;研究区的粮食产值、人均收入、就业人数、公众满意度等指标在今后的十年内呈现稳步提升的趋势,但生物多样性和景观多样性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出现下降趋势。[结论]所构建的系统动力学模型在结构和功能上通过了有效性和稳定性的检验,能够有效预测各效益指标在今后中长期内的发展变化趋势。土地整理项目实施后,其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显著,生态环境得到一定的改善,但是不可避免地造成生物多样性和景观多样性下降。  相似文献   

11.
论农村土地价值体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现代农业发展、新农村建设和城乡统筹发展的推进,农村土地借助土地流转与整治平台被不断盘活,而土地流转与整治过程诱发的农村土地价值转移和转化,促使农村土地价值体系构建成为目前土地利用决策和耕地保护迫切需要解决的现实问题。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从耕地价值和宅基地价值两个层面,论述了农村土地价值构成体系与估算方法。研究表明:(1)耕地价值体系框架已成型,包括经济价值、社会价值、生态价值、发展权价值、国家粮食战略安全价值等物质价值和选择价值、存在价值、馈赠价值等精神价值。但由于对土地价值认知的不足,通常重经济价值、轻社会价值、生态价值和国家粮食战略安全价值,而忽略发展权价值与精神价值;(2)宅基地价值体系尚不清晰,从产权价值和资源价值来看,其亦可分为承载价值、社会价值、生态价值和发展权价值;(3)从估算方法来看,收益还原法、成本替代法、影子工程法、条件价值评估法在耕地价值估算中应用较为成熟,但宅基地价值估算主要停留在理论层面的定性探讨。为此,农村土地价值体系重构中,应充分考虑农村宅基地使用权在产权和土地利用形式上的特殊性,进一步挖掘集体建设用地的价值内涵,而农村土地价值测算中应显化土地发展权价值,并借鉴农用地、城镇建设用地分等、定级、估价等研究成果,创新宅基地价值估算方法。  相似文献   

12.
耕地作为植物生长的载体,是重要的农业生产资料.随着社会进程的不断推进,耕地质量的重要性日益凸显.提升耕地质量对增强耕地生产力,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在总结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耕地质量的内涵进行了归纳总结,即耕地质量可概括为耕地环境、耕地土壤属性、耕地管理水平等因素共同作用下所呈现出来的耕地综合产出能力.耕...  相似文献   

13.
基于GIS的杭州市耕地质量评价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谢国雄 《中国农学通报》2014,30(20):276-283
耕地是农业生产最基本的资源,耕地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农业生产的持续发展。以浙江省杭州市为例,探讨了在GIS系统的支持下,利用测土配方项目获得的耕地质量调查数据及地形地貌、农田水利设施状况等基础数据,通过数学建模的方法,对全市176128 hm2耕地进行了质量评价。结果表明,杭州全市耕地可分为3等5级。一等地、二等地和三等地的面积分别占耕地总面积的21.8%、76.9%和1.3%;一级耕地、二级耕地、三级耕地、四级耕地和五级耕地的面积分别占耕地总面积的0.8%、21.1%、52.6%、24.3%和1.3%;总体上杭州市耕地质量以中上为主,评价得到的耕地分布状况基本符合实际情况,表明将GIS技术运用到耕地地力评价是一个切实可行的方法。对各级别的耕地生产性能与管理对策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4.
为了合理测算农村居民点整理潜力,在西部欠发达地区科学有效地开展农村居民点整理工作,以临夏县北塬地区为例,选取影响整理潜力的自然、经济、社会、土地资源利用和宅基地利用等13个指标,建立综合指标评价体系,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并对指标值进行标准化处理,最后得出综合修正系数,对理论潜力进行修正,得到临夏县北塬地区农村居民点整理现实潜力,并求取理论增加耕地率。结果显示:临夏县北塬地区农村居民点整理潜力存在地域差异,总体潜力较大;理论潜力综合修正系数介于0.34~0.76之间;2015年和2020年临夏县北塬地区农村居民点整理现实潜力分别为312.82 hm2和293.76 hm2;耕地增加率分别为14.84%和13.87%;随着农业人口不断增长,现实潜力呈逐渐下降趋势;结合研究区高标准基本农田项目,可根据不同区域现实潜力大小分重点开展农村居民点整理工作,以提高整理效率,增加有效耕地面积,推进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  相似文献   

15.
基于耕地保护的农用地流转有效模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耕地保护在农用地流转过程中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认真地分析了农用地流转与耕地保护之间的矛盾冲突,在此基础上,构建了基于耕地保护的农用地流转模式体系,并重点探讨了模式体系中几个有效机制,力图缓解耕地保护与农用地流转之间的矛盾,更好地促进农用地流转。  相似文献   

16.
基于标准样地的耕地质量预警机制初探——以广西为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探索如何更有效的将农用地分等标准样地成果应用于耕地质量监测,通过分析广西农用地分等标准样地成果在耕地质量预警中的适用性,提出基于静态标准样地成果和动态标准样地成果的耕地质量预警机制的建立方法,并以桂东北丘陵区为例进行探讨。结果表明,以标准样地成果为数据源建立的耕地质量预警机制,可以为耕地质量保护提供决策支持。  相似文献   

17.
河北省广平县土地整治增加耕地潜力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使土地整治规划及工业、商业等建设用地规划满足区域耕地总量动态平衡的要求,采用调查和统计方法,测算了广平县土地整治增加耕地潜力。结果表明:从潜力来源类型看,广平县土地整治增加耕地潜力从大到小依次是:耕地整理、农村居民点整理、土地开发、土地复垦;从潜力来源组合的区域分异看,广平县可分为:耕地和农村居民点综合整治区、耕地整治开发区、耕地整治为主兼顾农村居民点整治区。由此得出,优先安排广平镇城乡土地综合整治及东张孟乡沙荒地开发项目,适度推进其他乡镇耕地及农村居民点整治,制定鼓励村集体和农户自主开展土地复垦的政策,而无需安排复垦项目。  相似文献   

18.
中国不同区域耕地资源变化状况、原因及保护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中国耕地面积年净减少量呈扩大之势,2003年净减少量与当年耕地面积之比达2.06%。年净减少量较大的区域有西北区、中部区和西南区,分别占全国总量的23.9%、22.2%和19.5%。在增加耕地面积的因子中,土地整理、土地复垦、土地开发与农业结构调整分别占总增加量的13.1%、17.5%、32.0%、37.4%。在减少耕地面积的因子中,建设用地、灾毁耕地、生态退耕、农业结构调整(改园挖塘)分别占总减少量的13.7%、5.3%、59.6%、21.4%。通过实施严格控制建设用地,加强土地整理、复垦、开发,推行农业结构调整,加大“沃土工程”实施力度提高耕地质量, 加大科技含量提高单产和产品质量,利用生态退耕提高土地利用质量等保护耕地措施,确保2010年全国耕地面积不低于12250万hm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