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在水温为(14±0.5)℃、盐度为31~31.5的条件下,研究了仿刺参幼参Apostichopus japonicus对蛋白水平为6%、13%、20%、27%、34%的5种饲料(以鱼粉、鼠尾藻粉、玉米面粉、复合维生素和复合矿物质为原料)的能量收支。结果表明:当饲料蛋白水平为19.48%时,幼参的特定生长率和饲料转化效率均达到最高水平,分别为1.27%/d和5.58%,此时饲料系数最低,为1.134;在该蛋白水平下,仿刺参生长能的比例最大,能量收支方程为100C=5.28G+27.24F+4.22U+3.46Rs+59.80R。  相似文献   

2.
在水温12.0~19.5℃条件下,分别以玉米蛋白、大豆蛋白、鱼粉、虾粉和豆粕作蛋白源,添加海泥、鸡粪、马尾藻、贝壳粉、复合矿物盐和维生素,配制成等蛋白(25.0%)和等脂肪(5.0%)饲料,喂养平均体质量4.69g的仿刺参。60d的饲养试验表明,摄食不同试验饲料的仿刺参的特殊生长率由高至低依次为:鱼粉组>虾粉组>玉米蛋白组>大豆蛋白组>豆粕组,但差异不显著(P>0.05)。摄食玉米蛋白的仿刺参对粗蛋白的消化率最高(66.49%),鱼粉组的消化率最低(21.09%);摄食豆粕的仿刺参对粗脂肪的消化率最高(46.07%),鱼粉组最低(25.16%);摄食玉米蛋白的仿刺参体内粗蛋白含量最高,对饱和、不饱和脂肪酸的吸收利用率均最高,投喂植物性为主的饲料时仿刺参的营养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3.
研究饲料中添加鼠尾藻(Sargassum thunbergii)粉对大菱鲆(Scophthalmus maximus)的影响。在基础饲料中添加0、2. 5%、5%、7. 5%和10%的鼠尾藻粉,饲喂初始体质量(66. 45±0. 52) g的大菱鲆幼鱼8周。结果表明:随着鼠尾藻粉添加量的升高,增重率(WG)、特定生长率(SGR)和日摄食率(DFI)呈现逐渐下降的趋势,2. 5%组与空白组相比无显著差异(P 0. 05);全鱼粗灰分含量有逐渐升高的趋势,藻粉组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 0. 05);血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酸性磷酸酶(ACP)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表现出先升高后下降的趋势,在5%组达到最高。本实验条件下,添加2. 5%的鼠尾藻粉对大菱鲆幼鱼的生长无显著影响,添加5%的鼠尾藻粉显著提高了大菱鲆幼鱼的非特异性免疫能力。  相似文献   

4.
<正>谷类是我国家庭传统膳食的主体,是最好的基础食物,也是最便宜的能量来源,包括小麦、大米、玉米、小米、高粱等。薯类包括马铃薯、红薯、山药、芋头等,因为其淀粉含量高,所以与谷类一起担当主食的重任。一、营养特点谷类:食物的营养素因其种类、品种、产地等不同而有差异。碳水化合物为其主要成分,主要为淀粉。谷皮含有丰富的膳食纤维,加工越精细膳食纤维丢失越多。蛋白质、脂肪、矿物质等含量较低。薯类:淀粉含量在8%~29%,蛋白质和脂肪含量较  相似文献   

5.
在棉粕、面粉、发酵鸡粪、海泥、鼠尾藻(Sargassum thanbergii)粉、绿菜粉、鱼粉和蛋壳粉等为主要原料的基础饵料中,分别添加1.0%黄原胶、1.5%瓜尔豆胶、2.0%k-卡拉胶、1.0%黄原胶+瓜尔豆胶(37)或1.5%黄原胶+k-卡拉胶(37),以不添加黏合剂的基础饵料作对照,喂养平均体重(0.51±0,04)g的仿刺参(Apostichopus japonicus),并测定了饵料的散失率、饵料中粗蛋白和粗脂肪的消化率、海参的增重率.15 d的饲养试验表明摄食添加1.0%黄原胶+瓜尔豆胶(37)饵料的仿刺参生长较快,对饵料粗蛋白和粗脂肪的消化率高,在水中散失率低,16 h的散失率为(15.0±2.5)%.  相似文献   

6.
糯小麦与其它作物淀粉特性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阐明糯小麦与其它作物的淀粉理化特性差异,分析糯小麦淀粉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前景。【方法】以淀粉厂批量生产的糯小麦淀粉及市售食品级马铃薯、木薯、糯玉米、红薯、普通小麦、普通玉米作物淀粉为材料,比较研究直链淀粉含量、膨胀势、淀粉色泽、透光率、快速黏度测定仪(RVA)测定的淀粉糊化特性、差示扫描量热仪(DSC)测定的热力学特性及冻融析水率。【结果】糯小麦和糯玉米直链淀粉含量均小于1%,其它作物淀粉直链淀粉含量在22%—27%;糯小麦淀粉透光率与红薯淀粉差异不显著,显著低于马铃薯、木薯和糯玉米淀粉,显著高于小麦和玉米淀粉;糯小麦淀粉膨胀势和峰值黏度与糯玉米、红薯淀粉无显著差异,显著低于马铃薯、木薯淀粉,显著高于小麦和玉米淀粉;糯小麦淀粉糊化温度(RVA测定)、起始温度(DSC测定)显著低于其它作物淀粉;糯小麦淀粉回生值与糯玉米无显著差异,显著低于其余几种作物淀粉;糯小麦淀粉冻融析水率最低,显著低于其它作物淀粉。【结论】糯小麦淀粉与常用作物淀粉的多数理化特性存在显著差异。综合比较,糯小麦淀粉糊化温度(RVA测定)低、起始温度(DSC测定)低、回生老化程度小、冻融稳定性好,优于其它作物淀粉,对于改善速溶、快餐、冷冻食品品质及延长食品货架期有显著优势。  相似文献   

7.
在棉粕、面粉、发酵鸡粪、海泥、鼠尾藻(Sargassum thanbergii)粉、绿菜粉、鱼粉和蛋壳粉等为主要原料的基础饵料中,分别添加1.0%黄原胶、1.5%瓜尔豆胶、2.0%k-卡拉胶、1.0%黄原胶+瓜尔豆胶(3:7)或1.5%黄原胶+k-卡拉胶(3:7),以不添加黏合剂的基础饵料作对照,喂养平均体重(0.51±0.04)g的仿刺参(Apostichopus japonicus),并测定了饵料的散失率、饵料中粗蛋白和粗脂肪的消化率、海参的增重率。15d的饲养试验表明:摄食添加1.0%黄原胶+瓜尔豆胶(3:7)饵料的仿刺参生长较快,对饵料粗蛋白和粗脂肪的消化率高,在水中散失率低,16h的散失率为(15.0±2.5)%。  相似文献   

8.
饲料中不同淀粉源及水平对大口黑鲈肝脏组织学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为了评估饲料中不同淀粉源及水平对大口黑鲈肝脏组织学的影响,采用4种淀粉(蜡质玉米淀粉、高直链玉米淀粉、小麦淀粉和木薯淀粉)各按两水平(5%和10%)配制成8种等氮和等能的饲料,投喂初始体质量为(23.45±0.08)g的大口黑鲈,经45 d的饲养后,采集肝脏样本进行肝脏组织的生化测定和切片观察。结果显示,摄食全部5%淀粉饲料和10%高直链玉米淀粉饲料的实验鱼的肝脏颜色呈正常的鲜红色;而摄食其他10%淀粉饲料的实验鱼肝脏均显现出发白现象,同时,肝细胞体积、肝体指数和肝糖原含量均显著高于5%淀粉饲料组和10%高直链玉米淀粉饲料组,肝细胞的细胞核移至细胞边位,出现空泡化现象。在5%和10%的淀粉水平上,高直链玉米淀粉饲料组的肝体指数、肝糖原含量和肝细胞体积均显著小于其他淀粉源的饲料组,肝细胞也没有出现细胞肿胀现象。本研究得出,饲料的碳水化合物来源与水平均对大口黑鲈肝脏组织的肝糖原含量和组织结构产生显著的影响;高直链玉米淀粉优于小麦淀粉、蜡质玉米淀粉和木薯淀粉,5%的饲料淀粉水平优于10%的水平。  相似文献   

9.
本文研究了燕麦、小麦、荞麦和红薯4种原料中淀粉(总淀粉、直链和支链淀粉、抗性和非抗性淀粉)含量及其在生长猪回肠末端和全消化道(粪)的消化率,为丰富能量饲料数据库、合理利用能量饲料原料以及人类自身对膳食的选择提供参考.实验选择体重为25±2.72 kg的杜×长×大三元杂交生长阉公猪16头,实施"T"型瘘管手术,随机分为4个处理(燕麦、小麦、荞麦和红薯),每个处理4个重复,每个重复1头猪,分别饲喂燕麦、小麦、荞麦和红薯单一日粮.结果显示,在回肠末端和全消化道内,各日粮总淀粉的消化率分别是:燕麦组:98.86%和99.95%;小麦组:99.48%和99.92%;荞麦组:99.37%和99.97%;红薯组:81.60%和99.51%.三组麦类淀粉在回肠和全消化道中的消化率差异不明显,但均显著高于红薯组(p<0.05).结果表明,麦类饲粮在生长猪体内的消化率及其葡萄糖供给效率高,是较红薯更好的能量饲料来源.  相似文献   

10.
<正>红薯是喂猪的好饲料,有良好的催膘作用。为了减少其副作用,用红薯喂猪要注重以下几点:不单一用红薯喂猪红薯营养价值较高,富含淀粉、糖类和胡萝卜素等营养物质,但蛋白质、磷、钙相对缺乏。因此,在饲养时应注意与其他饲料适当搭配,起到营养均衡的作用,提高红薯喂猪的利用率。科学的养猪饲料配方为红薯45%、玉米10%、豆类8%、菜子饼7%、鱼粉2%、糠麸16%、骨粉1%、食盐0.5%、添加剂0.5%。忌用生红薯喂猪红薯中淀粉含量  相似文献   

11.
采用体外模拟仔猪胃肠道环境的方法,用不同比例(0%~100%)的小麦替代玉米-豆粕(65∶25)型日粮中的玉米,并添加不同水平(0~10000 U/kg)的木聚糖酶,研究了小麦-玉米-豆粕型日粮中木聚糖的体外酶解。结果表明:在3种饲料原料中,小麦可溶性木聚糖含量最高,豆粕次之,玉米最低;随着日粮组合中小麦替代玉米比例的增加,日粮中可溶性木聚糖含量和总木聚糖含量均逐渐增加;各日粮组合中适宜的木聚糖酶添加水平均为6000 U/kg;以1/4玉米-3/4小麦-豆粕日粮组合较佳。  相似文献   

12.
在水温11.0~20.0℃、盐度35、pH7.5的实验室条件下,将初始平均体质量为3.89g的仿刺参Apostichopusjaponicus幼参放养在60L的塑料水槽中,投喂添加30、60、90mg/kg β-胡萝卜素和虾青素的饲料,分别记为A、B、C、D、E、F组,以不添加此物质的基础饲料作为对照(G组),每组设3个重复,饲养80d后测定幼参的生长和几种抗氧化酶的活性。结果表明:摄食添加β-胡萝卜素的饲料时,仿刺参的特定生长率随添加量的增加而升高,A、B、C组分别比对照组提高6.67%、73.33%和100.0%,但仅C组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摄食添加60mg/kg和90mg/kg虾青素的饲料时,仿刺参的特定生长率比对照组提高113.33%和66.67%,但仅E组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试验组仿刺参体腔液中的总抗氧化能力(T-AOC)随饲料中β-胡萝卜素和虾青素含量的增加而升高,除A、B组外其余各试验组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饲料中添加虾青素的各组仿刺参体腔液的平均总抗氧化能力(12.77U/mL)比添加β-胡萝卜素的各组平均值(8.77U/mL)高45.61%,表明虾青素的抗氧化能力高于β-胡萝卜素;C、E、F组仿刺参体腔液中的SOD和CAT活性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而A、B、D组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P〉0.05);试验组仿刺参肠道蛋白酶和淀粉酶活力及体壁成分较对照组均无显著差异(P〉0.05)。  相似文献   

13.
本文用联合方差和稳产性参数分析法研究了南充地区1986年麦/玉/薯地玉米间大豆配置方式中玉米、大豆、甘薯产量差异显著性、大豆品种的丰产性和稳产性。结果表明,大豆以亩植6000株、玉:豆为2:2、双行玉米两边靠宽行各种一行比对照亩增大豆24.0kg,玉、豆、薯合计增产3.33%,亩产值高24.91元,效果最佳,且对玉米和甘薯均无明显影响。找出了适宣的早、中、晚熟大豆品种,提出了玉米间大豆品种的合理布局。  相似文献   

14.
在水温为14.0~8.0℃、盐度为31~32和pH为7.5的条件下,将初始体质量为1.30~1.68 g的仿刺参Apostichopus japonicus幼参饲养在塑料水槽(40 L)中,投喂蛋氨酸硒添加量分别为0、0.2、0.4、0.6、0.8、1.0 mg/kg的饲料60 d,每种饲料设3个重复,每个重复组放15头仿刺参。试验结束后饥饿24h,测定仿刺参体质量的特定生长率(SGR),体腔液中过氧化氢酶(SOD)、超氧化物歧化酶(CAT)、酸性磷酸酶(ACP)的活力,体壁干物质和肠干物质中硒的含量。结果表明:各组仿刺参的成活率为100%;当蛋氨酸硒添加量为0.6 mg/kg时,仿刺参幼参的SGR最大,且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当硒添加量为1.0 mg/kg时,仿刺参幼参的SGR值最小;当硒添加量为0.6 mg/kg时,仿刺参对饲料干物质和粗蛋白的表观消化率最高,且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各试验组仿刺参体壁干物质中蛋白质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且当硒添加量为0.4 mg/kg时,蛋白质含量最高;当硒添加量为0.6 mg/kg时,幼参肠中的硒含量最高,且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但当硒添加量为0.4 mg/kg时,幼参体壁中的硒含量最高,其次为0.6 mg/kg硒组;除硒添加量为1.0 mg/kg外,各试验组仿刺参体腔液中的SOD、CAT值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添加量分别为0.8 mg/kg和0.4 mg/kg时达到最高,其次是0.6 mg/kg组;各试验组仿刺参ACP的活性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硒添加量为0.4 mg/kg时达到最高。研究表明,仿刺参幼参饲料中蛋氨酸硒的适宜添加量为0.4~0.6 mg/kg。  相似文献   

15.
通过试验研究了多肋藻Costariacostata渣膳食纤维对高血脂小鼠的降血脂作用。试验用昆明小鼠140只,随机平均分成14组,分别饲喂添加5%、10%、15%三种剂量的多肋藻渣和多肋藻渣膳食纤维(DF)的高脂饲料,以及高脂饲料和基础饲料,共饲养4周,试验结束时测定小鼠血清中各项血脂参数。结果表明:饲喂高脂饲料可成功构建高脂动物模型;各剂量的多肋藻渣不溶性膳食纤维(IDF)和中、高剂量的混合DF能显著降低小鼠血清总胆固醇(TC)的含量(P〈O.05);各剂量的多肋藻渣IDF和高剂量的混合DF能显著降低小鼠血清甘油三酯(TG)的含量(P〈0.05);各剂量的多肋藻渣IDF、可溶性膳食纤维(SDF)、混合DF和多肋藻渣均能显著提高小鼠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的含量(P〈0.05),显著降低小鼠血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的含量(P〈O.05),极显著降低小鼠动脉硬化指数(AI)和肝脏脂肪的含量(P〈O.01),并能显著促使小鼠粪便胆固醇的排泄(P〈0.01);中、高剂量的多肋藻渣IDF能显著降低小鼠的肝脏指数(P〈O.05);各剂量的多肋藻渣SDF、混合DF和高剂量的多肋藻渣能显著提高小鼠的脾脏指数(P〈O.05)。研究表明,多肋藻渣膳食纤维具有明显的降血脂作用。  相似文献   

16.
研究了饲料中添加女贞子Ligustrumlucidum对镜鲤Cyprinuscarpioyar.Specularis的生长性能、消化酶活性及肌肉品质的影响。试验共设5个处理组:A组为基础饲料空白对照组;B组,在基础饲料中添加200mg/kg的大蒜素(纯度为25%);C、D、E组,在基础饲料中分别添加质量分数为0.5%、1.0%、1.5%的女贞子粉。每个处理组设置3个重复,每个重复组放10尾鱼(初始体质量为125.55g±19.14g)。试验共进行12周。结果表明:与空白组相比,添加女贞子粉试验组镜鲤的特定生长率和增重率显著降低(P〈0.05);女贞子粉对镜鲤中肠和后肠消化酶的活性均没有显著影响(P〉0.05);除D组外,其它试验组镜鲤前肠淀粉酶的活性显著提高(P〈0.05);各试验组镜鲤前肠蛋白酶的活性均无显著差异(P〉0.05);女贞子试验组镜鲤肌肉的持水能力和D组的pH1值显著降低(P〈0.05),对肌肉营养成分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7.
在等氮的基础上,用豆粕替代鱼粉的比例分别为0(对照,鱼粉的质量分数为39.9%)、20%、40%、60%、80%和100%,用上述6种饲料分别饲喂仿刺参Apostichopus japonicas幼参(0.34g±0.01g)56d。养殖试验在水泥育苗池内的圆柱体网箱(直径为60cm,高为65cm)中进行。结果表明:当用豆粕替代鱼粉的比例为40%时,仿刺参的增重率和特定生长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和其它饲料组(P〈0.05),饲料系数显著低于对照组和其它饲料组(P〈0.05);试验仿刺参体壁的粗蛋白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而其它营养成分与对照组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仿刺参前肠中的蛋白酶活性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仿刺参的体成分和前肠的各种消化酶的比活性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不显著(P〉0.05)。从仿刺参生长指标来看,豆粕是比鱼粉更好的蛋白源,但将豆粕适当地与鱼粉搭配,效果更好,即饲料中用豆粕替代鱼粉的最适比例为40%。  相似文献   

18.
将壳长6.60±0.03mm的西施舌稚贝随机分为3组,每组投喂不同饵料,分别为藻类(XZ组)、配合饲料(XL组)和藻类与配合饲料的混合饵料(XH组),各设3个平行,20d后测定各组稚贝生长指标、消化酶活性以研究不同饵料对稚贝生长、消化功能的影响。结果:西施舌成活率在88.2%~96.6%。稚贝壳长增量各组间差异显著(P0.05),壳长平均增量XH组XZ组XL组。不同饵料组对西施舌体重影响不显著(P0.05)。不同饵料对西施舌稚贝蛋白酶、淀粉酶、纤维素酶和脂肪酶活性都有显著影响(P0.05)。蛋白酶和淀粉酶比活力XH组XL组XZ组;纤维素酶比活力XZ组XH组XL组;脂肪酶比活力XL组XH组XZ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