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采用水提醇沉法提取窄叶鲜卑化叶片多糖,采用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对窄叶鲜卑化叶片多糖的提取条件进行优化,并考察了该多糖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枯草芽孢杆菌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窄叶鲜卑花叶片多糖提取的最佳条件为料液比1∶10(g/m L)、水浴温度65℃、浸提时间2 h、微波功率640 W;窄叶鲜卑花叶多糖对大肠杆菌、枯草芽孢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均有抑制作用,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枯草芽孢杆菌的最小抑制浓度为12.50 mg/m L,对大肠杆菌的最小抑制浓度为6.25 mg/m L。  相似文献   

2.
本试验以沁州小米为主要原料,利用热水浸提法从中提取多糖,利用单因素试验和Box-Behnken响应面试验获得小米多糖提取时间、提取温度、料液比的最优参数。并利用滤纸片法探讨小米多糖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芽孢杆菌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小米多糖的最佳提取条件为:提取时间2.1 h、提取温度80 ℃、料液比19:1,小米多糖最佳提取率为3.066%。小米多糖对三种菌均存在抑制作用,且对大肠杆菌抑制效果最好。小米多糖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芽孢杆菌的最低抑菌浓度分别为1.1416、2.2832、4.5664 mg/mL,且随多糖浓度的增加,抑菌作用逐渐增强。温度的升高并不会明显影响小米多糖的抑菌效果,强酸和强碱会降低小米多糖的抑菌效果,在中性条件下,小米多糖的抑制效果最佳。 [关键词] 小米|多糖|提取|抑菌作用  相似文献   

3.
为确定柞蚕蛹多糖的最佳工艺条件及其抑菌活性,试验将柞蚕蛹作为材料,利用水提取法提取柞蚕蛹多糖,并用滤纸片法检测柞蚕蛹多糖的抑菌活性。结果表明,柞蚕蛹多糖最适宜的提取条件为料液比1∶45 g/mL,时间3.16 h,温度75℃,进行3次重复试验,所得柞蚕蛹多糖平均提取率为1.38%。柞蚕蛹多糖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芽孢杆菌和大肠杆菌均有抑制作用,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抑制效果最好。 [关键词]柞蚕蛹|多糖|提取|响应面|抑菌  相似文献   

4.
试验旨在优化山药叶多酚超声波细胞破碎辅助提取工艺。文章基于单因素试验结果,以超声时间、超声功率、乙醇浓度为影响因素,多酚含量为评价指标,通过响应面法优化提取工艺,采用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DPPH)自由基清除试验和倍比稀释法测定抗氧化和抑菌活性。试验得到的最佳提取工艺为:超声时间9.0 min、超声功率310 W、乙醇浓度57%、浸提时间50 min、浸提温度60℃、液料比25 mL/g,此时山药叶多酚实际提取量为18.88 mg/g。研究表明,山药叶多酚对DPPH自由基具有较强的清除作用,对大肠杆菌、枯草芽孢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具有较好的抑制效果。  相似文献   

5.
[目的]比较不同溶媒提取凤尾草功能成分的抗菌效果.[方法]将新鲜凤尾草干燥粉碎后,分别用水煎煮、乙醇热回流提取、丙酮热回流提取,再将提取液蒸发浓缩至一定浓度,采用试管二倍稀释法分别测定提取液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芽孢杆菌、沙门氏菌、嗜水气单胞菌、大肠杆菌五种细菌的最小抑菌浓度(MIC).[结果]凤尾草水煎液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芽孢杆菌、沙门氏菌、嗜水气单胞菌、大肠杆菌的MIC分别为55.31、110.62、110.62、110.62、55.31mg生药/ml;凤尾草乙醇提液对以上五种菌的MIC分别为43.40、86.81、86.81、86.81、86.81 mg生药/mL;丙酮提取液对以上五种菌的MIC分别为29.48、58.96、58.96、29.48、29.48 mg生药/ml.[结论]凤尾草丙酮热回流提取的功能成分在本试验中抗菌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6.
为优化贵州地区优质牧草黔中金荞麦活性物质的提取工艺,并探究提取物抑菌活性,试验通过回流法、超声法、水煮法及鲜样榨汁法对黔中金荞麦地上部分和地下部分进行提取,通过打孔法检测各提取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和沙门氏菌的体外抑菌效果,确定提取方法;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检测提取物中的有效物质含量,对溶液浓度、料液比、提取温度进行优化,设置正交试验确定最优提取工艺。以微量肉汤二倍稀释法检测在最佳提取条件下提取的黔中金荞麦提取物对3种细菌的最小抑菌浓度(MIC)和最小杀菌浓度(MBC)。结果表明:黔中金荞麦地下部分的70%乙醇超声提取物对3种细菌均有抑制作用,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抑菌效果最好,抑菌圈直径为24.2 mm。最佳提取工艺为乙醇浓度50%,提取温度60℃,料液比1∶40。提取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和沙门氏菌的MIC介于31.25~62.5 mg/mL之间,MBC介于为62.5~500 mg/mL之间;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制效果较好,MIC和MBC分别为31.25 mg/mL和62.5 mg/mL。说明黔中金荞麦地下部分醇提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和沙门氏菌均具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7.
本试验应用琼脂平板打洞法、试管稀释法和平板培养法测定溪黄草和桉树叶煎剂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蜡状芽孢杆菌、枯草芽孢杆菌、链球菌等几种常见病原菌的体外抑制作用。结果显示,溪黄草煎剂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蜡状芽孢杆菌、枯草芽孢杆菌、链球菌均显示高度敏感,最小抑菌浓度(MIC)分别为1/80、1/320、1/160、1/80、1/80,最小杀菌浓度(MBC)分别为1/80、1/80、1/160、1/40、1/80;桉树叶煎剂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蜡状芽孢杆菌、枯草芽孢杆菌、链球菌均显示高度敏感,最小抑菌浓度(MIC)分别为1/80、1/80、1/40、1/160、1/40,最小杀菌浓度(MBC)分别为1/80、1/80、1/10、1/40、1/20。结果表明,溪黄草和桉树叶煎剂对常见的多种细菌均有较强的抑菌作用。  相似文献   

8.
试验旨在探究黑豆种皮多酚的超声辅助提取工艺及抑菌效果。以黑豆为原材料,以黑豆种皮多酚提取率为响应值,选取乙醇浓度、料液比、提取时间、超声功率为考察因素,采用响应面法对黑豆种皮多酚提取工艺进行优化,同时使用滤纸圆片法测定黑豆种皮多酚对大肠杆菌和枯草芽孢杆菌的抑制效果。结果表明:当乙醇浓度为60%、料液比为1:25(g/mL)、提取时间为65 min、超声功率为400 W时,黑豆种皮多酚提取率最高,为(11.26±0.08)mg/g,与理论值接近,说明经过响应面法优化分析得出的模型是可用的。通过对抑菌圈观察发现,当多酚浓度>0.050 mg/mL时,黑豆种皮多酚对大肠杆菌和枯草芽孢杆菌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9.
为了解盐穗木的药用性能,试验将盐穗木全草经乙醇提取得到总浸膏,结合药敏试验对其进行效价测定。结果表明:盐穗木总浸膏对大肠埃希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芽孢杆菌有一定的抑菌活性,对酵母菌、链球菌、普通变形杆菌无抑菌作用;不同季节盐穗木总浸膏的抑菌活性无差异。进一步提取得到有机酸、生物碱、酚类3种物质进行试验,结果有机酸与酚类抑菌作用不明显,生物碱有一定的抑菌作用。利用不同有机溶剂对生物碱进行分离,结果乙酸乙酯相抑菌活性明显,其他分离相抑菌效果均不明显。乙酸乙酯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枯草芽孢杆菌的最小抑菌浓度为7.8 mg/mL,对大肠埃希杆菌的最小抑菌浓度为15.6 mg/mL。总浸膏对大肠埃希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枯草芽孢杆菌的最小抑菌浓度为31.2 mg/mL。  相似文献   

10.
为了研究从玉米须中提取黄酮的最佳工艺条件及其体外抑菌效果,试验以乙醇溶液为浸提剂,结合超声波辅助方法,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通过响应面设计对玉米须黄酮的超声波提取工艺进行优化,并采用纸片琼脂扩散法对其抑菌效果进行测定。结果表明:超声波提取玉米须黄酮的最佳工艺条件为超声温度65℃、超声时间42 min、乙醇浓度72%,此时玉米须黄酮提取量为5.96 mg/g;抑菌试验结果显示,玉米须黄酮提取液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和枯草芽孢杆菌均有抑制作用,其中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制作用更为明显。说明超声波法在玉米须黄酮提取工艺中切实可行,并且提取得到的玉米须黄酮具有一定的抑菌作用。  相似文献   

11.
为研究板蓝根、五倍子、黄芪等20味苗药及其组方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沙门氏菌和大肠杆菌的体外抑菌效果,本试验通过水煎法、超声水提法、超声醇取法提取苗药及其组方的有效成分,采用二倍稀释法分别测定提取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沙门氏菌及大肠杆菌的最小抑菌浓度(MIC)。结果显示,苗药不同提取方法对其抑菌效果影响不同,单味药效果:超声醇提法超声水提法水煎法。五倍子和仙鹤草超声醇提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沙门氏菌及大肠杆菌的MIC分别为0.18、0.71和1.43mg/mL(五倍子)及1.56、3.13和3.13mg/mL(仙鹤草);南五味子、乌梅、刺梨、金银花、绵马贯众、杜仲的MIC值高于五倍子和仙鹤草,低于其他12种药,这6种单味苗药超声醇提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沙门氏菌及大肠杆菌的MIC分别为3.69~50.00、3.13~50.00及3.31~66.25mg/mL。组方药效果结果显示,超声水提法超声醇提法水煎法。组方5超声水提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沙门氏菌及大肠杆菌的MIC最低,分别为0.34、2.75和2.75mg/mL;组方1超声水提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沙门氏菌及大肠杆菌的MIC比组方2、3、4低,分别为2.88、5.75和5.75mg/mL。结果表明,五倍子、仙鹤草及组方5对3种常见致病菌抑菌效果较强,南五味子、乌梅、刺梨、金银花、绵马贯众、杜仲和组方1有一定的抑菌作用,其他苗药的抑菌效果相对较弱。  相似文献   

12.
苍术油对四种细菌最小抑菌浓度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何元龙  逯月  付剑 《水禽世界》2007,(11):37-38
本研究通过试管2倍稀释法测定了苍术油对大肠杆菌(44102)、金黄色葡萄球菌(26003)、枯草芽孢杆菌(63501)和沙门氏菌的最小抑菌浓度(MIC)。结果:苍术油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枯草芽孢杆菌的最小抑菌浓度分别为:117.2μg/ml、625μg/ml和312.5μg/ml,而对沙门氏菌没有任何抑菌作用。研究证明苍术油对部分细菌具有良好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3.
大蒜提取液具有抗菌等多种药理作用。本研究通过牛津杯法抑菌试验和试管二倍稀释法测定大蒜提取液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抑菌效果、最小抑菌浓度(MIC)和最小杀菌浓度(MBC)。结果显示,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对大蒜提取物均为高度敏感,大蒜提取液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MIC值分别为50mg/mL和25mg/mL,MBC值也分别为50mg/mL和25mg/mL。试验结果表明大蒜提取液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均有明显的抗菌作用。  相似文献   

14.
以食品行业常见细菌和真菌为研究对象,采用平板稀释法和滤纸片法测定了茶多酚对一些细菌和真菌的抑菌活性。结果表明:茶多酚对供试细菌有较强的抑菌活性,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芽孢杆菌、奇异变形杆菌、肺炎链球菌的最低抑菌浓度(MIC100)均为0.9μg/mL,而对铜绿假单胞杆菌的最低抑菌浓度(MIC100)为1.3μg/mL;而茶多酚对供试的黄曲霉、点青霉和黑根霉均无明显的抑菌作用。  相似文献   

15.
为研究板蓝根、五倍子、黄芪等20味苗药及其组方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沙门氏菌和大肠杆菌的体外抑菌效果,本试验通过水煎法、超声水提法、超声醇取法提取苗药及其组方的有效成分,采用二倍稀释法分别测定提取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沙门氏菌及大肠杆菌的最小抑菌浓度(MIC)。结果显示,苗药不同提取方法对其抑菌效果影响不同,单味药效果:超声醇提法 > 超声水提法 > 水煎法。五倍子和仙鹤草超声醇提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沙门氏菌及大肠杆菌的MIC分别为0.18、0.71和1.43 mg/mL(五倍子)及1.56、3.13和3.13 mg/mL(仙鹤草);南五味子、乌梅、刺梨、金银花、绵马贯众、杜仲的MIC值高于五倍子和仙鹤草,低于其他12种药,这6种单味苗药超声醇提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沙门氏菌及大肠杆菌的MIC分别为3.69~50.00、3.13~50.00及3.31~66.25 mg/mL。组方药效果结果显示,超声水提法 > 超声醇提法 > 水煎法。组方5超声水提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沙门氏菌及大肠杆菌的MIC最低,分别为0.34、2.75和2.75 mg/mL;组方1超声水提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沙门氏菌及大肠杆菌的MIC比组方2、3、4低,分别为2.88、5.75和5.75 mg/mL。结果表明,五倍子、仙鹤草及组方5对3种常见致病菌抑菌效果较强,南五味子、乌梅、刺梨、金银花、绵马贯众、杜仲和组方1有一定的抑菌作用,其他苗药的抑菌效果相对较弱。  相似文献   

16.
为了研究中药复方宫炎净注射液对奶牛子宫内膜炎的抗炎治疗作用,试验选用针对导致奶牛子宫内膜炎的主要病原菌(大肠杆菌、沙门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链球菌),采用琼脂平板扩散法研究中药复方宫炎净注射液的抑菌效果。结果表明:中药复方宫炎净注射液对大肠杆菌、沙门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链球菌高度敏感,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沙门杆菌的最小抑菌浓度(MIC)为0.160 9 mg/mL,而对链球菌的MIC为0.321 8 mg/mL。说明中药复方宫炎净注射液具有较强的抑菌作用,可用于临床治疗奶牛子宫内膜炎。  相似文献   

17.
试验旨在研究牛膝多糖(ABPS)体外抑菌的效果。试验将牛膝多糖溶液分为1.000、0.500、0.250、0.125及0 g/mL 5组,探究其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圈直径的影响。结果表明,牛膝多糖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效果与其剂量成正比,最低抑菌浓度为31.250 mg/mL,牛膝多糖在体外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最佳抑菌剂量以1.000 g/mL剂量组效果最佳(P0.05)。由此可得,一定剂量的牛膝多糖在体外有抑制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效果。  相似文献   

18.
为了研究中药复方宫炎净注射液对奶牛子宫内膜炎的抗炎治疗作用,试验选用针对导致奶牛子宫内膜炎的主要病原菌(大肠杆菌、沙门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链球菌),采用琼脂平板扩散法研究中药复方宫炎净注射液的抑菌效果。结果表明:中药复方宫炎净注射液对大肠杆菌、沙门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链球菌高度敏感,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沙门杆菌的最小抑菌浓度(MIC)为0.160 9 mg/mL,而对链球菌的MIC为0.321 8 mg/mL。说明中药复方宫炎净注射液具有较强的抑菌作用,可用于临床治疗奶牛子宫内膜炎。  相似文献   

19.
选用紫锥菊、金银花、连翘、紫苏、杜仲叶、黄芪、甘草7 味中药,分别采用75%乙醇回流法提取2 次,浓缩至每毫升含1 g生药,采用试管二倍稀释法测定其对奶牛乳房炎的3 种主要致病菌的最低抑菌浓度(MIC)和最低杀菌浓度(MBC)。体外抑菌结果显示:以金银花和甘草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抑菌效果最强,MIC值均为15.63 mg/mL,MBC值均为31.25 mg/mL;紫锥菊对大肠杆菌的效果最强,MIC值为15.63 mg/mL,MBC值为31.25 mg/mL;金银花和连翘对无乳链球菌抑菌效果最强,MIC值均为31.25 mg/mL,MBC值均为62.50 mg/mL。结果表明:所选中药金银花和甘草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具有抑制作用;紫锥菊对大肠杆菌具有抑制作用;金银花和连翘对无乳链球菌具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20.
吴杰 《饲料研究》2015,(5):15-18
利用水提醇沉法,优化丹东蒲公英多糖提取工艺,并考察脱蛋白后的丹东蒲公英多糖抗氧化活性与抑菌活性。结果表明:丹东蒲公英多糖的最佳提取工艺为料液比1∶30(g/m L)、提取温度30℃、提取时间2.5 h及超声频率90 Hz,多糖含量为9.03%。用Sevag法对丹东蒲公英多糖进行纯化,脱蛋白后获得丹东蒲公英多糖对羟基自由基(·OH)清除作用显著,且在0.6 mol/L时最佳,清除率达59.87%;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枯草芽孢杆菌均有明显抑菌作用,抑菌作用随丹东蒲公英多糖质量浓度增加而增强。因此,丹东蒲公英多糖含量和对·OH清除能力和抑菌能力均较高。试验首次利用丹东蒲公英多糖类物质对·OH清除能力及抑菌效果进行比对分析,为进一步开发利用丹东蒲公英资源奠定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