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罐藏食品方便、卫生、易储存,深受消费者的欢迎。微生物引起罐藏食品的腐败现象时有发生,引起低酸性和中酸性罐藏食品腐败的微生物主要是细菌,而引起高酸性罐藏食品腐败的主要微生物是霉菌和酵母菌。本文总结了罐藏食品中常见的腐败变质现象,对引起罐藏食品腐败的主要微生物类型和腐败特征进行了探讨,并且摸索了一些防止罐藏食品腐败变质的方法和措施,为控制微生物引起的罐藏食品的腐败变质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肉品安全是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预测肉品微生物的变化是监测食品货架期的基础,它根据食品微生物在不同加工技术、储藏和流通条件下的变化规律,通过建立模型和计算机处理,判断食品内主要致病菌和腐败菌生长或残存的动态变化,从而对食品的质量和安全性作出快速评估和预测。生鲜肉食品的腐败主要是生产加工过程中微生物污染所致,不同的微生物在特定的条件下生长速率不同,因此不同冷鲜肉类上的特定腐败菌也有所不同。根据微生物在特定的肉类以及环境条件下的生长规律构建微生物预测模型,从而进行货架期预测。综述各种冷鲜肉上的腐败菌以及当前的微生物预测模型种类,并展望该领域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3.
福建微生物农业的研究现状与展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综述了微生物农业中微生物饲料、微生物肥料、微生物食品、微生物农药、微生物能源和微生物环境保护剂等方面在福建的研究现状,提出了微生物农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和建议,并对未来发展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4.
杨小山  陈天舒 《安徽农业科学》2013,41(6):2666-2666,2721
食品安全事故频繁地进入消费者的视野,食品安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如何防治微生物污染而造成的疾病成为食品安全中最重要的问题。为提升食品微生物检测水平,提高食品质量,对食品进行微生物检测显得尤为重要。探究了食品微生物检测过程中如何减少操作污染对试验结果造成影响的各种注意事项,并比较了几种常用的检测方法,为准确选择食品微生物的检测方法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5.
超高压对食品中微生物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食品中的微生物是导致食品品质降低的重要原因之一.以近几年国内外发表的有关超高压技术在食品中的应用文献为基础,就超高压处理对食品中微生物的影响进行了综述.在报道超高压灭菌技术的基本原理之上,对温度、压力、pH值、食品成分和水分活度等因素对超高压杀菌的效果以及超高压对微生物的细胞形态结构、遗传物质等造成的影响作了较为详尽的阐述,列举了实例,展望了超高压在食品灭菌领域的应用前景和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6.
食品微生物快速检测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微生物及其产生的各类毒素引发的食品污染备受重视,微生物污染造成的食源性疾病仍是世界食品安全中最突出的问题。准确、省时的快速检验方法,对预防肠道传染病和食物中毒具有重要意义。随着生物学技术和微电子技术的发展,食品微生物快速检验技术有了较大进展。综述了食品微生物快速检验技术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7.
和传统的检测方法相比,食品微生物快速检测技术的应用实现了对食品微生物更加快速、灵敏以及准确的检测和鉴定。本文主要对当前应用比较广泛而且自身发展较为成熟的几种快速检测技术进行了分析和探讨,可供相关食品检测人员参考,使其能更好的完成食品微生物检测和鉴定工作。  相似文献   

8.
食品中微生物危害控制及风险评估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我国食品安全恶性、突发性事件频频发生,不仅给消费者带来了健康风险,更危及了人们的生命安全,也扰乱了国际进出口贸易的稳步流通,造成国民经济损失,严重影响我国国际贸易形象和可信程度。在我国,由于食品中微生物危害导致的食品安全问题呈逐年上升趋势。微生物的危害控制和风险评估,能够帮助政府和企业增强风险防范意识、提高风险管理能力,并依此为依据制定合理的相关食品限量标准,从而提高整体食品安全水平。笔者概述了国内外食品中微生物危害控制和风险评估技术的研究现状,探讨了微生物风险评估相对于其他风险评估的难点,并对微生物定量风险评估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9.
一、食品微生物检验概述 食品微生物检验是应用微生物学的理论与方法,研究外界环境和食品中微生物的种类、数量、性质、活动规律、对人和动物健康的影响及其检验方法与指标的一门学科,是近年来形成的微生物学的一个分支.食品微生物检验,侧重于有害方面,重点研究食品的微生物污染、检测范围、卫生指标、检验方法等.  相似文献   

10.
食品微生物检测是保障食品安全的重要手段。本文对食品微生物检验项目及方法进行了论述,学界拥有多种检测微生物的方法,采用多种检测方式结合的方式来确保食品安全和缩短企业检测周期,提升其检验效率。  相似文献   

11.
The use of predictive modeling software may markedly contribute to the better understanding of the microbial behavior in foods. In this paper, the development and validation of a tertiary model, which provides predictions of microbial growth in foods under dynamic or static temperature conditions, is presented. In particular, the UGPM (Unified Growth Prediction Model) software applies the Baranyi and Roberts (1994) primary model, coupled to a secondary temperature model, in order to simulate growth of a given microorganism during storage of a specific food or food category. The software, intended to be used by both expert and non-expert users, may be a valuable decision support tool for the food industry, by assisting in the management of foods based on their actual shelf-life and microbial safety, thereby limiting the deterministic “best-by” practice for the determination of shelf-life. The latter is commonly based solely on empirical observations and has high uncertainty. This in turn, may result in the rejection of large quantities of unspoiled or safe foods, or even in the distribution of spoiled and unsafe foods, due to ignorance of the effect of temperature abuse on the microbial spoilage and safety of products.  相似文献   

12.
[目的]建立裹浆中金黄色葡萄球菌的生长预测模型.[方法]试验通过接种金黄色葡萄球菌标准菌株菌悬液到无菌裹浆中,分别放在14、18、22、27、32和37℃下培养,通过测定不同温度下的生长数据采用修正Gompertz、修正Logistic、Baranyi模型拟合生长曲线.通过相关系数的比较,采用最优模型为一级模型,在最优一级模型的基础上拟合出相关参数.采用Ratkowsky平方根模型分别建立温度与最大比生长速率(μm)、迟滞期(λ)的二级模型.[结果]研究表明,修正Gompertz模型为最优一级模型,模型经偏差因子(Bf)和准确因子(Af)验证,均在合适的范围内,表明所建模型预测效果较好.[结论]该研究建立的生长预测模型能够有效预测金黄色葡萄球菌在裹浆中的生长情况,可降低食物中毒风险.  相似文献   

13.
食品微生物检验技术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食品微生物检验技术正从传统的培养方法向分子水平方法改进,并向仪器化、标准化、自动化方向发展。介绍了近年来食品微生物检验发展的几种新方法的概念、检验原理及其特点等,并对各种检测方法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4.
冷源等离子体是气体在高电压作用下高度电离的混合物,混合物中多种活性基团和粒子能够与微生物体中的多种成分发生发应,从而阻碍微生物的正常生长,最终导致死亡,反应过程中温度无明显变化。冷源等离子体作为一种冷杀菌方法,在食品杀菌工业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对冷源等离子体的发生、产生系统以及等离子体中的活性作用物质进行了综述,并介绍了冷源等离子体在食品中的应用研究。  相似文献   

15.
水产品中食源性致病微生物风险评估研究现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由于我国食品安全问题频发,使得食品安全风险评估技术的建立及发展越来越受到各界的关注。概述了近几年国内外水产品中食源性致病微生物风险评估研究现状,其中主要包括了食源性致病微生物风险评估技术在水产品贮藏、运输、销售等环节中的应用,以及在用于降低食源性致病微生物可能引起风险的杀菌新技术方面等相关领域中的应用。在比较分析了我国国内与国外风险评估研究差距的基础之上,对未来我国风险评估研究方向和内容提出了几点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16.
PCR技术具有敏感、专一等特点,不仅可以对病原微生物进行特异性识别,而且可以鉴别同一种类病原微生物的致病性菌株和非致病性菌株,因此应用PCR技术进行病原微生物的检测具有十分独特的优势。本文对PCR技术在食源性病原微生物检测中的研究与应用情况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7.
我国低硒地区占国土总面积的72%,其中严重缺硒地区的粮食等天然食物硒含量较低,当地人因无法从食物中摄取足够硒而罹患多种疾病。因此,通过科学手段有效解决我国人体缺硒问题意义非凡。植物性食物是动物和人体碳水化合物及矿物质等营养的重要来源,植物吸收环境中的硒,并将其转化为有机态硒,之后通过食物链为人体吸收利用,这是一种安全有效的缓解人体硒摄入匮乏的途径。植物生长过程中所需的矿物质营养大多都来自于土壤,微生物作为土壤中广泛存在的一种生物,不仅在植物促生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而且还可通过生物活化等作用,将土壤中的硒转化为有利于植物吸收的形态,进而提高植物对硒的利用率。本文综述了目前关于动物、植物、微生物对硒转化利用规律方面的研究进展,以期为今后通过微生物介导途径,提高植物吸收转化环境硒的效率,改善动物及人体缺硒状况,进而解决缺硒地区人体健康问题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信息。  相似文献   

18.
李瑞胜  别怀周  张明 《安徽农业科学》2012,(27):13616-13617,13621
乳酸菌细菌素可抑制或杀死食品中的病原菌和腐败菌,是天然的食品防腐剂。对乳酸菌细菌素作用机理的研究可为其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奠定基础,就I类和Ⅱ类细菌素的作用机理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9.
食品有害微生物检验在食品卫生检验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综述食品有害微生物快速检验方法,涉及分子生物学技术、抗原抗体免疫检测技术、载体仪器技术、代谢学技术、生物传感器、色谱技术等方面内容,介绍各种检测方法的原理、应用、结果判断等,可为食品有害微生物的准确检测提供参考和指导。  相似文献   

20.
微生物絮凝剂产生菌的筛选及其絮凝活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江慧华  马森  方继敏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15):8990-8993
[目的]筛选出具有高絮凝活性的微生物产生菌,并观察研究微生物产生菌的外观形貌,并确定微生物产生菌的最佳培养条件。[方法]分别从土壤、活性污泥、食品厂污水和垃圾渗滤液中筛选出具有絮凝活性的菌株若干,然后在不同的培养基条件下通过富集培养、平板分离、纯化培养和复筛,筛选出具有高絮凝活性的菌种。在显微镜下观察菌种的形貌。最后考察了培养温度、培养时间和摇床转速对絮凝效果的影响,对培养条件进行了优化。[结果]从土壤、活性污泥、食品厂污水和垃圾渗滤液中筛选出具有絮凝活性的菌种8株,然后在不同的培养基条件下通过富集培养、平板分离、纯化培养和复筛等,筛选出絮凝活性超过90%菌种2株,在显微镜下初步鉴定为杆菌。以絮凝活性最高的F-4为例,该菌产絮凝剂的最佳培养条件为:培养时间56 h、培养温度30℃、摇床转速150 r/min。[结论]在该条件下,F-4菌株对高岭土悬浊液的絮凝率达到93.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