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灰钙土重金属污染对农作物生理生化作用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向灰钙土中加入不同量的Pb、Cd、As、Cu,对小麦玉米进行两年的盆栽试验,结果表明对作物生理生化作用的影响明显。除Pb对玉米叶绿素含量影响相关不显外,其余均对小麦、玉米危害较大,呈负相关性。Pb、Cd、As、Cu对茎叶中过氧化氢酶活性无明显影响,但As、Cu、Cd对根系中过氧化氢酶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四种元素对茎叶中的蔗糖酶亦有明显影响。并且叶绿素含量降至对照的80-90%时土壤重金属浓度与农作  相似文献   

2.
Cd污染对植物生理生化的影响   总被引:100,自引:1,他引:100  
通过盆载试验及对植物体内生理生化活性的调查表明,Cd污染可使植物叶片SOD、CAT、POO、POD和硝酸还原酶的活性下降,但在性作物体内,这些酶的活性可以维持;Cd污染可使叶绿体和可溶性总糖的含量降低,但因作物种类不同而异;Cd污染使作物叶片DNA的合成受阻,并在DNA提取物中检出Cd。  相似文献   

3.
栽培植物的耐镉性与镉污染土壤的农业利用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5  
为了有效实施镉污染农田农业生态整治与安全高效策略,采用室外微区池栽培实验,对我国南方几种主要栽培植物耐土壤Cd污染能力进行了比较分析。指出禾谷尖作物水稻向璃9米虽然对Cd的生理受性较强,但其产品(籽实)易因Cd影响而丧失食用价值。属于污染敏感型作物,不宜在污染区种植油菜、花生和甘蔗等对Cd存留量低,对食用品质影响较小,可考虑在轻污染区种植;油菜、花生和甘蔗等对Cd的生理耐性较强,产品(种子油、蔗糖  相似文献   

4.
作物籽实中Cd与Zn的交互作用及其机理的研究   总被引:41,自引:2,他引:41  
本根据两个地区(沈阳张士污灌区和沈阳十里河地区)和两类作物(玉米和大豆)籽实中Cd,Zn含量的调查分析,论证了Cd-Zn之间的交互作用因作物种类而异。在玉米籽实中,Cd-Zn之是表现为相互抑制作用;而在大豆籽实中,Cd-Zn之间表现为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5.
重金属CuCdZn的陆生植物毒性比较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根据欧共体(OECDGuideline208)方法,研究了Cu^2+,Cd^2+,Zn^2+对小麦和油菜的生理毒性,结果表明油菜比小麦敏感,但是油菜的剂量效应回归方程的回归系数比小麦的低,根据EC50值,Cu^2+的毒性〉Cd^2+的毒性〉Zn^2+的毒性。  相似文献   

6.
磷肥杂质对土壤生态环境的影响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阐述了磷肥中有毒有害成分重金属镉(Cd)放射性元素和三氯乙烯土壤生态环境的影响,论述了施用磷肥对土壤和作物产品重金属含量的影响;讨论了土壤、作物和肥料Cd含量标准的制定;指出一般农田短期内不存在Cd污染,但对长期大量施用磷肥的地区和特定作物施用磷肥须谨慎。在出现施肥水平下,磷肥中放射性杂质不会导致土壤放射性污染。  相似文献   

7.
宋道军  徐登益 《核农学报》1997,11(3):187-189
本研究了Vc和VE与作物辐射敏感性的叛乱及其对细胞膜过氧化水平的影响。结果表明,随辐照剂量的增大,辐射敏感性不同的大豆、油菜,其5d龄幼苗下胚轴中Vc和VE的含量逐渐下降,膜脂氧化产物MDA的含量逐渐上升,SOD酶的活性先增后减。追施Vc和VE后不同程度地提高了两种不同辐射敏感性的作物SOD酶的活性,降低了MDA的含量。因此,Vc和VE具有降低不同辐射敏感性的作物的辐射敏感性及膜脂过氧化水平的作  相似文献   

8.
BDC对稻麦根系生长及形态结构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浓度0、50、100、150、200、300、500μg/mlBDC培养露白的稻科种子7天,作物的根和随BDC浓度的增加而提高;BDC浓度为200μg/ml左右达到最大值;随后,如果继续增加BDC浓度,根系生长量和根系活力反而降低。此外,BDC显著促进木质部导管的发育,抑制根系木质化过程,延缓根系衰老。  相似文献   

9.
崔骁勇  吴静  曹一平  张福锁 《土壤》1999,31(3):155-160
采用水培和土培方法研究两种豌豆基因E107和Sparkle在供应4种铁源时的生物量,叶绿素含量,地上地下部铁含量,根系质外体铁量以及根系铁还原力状况。结果表明,FeEDTA对豌豆的有效性最高,FeCl3次之;豌豆对难溶性的Fe(OH)3的利用程度取决于根系质子分泌能力和铁还原力,E107比Sparkle的利用能力更强。  相似文献   

10.
有机肥料对镉污染土壤的改良效应   总被引:118,自引:3,他引:118       下载免费PDF全文
张亚丽  沈其荣  姜洋 《土壤学报》2001,38(2):212-218
通过培养与盆栽试验,研究了有机肥料对污染土壤中Cd的有效性、各形态及其生物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有机肥料的施用明显降低了土壤中有效性Cd的含量,其中猪粪效果优于秸秆类;有机肥料的施用促使交换态Cd向松结合有机态、锰氧化物结合态以转化。相关分析表明,土壤交换态Cd和松结合有机态Cd与土壤中有效态Cd、水稻地下部分含Cd成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11.
采用生物统计的正交试验设计方法,研究了M199、犊血清(CBS)、鸡胚提取物(CEE50)、兔肝提取物(RLE50)、丙酮酸钠(SP)、水解酪蛋白(CH)和酵母提取物(YE)在离体培养中对乳突类圆线虫第三期幼虫存活和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只有CBS和RLE50。对第三期幼虫的存活和生长发育起着显著的促进作用、在试验得出的最适含量组合的培养基内,幼虫生长发育最好,存活时间最长为37d。对M199、EMEM、F12和RPMI1640这4种商品组织培养基进行了筛选试验;结果显示M199最佳,表明脂溶性维生素可能是乳突类圆线虫的离体培养所需营养之一。  相似文献   

12.
土壤受镉铬铅复合污染的生物效应研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游植麟 《农业环境保护》1997,16(3):131-132,137
网室盆栽研究小白菜对Cd、Cr、Pb复合污染环境下吸收Cd、Cr、Pb及对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小白菜吸收Cd、Pb与土壤含量有很好的相关而与土壤中Cr含量无关。小白菜组织中Cd量与Cr量呈极显著正相关而与Pb无关。试验还表明Cd、Cr、Pb复合污染下Cd量是引起小白菜减产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3.
作物对氮素养分高效吸收的根系形态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本文综述了近年来与作物对氮素养分高效吸收有关的根系形态学研究情况,简要比较了解释氮索供应诱导作物根系形态变化的几种观点,着重阐述了用氮素诱导碳水化合物定向分配来解释根系变化的合理性和意义,并提出了根系研究在水分、养分效率和植物营养遗传研究中的展望。  相似文献   

14.
用根部淋施的处理方法研究了“施施乐”(CCR)对尾叶桉幼树生长及某些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CCR处理组与对照组的树高、地径和冠幅存在极显著差异,CCR对桉幼树的生长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尤其能极显著地促进根系的生长发育。CCR还可以明显地提高桉幼树的根系活力和叶片硝酸还原酶的活性,极大地改善植株的光合效能。以CCR20倍溶液处理65d后,尾叶桉幼树的生物量、根系体积、叶面积、光合速率和硝酸还原酶活性分别为对照的343.5%,368.8%,244.4%,129.4%和122.9%。根据试验结果,讨论了CCR促进按树生长的作用机理及CCR在林业生产上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5.
土壤水分对作物根系生长及分布的调控作用   总被引:48,自引:0,他引:48  
研究了作物根系生长、分布对不同土壤水分条件,特别是水分胁迫条件和不同灌溉方式的动态响应特征及其与冠部生长、籽粒产量和水分利用的关系,指出对作物根系实施调控的方法,为寻求节水高产途径提供了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16.
赛丹35EC每hm^24.98kg(有效含量1.74kg)用药量,在棉花初蕾期喷施1次,定期采集棉叶和土壤进行分析。分析结果表明,赛丹在棉叶中半衰期5.6d,在棉土中半衰期为16.6d。  相似文献   

17.
酸雨对植物根系生长的胁迫效应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黄晓华  周青 《农业环境保护》2000,19(4):234-235,247
采用营养液培养法研究了酸雨对大根系生长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不同PH酸雨处理澡,以PH3.0酸雨抑制大豆幼苗根系生长的作用明显,PH2.0酸雨胁迫3d引起根系死亡。生理分析显示,这同酸雨胁迫下大豆根系活力酸弱,CAI活性下降,MDA含量上升,质膜透性增加等作用相关。  相似文献   

18.
邵孝侯  侯文华  邢光熹 《土壤》1994,26(2):77-79
本文选用3种性质不同的不土壤,分别添加不同系列标准浓度的Cd和Zn进行恒温培养,并用连续提取法研究土壤中Cd和Zn的吸持机理。结果表明,3种土壤对Cd和Zn的等温吸附线均符合直线方程。红壤、水稻土中Cd和Zn主要以离子交换吸附为主,而潮土Cd和Zn有一定量的专性吸附,另有少量的Cd和Zn被土壤有机质螯合或络合,而氧化铁对Cd和Zn吸持贡献很小,但土壤中的粘土圹物亦固定一部分Cd和Zn。  相似文献   

19.
太原市耕作土壤和作物中Cd的污染分析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在调查监测的基础上,对太原市三县(区)耕作土壤和农作物中Cd元素的含量及污染程度进行了分析评价。研究了耕作土壤与农作物中金属元素Cd的相互关系。结果表明,该地区耕作土壤和农作物中Cd元素严重超标。经相关性检验,土壤中Cd含量与农作物中Cd含量密切相关,其相关性均达显著水平,说明该区农作物的Cd污染主要来自于土壤的Cd污染。  相似文献   

20.
改善根系结构提高作物的抗逆特性是保障粮食安全的有效途径。但传统破坏性取样根系测量方法费时费力,且破坏了根系的原位状态。为满足栽培和育种对根系信息的需求,亟需发展原位无损的根系测量方法。因此,该研究综述了相关技术的研究现状,以目前能够在田间应用的作物根系原位无损测量技术-探地雷达和电容法为例,系统分析总结了两者技术原理、当前应用情况、存在的关键问题以及未来研究方向等,研究认为,提高探地雷达测量作物根系的精度和证实电容法测量根系的可行性是未来研究主要的着力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