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论述了提高智能建筑运行应注意的事项,智能建筑的标准及设计规范制订的重要性,变送器(传感器)及执行器选择的原则等问题。  相似文献   

2.
张哲  刘烜 《林业科技情报》2004,36(3):55-55,62
本文论述了提高智能建筑运行应注意的事项、智能建筑的标准及设计规范制订的重奏性。  相似文献   

3.
浅谈智能建筑的发展和思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朱敏 《森林工程》2004,20(5):41-42
介绍了智能建筑的概念 ,论述了智能建筑在世界范围内的发展情况 ,并就我国智能建筑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4.
本文与实际案例相结合,简要的介绍了中国智能建筑的发展过程及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5.
《技术与市场》2010,(10):170-170
该项目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本项目对智能建筑和智能住宅小区的设计进行目标分析;对工程投资、智能化需求以及总体方案进行评估和设计;对智能建筑的楼宇自动化系统、办公自动化系统和通讯自动化系统进行信息集成、功能集成和过程集成,使得建筑符合信息化社会的要求,给使用者和投资者带来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6.
正2018年3月12日,从2018中国国际智能建筑展览会现场传来喜讯,在智能建筑领域2018年度首个年度大奖——"2017年度中国智能建筑行业匠心产品品牌企业评选"活动中,台达荣获了"智能照明系统"类十大匠心产品品牌企业称号。同期,"2018智能建筑行业影响力品牌评选"活动也揭晓了最终答案,台达集团以在2017年中完美的市场表现获得"2018智能建筑行业最具影响力产品单位"奖项。  相似文献   

7.
本文主要论述了智能建筑的概念、发展过程及建筑智能化系统的基本内容和实施过程。  相似文献   

8.
智能建筑应能提供安全、舒适、快捷的优质服务,有一个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激发人的创造性的环境.智能建筑是楼宇自动化系统、通信自动化系统和办公自动化系统三者通过结构化综合布线系统和计算机网络技术的有机集成,其中建筑环境是智能建筑的支持平台.  相似文献   

9.
叙述了ABB i—bus EIB总线智能电气安装系统在智能建筑中的使用及ABB i—bus智能模块的应用及功能特点。  相似文献   

10.
随着通信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成熟,智能建筑的相关技术得到了很大程度的进步,智能建筑自动化设备涉及领域广泛、科技水准高。文章主要对智能建筑系统的自动化设备进行分析,并对相关的安装技术、布线要求等进行总结,希望能给相关的工作人员以启发。  相似文献   

11.
我国经济林科技与产业发展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中国工程科技知识中心KGO知识发现引擎与Web of Science英文文献核心数据库,基于中国工程院战略咨询智能支持系统,文中运用文献分析法与比较分析法梳理了经济林科技与产业的相关文献并进行态势扫描分析,综述该领域内经济林资源分类、良种选育与无性系化培育、经济林优质高效栽培、经济林产品加工利用、经济林产业发展战略等方面的主要研究进展;分析了现有研究的不足,如缺乏标准化的分类体系、缺少对经济林育种知识产权的保护、经济林栽培忽视品质提升以及缺乏对经济林产业整体的布局规划等;由此归纳未来研究趋势,即经济林的分类体系统一与标准化,构建经济林资源知识产权保护体系,实现经济林良种创新、栽培技术标准化、机械化与智能化,构建经济林产品食品安全体系,明确经济林生产经营模式,实现基地化、规模化生产。  相似文献   

12.
为构建棕榈藤材材性数据库,提升棕榈藤材高附加值加工利用水平,文章以高地钩叶藤为研究对象,对其主要化学成分含量进行测定和分析。结果表明,高地钩叶藤材综纤维素、酸不溶木质素、α-纤维素、半纤维素、苯-醇抽提物、热水抽提物、冷水抽提物、1%NaOH抽提物及灰分含量的均值分别为67.98%、16.72%、43.91%、24.38%、9.78%、18.85%、15.02%、38.60%和1.46%。径向上,综纤维素、α-纤维素、酸不溶木质素及灰分含量均为藤皮>藤中>藤芯;而半纤维素、冷水抽提物、热水抽提物、苯-醇抽提物及1%NaOH抽提物含量均为藤芯>藤中>藤皮。轴向上,综纤维素、α-纤维素、酸不溶木质素及灰分含量最大值均在中部,而半纤维素及4种抽提物含量最大值均在梢部。酸不溶木质素和α-纤维素含量最小值在梢部,综纤维素、半纤维素及灰分含量最小值在基部,冷水抽提物、苯-醇抽提物及1%NaOH抽提物含量最小值均出现在基部以上2 m处,而热水抽提物含量最小值在中部。  相似文献   

13.
经济林学科是我国创立的林学分支学科。21世纪以来,我国在经济林树种的组学与分子生物学、优异种质发掘与良种选育、栽培生理与优质高效栽培技术、经济林产品加工利用等方面的研究都取得了显著成效,有效支撑了经济林产业的快速发展。预测了经济林学科的发展趋势,凝练了学科未来发展的重点领域与重点技术,制定了我国经济林学科的中短期和中长期发展目标,绘制了未来经济林学科发展的技术路线图,提出了未来我国经济林学科发展的7大研究任务,即经济林产量、品质、抗逆等重要性状的形成机制与调控,经济林优异种质挖掘、评价及高效育种,生态经济型品种筛选及良种工程化技术,特色经济林优质高效生产关键技术集成与示范,特色经济林机械化、轻简化和智能化高效栽培技术的建立与应用,经济林产品(原料)规模化采后处理与贮藏保鲜,特色经济林产品加工与高值化综合利用。  相似文献   

14.
竹缠绕复合材料的研发、应用及产业化现状与前景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竹缠绕复合材料是中国自主研发、具有独立完整知识产权的新型生物基材料,具有资源可再生、重量轻、强度高、阻燃保温、绿色环保、节能低碳等特点,可广泛应用于交通、市政、水利、建筑及军工等领域,其产业链贯穿国民经济的第一、二、三产业。竹缠绕复合材料自2007年开始研发至今,历经初始样品制作、检测、少量工程试用、新产品省级鉴定,到部级示范工程应用、中试生产线研制、部级成果鉴定,再到产业化装备下线、产品制造示范工厂建成投产、产品行业标准以及国家标准的编制颁发实施、多个相关部委对技术和项目的认可及背书等过程,已完成一个新产业在开启产业化前的全部基础工作。文章概述了竹缠绕复合材料及其技术研发、应用与产业化现状,分析了其市场潜力及前景,以期充分展示竹缠绕复合材料对绿色经济以及人类可持续发展所发挥的重大作用。  相似文献   

15.
本文论述了四川森林资源的概况、现状以及近60多年森林质量的动态变化特点:近20多年来,森林资源迅速发展,森林面积、蓄积、覆盖率快速增长,尤其以人工林建设为最。但是,森林质量大大下降,良种化程度低;造林密度不合理,普遍偏密;树种组成单一,纯林为主;单位面积蓄积量低,生长量低;病虫害严重等问题非常突出。提出了加强森林资源监测的建设,实施分类经营,突出生态建设;实行工程化造林,培育目标定向化;优化林分结构,改造残次林分;制定集体林经营方案,建立示范区;坚持政府扶持,健全政策保障体系,合理经营和保护现有次生林资源等措施,结合森林资源产权的流转,共同提高森林质量。  相似文献   

16.
板栗茶树间作模式的生态学基础   总被引:22,自引:7,他引:15  
张洁  刘桂华 《经济林研究》2005,23(3):1-4,27
定位观测和分析结果表明,与纯茶园相比,栗茶间作茶园内影响茶叶产量和品质的小气候条件及土壤条件均得到较大的改善,林分结构较为复杂,且更为完善.从种群生态位基础来看,表现为所研究的各生态因素在地上部分和地下部分呈垂直上的成层性和水平上的交错和镶嵌性;从时间位置结构基础来看,表现为各生态因素在时间位置上部分重叠的协调性.通过对两种类型茶园内春茶期、夏茶期的光照强度变化、气温日变化、大气湿度日变化、净光合速率日变化、蒸腾强度日均值、土壤的有机质含量等方面进行测定比较,为板栗茶树复合生态系统的经营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7.
建立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并监督实施是新时期国家做出的战略性安排,在自然资源部的安排部署下,在全国启动了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审批和实施管理工作,要求对既有生态保护红线进行科学评估调整,纳入国土空间规划统一严格管理,同时,建立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工作也正在有序推进.文章对3项工作要求进行解读,阐释三者间的承接关系,并详...  相似文献   

18.
仿生构建超浸润界面材料在自清洁、生物防污、防水抗结冰等领域具有巨大的潜力,但目前在木材科学领域的设计、制备和实践应用依然存在很大的挑战。根据仿生学原理,笔者简述了超疏水表面相关设计的基本理论以及多尺度粗糙结构在优化不可润湿表面结构中的作用,总结了3种构建仿生超疏水木材的有效途径,推导出本征接触角的计算公式及体系自由能变化,并在热力学计算的基础上系统阐释了微纳结构表面几何形状对润湿性能的影响,同时对粗糙表面的本征接触角和液/液/固三相体系浸润性以及基底表面上液滴能量变化进行了分析。阐述了木材表面仿生超疏水功能性改良的设计机理和制备方法,在此基础上归纳了超疏水体系中引入纳米粒子的方式在超疏水木材表面功能性改良中的应用。最后,分析了仿生功能性超疏水木材高效耐用无氟环境友好型溶剂探索、制备工艺创新以及应用范围拓展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并对其在木材功能性改良领域的应用前景和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兴凯湖不同栖息地水鸟特别是濒危鸟类如鹤鹳类群落组成差异,为兴凯湖水鸟保护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于2014年5月至2015年4月、 2017年12月采用直接计数法对湖岗、龙王庙、东北泡子以及青山水库4个区域6类栖息地水鸟群落进行系统调查,并对水鸟群落特征参数进行分析。【结果】兴凯湖湿地内共记录水鸟7目11科85种364 063只。湿地内水域面积最大,物种数最多,多样性指数最高,以雁形目和鸻形目鸟类最多;林地与灌丛面积最少,物种数最少;灌丛多样性指数最低,以鹭科鸟类为主。在4个区域,湖岗水鸟多样性最高,其次是龙王庙和东北泡子,青山水库多样性最低。由于不同区域的栖息地组成不同,水鸟数量存在着显著性差异。【结论】随着兴凯湖栖息地类型的改变与人类活动的加剧,特别是作为鹤鹳类主要的繁殖地龙王庙与东北泡子,农田耕地面积增多,而沼泽湿地与草甸面积减少,使得鸭类与鹤类数量大幅减少。建议需根据不同水鸟对栖息环境的适宜性需求,制定科学合理保护方案,进行有效保护。  相似文献   

20.
This study explored the consequences for the forest sector of a trade agreement between Australia, Canada, Chile, Brunei Darussalam, Japan, Malaysia, Mexico, New Zealand, Peru, Singapore, the United States, and Vietnam (TPP12), and of an extension to include India, China and the Republic of Korea (TPP15). The forecasts used a partial equilibrium model to predict the effects of reduced trade costs due to tariff elimination and of forest product demand shifts resulting from the macroeconomic impacts of TPP12 and TPP15 predicted by Narayanan and Sharma (http://wtocentre.iift.ac.in/workingpaper/workingpaper14.pdf). The results showed the effects of the agreements on the consumption, production, and trade of roundwood, sawnwood and panels, and pulp and paper, for the countries directly involved in the agreements, the European Union, and the rest of the world (ROW). Under TPP12, the main total welfare gains of wood producers and forest product consumers were in the United States and Vietnam, and the greatest losses in China and Korea. Global welfare gains were considerably larger under TPP15, to the advantage of China, Japan and Korea, but to the detriment of the United States, the European Union and the ROW.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