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茄子体细胞杂种游离小孢子培养获得再生植株   总被引:19,自引:1,他引:19  
 应用游离小孢子培养技术,培养茄子体细胞融合杂种DSa不同株系的小孢子。结果表明:对花药进行36 ℃高温6 d预处理,能显著提高小孢子脱分化能力;小孢子离体培养的最佳发育时期是单核期;小孢子培养的适宜培养基为KM附加PEG 250 mg/L、2,4-D 0.2 mg/L、ZT 0.5 mg/L、NAA 1 mg/L及6.5%的葡萄糖;再生植株适宜培养基为Ms附加ZT 2 mg/L、IAA 0.1 mg/L、2%蔗糖和7 g/L琼脂。  相似文献   

2.
以樱桃杂种胚为外植体进行离体培养,初步建立起了樱桃杂种胚离体培养体系,将部分杂种苗移栽田间,并鉴定了部分杂种。结果表明:适宜"红花"×GX3杂种胚萌发的培养基配方为1/2MS+BA 2.0mg/L+NAA1.0mg/L+CH1.0 g/L+GA30.2mg/L,适宜"白花"×GX2杂种胚萌发的培养基配方为1/2MS+BA 2.0mg/L+IBA 1.0mg/L+CH1.0g/L+GA30.2mg/L,TL1×GX2、‘红灯’×GX5杂种胚萌发适宜的培养基配方均为1/2MS+BA 2.0mg/L+IBA 1.0mg/L+GA30.2mg/L;1/2MS+BA 0.5mg/L+IBA 0.3mg/L+GA31.0mg/L+CH 1.0g/L为最适宜增殖培养基配方;最适宜生根培养基配方为1/2MS+IBA0.3mg/L;ISSR鉴定结果证实了杂种的真实性。  相似文献   

3.
黄瓜未授粉子房培养获得同源四倍体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获得稳定纯合的同源四倍体黄瓜材料,采用多种分化培养基对黄瓜(Cucumis sativus L.)未授粉子房培养形成的胚进行培养。结果共获得33个再生植株,经染色体计数后发现7株为同源四倍体植株(2n=4x=28)。利用SSR手段对获得的同源四倍体植株进行了同质性鉴定,发现均为纯合子。利用形态学观察和染色体计数法对同源四倍体单株自交后代的遗传稳定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自交后代倍性没有发生变异。对此类型同源四倍体植株和经秋水仙素诱导获得的同源四倍体植株分别进行了花粉可染率、花粉萌发率及自交结籽数的观察,发现前者具有高的育性,自交结籽数为15~34粒。上述结果表明,黄瓜未授粉子房培养是获得同源四倍体的一条途径,获得的稳定纯合且育性好的同源四倍体材料可作为特异资源用于黄瓜倍性育种。  相似文献   

4.
以不同百合种间杂交获得的子房为外植体,根据子房的发育程度,采用子房切片、胚珠或者小胚进行离体培养,观察子房切片、胚珠和小胚的萌发和生长情况,以期筛选出适合小胚、胚珠和子房切片萌发和生长的培养基。结果表明:适合子房切片培养的培养基为MS+NAA 0~0.3mg/L+蔗糖30 000mg/L;适合胚珠培养的培养基为1/2MS+BA 0~0.2mg/L+蔗糖30 000mg/L;适合小胚培养的培养基为1/2MS+BA 0~0.2mg/L+NAA 0~0.2mg/L+蔗糖30 000mg/L。  相似文献   

5.
百合种间杂种胚离体培养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不同百合种间杂交获得的幼胚为外植体进行离体胚培养,观察不同百合种间杂种胚的萌发和生长情况,并筛选适合百合种间杂种胚萌发、增殖和生根的培养基.结果表明,在所有的杂交组合中,渥丹×卷丹的萌发率最高,达到96.1%,兰州百合×渥丹的萌发率最低,为9.4%.最适合百合种间杂种胚萌发的培养基为MS BA0.1mg/L NAA0.01mg/L,杂种幼苗最佳增殖培养基是MS NAA0.01mg/L BA0.5~0.75mg/L.在培养基1/2MS 0.1%活性炭中杂种幼苗的生根情况最好.杂种幼苗沙床扦插成活率可达到90%以上.  相似文献   

6.
甜樱桃与中国樱桃杂种的胚抢救及杂种鉴定   总被引:24,自引:2,他引:24  
 以甜樱桃为母本,中国樱桃为父本,进行种间杂交,建立了杂种胚抢救技术体系,并对部分 杂种进行了鉴定。结果表明:(1)母本中,‘养老’坐果率最高,‘养老’在授粉4周后胚发生败育,而‘那翁’与‘红灯’则是在第3周后败育;(2)最佳萌发与生长培养基为1/2 MS+BA 2 mg/L+IAA 1 mg/L+维生素c 10 mg/L,最佳继代增殖培养基为1/2 MS+BA 2 mg/L+IAA 1 mg/L+NAA 0.1 mg/L+维生素c 10 mg/L,最佳生根培养基为1/2 MS+IBA 0.2 mg/L+维生素C lOmg/L;(3)S-allele specific PCR、RAPD及叶片形态鉴定结果证实了杂种的真实性.  相似文献   

7.
果用香蕉薄片外植体植株再生的研究   总被引:17,自引:1,他引:16  
 利用薄片培养方法, 通过直接和间接器官发生途径分别获得了‘广东631’香蕉的再生植株。该途径受多种因素影响。通过正交试验和单因子试验确定了最佳培养条件: (1)直接器官发生培养基为Ma (MS modified) + BAP 10μmol/L + KT 50μmol/L + IAA 1μmol/L ; (2)愈伤组织诱导培养基为Mb (B5 modified) + Dicamba 10μmol/L + IAA 1μmol/L + 2 ,4-D 0. 7μmol/L + NAA 0. 5μmol/L + BAP 4. 4μmol/L + 活性炭1 g/L ; (3) 愈伤组织继代培养基为Mb + Dicam-ba 5μmol/L + IAA 1μmol/L + 2 ,4-D 0. 4μmol/L + BAP 22μmol/L + KNO3 500 mg/L + 维生素B1 40 mg/L + 活性炭0. 5 g/L ; (4) 分化培养基为1/ 2 Ma + BAP 1μmol/L + IAA 0. 5μmol/L + 活性炭1 g/L ; (5) 成苗培养基为Ma + BAP 1μmol/L + KT 4. 6μmol/L + NAA 1μmol/L。愈伤组织诱导和继代培养需在黑暗中进行。  相似文献   

8.
科技文摘     
《中国园艺文摘》2013,(12):231-236
莱薹-青花菜种间三倍体AAC的合成及其生殖特性研究 以菜薹-青花菜异源双二倍体(AACC)为桥梁亲本,通过与亲本菜薹(AA)回交获得了菜薹-青花菜种间异源三倍体AAC。该三倍体总体形态介于菜薹与青花菜之间,生长势较强,经根尖染色体鉴定,具有预期的染色体数2n=3x=29;花粉生活力及单个花蕾的花粉量都明显的低于菜薹和青花菜;减数分裂时期染色体行为复杂,  相似文献   

9.
钟程  张蜀宁  于旭红  李英  侯喜林  李式军 《园艺学报》2010,37(11):1789-1795
以165份白菜(2n=2x=20)品系中筛选出的11份含2n配子较高的株系为材料,用不同浓度秋水仙素处理花蕾,诱导2n配子;以其为父本,以四倍体雄性不育系为母本进行有性多倍化杂交,从F1中筛选鉴定四倍体。结果表明:用0.20%秋水仙素5~10μL微量注射3mm的二倍体白菜花蕾,处理1次,诱导2n配子效果最好,2n配子频率达20.20%,是未经秋水仙素处理对照的3.63倍。80株杂交F1中,染色体计数显示14株为四倍体(2n=4x=40),占17.5%。与二倍体相比,有性多倍化获得的四倍体在植株形态、气孔、花器官等方面均表现巨大性,气孔密度和结实率降低。  相似文献   

10.
荷兰铁组培快繁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正交设计对荷兰铁组培繁殖过程中的增殖培养基配方进行研究,同时对其生根培养及假植基质配方进行筛选。结果表明:荷兰铁茅增殖培养基适宜配方为1/2MS+BA1mg/L+KT1mg/L+IBA1.2mg/L;生根培养基为1/2MS+NAA0.5mg/L或1/2MS+KT0.2mg/L+IBA0.5mg/L+NAA0.3mg/L;假植基质适宜配比为蛭石:珍珠岩=1:1。  相似文献   

11.
白姜花胚性愈伤组织的诱导与植株再生体系的建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肖望  涂红艳  张爱玲 《园艺学报》2016,43(8):1605-1612
将白姜花(Hedychium coronarium)未成熟花丝接种在MS + 4 mg ? L-1 2,4-D + 4 mg ? L-1 NAA + 1 mg ? L-1 6-BA的培养基上,经过180 d的培养,诱导出3种愈伤组织:Ⅰ,浅黄色松散易碎;Ⅱ,白色疏松半透明水渍状;Ⅲ,黄色致密颗粒状。对愈伤组织继代培养基中的2,4-D、NAA和6-BA浓度进行优化,结果表明培养基中含有1 mg ? L-1 2,4-D、0.25 mg ? L-1 NAA、0.25 mg ? L-1 6-BA时可获得胚性状态良好的愈伤组织。胚性愈伤组织在MS无机盐 + 0.25 mg ? L-1 NAA + 0.5 mg ? L-1 TDZ + 维生素B5 + 100 mg ? L-1谷氨酰胺 + 230 mg ? L-1脯氨酸 + 100 mg ? L-1麦芽提取物 + 45 g ? L-1蔗糖的体胚诱导培养基中培养20 d后,转移到MS基本培养基上培养30 d,1 g胚性愈伤组织可获得50 ~ 60个体胚。成熟体胚在MS + 0.2 mg ? L-1 IAA + 0. 5 mg ? L-1 6-BA的萌发培养基上培养20 d时,体胚萌发率为85%。萌发的体胚转移到1/2 MS + 1 g ? L-1活性炭的成苗培养基中可发育成正常植株,植株室外栽培成活率达90%。对100株再生植株的染色体数进行分析,发现3株三倍体(2n = 3x = 51)、6株四倍体(2n = 4x = 68)和2株六倍体(2n = 6x = 102)。  相似文献   

12.
大白菜与结球甘蓝杂交获得异源三倍体及其生殖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15,自引:7,他引:15  
 为创制大白菜—结球甘蓝异附加系、异代换系、易位系, 利用四倍体大白菜(AAAA, 2n =4x= 40) 为母本与二倍体结球甘蓝(CC, 2n = 2x = 18) 杂交, 采用蕾期去雄授粉、子房培养结合胚珠培养的方法, 获得了异源三倍体(2n =3x = 29, AAC) 杂交后代。该杂交种总体形态偏近于大白菜, 但生长势极强, 株高(开花期) 2 m; 花粉整齐度、花粉生活力都明显低于二倍体大白菜; 减数分裂行为复杂, 终变期除二价体和单价体外, 还有三价体等联会形式; 与二倍体大白菜回交的平均结籽率为3.19%。  相似文献   

13.
黄瓜嫩果果皮叶绿素含量的遗传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选用4个皮色性状不同的黄瓜品种配成正反杂交组合8个,测定结果表明相同亲本正反交组 合叶绿素含量差异不显著,表明黄瓜嫩果果皮叶绿素含量受核基因控制。应用植物数量性状主基因+多基因混合模型,对黄瓜嫩果果皮叶绿素低含量品种‘海阳白皮’与高含量品种‘济宁秋黄瓜’杂交组合的6个家系世代(P1、F1、P2、B1、B2和F2)进行群体叶绿素含量的多世代联合分析,结果显示:该组合叶绿素含量的遗传受2对加性一显性主基因+加性-显性多基因(E-2模型)控制。其B1、B2和F2群体叶绿素含量主基因遗传率(h2mg%)分别为83.94%、62.12%和86.98%,多基因的遗传率(h2pg%)为5.86%-18.15%。主基因中加性效应明显,第一对主基因的加性效应值显著高于第二对主基因的效应值,2对主基因对叶绿素含量的贡献率差异较大。两主基因的显性效应差异不大,分别为2.7762(ha)和2.3392(hb )。多基因效应主要表现为显性效应[h],效应值为-5.5243。  相似文献   

14.
李、杏属间远缘杂交及杂种胚培养技术研究   总被引:18,自引:3,他引:18  
以李为母本、杏为父本进行李、杏远缘杂交,在获得果实的5个杂交组合中,授粉后30d的坐果率为4%~30%,授粉后90~100d的坐果率为4%~16%。杂交后90~100d,取杂种胚进行离体培养,结果表明在S1:改良SH+6-BA1.0mg/L+IAA1.0mg/L和S2:改良SH+6-BA2.0mg/L+NAA0.2mg/L培养基上,杂种胚均可萌发。对萌发芽进行继代培养,结果在MS+6-BA1.0mg/L+NAA0.5mg/L培养基上增殖和生长良好。  相似文献   

15.
对美味猕猴桃海沃德(2n=6x=174)和毛花猕猴桃(2n=2x=58)进行种间杂交的试验结果表明,两种间杂交有一定程度的亲和性,杂种F1实生苗的形态特征,除个别性状倾向双亲一方外,其余均介于双亲之间,其中花瓣颜色尤为明显:全部杂种雌株的花为白色,与母本的相同,雄株有白色、桃红色和桃、白两色相间的3种类型。从杂种胚培养的实生苗中选出一株优良雌株,染色体数接近4倍体;过氧化物同工酶谱介于双亲之间。并就杂交双亲的倍性和其杂交亲和程度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6.
白菜×白芥属间杂种子房培养技术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不同植物激素浓度与组合,接种时杂种子房发育天数及子房不同花器附属物对白菜×白芥属间杂种离体子房发育的影响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激素对白菜×白芥杂种种子的形成并非必要条件,然而在White培养基添加适宜的生长素,对杂种子房的发育、杂种种子的产生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其中以1.5~2.0mg/LIAA最为明显。细胞分裂素对杂种种子的产生有抑制作用,浓度愈高,抑制作用愈大;授粉后6~8天的杂种子房培养效果最好;子房花器附属物对杂种种子产生并无明显作用,但携带萼片的子房培养可明显促进子房的生长发育。  相似文献   

17.
【目的】为探明平邑甜茶的无融合生殖遗传与发育机制,【方法】以平邑甜茶与B9、M27、M9为亲本杂交,并筛选杂种实生苗;用去雄套袋法鉴定杂种的无融合生殖率,用流式细胞仪鉴定杂种的染色体倍性。【结果】获得种子3101粒,培育实生苗2 388株,从中筛选出杂种实生苗73株,其中58株开始开花结果。经无融合生殖率鉴定,有25株为84.00%~95.06%,8株为10.00%~48.00%,25株为0~5.00%;倍性鉴定表明,10株四倍体皆为无融合生殖型,4株二倍体皆为有性生殖型,三倍体植株中无融合生殖型加上中间型与有性生殖型数量比接近1∶1。【结论】验证了平邑甜茶的无融合生殖以显性单基因质量性状为主,也有数量性状效应;初步认为平邑甜茶无融合生殖核基因型为"Aaa"("A"代表无融合生殖基因,显性;"a"代表有性生殖基因,隐性);平邑甜茶胚囊多数情况下由未减数的2n=3x配子直接发育成与母株基因相同的胚,部分2n配子与雄配子结合,形成2n+n=4x型后代,少量胚囊经减数分裂产生n=x、n=2x两种配子,无融合生殖基因随n=2x配子分离。  相似文献   

18.
墨兰与大花蕙兰种间杂种原球茎的诱导及增殖研究   总被引:23,自引:0,他引:23  
 利用墨兰与大花蕙兰进行种间杂交, 成功获得了5 个组合的杂种原球茎和植株。墨兰×大花蕙兰及大花蕙兰×墨兰, 均以原球茎方式萌发。以墨兰×大花蕙兰的杂种原球茎为材料, 通过L9 (34 ) 正交设计研究了NH4NO3 、KH2 PO4 、6-BA 和NAA 等因素对杂种原球茎增殖的影响, 发现NAA 对原球茎的增殖影响不大, NH4NO3 1650 mg·L-1 (MS 正常浓度水平) , 提高KH2PO4 浓度(170~850 mg·L-1 ) 和6-BA 浓度(1~10 mg·L -1) 有利于原球茎的增殖。9 个培养基中以MS + NH4NO3 1650 mg·L -1 + KH2PO4340 mg·L -1 + 6BA 10 mg·L -1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9.
秋水仙素离体诱导同源四倍体青花菜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蜀宁  张丽丽  唐君  孔艳娥  侯喜林 《园艺学报》2009,36(11):1681-1684
 以青花菜品种‘海兹’高频再生试管苗为外植体, 利用秋水仙素离体诱导四倍体。结果表明: 用含秋水仙素200 mg·L - 1的MS + 0.1 mg·L -1NAA + 6.0 mg·L - 1 6-BA液体培养基处理2 cm长的再生苗48 h, 每个外植体平均可产芽2.1个, 再生植株变异率为83.33% , 四倍体诱导率达79.17%。与二倍体相比, 四倍体植株叶片、花冠、气孔等均表现巨大性; 流式细胞仪倍性鉴定显示, 对照DNA相对含量为200, 四倍体再生植株为400。四倍体根尖染色体2n = 4x = 36。  相似文献   

20.
无核葡萄与中国野生葡萄杂种的胚挽救技术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王飞  王跃进  周建锡 《园艺学报》2006,33(5):1079-1082
 通过无核葡萄与中国野生葡萄杂交, 获得了4个杂交组合的后代植株, 确定了各杂交组合取胚珠培养的最佳时期。1Flame ×山葡萄; 2红宝石×爱莫无核; 3红宝石×北醇; 4爱莫无核×山葡萄在授粉后45 d取样培养效果较佳; 5长穗无核白×山葡萄授粉后30 d; 6无核白自交在授粉后35 d培养效果较佳。以NitSchs为基本培养基, 附加0.5 mg·L - 1 6-BA + 0.5 mg·L-1 GA3 + 2.5 mg·L - 1 IBA + 0.1 mg·L-1ZT, 适合于1、3、5号杂交组合; 而0.5 mg·L-1 6-BA + 0.5 mg·L-1 GA3 + 2.0 mg·L-1 IBA + 0.1 mg·L-1ZT适合2、4、6号杂交组合; 胚萌发培养基为2.0 mg·L-1 IBA + 1.0 mg·L-1 6-BA +0.2 mg·L-1 GA3 , 适合1、2、3、5、6号杂交组合, 而爱莫×山葡萄在1.5 mg·L - 1 IBA + 1.0 mg·L-1 6-BA + 0.2 mg·L-1 GA3培养基上表现较佳, 生根培养基为1 /2MS基本培养基添加0.15 mg·L-1 IBA + 0.02 mg·L-1 6-BA, 它适合1号与5号组合, 0.10 mg·L-1 IBA + 0.02 mg·L-1 6-BA适合4号与6号组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