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明确吡唑醚菌酯与苯醚甲环唑混配对核桃炭疽病菌(Colletotrichum gloeosporioides)的联合毒力和林间防治效果,为核桃炭疽病综合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吡唑醚菌酯和苯醚甲环唑单剂及其不同配比混剂对核桃炭疽病菌菌丝生长的毒力;利用喷雾法进行林间防治试验,评价吡唑醚菌酯与苯醚甲环唑混剂对核桃炭疽病的林间防治效果。【结果】室内联合毒力测定结果表明,吡唑醚菌酯与苯醚甲环唑按质量比3∶2和1∶1进行复配对核桃炭疽病菌菌丝生长的毒力表现为增效作用,增效系数分别为1.61和1.57;其他配比的增效系数在0.91~1.41,表现为相加作用。林间对核桃炭疽病的防治试验结果表明,250 g/L吡唑醚菌酯乳油与250 g/L苯醚甲环唑乳油以质量比3∶2进行混配(吡唑醚菌酯和苯醚甲环唑的含量分别为150和100 g/L),施用剂量为有效成分125.0、166.7和250.0 mg/L时对核桃炭疽病有很好的防治效果,施药3次后防治效果均在80.0%以上,分别与325 g/L苯甲·嘧菌酯悬浮剂(苯醚甲环唑125 g/L+嘧菌酯200 g/L)施用剂量为有效成分162.5、216.7和325.0 mg/L时的防治效果相当;250 g/L苯醚甲环唑乳油125.0 mg/L的林间防治效果也较好,而250 g/L嘧菌酯悬浮剂166.7 mg/L和250 g/L吡唑醚菌酯乳油166.7 mg/L的防治效果稍低。【结论】吡唑醚菌酯与苯醚甲环唑以质量比3∶2混配具有较好的增效作用,林间对核桃炭疽病具有良好的防治效果,可作为防治核桃炭疽病的药剂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正玉米鞘腐病是玉米上的一种重要鞘部病害,其病原主要为层出镰孢。为筛选该病的有效防治药剂,河北农业大学等单位研究人员合作选取了9种杀菌剂进行室内毒力测定,并对效果较好的药剂进行了田间防治试验。结果表明:苯醚甲环唑、吡唑醚菌酯、苯甲·嘧菌酯、咪鲜胺、硅唑·咪鲜胺对层出镰孢均有一定的抑制效果,其中苯醚甲环唑、吡唑醚菌酯、咪鲜胺  相似文献   

3.
由球炭疽菌(Colletotrichum coccodes)引起的马铃薯炭疽病在甘肃省马铃薯产区发生日趋严重,严重影响马铃薯的产量和品质。选用8种杀菌剂开展了马铃薯炭疽病菌室内毒力测定,结果表明,生物药剂100万孢子/g寡雄腐霉可湿性粉剂对炭疽病菌毒力最强,EC50为0.008 2μg/mL;其次为30%苯甲·嘧菌酯悬浮剂、10%苯醚甲环唑微乳剂、20%烯肟·戊唑醇悬浮剂和25%吡唑醚菌酯悬浮剂,EC50分别为0.033 3μg/mL、0.074 9μg/mL、0.079 4μg/mL和0.822 9μg/mL。表明寡雄腐霉、苯甲·嘧菌酯、苯醚甲环唑、烯肟·戊唑醇和吡唑醚菌酯对马铃薯炭疽病菌抑制效果较好,理论上可用于马铃薯炭疽病防治。  相似文献   

4.
为了明确保定地区草莓种植地根腐病的致病菌种类以及有效的防治药剂,本试验从保定地区草莓主要种植地采集草莓根腐病病株,采用组织分离法分离纯化菌株,并进行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鉴定,最后进行室内毒力测定。结果表明,引起保定地区草莓根腐病的病原菌为新拟盘多毛孢(Neopestalotiopsis clavispora)。将分离的菌株回接到草莓植株上,又重新分离鉴定得到该致病菌。毒力测定结果显示,吡唑醚菌酯和苯醚甲环唑对新拟盘多毛孢的抑制效果最好,EC50值分别为0.004 8和0.013 6 mg/mL,其次是福美双、克菌丹和异菌脲,多菌灵、甲霜·噁霉灵和霜霉威的抑制效果较差。由此可见,保定地区草莓根腐病的致病菌是新拟盘多毛孢(Neopestalotiopsis clavispora),有效防治药剂为吡唑醚菌酯和苯醚甲环唑。  相似文献   

5.
阿克苏枣黑斑病的病原分析与药剂防治效果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组织分离法,对阿克苏地区周边枣园具有典型枣(Ziziphus jujuba Mill.)黑斑病症状的病果进行病原鉴定,测定戊唑醇、吡唑醚菌酯、氟硅·嘧菌酯、苯醚甲环唑、多菌灵和多抗霉素对枣黑斑病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根据其形态特征鉴定其致病病原菌为细极链格孢菌(Alternaria tenuissima)。多抗霉素1 500倍稀释液对枣黑斑病发病率的防治效果最好,为91.2%;其次是43%戊唑醇5 000倍稀释液,防治效果为89.5%;再者是25%苯醚甲环唑1 500倍稀释液,防治效果为75.4%。  相似文献   

6.
9种杀菌剂对樟子松枯梢病的室内毒力测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宋修春 《吉林农业》2012,(12):38-39
利用菌丝生长速率法和孢子萌发抑制法,测定了9种杀菌剂对松球壳孢菌的毒力,筛选出有效控制松枯梢病的高效杀菌剂。主要结果:抑制菌丝生长试验,25%苯醚甲环唑效果最好,对病原菌抑制的EC50值为0.0797mg L-1,32.5%苯甲+醚菌酯次之;在抑制孢子萌发方面,32.5%苯甲+醚菌酯效果最好,对分生孢子萌发抑制的EC50值为0.0481mg L-1,25%苯醚甲环唑次之。综合分析,32.5%苯甲+醚菌酯和25%苯醚甲环唑不但可以抑菌菌丝生长,还可以有效抑制孢子萌发,同传统杀菌剂多菌灵、代森锰锌比较,苯醚甲环唑和醚菌酯等新型杀菌剂更具优势,可以作为防治樟子松枯稍病的备选药剂。  相似文献   

7.
通过分生孢子抑制率法室内评价了苯醚甲环唑、吡唑醚菌酯、氟硅唑、甲基硫菌灵、三唑酮等13种杀菌剂对香蕉芽枝霉叶斑病病原菌香蕉芽枝霉菌的抑菌效果。结果表明,13种药剂的EC50介于20.10~128.35μg/mL之间,以苯醚甲环唑、甲基硫菌灵、烯酰吗啉、吡唑醚菌酯和氟硅唑的抑菌效果较好,三唑酮、波尔多液和春雷霉素的抑菌效果一般,其他药剂介于二者之间。  相似文献   

8.
【目的】为筛选防治山药炭疽病的苯醚甲环唑与嘧菌酯混合物的最佳配方。【方法】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了苯醚甲环唑与嘧菌酯及其不同比例混合对山药炭疽病菌的毒力,并通过大田药效试验评价了其对山药炭疽病的防治效果。【结果】苯醚甲环唑与嘧菌酯质量比为1∶1.6的混合物对抑制炭疽病菌菌丝生长最明显,EC50值为2.88μg/mL,联合毒力测定增效系数为4.75;在大田药效试验中,2种药剂质量比1∶1.6混用对瑞昌山药炭疽病的防效最好,第3次药后7 d、14 d防效分别为70.56%和66.54%,均高于其他药剂处理。【结论】苯醚甲环唑和嘧菌酯混配对山药炭疽病的防治具有明显的增效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红枣黑斑病是近年来在南疆地区大面积发生的一种病害,筛选高效低毒的药剂为田间黑斑病防治奠定理论基础.[方法]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凹玻片法和离体果实接种法,测定7种杀菌剂对红枣黑斑菌菌丝生长和孢子萌发的抑制作用.[结果]室内毒力测定表明,除噻菌铜外,其余6种杀菌剂对菌丝生长均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其中抑霉唑对菌丝生长的抑制作用最强,其次为吡唑醚菌酯和苯醚甲环唑.凹玻片法测定表明,唑醚·代森联、代森锰锌和抑霉唑对红枣黑斑病菌分生孢子萌发具有较好的抑制作用.离体果实接种测定表明,唑醚·代森联、代森锰锌对黑斑病具有很好的保护,抑霉唑、吡唑醚菌酯、苯醚甲环唑和硅唑·多菌灵具有较好的治疗作用.[结论]抑霉唑、苯醚甲环唑和吡唑醚菌酯等均表现出很高的抑制分生孢子萌发和菌丝生长活性及病斑扩展的作用,可作为在果园防治红枣黑斑病的推广药剂.  相似文献   

10.
本文选用芸苔素内酯分别与氟酰羟·苯甲唑、吡唑醚菌酯、苯醚甲环唑、代森锰锌混用组合为供试药剂,在玉米拔节期、大喇叭口期连续喷施2次,进行弯孢霉菌叶斑病和南方锈病防治试验示范。结果表明,氟酰羟·苯甲唑、吡唑醚菌酯、苯醚甲环唑3个组合处理,在防病、提高抗倒伏能力、增产增效方面,总体均优于代森锰锌常用药剂处理。为有效控制玉米主要病害发生以及落实农药减施措施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8种杀菌剂对甘蔗黑穗病菌的室内毒力,为甘蔗黑穗病药剂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冬孢子萌发抑制法、担孢子增殖抑制法及菌落生长速率法测定8种杀菌剂对甘蔗黑穗病菌的生物活性.[结果]嘧菌酯、苯醚甲环唑·嘧菌酯、噻呋酰胺、吡唑醚菌酯、吡唑醚菌酯·啶酰菌胺、啶酰菌胺、苯醚甲环唑对甘蔗黑穗病菌冬孢子萌发具有很好的生物活性,EC50分别为0.0117、0.0234、0.0636、0.1238、0.1441、13.7620和25.9300 μg/mL,而丙环唑的活性较低,EC50为155.5000 μg/mL.啶酰菌胺对甘蔗黑穗病菌担孢子增殖没有抑制作用,除嘧菌酯对“+”、“-”两种担孢子增殖的EC50分别为4.3250和5.3040 μg/mL外,其余药剂的EC50均小于1.0000μg/mL.对甘蔗黑穗病菌菌丝生长抑制作用较好的药剂依次为丙环唑、苯醚甲环唑、噻呋酰胺、苯醚甲环唑·嘧菌酯、吡唑醚菌酯、吡唑醚菌酯·啶酰菌胺、啶酰菌胺,EC50分别为0.0145、0.0643、0.1291、0.1689、0.2535、0.6767和4.8610 μg/mL,嘧菌酯对菌丝生长的抑制作用稍差,EC50为94.5000 μg/mL.[结论]供试8种杀菌剂对甘蔗黑穗病菌不同生长时期均具有不同的生物活性,可进一步开展这些杀菌剂的田间药效防治试验.  相似文献   

12.
层出镰孢高效杀菌剂筛选及田间防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玉米鞘腐病是玉米上的一种重要鞘部病害,其病原主要为层出镰孢。为筛选该病的有效防治药剂,本研究选取9种杀菌剂进行了室内毒力测定,并对效果较好的药剂进行了田间防治试验。结果表明:苯醚甲环唑、吡唑醚菌酯、苯甲·嘧菌酯、咪鲜胺、硅唑·咪鲜胺对层出镰孢均有一定的抑制效果,其中苯醚甲环唑、吡唑醚菌酯、咪鲜胺和硅唑·咪鲜胺对层出镰孢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其EC50值分别为2.16,1.59,0.01,0.01mg/L;对孢子萌发的抑制率分别为6.57%,9.09%,59.09%,58.08%;田间防效分别达55.72%,62.54%,52.32%和45.51%,挽回玉米产量损失率分别为2.61%,0.39%,8.45%,10.15%。综合上述结果可知,上述4种杀菌剂对玉米鞘腐病防效显著,可作为防治该病的备选药剂。  相似文献   

13.
为了筛选出对辣椒炭疽病防治效果较好的杀菌剂产品,使用生长速率法和常规喷雾法进行室内毒力测定和田间药效试验。室内毒力测定结果表明:不同药剂对辣椒炭疽病菌菌丝生长速率影响不同,其中10%苯醚甲环唑水分散粒剂、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和250 g/L吡唑醚菌酯乳油对菌丝生长具有较强的抑制作用,EC_(50)值分别为0.64μg/mL、0.95μg/mL和0.26μg/mL,25%溴菌腈可湿性粉剂、70%丙森锌可湿性粉剂和46%氢氧化铜水分散粒剂的抑制作用较差,其EC_(50)值分别为21.08μg/mL、113.43μg/mL和303.47μg/mL。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在推荐剂量下,250 g/L吡唑醚菌酯乳油、10%苯醚甲环唑水分散粒剂2种杀菌剂对辣椒炭疽病具有良好的防治效果。250 g/L吡唑醚菌酯乳油50 mL/667m~2、250 g/L吡唑醚菌酯乳油30 mL/667m~2和10%苯醚甲环唑水分散粒剂58.3 g/667m~2对辣椒炭疽病防效分别为84.03%、80.45%和80.94%。250 g/L吡唑醚菌酯乳油、10%苯醚甲环唑水分散粒剂是防治辣椒炭疽病的有效药剂,建议生产上推广使用,使用时还应注意不同作用机理的药剂之间要轮换交替使用,以避免因长时间使用同一种药剂而使病害产生抗药性。  相似文献   

14.
为有效的防治白菜黑斑病,本研究通过室内试验(生长速率法)对白菜黑斑病菌进行毒力测定,测定苯醚甲环唑、吡唑醚菌酯、嘧菌酯、戊唑醇4种杀菌剂对白菜黑斑病菌的抑制程度,分别计算它们的EC50,并筛选出效果较好的2种药剂进行复配,计算增效系数。由结果得出4种药剂的EC50分别为0.176、3.315、14.707、0.170,表明戊唑醇和苯醚甲环唑对白菜黑斑病菌的抑制程度比较明显;与其他2种药剂相比,吡唑醚菌酯和嘧菌酯对此病菌的抑制程度稍弱,其中嘧菌酯效果最差;由此选择苯醚甲环唑和戊唑醇进行不同体积的二元配比,5个比例为10∶0,8∶2,5∶5,2∶8,0∶10,其中比例为2∶8时表现为增效作用,增效系数为1.73,其余比例药剂复配均表现为相加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明确从我国芒果主产区分离获得的89株葡萄座腔菌对3种杀菌剂的敏感性,以期为葡萄座腔菌引起的芒果病害防控提供参考。【方法】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对采自广西、海南、云南、四川、广东和福建芒果主产区的89株芒果葡萄座腔菌进行咪鲜胺、苯醚甲环唑和吡唑醚菌酯的敏感性测定,并利用DPS 9.01和SPSS 20分析供试菌株对3种药剂的敏感性及交互抗性。【结果】供试89株芒果葡萄座腔菌对咪鲜胺、苯醚甲环唑和吡唑醚菌酯的敏感性存在差异,其中对咪鲜胺的EC50介于0.0048~38.5037 mg/L,平均值为2.8637 mg/L,最大EC50是最小EC50的8021.6倍;对苯醚甲环唑的EC50介于0.0147~8.8935 mg/L,平均值为1.1761 mg/L,最大EC50是最小EC50的605.0倍;对吡唑醚菌酯的EC50介于0.0195~145.0578 mg/L,平均值为8.1939 mg/L,最大EC50是最小EC50的7438.9倍。采自不同芒果产区的芒果葡萄座腔菌株对咪鲜胺、苯醚甲环唑和吡唑醚菌酯的敏感性存在差异,其中采自广东的菌株对咪鲜胺和吡唑醚菌酯的平均EC50最大,分别为8.1127和15.7240 mg/L,采自四川的菌株对苯醚甲环唑的平均EC50最大,为1.6730 mg/L。不同属的芒果葡萄座腔菌菌株对咪鲜胺、苯醚甲环唑和吡唑醚菌酯的敏感性存在差异,其中毛色二孢属(Lasiodiplodia)菌株对3种杀菌剂的平均EC50均高于葡萄座腔菌属(Botryosphaeria)和新壳梭孢属(Neofusicoccum)菌株的平均EC50。【结论】采自我国不同芒果产区的89株芒果葡萄座腔菌菌株对苯醚甲环唑较敏感,咪鲜胺次之,对吡唑醚菌酯的敏感性最低。供试芒果葡萄座腔菌对3种杀菌剂无交互抗性,可合理混合或交替施用。不同来源、不同属的芒果葡萄座腔菌对3种杀菌剂的敏感性存在差异,生产中应根据具体的区域及病原菌种类合理地科学施用。  相似文献   

16.
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9种杀菌剂对胶孢炭疽菌的室内毒力。结果表明:咪鲜胺、丙环唑、抑霉唑和苯醚甲环唑4种药剂对柱花草炭疽病菌株CH008的抑菌效果最好,其EC50值在0.032 3~0.735 2μg/m L,成为最具潜力的替代使用杀菌剂;戊唑醇和吡唑醚菌酯的抑菌效果也较好,其EC50值在1.381 3~3.208 8μg/m L。  相似文献   

17.
为了寻找有效并且安全的桃树炭疽病防治药剂,对不同稀释倍数40%苯醚甲环唑·吡唑醚菌酯悬浮剂对桃树炭疽病的防治效果和安全性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末次施药后7 d时,以2 000倍液处理的防效最高,达95.27%,其次是2 500和3 000倍液处理,其防效分别为92.94%和90.07%,均显著高于40%苯醚甲环唑悬浮剂2 500倍液(CK1)的84.16%和25%吡唑醚菌酯悬浮剂1 250倍液(CK2)的87.28%;末次施药后14 d时,对桃树炭疽病叶片的防治效果和果实的防治效果均以2 000倍液处理的防效最高,分别为93.25%和96.63%,其次是2 500和3 000倍液处理,均显著高于CK1和CK2;安全性试验结果表明,在试验设定的浓度范围内,40%苯醚甲环唑·吡唑醚菌酯悬浮剂对供试桃品种安全。因此,在桃树炭疽病发病初期连续施用40%苯醚甲环唑·吡唑醚菌酯悬浮剂2 000~3 000倍液2次,间隔时间15 d,对桃树炭疽病具有较好的防效,可在生产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采用对峙培养法和混合法,分别测试哈茨木霉(Trichoderma huzirum)和绿色木霉(Trichoderma virid)对印度橡胶榕(Ficus elastica)白绢病致病菌齐整小核菌的抑制作用;分析8种杀菌剂(咯菌腈、苯醚甲环唑、咪鲜胺、啶氧菌酯、嘧菌酯、醚菌酯、吡唑醚菌酯、多菌灵)与木霉的相容性以及对白绢病菌的毒力,测试木霉与啶氧菌酯联用的抑菌效果。结果表明:2种木霉处理后72 h,对峙法抑菌率分别为56.72%和58.01%,混合法抑菌率最高分别为64.52%和60.4%;50%醚菌酯与2种木霉的相容性较高;苯醚甲环唑、咯菌腈和吡唑醚菌酯对橡胶榕白绢病菌毒力较强,EC50分别为0.07、0.07、0.10 ?g/mL;哈茨木霉与啶氧菌酯联用,混合法处理的EC50为0.03 ?g/mL。木霉与啶氧菌酯联用的抑菌效果比单用药剂或菌剂效果好。  相似文献   

19.
7种杀菌剂对牡丹黄斑病菌生长和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筛选防治牡丹黄斑病的化学药剂,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了7种杀菌剂对病菌菌丝生长的抑制活性,并采用涂布平板法测定了多菌灵、苯醚甲环唑及嘧菌酯对病菌分生孢子萌发的影响,在含药平板上测定了对产孢量影响。结果表明,嘧菌酯和醚菌酯可强烈抑制菌丝生长,EC_(50)分别为0.247、0.865 mg·L~(-1),嘧菌酯对孢子萌发和芽管伸长均具有很强的抑制活性,但对产孢量影响较弱。戊唑醇、氟环唑、丙环唑和苯醚甲环唑对菌丝生长也有不同程度的抑制活性,EC50分别为2.808、1.268、4.078、0.446 mg·L~(-1);苯醚甲环唑对孢子萌发的影响较弱,但对病菌产孢有强烈的抑制作用。多菌灵对病菌菌丝生长的毒力为1.034 mg·L~(-1),对孢子萌发及产孢量均有一定的抑制活性。3类杀菌剂均可用于牡丹黄斑病的化学防治,根据其不同的形态毒理学效应应采用不同的施用方法:嘧菌酯可作为保护剂在病害发生前期喷施;苯醚甲环唑可作为治疗剂在病害发生期使用;多菌灵可在病害发生前同嘧菌酯混用或病害发生期同苯醚甲环唑混用,以防止抗药性的出现。  相似文献   

20.
[目的]筛选出防治芝麻枯萎病的有效化学药剂.[方法]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8种杀菌剂对芝麻尖孢镰刀菌的抑制作用.[结果]室内毒力测定结果表明,8种杀菌剂在试验浓度下对芝麻尖孢镰刀菌的生长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氟硅唑对病菌的抑制作用最强,EC50仅为0.232 mg/L;其次是吡唑醚菌酯,EC50为0.759 mg/L,此外多菌灵和苯醚甲环唑对芝麻尖孢镰刀菌也有很强的抑制作用.[结论]为药剂混配和防治芝麻枯萎病提供药剂筛选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