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为研究油菜植株各部位硒含量和富硒能力的分布特征,为富硒油菜专用肥的研究及低硒地区规模化生产富硒菜籽提供可行性参考。[方法]油菜生长不同时期施用等量有机-无机复混腐植酸硒肥,分别采集根、茎、叶、果皮、果实等不同部位样品,采用原子荧光光谱法和固相萃取原子荧光光谱法分别测定总硒、有机硒、无机硒含量,考察油菜植株各部位的富硒能力。[结果]油菜植株各部位富硒能力表现为:总硒含量果实>根、叶>果皮、茎,有机硒果实>叶、果皮>根、茎,始花期施肥时硒含量达到富硒标准。[结论]施用外源腐殖酸硒肥有利于油菜植株各部位硒含量的增加,在始花期施肥时效果最佳,为后续富硒油菜的种植提供参考,选择出芽期施用常规基肥,始花期追施外源腐殖酸硒肥。  相似文献   

2.
【目的】比较土壤中施用不同量硒肥(亚硒酸盐和硒酸盐)对番茄生物量、不同部位硒含量及果实品质的影响,为生产优质的富硒番茄和开发其他富硒蔬菜品种提供参考。【方法】供试番茄品种为金美丽娜,采用盆栽试验,通过在土壤中拌施0.5,1,2和5 mg/kg亚硒酸钠和硒酸钠溶液对番茄进行硒生物强化,以不施用硒肥处理作为对照,测定不同处理成熟番茄的果实生物量、不同部位(果实、茎下部、茎上部、叶下部、叶上部和根)硒含量,以及果实品质参数(有机酸、可溶性糖组成及其含量,维生素C含量等),比较2种硒肥对番茄的硒生物强化效果。【结果】与对照相比,土壤中施用2种外源硒均增加了番茄果实生物量。与对照相比,0.5~5 mg/kg外源硒均显著增加了番茄果实的硒含量(P<0.05),且当土壤中施用硒肥量相同时,硒酸钠处理番茄果实的硒含量极显著高于亚硒酸钠处理(P<0.01)。各施硒处理番茄茎下部、茎上部、叶下部、叶上部和根中硒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P<0.05),且这5个部位的硒含量均随外源施硒量的增加而显著增高(P<0.05)。外源施用硒肥番茄果实中有机酸的组成(草酸、酒石酸、苹果酸、柠檬酸、琥珀酸)几乎没有变化,各处理番茄果实均以苹果酸和柠檬酸为主,但各有机酸组分含量变化较大。与对照相比,外源施0.5~2 mg/kg硒均可显著提高番茄果实中的果糖和葡萄糖含量。与对照相比,土壤中施用0.5~2 mg/kg亚硒酸钠和硒酸钠后,番茄果实总有机酸、总可溶性糖、维生素C 含量及糖酸比均显著升高(P<0.05)。【结论】土壤中施入0.5~2 mg/kg硒酸钠既可确保硒富集效果,又能提高果实品质。基于人体健康的考虑,推荐以在土壤中施用0.5 mg/kg硒酸钠的方式进行番茄的硒生物强化。  相似文献   

3.
采用杭椒2号为材料进行田间试验,研究硒肥施用水平对辣椒果实硒含量、产量及各器官中磷、钾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硒肥不会影响辣椒不同生育期根、茎、叶、花芽中的磷、钾含量。但辣椒株高、茎粗、产量和果实中的硒含量随施硒量的增加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且各指标在施硒量为20 kg/hm~2时达到最高值,该处理下株高为32.26 cm,茎粗为7.29 cm,产量为954 g/株,果实中硒含量为128.81μg/kg。因此,适量施硒可促进辣椒生长,提高果实硒含量和产量。但过量施硒则不利于辣椒生长和产量形成。  相似文献   

4.
探讨了叶面喷施氨基酸硒肥对富硒夏黑葡萄的应用效果,考察其富硒特性及可溶态硒的分布规律.结果表明,富硒最佳硒液浓度为250 mg/kg,效果明显;从夏黑葡萄生长绽叶期就开始定期喷施叶面硒肥,可显著改善叶片质量,有助于葡萄有机态硒的富集,葡萄硒含量最高达138μg/kg;葡萄富硒时期与富硒效果呈正相关关系(R2=0.959...  相似文献   

5.
为明确不同有机硒肥对毛豆植株生长和富硒效果的影响,采用大田试验的方式在毛豆开花期和结荚中后期以叶面喷施的方式施用液体有机纳米硒肥和有机螯合硒肥,分析毛豆植株生长、产量构成和毛豆果实硒含量。结果表明,叶面喷施2种有机硒肥均显著提高了毛豆分枝期、结荚期和成熟期的株高,喷施有机纳米硒显著降低了成熟期毛豆叶片SPAD值,喷施有机螯合硒显著增加了结荚期毛豆叶片SPAD;喷施有机纳米硒能够显著增加毛豆产量,喷施有机螯合硒显著降低了豆粒数、荚粒数、豆粒重等产量构成因素,同时也显著降低产量;喷施有机纳米硒后毛豆果实硒含量为0.45mg/kg;喷施有机螯合硒后毛豆果实硒含量为0.26mg/kg。综上,叶面喷施有机硒肥是增加毛豆果实中硒含量的有效技术手段,喷施相同硒浓度下,有机纳米硒对毛豆植株和富硒的有益作用优于有机螯合硒。  相似文献   

6.
通过分析天然高硒种植区不同农作物及其根系土壤硒含量,研究不同农作物对土壤硒的富集特征。结果表明:①天然高硒种植区,主要农作物及其根系土壤硒平均含量均较高(粮食与蔬菜作物硒平均含量分别为4.8688 mg·kg-1、6.7564 mg·kg-1;相应的根系土壤硒平均含量分别为4.7847 mg·kg-1、2.6590mg·kg-1),但分布极不均匀;②每种作物对硒的累积结果均达到富硒、甚至更高水平;③不同作物对土壤硒的富集能力不同。粮食作物中,以绿豆硒含量最高,富集能力最强;蔬菜作物中,富硒能力最强的为白萝卜,大葱、黄瓜、辣椒、大白菜等富集能力也相对较强。  相似文献   

7.
采用盆栽、亚硒酸钠供硒、原子吸收检测,研究了油菜苗期对硒的生物富集作用动态。试验表明处理硒浓度<18 mg/kg时,随着处理硒浓度的增加,油菜植株干物质累积率在80~100 d时大于45%,最高为硒浓度18 mg/kg(干物质53.18%),最低为对照(23.87%),同期硒元素的积累均超过50%,最高为12 mg/kg硒处理组(硒积累60.80%);硒浓度>18 mg/kg时,60~80 d植株中积累干物质较多,而后期则相对较少,同期硒的积累超过40%;对照60 d以前积累干物质最多(34.58%),硒的积累率也最高(10.97%);油菜各器官均有硒的累积,且随器官发育而增加,苗期结束时加硒处理的油菜各器官的硒累积量顺序为叶>根>茎。茎的硒累积量<20%,叶片硒累积量占全株硒累积量50%以上,根硒总累积量在30%左右;从不同生长阶段积累硒量看,大多数硒是在60d以后积累的,从既要获得较高苗期生物产量,又要积累更多的硒出发,80 d时采收比较理想。  相似文献   

8.
采用不同浓度富里酸硒络合肥进行生姜叶面喷施田间试验,研究外源硒对生姜硒富集、产量及其品质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叶面喷施富里酸硒络合肥可提高生姜中总硒含量,总硒含量在最大处理浓度100 mg/L最高,是CK的3.4倍。施硒浓度为100 mg/L时,可提高姜辣素、粗蛋白含量;施硒浓度为60 mg/L时,可提高生姜中总糖含量和产量;施硒浓度为50 mg/L时,可提高生姜总糖、粗蛋白含量和产量。综合分析不同浓度富里酸硒络合肥对生姜含硒量、姜辣素、粗蛋白、总糖、产量,以及对人食用安全性的影响,在土壤含硒量为0.3 mg/kg以下的中低硒区,叶面喷施富里酸硒络合肥的最佳浓度为60 mg/L;在土壤含硒量为0.3 mg/kg以上的中高硒区,叶面喷施富里酸硒络合肥的最佳浓度为50 mg/L。  相似文献   

9.
硒肥不同施用量对生菜生长品质及硒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有效提高生菜中有机硒含量的肥料筛选和硒肥用量提供参考,进行了亚硒酸钠不同用量(10mg/kg,25mg/kg,50mg/kg)+100mg/kg腐殖酸组配的硒有机-无机复混肥对生菜的生长、外观品质、叶绿素含量以及可食用部位含硒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施用硒肥对生菜生长起促进作用,随着硒肥施用量的增加,植物生长趋势良好;硒肥用量为25mg/kg时,生菜植株的外观品质、叶片数、植株重量、含硒量等指标均达最佳;硒肥中加入腐殖酸可促进植株对高浓度硒的吸收。  相似文献   

10.
基于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调查与富硒资源评价项目调查数据,分析研究区内土壤有效态硒含量及其影响因素,结合农作物调查结果,分析富硒土壤的生物有效性。结果表明,研究区土壤有效态硒含量范围在0.006~0.071 mg/kg,平均值为0.018 mg/kg;有效态硒占土壤总硒的比例为1.69%~11.49%;有效态硒含量与土壤硒全量、有机质含量呈现较好的正相关性,与土壤pH值呈弱负相关性。研究区内有发展富硒产业的潜力,其中不同农作物的富硒能力表现为油菜>茶叶>水稻。对比发现,当土壤硒含量>0.3 mg/kg时即可作为开发富硒农作物的潜力区,并通过调整土壤p H、有机质含量增加土壤中有效态硒含量,促进农作物吸收。  相似文献   

11.
在毛竹林中采用竹腔注射方式进行富硒施肥试验,注射含亚硒酸钠1.5 mg·mL-1的富硒肥10 mL·株-1,通过采集并检测毛竹各器官样品中不同形态硒含量以研究硒元素在毛竹各器官中的赋存形态和分布规律。结果表明:富硒毛竹各器官硒含量与对照相比提高了148.31%~391.64%;竹叶、竹根中硒含量分别达到0.318 9、0.172 8 mg·kg-1,显著高于毛竹其他器官;富硒毛竹竹篼、来鞭硒含量在不同年龄之间差异达到显著水平,其他器官硒元素含量在不同年龄之间差异不显著;富硒毛竹竹枝与竹秆以及竹篼、来鞭、去鞭相互之间的硒含量具有显著正相关关系;富硒毛竹各器官中硒赋存形态主要为有机形态硒,占全硒含量的94.46%~97.29%,其中以蛋白结合态硒为主。  相似文献   

12.
对巴东县野三关镇12个采样点进行调查,研究大蒜(Allium sativum L.)样品的土壤及其大蒜各部位的富硒性。结果表明,12个采样点的土壤、蒜瓣、蒜薹、蒜叶的硒含量分别为0.083~2.676 mg/kg、0.054~0.589 mg/kg、0.038~0.257 mg/kg、0.033~0.152 mg/kg;不同土壤采样点,大蒜的蒜瓣、蒜薹、蒜叶硒含量均有差异;每个处理的蒜瓣对硒的富集性最强,大蒜各部位对硒的富集性强弱表现为蒜瓣蒜薹蒜叶。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不同硒肥对马铃薯产量、硒含量及品质的影响,为富硒马铃薯的生产提供依据。【方法】选用马铃薯“早大白”作为研究对象,采用不同用量(0(CK),1.5,3.0,6.0,10.0 mg/kg)硒酸钠硒肥、亚硒酸钠硒肥、生物炭基硒肥、保水缓释硒肥4种硒肥进行盆栽试验,研究4种硒肥对马铃薯产量、硒含量及淀粉含量的影响。【结果】硒肥用量为1.5 mg/kg(除亚硒酸钠硒肥外)时马铃薯产量增加,之后随着硒肥用量增加马铃薯产量降低;随着硒肥用量的增加,马铃薯总硒含量和有机硒的转化率均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综合考虑马铃薯的产量、总硒含量及有机硒的转化率,硒肥用量以3.0 mg/kg为宜。在适宜硒肥用量3.0 mg/kg时,4种硒肥不会影响马铃薯淀粉的累积。【结论】4种硒肥中,生物炭基硒肥、保水缓释硒肥对马铃薯的增产效果优于硒酸钠硒肥、亚硒酸钠硒肥,硒肥用量以3.0 mg/kg为宜。  相似文献   

14.
研究了不同土壤硒浓度对魔芋生长发育、产量、品质以及球茎硒含量的影响,以期筛选出适合花魔芋生长的最佳土壤硒浓度,为魔芋富硒栽培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当土壤硒含量为10.3 mg/kg时,魔芋球茎全粉和精粉中的含硒量分别为0.284和0.187 mg/kg,且对魔芋生长发育、产量形成以及品质无影响。随着土壤中硒浓度增大,球茎硒含量也在不断升高,而对魔芋叶、根系的生长产生了明显的抑制,导致球茎膨大系数减小,葡甘聚糖含量降低。因此,在土壤硒含量不超过10.3 mg/kg区域可栽植魔芋,且魔芋具有一定的富硒能力。  相似文献   

15.
为明确不同种类硒肥对小麦富硒能力的影响,本研究以山西中部大面积推广的优质小麦品种‘中麦175’为材料,在开花期叶面喷施3种不同种类硒肥(无机硒肥、有机硒肥、纳米硒肥),对小麦农艺性状、产量形成、籽粒硒积累、硒强化指数等进行测定计算。结果表明:小麦开花期叶面喷施硒肥较不喷硒植株干物质量显著增加,千粒重显著提高,产量显著提高,达5.7%~10%,且以喷施有机硒肥最高;成熟期各器官硒含量及其累积量显著提高,籽粒中硒含量达236~275μg/kg,均达到富硒稻谷标准。喷施有机硒肥较纳米硒肥和无机硒肥成熟期茎、颖壳+穗轴及籽粒硒含量及其积累量显著提高,叶硒含量及其积累量显著降低;籽粒中硒代蛋氨酸、甲基硒代半胱氨酸含量显著提高,硒酸盐降低。此外,喷施纳米硒肥和有机硒肥植株和籽粒硒强化指数均显著高于喷施无机硒肥,且籽粒及籽粒有机态硒强化指数均以喷施有机硒肥显著最高。综上所述,小麦开花期喷施有机硒肥有利于通过提高千粒重提高产量,有利于促进植株中硒素向到籽粒中运转,有利于减少籽粒中无机态硒积累,促进有机态硒积累。  相似文献   

16.
喷施硒肥对灵武长枣营养生长和果实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选择出合适硒肥及其最适浓度,提高灵武长枣果实品质和硒含量,选用大田栽培8年生灵武长枣植株为试验材料,分别喷施不同浓度的种植用有机硒肥、有机富硒液体肥、硒之源3种硒肥,测定枣吊生长变化、单果重、横纵径、可溶性总糖、有机酸、微量元素硒等指标,研究喷施不同硒肥对灵武长枣营养生长、果实品质以及果实硒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叶面喷施种植用有机硒肥可促进灵武长枣营养生长,提高果实品质及硒含量,且在喷施浓度为3.6 mL/L处理效果最佳;喷施有机富硒液体肥可提高果实有机酸及硒含量,但果实维生素C含量略有降低;喷施硒之源对灵武长枣的营养生长及果实品质的影响不显著,但能显著提高果实硒含量。喷施浓度为3.6 mL/L种植用有机硒肥能显著促进灵武长枣的生长,提高果实硒含量。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明不同花生品种硒富集能力的差异,为富硒花生品种的选择提供依据。【方法】分别于2016年秋季、2017年春秋季和2018年春季在贺州市仁义镇进行大田试验,对桂花26号、桂花1026号、桂花黑1号、贺油12号、贺油14号和贺油15号共6个花生品种喷施浓度为14mg/L的微量元素硒肥2次,对比分析不同花生品种的籽粒硒含量、硒累积量和产量。【结果】增施硒肥后,6个花生品种的籽粒硒含量均超过0.05mg/kg,均达DB45/T 1061-2014《富硒农产品硒含量分类要求》富硒农产品硒含量标准(0.05mg/kg)的要求;其中,以桂花26号和贺油14号的籽粒硒含量与花生产量表现较好,在4个栽培季节中,桂花26号的花生籽粒硒含量、外源硒利用率分别为0.343~0.449mg/kg和1.96%~5.30%,贺油14号的分别为0.291~0.637mg/kg和3.02%~10.13%;桂花26号的籽粒产量与花生产量分别为1 720.24~2 974.85kg/hm~2和2 510.04~4 346.09kg/hm~2,贺油14号的分别为2 210.05~3 803.41kg/hm~2和3 165.79~5 736.67kg/hm~2;花生出仁率以贺油14号最高,为66.30%~70.98%。【结论】在富硒土壤上增施硒肥种植花生时,建议优先选择贺油14号和桂花26号品种,以保证获得较高的富硒花生产量。  相似文献   

18.
贵州省开阳县土壤硒含量及其制约因素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贵州省开阳县禾丰乡和冯三镇典型土壤为对象,采用环境与地球化学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该区土壤中硒元素的含量、分布及制约因素.结果表明:研究区土壤硒含量范围在0.46~2.31mg/kg,均值为1.42mg/kg,高于全国平均值0.29mg/kg,多数土壤达到富硒、高硒水平;硒含量在水平方向上在不同地层、同一地层的不同采样点及同一采样点的不同部位都存在着明显的空间差异,在土壤剖面上总体趋势是硒元素多富集于表层土壤中;开阳地区富硒岩层和广泛出露含硒量高的石煤层,是开阳地区存在富硒土壤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9.
采用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光谱法(HG–AFS)对湘西9种中药材药用部位中硒含量及其根际土壤硒赋存形态迚行了分析,通过对比不同中药材药用部位生物富集系数来探讨其富硒能力。结果表明:以根茎入药的金荞麦、贝母、大黄、玉竹、黄精中硒含量依次降低,分别为1.01、0.35、0.25、0.24、0.20 mg/kg;以全草入药的小米草、赶山鞭、见血清、虎耳草中硒含量依次降低,分别为1.29、1.17、0.90、0.54 mg/kg。供试中药材硒含量均属于富硒及高硒中药材,金荞麦和小米草具有较好的硒富集能力,适合发展富硒中药材的种植栽培。中药材根际土壤总硒含量平均为1.42 mg/kg,达到富硒土壤标准。湘西中药材根际土壤硒形态主要为残渣态和有机硫结合态,其次为铁锰氧化物结合态,可溶态和可交换态占比较小。  相似文献   

20.
椪柑是湖南省泸溪县农村经济的支柱产业,为提高椪柑果实硒元素含量,打造富硒椪柑品牌,2016—2017年在湖南省泸溪县潭溪镇开展相关研究,试验设计了土壤施用含硒混复肥、土壤施用含硒复混肥加叶面喷施含硒复混肥、土壤施用富硒全价基、土壤施用45%复合肥、土壤施用菜枯和土壤施用农家有机肥6个处理。结果表明:土壤施用含硒复混肥加叶面喷施含硒复混肥后椪柑果实硒含量为16×10~(-3) mg/L,在6个处理中最高,土壤施用农家有机肥次之,椪柑果实硒含量为2×10~(-3) mg/L,土壤施用含硒混复肥、土壤施用富硒全价基、土壤施用45%复合肥、土壤施用菜枯椪柑果实总硒量均5×10~(-4) mg/L。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