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以荷叶离褶伞为试材,以菌丝体生物量和胞外多糖产量为指标,分别采用不同碳源和氮源对5株荷叶离褶伞菌株进行单因素液体发酵试验,以期筛选荷叶离褶伞液体培养最适碳源、氮源及适合发酵菌株,并为探索其工厂化发酵奠定理论基础。结果表明:菌株ZY01、ZY02及ZY03的最适碳源是蔗糖,最适氮源是蛋白胨,其次为麸皮、尿素;菌株ZY04、ZY05以菌丝体生物量为指标的最适碳源是葡萄糖,最适氮源是蛋白胨,以胞外多糖产量为指标的最适碳源是蔗糖,最适氮源分别是尿素、蛋白胨;菌株ZY02的菌丝体生物量为12.626g/L与ZY03的胞外多糖产量为11.5148mg/L在分别以2%蔗糖+0.2%蛋白胨、2%蔗糖+0.3%蛋白胨组合试验中值最大;不同碳、氮源对荷叶离褶伞菌丝体生物量及胞外多糖产量的影响不呈正相关,菌株ZY02、ZY03分别是各指标下的适宜发酵菌株。  相似文献   

2.
以菌丝体生物量和胞外多糖量为指标,分别采用不同碳源和氮源对5株羊肚菌[Morchella angusticeps、M.conica、Morchella sp.(50647)、Morchella sp.(50648)和M.esculenta]进行液体发酵,筛选出这5株羊肚菌的最佳碳源、氮源以及最适合液体发酵的菌株.实验结果表明:5株羊肚菌最佳碳源均为可溶性淀粉,最佳氮源分别为:硫酸铵、蛋白胨、酵母膏、硝酸钠、硝酸钠.最适合液体发酵的菌株为Morchella angusticeps,其生长到第7天时菌丝体生物量最高,可达5.76 g/L;第12天左右时胞外多糖产量最高,可达2.17 g/L.  相似文献   

3.
以菌丝体生物量、菌丝生长速度和菌丝体胞外多糖含量为指标,对3个雁北嗜蓝孢孔菌菌株液体发酵培养的碳源、氮源和无机盐进行优化筛选,以为该菌的大规模培养和人工驯化提供依据。结果显示,海藻糖是1号和2号菌株的最佳碳源,葡萄糖是3号菌株的最佳碳源;3个菌株的最佳氮源均为豆粕粉;最佳无机盐1号菌株是硫酸镁,2号、3号菌株是磷酸二氢钾。  相似文献   

4.
王广耀  佟彤 《食用菌》2011,33(3):11-12
对不同碳、氮源对双孢蘑菇液体发酵菌丝体生物量影响进行研究。单因子试验筛选出的最佳的碳源、氮源分别为蔗糖和蛋白胨,通过正交试验进一步确定碳源、氮源以及无机盐的最佳组合为:蔗糖3.0%,蛋白胨1.5%,MgSO40.1%,KH2PO40.1%。  相似文献   

5.
绣球菌的诱变育种和深层发酵工艺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绣球菌301、302进行紫外线诱变处理,以生长速度为指标进行初筛.再通过深层发酵进行复筛。综合分析菌丝体的生长量和胞内外多糖的产量.选出301—3、302—2为优选菌株。研究不同碳、氮源对诱变株301—3菌丝体生长和多糖产量的影响.认为淀粉、麦芽糖是较为合适的碳源:玉米粉和麸皮是较为合适的氮源。对碳氮源正变试验.确定最佳的培养基组成为:淀粉2.0%、麦芽糖0.4%、玉米粉0.6%、麸皮0.6%。  相似文献   

6.
探讨不同碳氮源对猴头菇液体发酵的影响,并使用正交试验对猴头菇菌株液体培养基进行筛选优化,测定不同糖和玉米粉添加量对其影响。结果:在相同条件下,1.6%玉米粉添加量范围内,玉米粉的添加量与菌丝体干重呈正相关;3.2%糖添加量范围内,糖的添加量与菌丝体干重呈正相关。影响猴头菇液体培养菌丝体干重的主要因素是碳源和氮源,试验表明玉米粉和甘薯粉是猴头菇菌丝体培养的良好碳源,酵母粉和麸皮粉优于其他氮源。试验确定猴头菇的适宜液体培养基配方为2.0%玉米粉、0.3%酵母粉、0.1%KH_2PO_4和0.01%维生素B_2。  相似文献   

7.
杨树菇液体发酵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菌丝体生物量为测定指标,筛选出杨树菇液体培养的最适氮源为蚕蛹粉,最适碳源为可溶性淀粉;确定了杨树菇最佳液体培养基配方为蚕蛹粉4%,可溶性淀粉3%,KH2PO40.1%,MgSO4·7H2O 0.3%;适宜装液量32%,起始pH 7.0,接种量15%,液体发酵周期7d.  相似文献   

8.
研究了鸡腿菇深层发酵培养基及培养条件对菌丝体和胞内多糖产量的影响。对液体培养时间、培养基碳源、培养基氮源及培养基初始pH各单因子进行了实验,结果:培养时间6天、碳源为葡萄糖、氨源为麸皮、初始pH6.0时多糖产量最高。对碳源、氮源、初始pH进行正交实验,确定液体培养基组成:葡萄糖4%、麸皮3%,酵母膏0.5%,KH2PO40.1%,CaCO30.2%,MgSO40.05%,pH4.5。与单因素实验结果有差别。在所试的因素中,pH对菌丝体产量影响较大,氮源对多糖产量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9.
黄伞液体深层发酵培养的营养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贾永 《食用菌》2010,32(5):18-19
通过对多种碳源和氮源的筛选试验,选出适合黄伞深层发酵的碳源为玉米粉和红糖;氮源为麸皮和酵母膏。对碳、氮源的正交试验及无机盐、维生素的正交试验,确定适合黄伞液体深层发酵的最佳培养基组成为:玉米粉3%,红糖2%,麸皮2%,酵母膏0.6%,KH2PO4 0.15%,MgSO4.7H2O 0.05%,VB1 0.002%。菌丝生物量干重可达为13.95 g/L。  相似文献   

10.
以黑木耳1703为供试菌株,采用单因素试验,研究碳源、碳源质量浓度、氮源、氮源质量浓度、接种量、培养基初始pH、摇床转速对黑木耳菌丝体生物量的影响;用正交试验研究葡萄糖、蛋白胨和培养基初始pH对菌丝体生物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葡萄糖、蛋白胨、培养基初始pH对菌丝体生物量影响显著,液体发酵的最佳条件:葡萄糖20 g/L,蛋白胨3 g/L,培养基初始pH为6,接种量为8%,摇床转速为150 r/min。结果为黑木耳1703液体菌种的培养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