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生产中洋葱常发生先期抽薹现象,使产量和品质都受到影响。先期抽薹的原因主要为:一是秋播太早,营养面积过大,肥水管理不当等,使洋葱幼苗在越冬前生长过大,而发生先期抽薹现象。二是缺肥、干旱和弱光、暖冬等条件容易诱导洋葱花芽分化而发生先期抽薹。防止洋葱先期抽薹应采取以下措施: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不同激素处理对叶用莴苣抽薹的影响。【方法】以绿色散叶莴苣耐抽薹GS59品种为材料,采用不同激素喷施处理后,利用酶联免疫法检测叶用莴苣中相关激素水平变化的情况。【结果】对照组在整个处理期内未发生抽薹;矮壮素处理后,叶用莴苣株型紧凑、茎粗壮且不易发生抽薹;赤霉素与生长素处理后植株均提早发生抽薹;三碘苯甲酸处理后,叶用莴苣早期无显著变化,后期发生迅速抽薹现象,但植株叶片小,茎细弱。【结论】在生产栽培时,可根据不同需要,进行激素选择。为了提高产量,可喷施矮壮素;为了促进抽薹开花,赤霉素为最优选择。  相似文献   

3.
药用植物当归早期抽薹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早期抽薹已经成为严重制约当归药材生产的关键问题之一。早期抽薹不仅降低药材产量,对药材品质也有严重影响。综述了当归早期抽薹的概念、发生机制、对药材的影响及防治措施等。导致当归早期抽薹的主要机制包括遗传因子、生境因子、营养物质、栽植密度、施肥等栽培措施。生产中优选良种、温室育苗、控制苗龄、低温贮藏、合理密植等农艺措施均可有效控制当归早期抽薹。研究当归早期抽薹发生的机理机制、调控基因、春花基因、选育耐抽薹品种,对于实现当归优质、高效、稳产、高产具有十分重要的实践意义和科学意义。  相似文献   

4.
综合比较了6个品种和4种栽培方式对春大白菜抽薹性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不同品种之间的抽薹性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强春、良庆的耐抽薹性最强,未熟抽薹率都为0;对照品种丰抗80的耐抽薹性最差,未熟抽薹率最高,达83.33%。“春大将”综合性状表现良好,适宜温州春季栽培。在4种栽培方式中,露地直播+不盖地膜的未熟抽薹率最高,达87.46%;育苗移栽+覆盖地膜、育苗移栽+不盖地膜的无发生未熟抽薹。  相似文献   

5.
孙祥  赵淑明 《北京农业》1995,(12):14-14
甘蓝“未熟抽薹”及其解决方法甘蓝“未熟抽薹”全国各地普遍都有发生,特别是秋冬播、作早春熟栽培时更为明显,经常给生产上造成重大损失。天津种植甘蓝在0.33万公顷以上,秋冬播、作春早熟栽培的也在0.2万公顷以上,每年都有抽薹现象发生,抽薹轻重,损失大小每...  相似文献   

6.
南方地区栽培春甘蓝,无论早熟栽培还是中晚熟栽培,先期抽薹现象时有发生.常造成很大的损失。特别是近几年.由于气候异常,冬季温度偏高(暖冬),春季又常发生倒春寒,同时又因栽培不当等因素影响.故易使春甘蓝普遍发生先期抽薹现象。2002年松溪县种植的66,67公顷春甘蓝普遍发生较为严重的先期抽薹。据对3个乡(镇115户农户约2公顷的春甘蓝田间调查,先期抽薹率在5.49%~81.7%,平均抽薹率达35%左右,给菜农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7.
<正>白菜为叶菜类蔬菜,一旦抽薹,就会影响到产量和品质,而春栽的结球白菜很容易发生未熟抽薹的现象。所以防止大白菜未熟抽薹,是春季栽培的关键。1春栽结球白菜未熟抽薹的原因在白菜不同的生育期内如遇到2℃~10℃低温都能迅速完成春化过程而抽薹;在10℃~15℃的条件下,时间较长也能完成春化作用,另外不同品种  相似文献   

8.
胡萝卜的抽薹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先期抽薹,即播种当年因播期不当或生长前期感应低温等因素而发生的抽薹,这种抽薹一发生,根部的膨大就会受到抑制,肉质变梗,品质显著下降,从而影响胡萝卜的商品性。因此,一般在栽培中,要求……  相似文献   

9.
<正>大白菜通常是秋季播种,晚秋或冬季采收;而春季栽培大白菜则在早春播种,初夏采收。春栽大白菜采收期恰逢市场供应淡季,具有较高的经济收益。但春季栽培存在较大的风险,特别是管理不当易发生先期抽薹问题。因此,须采取相应的技术措施。1.先期抽薹现象大白菜以充实的叶球为产品器官。在大白菜叶球未完全形成(即未达到商品成熟度)时就开始抽薹的现象称先期抽薹。春大白菜先期抽薹较普遍,有时在莲座期叶球未形成时抽薹,但多数是叶球开始形成尚未达到成熟时抽薹。一般  相似文献   

10.
从对大白菜抽薹的外因方面概括了近几年西藏大白菜耐抽薹特性方面的研究进展,归纳了温度、光照、土壤等外界环境对大白菜抽薹性的影响,并对大白菜耐抽薹性状的遗传规律,抽薹性鉴定方法及耐抽薹性育种等方面进行了综述。针对大白菜耐抽薹品种选育现状,总结了存在的问题了并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1.
耐抽薹大白菜种质资源生殖期调控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10份具有不同耐抽薹特性的大白菜种质资源为试材,通过提早播种和人工强制春化处理等方式对其抽薹开花期进行调控。结果表明,3种方法均有提早抽薹开花的效果,其中以人工低温早期处理法效果最显著,抽薹期和开花期平均分别提早26.1和26.9 d,但不同材料之间存在较大差异,对耐抽薹性强的白麻叶类型材料的影响效果略低于青麻叶类型材料。  相似文献   

12.
The endogenous polyamine levels were tested at every developmental stage in different ecotypes of the Chinese cabbage.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polyamincs (PAs) were decreased in the process of flower bud initiation and fornfation, but the floral stem formation and elongation were accompied by PAs increase. The level of Spm was related to the bolting date of Chinese cabbage. During the inducing of flower bud initiation and elongation of floral stem, and the changes of Spm were reversed between early bolting date and late bolting cultivars, but they have the same requirment for Spd for the starting of flower bud initiation and the starting of bolting. The level of Spd changed little during entire developmental stage for early bolting cultivars, but a lot for late bolting cultivars. The time that the highest level of Put appeared is related to the bolting date of Chinese cabbage.  相似文献   

13.
大白菜抽薹性状的遗传规律研究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对大白菜(Brasicacampestrisesubsp.pekinesis)抽薹性状的研究结果表明,大白菜抽薹期是受核基因控制的数量性状,与细胞质遗传无关;该性状符合加性—显性遗传模型,其中加性基因效应比显性基因效应更为重要,显性效应表现为部分显性;控制该性状的隐性基因比显性基因要多,早抽薹对晚抽薹为显性。  相似文献   

14.
以大白菜Bre-1-1-1-1和芜菁W-2-1-8-1自交系杂交产生的F2群体为材料,构建连锁图谱,采用春季自然春化方法,以抽薹和初花日数为表型值,对控制抽薹和初花基因进行QTL鉴定。群体的抽薹和初花时间偏向于大白菜,且呈连续性分布,表明抽薹、初花性状为数量性状,受多个基因控制。抽薹日数与初花日数相关性较高,达到极显著性水平。利用WinQTLCart 2.5软件对抽薹、初花性状进行QTL分析,检测到控制抽薹日数的主效QTL两个,分别位于A02和A09连锁群上;控制初花日数的主效QTL两个,分别位于A03和A09连锁群上,且A09上控制抽薹、初花的QTL位点相同。筛选到了与这些位点紧密连锁的分子标记,可在今后大白菜耐抽薹分子标记辅助选择育种及相关基因克隆中加以利用。  相似文献   

15.
外源激素促控甜菜抽薹过程中淀粉酶活性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利用外源激素促控甜菜抽薹试验,通过分析淀粉酶活性的变化和同工酶电泳,探讨甜菜当年抽薹和抽薹逆转的机理。结果表明,外源激素G-ABA有效促进二年生甜菜当年抽薹,在抽薹过程中,处理后12d淀粉酶活性升高,之后与当年抽薹品种淀粉酶活性下降的变化趋势相似;脱落酸(ABA)和马来酰肼(MH)能够逆转甜菜抽薹,在逆转抽薹处理后7d,淀粉酶活性达到最高值,然后下降,至处理后20d淀粉酶活性又有升高趋势。  相似文献   

16.
大白菜抽薹的影响因素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对大白菜抽薹的影响因素和抽薹习性鉴定指标进行了综述、分析,并对大白菜耐抽薹性在育种和生产上的应用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7.
张文英  王凯华 《湖北农业科学》2012,51(12):2419-2421,2425
以欧洲冬性甘蓝型油菜材料Tapidor为早抽薹供体亲本,以中国半冬性甘蓝型油莱品种宁油7号为轮回亲本,利用分离群体对抽薹性状等进行表型鉴定和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初步构建了2个早抽薹近等基因系(BC6F4).对两个近等基因系及其轮回亲本的农艺性状和生理指标进行调查鉴定,以评价其近等性.结果表明,构建的两个近等基因系的早抽薹性状表现整齐,分别比轮回亲本抽薹时间提早42d和45d;除抽薹性状,部分生育期性状与轮回亲本仍存在一定的差异;对其中1个近等基因系形态学性状分析结果表明,所构建的近等基因系群体内还存在一定的分离.  相似文献   

18.
人工延长光周期对大蒜抽薹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四川二水早为试验材料探究人工延长光周期对大蒜抽薹的影响。在大蒜花芽分化前2周喷施外源GA3后用400 W日光纳灯每天处理5 h补光40 d和单独采用400 W日光纳灯每天处理5 h补光40 d共2个处理,测定大蒜抽薹期生长量及可溶性糖、游离氨基酸、可溶性蛋白以及大蒜素等指标。结果表明,采用400 W日光纳灯每天处理5 h补光40 d可使大蒜抽薹提前20 d,大蒜品质差异不显著,游离氨基酸及大蒜素含量略有升高;喷洒外源GA3后人工延长光周期可使大蒜的抽薹提前30 d,蒜薹及蒜头产量差异不显著,但干物质含量较对照提高2%和8%,促进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质的合成。从本试验可以得出,人工延长光周期可以满足大蒜抽薹对光周期的要求,促进大蒜的早期抽薹,喷施外源GA3能诱导相关酶的合成,打破休眠,显著促进大蒜早期抽薹。  相似文献   

19.
以早抽薹品种CT07和晚抽薹品种T0601为亲本构建F2分离群体,采用分离集团混合分析法 (Bulked segregant analysis,BSA)筛选与菜薹抽薹基因连锁的分子标记.用45条ISSR(Inter-simple sequence repeat,简单重复序列间扩增)引物和20对SRAP(Sequence related amplified polymorphism,序列相关扩增多态性)引物组合进行PCR扩增筛选,其中UBC834、UBC876、E13M4和E5M7对亲本和DNA池的扩增图谱表明,4个引物的差异条带均出现在早抽薹品种CT07和早现蕾(抽薹)池中.经F2代群体单株验证,4个标记均与早抽薹基因相连锁,且标记E13M4最近,距离为16.8 cM,这为菜薹抽薹基因的定位和分子标记辅助育种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20.
为了探讨内源激素与大葱抽薹的关系,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了大葱抽薹植株与未抽薹植株生长过程中脱落酸(ABA)、生长素(IAA)、赤霉素(GA3)以及玉米素核苷(ZR)内源激素的含量。结果表明:较高水平的ABA、IAA、zR含量以及较低水平的GA3含量对大葱抽薹具有促进作用;4种内源激索含量越冬前低、越冬后高,有利于大葱抽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