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目的:了解血液扃患者医院感染的发生特点。为有效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回顾性的调查方法.过录94例医院感染病例的有关病历资料。结果:血液病住院患者医院感染发生率为11.26%;随着住院时间的延长.医院感染率呈升高趋势;主要感染部位为呼吸道,其次是皮肤。位于第三的是消化道;使用化疗、激素、侵入性操怍的住院患者的感染发生率明显高于未使用组,二者之间的感染率差异直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血液病患者是医院感染的高危人群,应根据其医院感染的发生特点,加强预防和控制。  相似文献   

2.
35577例住院病例医院感染调查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荆 《长江大学学报》2006,3(1):264-265
目的:了解和掌握住院患者医院感染状况分布与病原菌资料。分析相关因素以加强控制。方法:对某院2002年1月-2003年12月住院24h以上的35577份病历逐一进行调查。结果:发生医院感染1778例和1875例次.感染率5.00%,感染例次率5.27%;感染部位以呼吸道为主,占55.52%;引起感染的主要病原菌中真菌占44.05%.G^-菌占41.96%;60岁以上患者医院感染率明显高于其他年龄组(P〈0.01)。结论:降低医院感染发病率重在预防.严格执行各种消毒隔离制度;加强环境质量监控;加强对病原学的及时送检.提高检出率。指导临床用药;加强宣教.提高医务人员的院感意识。  相似文献   

3.
目的:加强水疗室人员的管理和控制,预防婴儿院内感染。方法:①加强水疗室的硬件建设和微生物学监测;②加大对水疗室从业人员医院感染的教育和培训力度,通过院感知识讲座、观看录象、岗前培训等方法提高人员素质;③加强水疗室制度建设,实行科主任、组长、消毒监督员三级负责制,制定切实可行的消毒隔离制度及符合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的工作流程,科主任检查落实,并将执行情况纳入个人质量考核中;④加强对游泳婴儿的选择和护理。结果:由于加强了人员的培训及婴儿水疗细菌学监测及院内感染的预防,5年来未出现1例因婴儿水疗引起院内感染。结论:加大医院感染教育力度,通过细菌学监测,有效的预防水疗室医院感染,保障了婴儿的安全、健康。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天门市市乡两级医疗机构卫生消毒质量,控制医院感染。方法:采用现场抽样检测方法,对医院消毒质量进行调查。结果:使用中消毒液合格率仅为60.0%,物体表面合格率为56.4%,医护人员手合格率为70.7%,医院室内空气消毒合格率为49.5%。结论:天门市各级医疗机构消毒合格率较低,提示消毒质量还有待提高。  相似文献   

5.
目的 了解急诊室内空气及常用救治器械污染及消毒状况,以便加强消毒管理,减少院内感染。方法对2006年1—12月(整改前)与2007年1-12月(建立严格的消毒管理制度,严格控制执行控制感染措施,并加强对医护人员进行控制感染知识的培训等整改后)我院急诊室内空气污染、常用救治器械污染及消毒状况进行调查和比较。结果2007年度急诊室内空气和常用救治器械的消毒合格率均明显高于2006年(100.0%vs70.8%,100.0%vs75.0%),消毒后急诊室内空气和常用救治器械平均菌落数分别为(367±72)、(6±4),比2006年明显降低[分别为(540±174)、(6±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0.05)。结论急诊室内空气及救治器械消毒前污染严重。医院管理部门通过建立急诊室内的消毒管理制度,并严格执行控制感染措施,加强人员医院控制感染知识的培训等,可降低手部细菌菌落数,提高空气及物品消毒合格率。  相似文献   

6.
患者气管切开置管后医院感染的调查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谭玲 《湛江医学院学报》2003,21(2):154-154,156
目的:了解患者气管切开置管后医院感染的状况。方法:对我院近3a收治的76例气管切开患者进行医院感染相关因素的分析。结果:76例中发生医院感染19例次(发生率25%);感染部位以下呼吸道最高(14/76,73.7%);患者年龄以≥60岁发生医院感染率最高(32.1%),其次为≤3岁婴幼儿(26.7%);气管切开后住院时间越长,医院感染率越高,医院感染病原菌主要是革兰氏阴性菌(62.5%),原发病以传染病和脑血管病为常见。结论:气管切开置管患者医院感染最常部位是下呼吸道,发生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与术后时间长短、年龄、滥用抗生素及原发病的病种有关。  相似文献   

7.
夏安  郭娟 《长江大学学报》2007,4(3):264-265
目的:研究后腹腔镜手术后表浅切口感染发生的特点.探讨其预防和控制措施。方法:对住院96例后腹腔镜手术患者随机分为2组.采用常规切口处理与改为与身体长轴平行切口.置入引流管后切除周围皮肤及脂肪.换药时撑开引流,延迟拆线的方法对比观察.与院外追踪相结合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96例后腹腔镜手术患者发生表浅切口感染14例.医院感染率为14.6%,其中常规方法处理的切口10例,改良方法2例。结论:后腹腔镜手术后医院表浅切口感染发病率较高;切口改为与身体长轴平行切口.置入引流管后切除周围皮肤及脂肪.换药时撑开引流.延迟拆线可以尽量降低切口感染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8.
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是引起医院感染的重要病原菌之一,在医院和社区的感染人数快速增加。MRSA除对甲氧西林耐药以外,还对临床上普遍使用的多种抗菌药物耐药,所致感染呈散发或暴发流行,治疗困难,病死率较高。MRSA医院内感染的预防和控制迫在眉睫。因此,笔者就其感染临床预防与控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9.
医院内感染已成为当前临床医学和预防医学中的一个重要课题,文献有关肝病患者的医院内感染报道不多,为此本文对520例慢性肝病患者的医院内感染作分析。1材料和方法1.1病例选择及调查方法:全部病例均为我院近5年住院的慢性肝病患者共520例[包括肝硬化220例,慢性活动性肝炎(简称慢活肝)160例,慢性迁延性肝炎(简称慢迁肝)140例」。其中男性368例,女性152例。年龄8~78岁,平均36岁。年龄大于60岁者划为老年组(158例),余为对照组(362例)。住院时间6~174d,平均33do1.2诊断标准:参照美国疾病控制中心的诊断标准。院内感染指…  相似文献   

10.
目的:降低输卵管结扎术切口感染,提高手术成功率。方法:(1)回顾性调查我院l998年1月--2000年1月及输卵管结扎术及切口感染例数,(2)分析感染原因,采取克服措施;(3)再统计2000年2月--2002年2月间输卵管结扎术及切口感染例数。结果:找出前阶段原因并采取相应措施后,感染率由3.3%下降至0.8%(P<0.01)。结论:基层医院只要采取严格的无菌操作,加强管理,手术切口感染率是可以降低的。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新生儿低血糖症的危险因素,以便更好地预防和治疗。方法:对我院2001年3月~2003年2月收治的新生儿605例进行血糖分析。结果:605例新生儿中有85例发生低血糖症,发生率为14.05%,其中早产儿及小于胎龄儿、新生儿窒息、新生儿感染性疾病、新生儿硬肿症发生率分别为22.86%、13.00%、12.57%、10.53%。结论;早产儿及小于胎龄儿、窒息、感染、硬肿是新生儿低血糖的危险因素,对具有低血糖危险因素的新生儿,应于生后进行血糖检测,以早期发现低血糖,及时治疗。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导尿术后院内感染的原因及其预防护理措施.以降低导尿术后院内感染率。方法:对在我院行导尿术后发生院内感染的38例次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我院自2000~2003年闻共施行导尿术398例次,术后发生院内感染38例次,其术后院内感染率为9.55%。结论:导尿操作可产生较多的感染机会.采取针对性的预防与护理措施对降低导尿术后院内感染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手足口病的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措施。方法:对某医院2008年4至10月期间门诊手足口病患儿、儿科住院患儿和相关科室人员及采取的措施进行调查分析。结果:手足口病患儿全部治愈出院;儿科住院患儿及家属、工作人员无1例发生医院感染。结论:通过制定并执行有效地预防、控制对策,杜绝了手足口病的医院感染发生。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宫内感染(IAI)的病因及预防。方法对384例IAI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宫内感染发生率为12.4%,羊水粪染者占35.6%;发生胎膜早破者共173例,占45.1%,其中早产组胎膜早破的发生率为97.8%,明显高于足月产组的37.9%(P〈0.01);宫腔病原体培养阳性142例,占37.0%。结论宫内感染与早产性胎膜早破、羊水粪染、生殖道感染等有关,在围生保健和分娩过程中应加强管理,积极预防和治疗宫内感染以改善母儿预后。  相似文献   

15.
目的:对医院使用的75%乙醇污染状况进行调查分析,为防止消毒剂的污染及医院内感染发生提供实验依据。方法:按照《消毒技术规范》标准进行细菌总数检测;用VITEK-32型全自动细菌鉴定仪鉴定细菌。结果:75%乙醇消毒剂细菌超标率为8.1%(5/62);经鉴定为解淀粉芽孢杆菌、地衣芽胞杆菌、蜡样芽胞杆菌、嗜热芽胞杆菌。结论:75%乙醇易受到革兰阳性芽胞杆菌的污染,医护人员应树立严格的消毒灭菌观念,在使用中容器应加盖。小瓶盛装并及时更换;配制时应对环境空气和容器进行严格消毒灭菌。同时应建立、健全医院消毒管理、监督制度。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划州币淡水鱼类华支睾吸虫囊蚴感染状况.为该病的预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取7种常见淡水鱼668茶,米用压片法和消化法谊测华支睾吸虫囊蚴感染情况分析,并从阳性鱼中分离出的华支睾吸生虫囊蚴感染家兔。结果:检出华支睾吸虫囊蚴有4种鱼.以麦德鱼检出率最高(33.33%),余依次为鳍鮍鱼(25.00%)和白鲢(25.00%)、棒花鱼(23.33%),平均18.86%,鳊鱼、鲤鱼、鲫鱼等未捡出;从阳性鱼中分离出的华支睾吸虫囊蚴感染家兔.35d后肝脏镜拴均获华支睾吸虫成虫。结论:荆州市部分淡水鱼存在华支睾吸虫囊蚴感染。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穿琥宁注射液不良反应的一般规律和特点,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查阅《中国医院知识仓库CHKD期刊全文库》(1994-2007年3月)穿琥宁注射液不良反应的有关文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穿琥宁注射液所致不良反应在40岁以前发生率较高,其出现时间多发生于用药30rain内(94.0%),主要为过敏反应,过敏性休克占总数的31.34%。结论:临床医师、药师应了解穿琥宁注射液所致不良反应的规律和特点,提前预防,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18.
对湛江市18所医院消毒质量三次抽样监测的结果显示:消毒合和率75.7%。消毒质量市级医院比部队和区级医院好,而小型医院较差。消毒项目中病房的物体表面和室内空气消毒合格率均<50%。部队、区级和小型医院的医护人员的手消毒合格率≤70%。表明我市医院内环境污染和医护人员带菌状不容忽视,管理部门应加大卫生消毒管理和检测的力度。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医院感染危险因素,并提出相应的护理对策,以控制感染的发生.方法 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对2005年1月至2010年1月出院的185例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原因进行分析.结果 185例中发生医院感染27例,医院感染发生率为14.6%;感染30例次,例次感染率为16.2%;医院感染发生的...  相似文献   

20.
手术室担负着外科患者常规手术和急危重症的抢救任务,外科手术的危险之一就是术后感染,预防和控制手术室院内感染至关重要。手术室工作质量直接影响手术患者的预后及医院的医疗效果,只有采取科学有效的管理措施,才能保证外科手术顺利进行,降低无菌手术感染率,提高手术质量,减轻患者的痛苦和经济负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