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我院2003年11月至12月行腹腔镜手术46例,手术后28例切口感染。经实验室检查与临床表现等综合分析,诊断为非结核性分枝杆菌感染。现将综合调查分析结果及应对措施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我院2003年11月至12月行腹腔镜手术共46例,其中胆囊切除41例、卵巢囊肿3例、宫外孕1例,手术后切口感染28例,切口感染率60.95%。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术中预防性留置皮下潘式引流管后持续中心负压吸引预防肥胖患者腹部手术切口脂肪液化的临床价值。方法将我院肝胆外科245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n=125例)术中预防性留置皮下潘式引流管联合术后持续中心负压吸引预防切口脂肪液化。对照组(n=120例)采用传统碘仿纱布换药引流,对比两组患者切口发生脂肪液化及愈合情况。结果观察组可明显减少术后换药次数,促进术口愈合,减少二期缝合率,缩短患者住院时间,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术中预防性留置皮下潘式管联合术后持续中心负压吸引预防腹部手术切口脂肪液化作用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减少急性化脓性阑尾炎手术切口感染机会。方法:对21例急性化脓性阑尾炎开腹显露阑尾后,先穿刺抽脓。防止术中阑尾穿孔污染切口.再切除阑尾。结果:21例病人手术切口全部甲级愈口。结论:急性化脓性阑尾炎术中阑尾穿孔会污染切口.术中穿刺抽脓法可消除这一潜在的污染源。减少切口感染的机会。  相似文献   

4.
目的总结小切口法根治腋臭的效果。方法术区标记腋毛范围,平行腋窝皱襞作两个平行切口,将标记范围3等分.皮下浅筋膜层游离皮肤及部分皮下脂肪,皮肤切口缘缝线牵引,显露皮瓣下顶泌腺体和毛囊组织。直视或2.5倍放大镜下彻底剪除顶泌腺体和部分毛囊。剥离范围外缝线,留线尾,打包加压包扎。结果132例患者中,127例手术切口均Ⅰ期愈合。皮瓣边缘坏死2例各1侧,皮下积液2例3侧,皮下血肿1例1侧合并皮瓣部分坏死均经换药后完全愈合。其中,112例患者随访0.5~1a,有3例仍有轻微的异味,但较术前明显减轻,其余109例无任何异味。结论平行腋窝皱襞小切口手术是较好的腋臭根治方法,方法简单,并发症少,手术效果确切。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精细包皮环切术对包皮过长及包茎患者的效果。方法:设计包皮切除长度,作出标志,仅切除包皮皮肤而不伤及皮下组织,临皮缘用3-0丝线精细缝合,术后免拆线。结果:56例术后伤口均一期愈合,无继发出血及感染,术后阴茎外形美观。结论:该术式对包皮过长及包茎的患者可获满意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乙状窦后锁孔入路切除听神经瘤的手术操作技术。方法:15例听神经瘤采用单侧枕下乳突后“J”形皮肤切口.环钻骨瓣成形,显微镜下手术切除听神经瘤。结果:肿瘤全切除12例.次全切除3例。面神经解剖保留13例,2例术中断裂。术后无颅内感染、颅内血肿、皮下积液、脑脊液漏并发症。结论:乙状窦后锁孔入路是切除听神经瘤的一种有效、安全、便捷的微创手术入路。  相似文献   

7.
目的:总结腹腔镜辅助二孔法阑尾切除术治疗化脓性阑尾炎的经验。方法:对腹腔镜辅助二孔法阑尾切除术治疗化脓性阑尾炎21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选择发病时间小于60h的病例,根据阑尾近端的位置选择所垂直对应的腹壁作切口,阑尾提出腹壁外后行阐尾切除术,创口只作皮下缝合。结论:腹腔镜辅助二孔法阐尾切除术在化脓性阑尾炎手术中具有创伤小、痛苦轻、创口感染的并发症少、住院时间短、术后恢复快等优点,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总结高龄患者梗阻性左半结肠癌的外科治疗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1994~2002年间31例70岁以上急性肠梗阻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29例肿瘤一期切除.2例囡肿瘤广泛腹腔转移不能切除而仅行双腔造瘘。本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32.3%(10/31.其中有些病例可发生几种并发症),包括肺部感染4例,心功能不全、泌尿系感染、切口感染各3例,严重水电解质紊乱、脓毒性休克、腹壁切口全层裂开、肠瘘各2例,多器官功能衰竭1例。围手术期死亡1例。结论;对于高龄梗阻性左半结肠癌患者,加强围手术期处理,重视合并疾病的治疗,早期诊断并及时手术是提高疗效.减少并发症的关键。  相似文献   

9.
目的:评价直肠下段癌行Mile’s手术.经腹膜外通路制作人工肛门的临床效果。方法:对7l例低位直肠癌行Mile’s手术切除.造口段结肠经腹膜外穿通腹壁肌肉引出腹壁行人工肛门单腔造口;与同期完成的46例传统Mile’s手术人工肛门进行随机对照分析。结果:改良组90.14%(64/71)和传统组23.91%(11/46)的病人术后3个月控便满意,改良组91.07%(51/56)和传统组40.54%(15/37)的病人术后1年控便满意。改良组无人工肛门缺血坏死、脱出及人工肛门旁摘等并发症;切口感染、造口周围皮肤炎症的发生率低于传统Mile’s组(P〈0.05)。结论:改良术式提高了人工肛门的控便能力.减少了人工肛门的并发症.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0.
带锁髓内钉治疗下肢长骨开放性骨折41例体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观察带锁髓内钉治疗下肢长骨开放性骨折的疗效。方法:对41例下肢股骨干、胫骨干开放性骨折.采用彻底清创,小切口切开复位带锁髓内钉固定(合并腓骨骨折用克氏针髓内固定)治疗。结果:1例骨折延迟愈合.术后4月复查X线显示骨折端骨痂少.骨折线仍明显;5例胫骨干骨折患者出现不同程度皮肤软组织坏死,经皮瓣转移修复愈合。其余患者骨折正常愈合。结论:带锁髓内钉治疗下肢长骨开放性骨折,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外伤性股动脉瘤并感染的诊治。方法:对我医院近5年来所收住的9例的临床资料进行总结分析。结果:9例均行股动脉瘤切除、自体大隐静脉或人造血管移植术,自体大隐静脉移植术后,其中l例由于病变血管未完全切除,术后残留病变的股动脉破裂出血,需再次手术;人造血管移植术后,其中l例移植血管内血栓形成导致移植血管阻塞,但动脉血管造影提示股深动脉穿交通畅,患肢远端血运好,未再次手术治疗。其余7例移植的血管通畅。结论:在腹股沟区血管不洁注射毒品可引起外伤性股动脉瘤并局部感染,治疗上可采取股动脉瘤切除、自体大隐静脉或人工血管移植术。股动脉瘤在股深动脉以下者,穿支与腺动脉网侧枝循环代偿好.即使血管移植失败,也不需再次手术。  相似文献   

12.
目的:评价食管癌切除经食管床颈部食管胃吻合术的疗效及并发症。方法:80例食管上中段癌经食管床颈部行食管胃吻合二切口术。结果:全组无吻合瘘和死亡病例。80例术后出现并发症25例(其中肺部感染8例,心律失常8例,心肌梗塞1例,吻合列,乳糜胸2例)。术后3a生存率为75.4%,5a34.5%。结论:本术式优于其它术式,且具有儿好,并发症少,时间短优点。  相似文献   

13.
目的:比较抗生素在老年胆囊切除围术期用药中2种方案的效果。方法:将100例老年胆石症患者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在术前给予抗生素滴入,术后连续用药4d;对照组在术后常规使用抗生素。直至体温正常后再连续使用1~2次,比较2组患者用药后效果。结果:观察组胆汁培养、术后切口感染率、抗生素使用量、平均住院天数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观察组效果优于对照组.在医院中推广围术期给药预防切口感染有意义。  相似文献   

14.
转移皮瓣在修复肌腱、骨和关节外露、难愈性溃疡及功能重建术中,应用十分广泛。1985年9月至1995年6月,我们共应用带蒂皮瓣修复复杂创面103例,疗效满意,现将结果报道如下。1材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103例中,男61例,女42例,年龄最小16岁,最大75岁。造成皮肤缺损的原因:交通及工伤事故门例,毒蛇咬伤23例,肿瘤切除15例,慢性溃疡4例。1.2手术方法受区创面在术前必需做好充分准备,慢性溃疡及其他感染创面必需积极换药,减少细菌量,术中做到彻底清除无生机组织。新鲜外伤也要彻底清创,将污染伤口转变成干净伤口。皮瓣设计:无知…  相似文献   

15.
PPH治疗环状内痔56例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肛门吻合器痔上粘膜环形切除及肛垫悬吊术(PPH)治疗环状内痔手术前后的护理措施。方法:对56例实施PPH的环状内痔患者术前给予心理支持.严铬的肠道清洁准备.术后台理的饮食.温水坐浴及健康教育。结果;56例实施PPH手术的环状内痔患者均获痊愈。术后无1例发生大惩失禁,肛周感染和吻合口狭窄.随访6月无大使失禁和复发。结论:术前给予心理支持.严格肠道清洁.术后台理的饮食.坐沿及健康教育有利于环状内痔患首PPH手术后的恢复.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目的:评价直肠下段癌行Mile's手术,经腹膜外通路制作人工肛门的临床效果.方法:对71例低位直肠癌行Mile's手术切除,造口段结肠经腹膜外穿通腹壁肌肉引出腹壁行人工肛门单腔造口;与同期完成的46例传统Mile's手术人工肛门进行随机对照分析.结果:改良组90.14%(64/71)和传统组23.91%(11/46)的病人术后3个月控便满意,改良组91.07%(51/56)和传统组40.54%(15/37)的病人术后1年控便满意.改良组无人工肛门缺血坏死、脱出及人工肛门旁疝等并发症;切口感染、造口周围皮肤炎症的发生率低于传统Mile's组(P<0.05).结论:改良术式提高了人工肛门的控便能力,减少了人工肛门的并发症,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创建皮肤藓菌感染动物模型的方法,观察完成抗真菌治疗后获得的效果表现。方法:选择健康豚鼠76只。随机将所有豚鼠分为两组,分别为须藓毛藓菌感染组以及犬小孢子菌感染组。利用磨砂法创建模型。在上述两组中设立阴性对照组。各包括2例豚鼠。针对两组36只豚鼠,随机分为A1组(伊曲康唑治疗组)、A2组(特比萘芬治疗组)以及A3组(未治疗组)。完成治疗后针对动物模型实施真菌学检查以及实施皮肤病变评分。结果:未实施治疗的感染动物。表现出皮损现象,并且较为显著.对其实施真菌学检查为阳性。A1组、A2组同A3组进行比较,在动物皮损评分以及真菌学治愈率两方面,优于A3组明显(P〈0.05)。结论:针对须藓毛藓菌感染动物模型以及犬小孢子菌感染动物模型,选择伊曲康唑进行治疗,同选择特比萘芬进行治疗,均能够获得显著效果。  相似文献   

18.
耳廓假性囊肿的治疗方法颇多,而疗效不一。我科自1997年4月~1999年12月,用囊腔内置管、加压包扎治疗本病30例,取得满意疗效,现介绍如下。 1 临床资料 30例中,男18例,女12例,年龄7~70岁。均系不明原因耳廓上出现局限无痛性包块。其中位于三角窝13例,耳甲腔9例,同时波及三角窝及耳甲腔8例。全部为单耳发病,病程3天至30天。 2 治疗方法 取内径0.8mm,外径1mm,总长25mm的硬膜外导管(去芯)1根,消毒备用。患者取坐位,头偏向健耳,局部严格消毒,用2%盐酸利多卡因1ml作囊肿低位皮肤浸润麻醉,用手术尖刀片在囊壁麻醉处作一1.5mm小切口,切穿囊壁,可见淡黄色液体经切口流出,将备用的硬膜外导管经切口插入囊腔,深约15mm,挤压囊壁使囊液经硬膜外导管和切口处完全排出。将外露硬膜导管用胶布固定在外耳廓皮肤上,切口处涂抗生素软膏,囊肿部位垫无菌纱布,加压包扎,包扎宜紧不宜松,嘱患者在包扎期间不能自行松动包扎物,治疗中若有松动,则需要重新加压包扎。3~4天后,拨出硬膜导管,然后再加压包扎2天。治疗期间,口服磺胺药,以防感染。 3 结果 治疗后28耳切口I期愈合,耳廓无增厚改变,原隆起处皮肤平滑,2耳在治疗期间,硬膜导管脱出切口,重新按原方法置管加压包扎,愈合结果同前。总治疗期限为5~6天,随访半年,均未复发。 4 讨论 假性囊肿病因未完全明确,一般认为是软骨间积液及渗液,目前的治疗方法有激光、冷冻及手术等,但治疗方法复杂,病程较长且设备昂贵,患者治疗费用较高,硬膜外导管置入囊腔后,囊腔内产生的囊液经导管引流无法蓄积在囊腔内,然后通过加压促进囊壁与软骨间的愈合,缩短病程。治疗期间应特别注意无菌操作,同时口服抗生素预防感染。本组病例中未发现感染及耳廓变化情况,且此法操作简单,效果佳,疗效短,并发症少,无须特殊器材及设备,值得基层医院推广。  相似文献   

19.
在眼睑裂伤中,常合并有泪小管断裂,应一期手术修复。手术中最关键的是寻找泪小管鼻侧断端,寻找的方法常用的有5种:直视法、试探法、注射法、探通法及切开泪囊法。在临床实践中,除切开泪囊法比较容易外,其他方法操作起来均有一定的难度,尤其是眼部伤口不规则、污染严重者,很难找到泪小管鼻侧断端。切开泪囊法会增加新的面部瘢痕,患者多难以接受。我院自1996年6月至1999年5月共收治泪小管断裂病人34例,在手术中采用自制的泪道探通器结合直视法,均一期手术获得成功,并感到手术操作容易、时间短。现报道如下。 1 一般资料 本组34例均为单眼。其中男性30例,女性4例。右眼22例,左眼12例。受伤原因:拳击伤14例,占41.2%;被金属挂伤8例,占23.5%;跌落致眼部外伤8例,占23.5%;锐器伤4例,占11.8%。跌落致眼伤者其伤口污染最严重。 2 手术方法 清洁伤口后行眶下、筛前及面神经远端阻滞麻醉。麻醉满意后,在显微镜下寻找泪小管鼻侧断端。伤口规则、污染较轻者,往往可以发现白色的环形断端,在周围红色的软组织中比较明显。找到鼻侧断端后,用0.9mm泪道探针自断端插入至鼻腔并留置。扩张下泪小点,将带有以针灸针为管芯的硬膜外导管自下泪小点插入,通过颞侧断端,在取出0.9mm泪道探针同时将硬膜外导管自鼻侧断端插入,通过泪囊直至鼻腔,抽出管芯,在显微镜下以9~0缝线吻合泪小管3针,不能穿过管腔。对位缝合软组织及皮肤,将硬膜外导管缝合固定于颧部皮肤。对于伤口极不规则、污染较重难以找到鼻侧断端者,用4.5号冲洗针头弯成类似猪尾样探针,由上泪小点插入,试探由泪总管进入下泪管,边探通边注液,如有阻力则后退一点,注液后再往前探,有时探针会进入鼻泪管,略微改变冲洗针头的形状后再探,经几次努力,都能进入下泪管,并能看到液体自鼻侧断端涌出,随即冲洗针头也自鼻侧断端露出。再以0.9mm泪道探针自鼻侧断端插入,依上述方法即可完成手术。术后2天伤口换药,7日皮肤拆线。经常活动硬膜外导管,并由硬膜导管内冲洗泪道,1月后拔管,拔管后冲洗泪道2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