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篇
  免费   0篇
林业   2篇
农学   1篇
综合类   13篇
园艺   4篇
植物保护   6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14年   2篇
  2006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0年   7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3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对数千份云南稻种资源初步进行了农艺性状及抗性鉴定,云南稻种资源极其丰富多采,尤以大穗、大粒、优质资源居多,但其缺点亦很突出,如植林高、叶披散、易倒等。针对云南稻在江苏的利用问题开展了有关研究,利用云南稻培育出香血糯等名贵品种并用于生产。通过同工酶分析初步推论了云南稻在稻种起源进化上的地位。  相似文献   
2.
3.
不同温度和温湿度组合对米蛾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不同温度处理对米蛾有不同饲养效应。试验结果表明:以26℃饲养米蛾效果最好,幼虫存活率,平均蛹重,平均蛹长,成蛾率,产卵量,繁殖倍数均居首位。25℃和28℃对米蛾的生长发育和生殖产卵均有不利影响,21℃不适合米蛾生长发育的需要。在26℃条件下,采用人工加湿的办法,使相对湿度保持在84%左右,对米蛾生长发育和繁殖均有明显促进作用,各项生物学指标分别达到:幼虫存活率95.8%,平均蛹重31.54毫克.平均蛹长9.64毫米;成蛾率55%,单雌产卵量370粒,群体繁殖倍数达59倍。降低湿度,不但延缓米蛾的发育进度,还直接降低了米蛾的产卵量和繁殖倍数。  相似文献   
4.
我国亚洲玉米螟赤眼蜂种类及优势种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相似文献   
5.
天敌─刺兵蝽在不同湿度条件下饲养研究王丽荣,王秀华,陈琳,张荆(沈阳大学,沈阳110044)(沈阳农业大学,沈阳440161)刺兵蝽[Podisusmaculiventris(say)]属半翅目、蝽科、益蝽亚科、是捕食性昆虫,原产北美地区。笔者198...  相似文献   
6.
辽宁省玉米螟天敌资源调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作者调查了辽宁省玉米螟的天敌资源,共发现寄生线虫、微孢子虫、细菌、白僵菌、赤眼蜂、长距茧蜂、寄生蝇和步甲等26种。其中拟暗褐赤眼蜂、蔗二点螟赤眼蜂为国内分布新纪录;铁岭赤眼蜂、铗突赤眼蜂为新种。玉米螟赤眼蜂为第二代玉米螟卵期的优势种天敌,玉米螟长距茧蜂为幼虫期的优势种天敌。并报道了玉米螟长距茧蜂的生物学和应用药剂防治粘虫时对长距茧蜂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湿度和温湿组合对玉米螟赤眼蜂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玉米螟赤眼蜂Trichogramma ostrimriac Pang et chen)是寄生于玉米螟卵的优势种群,对第二代玉米螟的控制作用明显,自然寄生率常达80%以上。目前,这一重要天敌尚未得到广泛的利用。我们在研究了温度条件对玉米螟赤眼蜂作用的基础上,试图进一步弄清不同湿度及温湿度组合对其影响,为加速其繁殖与利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8.
春季大棚种植松花菜、夏季避雨种植豇豆、秋季露地种植甘蓝是在黄石开创的新种植模式。春季大棚种植松花菜能避开高温、干旱天气,病虫害少、灌溉少、除草少;夏季避雨种植豇豆能降低温度、减弱光照和避雨,从而减轻病害,减少水分蒸发;秋季甘蓝先避雨后露地种植能提高成活率,减少病虫害的发生,这种种植模式1年种3茬,能大大降低病虫害防治和人工成本,达到节约成本、提高效益、保护环境的绿色种植目的。  相似文献   
9.
黄石地区市场上以前销售的厚皮甜瓜均是从新疆、青海、海南等外地调运来的,本地区没有种植过厚皮甜瓜。经过多年的示范试验,通过筛选优良品种,选择最佳播种期,改进栽培管理技术,黄石地区种植厚皮甜瓜喜获成功,甜瓜单季每667 m^(2)产量达到3000 kg,产量高。免耕、连作技术节约了化肥、农药、人工,由于就地种植,就近销售,商品瓜不需提前采收,成熟度更高,口感更好,更新鲜,货架期更长,同时可在大棚长时间挂果,分期分批采收销售,延长销售期,减轻销售压力,增加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0.
长期利用赤眼蜂大面积防治玉米螟的效果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辽宁省西丰县、岫岩县,通过17年来长期连续坚持利用松毛虫赤眼蜂大面积防治第1代玉米螟试验结果表明,发现自大面积放蜂治螟以来,玉米螟一代卵期赤眼峰的自然寄生率逐年提高,至今已达(?)O%左右;1、2代玉米螟幼虫和蛹的各种寄生性天敌的自然寄生率也逐年显著提高,由此使一代玉米螟的为害也逐年显著减轻,自80年代以来玉米被害率稳定于10%左右。测定玉米种籽和土壤样品表明:六六六、DDT和1605农药的残留量有所缓解,使天敌种群数量逐步回升,进而加强了这些天敌、对1,2两代玉米螟的自然控制作用,解决了玉米蝶的危害,促使农业生态系统向良性循环发展,达到在较长时期内玉米螟种群数最相对稳定在较低的动态平衡水平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