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牛传染性鼻气管炎是由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病毒引起的一种牛的热性、急性、接触性传染病。该病是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规定的必须上报的疾病之一,在我国也被列为二类疫病。牛传染性鼻气管炎可降低牛的肥育率、繁殖率和产奶量,给养牛业造成了重大经济损失。从病毒的分离鉴定、血清学以及分子生物学等方面对该病的诊断方法进行综述,以期为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的检测和防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正>牛传染性鼻气管炎是由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病毒或牛疱诊病毒Ⅰ型感染引起的一种急性接触性呼吸道传染病,1980年从新西兰引进的奶牛中首次发现。牛传染性鼻气管炎对国外的种牛引进传入我国的,该病给我国的畜牧业和牛产品带来了非常严重的危害和损失,严重影响了我国养牛业的发展。1临床症状和病理变低该病又称坏死性鼻炎或红鼻病,临床表现多样,可分为三种类型。  相似文献   

3.
牛传染性鼻气管炎,被称为坏死性鼻炎和红鼻子病,是由病毒引起的牛的急性、热性、接触性传染病,该病还会引起多种其他类型的疾病,给养牛业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所以及时了解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的诊断方法和防治措施具有重要意义。本文详细介绍了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的临床诊断方法和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4.
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病毒属于疱疹病毒I型,可导致牛发生高度接触性、病毒性传染病,病牛和带毒牛是主要传染源,感染牛出现结膜炎、脑炎和流产等临床症状,危害较大。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病毒具有潜伏感染特征,可以潜伏在三叉神经节等部位,在机体抵抗力下降时就会发病,潜伏感染的牛可以长期带毒并不断向外界排毒。控制该病主要通过疫苗免疫,当前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疫苗主要包括传统的灭活苗、弱毒苗以及基因工程疫苗,其中基因工程疫苗是一种新型疫苗,包括基因缺失疫苗、活载体疫苗、亚单位疫苗及DNA疫苗,各种疫苗各有优点。本文主要综述牛传染性鼻气管炎基因工程疫苗的最新研究进展,为该病的综合防控奠定基础,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牛传染性鼻气管炎(IBR)又称"坏死性鼻炎"和"红鼻病",是由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病毒(IBRV)引起牛的一种急热性、接触性传染病。福安市溪潭某专业合作社由于多渠道引进牛进行养殖,造成该疫病的发生。笔者通过中西医辨证施治,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将牛传染性鼻气管炎总结如下,以期为临床诊治该病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6.
《畜牧与兽医》2016,(3):161-162
正牛传染性鼻气管炎(Infectious bovine rhinortracheitis,IBR)是由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病毒(IBRV)引起的一种急性热性接触性传染病。该病又称牛疱疹病毒1型感染、"牛传染性坏死性鼻炎"或"红鼻病"。该病可导致机体细胞免疫功能降低和免疫抑制,易引起继发感染,主要通过空气、媒介物或者与病牛直接接触而传播,传染性强,对产奶、繁育及使  相似文献   

7.
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病毒(IBRV)是引起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的病原。文中介绍了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的各种检测方法的研究进展,包括病理组织学诊断、病毒的分离鉴定、免疫学检测和核酸分子检测,为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的检测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  相似文献   

8.
正牛传染性鼻气管炎是由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病毒引起的牛的一种接触性传染病,又称坏死性鼻炎、红鼻病。在临床上以上呼吸道和气管黏膜发生炎症、呼吸困难、流鼻液等为特征,还可出现生殖道感染、结膜炎、脑膜炎、流产、乳房炎等临床症状。该病1955年在美国首次报道,之后欧洲、大洋洲以及亚洲地区也都相继出现,现在成世界性分布。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病毒侵入牛体内  相似文献   

9.
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病毒是牛易感的病毒性传染病,以呼吸道症状为主,是一种急性、热性、接触性传染病。近年来,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病毒的发病呈上升趋势,对养牛产业危害较大,加强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病毒的实验室检测对预防和控制本病起到关键作用,本文主要综述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病毒的检测方法研究进展,为相关疾病的诊断及防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牛传染性鼻气管炎是由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病毒引起的急性接触性传染病,又称牛疱疹病毒Ⅰ型感染、红鼻病或牛传染性坏死性鼻炎.患牛临床特征表现为呼吸困难和发热,有鼻炎、鼻窦炎、喉炎和气管炎.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将牛传染性鼻气管炎列为B类疫病. 1 病原 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病毒属于疱疹病毒,病毒呈球状,直径约200毫微米.可在牛肾、牛胎肾、猪肾、羊肾及马肾细胞上生长,并可发生细胞病变,均产生核内包涵体.  相似文献   

11.
<正>牛传染性鼻气管炎是由牛疱疹病毒Ⅰ型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病毒引起的一种具有高度传染性的疾病。本病最常表现为鼻气管炎、结膜炎、发热,病程短和康复率高。根据临床表现可将该病分为呼吸道型、生殖道感染型、脑膜脑炎型、眼炎型和流产型。1流行病学特点用病毒进行实验攻击时,各种年龄和品种的牛均易感,但6月龄以上的动物常自然发病,很可能与它们更多暴露于传染源有关。  相似文献   

12.
牛传染性鼻气管炎是由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病毒引起的一种高度传染性疾病,可延缓育肥牛群的生长和增重,使患病奶牛的产奶量明显减少甚至停乳,感染种公牛的精液带毒,给养牛业造成经济损失。主要对该病的病原、流行病学、临床症状、病理变化、诊断方法及防控措施作一介绍,以期为有效防控该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牛传染性鼻气管炎是由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病毒引起的一中急性、接触性传染病,患病牛只通常表现为发热、呼吸困难、鼻炎或鼻窦炎等。该病的发病率很高,但死亡率较低,亚临床型的病例较为常见,但是发病过程中容易继发感染,且对肉牛的产肉性能、种公牛的精液质量以及奶牛的产奶量都有一定的影响。本文从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的病原、临床症状以及综合防治措施等方面进行了阐述,为该病的综合防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牛传染性鼻气管炎是由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病毒引起的一种高度传染性疾病,可延缓育肥牛群的生长和增重,使患病奶牛的产奶量明显减少甚至停乳,感染种公牛的精液带毒,给养牛业造成经济损失.主要对该病的病原、流行病学、临床症状、病理变化、诊断方法及防控措施作一介绍,以期为有效防控该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牛传染性鼻气管炎(infectious bovine rhinotracheitis,IBR)是由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病毒(infectious bovine rhinotracheitis virus,IBRV)即牛疱疹病毒1型(BoHV-1)感染所引起的一种高度接触性传染病。该病给我国养牛业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由于缺乏有效的治疗性药物,疫苗免疫仍然是防控该病的有效措施。当前,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疫苗主要包括灭活疫苗、弱毒疫苗2种常规疫苗和亚单位疫苗、DNA疫苗、IBRV基因缺失疫苗、病毒活载体疫苗4种基因工程疫苗,各种疫苗各有优点。现对上述疫苗的最新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IBRV疫苗的研究与开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牛传染性鼻气管炎是由病毒引起的一种高度传染性疾病。又名牛传染性坏死性鼻气管炎,坏死性鼻炎,“红鼻子”病,牛交媾疫,传染性脓疱外阴道炎。本病于1950年在临床上被确认,1941年在收集贮藏的血样中找到了该病毒的特异性抗体,这表明尽管该病以前还未被认识,但它早就存在了。1956年在美国科罗拉多州的育肥牛  相似文献   

17.
《北方牧业》2012,(15):23
<正>牛传染性鼻气管炎是由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病毒引起牛的一种急性接触性传染病。又称牛疱疹病毒I型感染、红鼻病或牛传染性坏死性鼻炎。临床特征为呼吸困难和发热,有鼻炎、鼻窦炎、喉炎和气管炎。1病毒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病毒又称牛疱疹病毒I型(BHV-1),属于疱疹病毒科疱疹病毒甲亚科成员。病毒在pH6.9~9.0时稳定,在pH4.5~5.0下可被灭活。病毒在4℃可保存1个月,37℃存活10天左右,多种消毒剂均可使病毒灭活,如0.5%氢氧化钠、0.01%氯化汞、1%漂白粉、1%酚  相似文献   

18.
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病毒内蒙古分离株gG基因的PCR扩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参考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病毒全基因序列(GenBank)设计1对特异性引物,以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病毒内蒙古分离株提取的总DNA为模板,运用PCR方法成功地扩增出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病毒内蒙古分离株gG基因,并用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扩增产物。  相似文献   

19.
牛传染性鼻气管炎(Infectious Bovine Rhinotracheitis,IBR),是由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病毒(IBRV)感染家养牛和野生牛引起的一种病毒性  相似文献   

20.
牛传染性鼻气管炎是一种由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病毒引起的以流鼻涕、气管和上呼吸道黏膜发炎及呼吸困难等呼吸系统症状为特征的牛的急性、热性传染病,又名为红鼻病、坏死性鼻炎。该病还可引起牛的脑膜炎、结膜炎、乳房炎、子宫内膜炎、流产、阴道炎、包皮炎等疾病,并且可造成病牛长期带毒,持续性感染,抑制牛群的生长发育,降低牛的体重和产奶量,危害牛群的健康繁殖。目前,牛传染性鼻气管炎尚无特效的治疗药物和方法,应加强牛场平时的饲养管理,及时进行免疫接种,定期检验检疫,从而降低牛场的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