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4 毫秒
1.
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病毒(IBRV)是引起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的病原。文中介绍了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的各种检测方法的研究进展,包括病理组织学诊断、病毒的分离鉴定、免疫学检测和核酸分子检测,为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的检测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  相似文献   

2.
牛传染性鼻气管炎(IBR)是由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病毒引起的一种接触性传染病。随着我国牛养殖产业的快速发展,规模化和集约化程度不断提升,IBR的广泛流行给我国养牛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为了解近几年国内外牛传染性鼻气管炎流行情况,笔者通过数据库收集国内外关于IBR的文献进行汇总,对当前国内外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的流行现状进行综述,为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的有效防控提供借鉴,促进我国养牛业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3.
牛传染性鼻气管炎是由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病毒引起的急性接触性传染病,又称牛疱疹病毒Ⅰ型感染、红鼻病或牛传染性坏死性鼻炎.患牛临床特征表现为呼吸困难和发热,有鼻炎、鼻窦炎、喉炎和气管炎.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将牛传染性鼻气管炎列为B类疫病. 1 病原 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病毒属于疱疹病毒,病毒呈球状,直径约200毫微米.可在牛肾、牛胎肾、猪肾、羊肾及马肾细胞上生长,并可发生细胞病变,均产生核内包涵体.  相似文献   

4.
《畜牧与兽医》2016,(10):108-110
为了了解牛传染性鼻气管炎(IBR)在宁夏地区成年奶牛群中的流行情况,课题组针对宁夏地区18个规模化奶牛场的成年牛群进行随机采血,共采集470份,通过酶联免疫吸附试验进行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的血清学调查。结果显示:存在338头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病毒(IBRV)抗体阳性牛,场群阳性率为100%,不同场群之间阳性率存在差异,从13.3%~100%不等,平均阳性率达到71.9%,表明牛传染性鼻气管炎已在宁夏地区广泛流行。此调查结果为宁夏地区奶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的流行病学研究提供重要信息,为防控牛传染性鼻气管炎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5.
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病毒内蒙古分离株gG基因的PCR扩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参考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病毒全基因序列(GenBank)设计1对特异性引物,以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病毒内蒙古分离株提取的总DNA为模板,运用PCR方法成功地扩增出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病毒内蒙古分离株gG基因,并用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扩增产物。  相似文献   

6.
牛传染性鼻气管炎(又称为牛疱疹病毒Ⅰ型感染症,牛传染性坏死性鼻炎,"红鼻子"病,牛交媾疫,传染性脓疱外阴道炎)是由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病毒(IBRV)引起牛的一种急性、热性、接触性传染病,以高热、  相似文献   

7.
牛传染性鼻气管炎(又称为牛疱疹病毒Ⅰ型感染症,牛传染性坏死性鼻炎,红鼻子病,牛交媾疫,传染性脓疱外阴道炎)是由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病毒(IBRV)引起牛的一种急性、热性、接触性传染病,以高热、  相似文献   

8.
牛传染性鼻气管炎是由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病毒引起的一种牛的热性、急性、接触性传染病。该病是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规定的必须上报的疾病之一,在我国也被列为二类疫病。牛传染性鼻气管炎可降低牛的肥育率、繁殖率和产奶量,给养牛业造成了重大经济损失。从病毒的分离鉴定、血清学以及分子生物学等方面对该病的诊断方法进行综述,以期为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的检测和防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牛传染性鼻气管炎是由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病毒引起的一种牛的热性、急性、接触性传染病。该病是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规定的必须上报的疾病之一,在我国也被列为二类疫病。牛传染性鼻气管炎可降低牛的肥育率、繁殖率和产奶量,给养牛业造成了重大经济损失。从病毒的分离鉴定、血清学以及分子生物学等方面对该病的诊断方法进行综述,以期为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的检测和防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综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牛传染性鼻气管炎(Infectious Bovine Rhinotracheitis)是由病毒引起的牛的一种高度传染性疾病。又名传染性牛坏死性鼻气管炎、坏死性鼻炎、“红鼻子”病、牛交媾疹、传染性脓疱外阴道炎。1956年在美国科罗拉多州的育肥牛群中第一次发现,并为Madin氏等分离到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病毒。通常表现为鼻气管炎、结膜炎、脑膜炎、流产,并引起母牛传染性脓疱外阴道炎和公牛的龟头包皮炎。病程短(7—10天),大部份能康复。但仍能成为潜在的带毒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