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玉米新品种毕玉4号的选育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毕玉4号系贵州省毕节地区种子站于1996年冬繁用外引系F2250(辐2250)与i-1配成的单交亲本(F2250xi-1)作母本,自选系94—90作父本组配而成的白粒三交种,2000年11月20日通过贵州省毕节地区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该组合不仅产量高,而且抗旱耐瘠薄,适应性强,品质优,是山区玉米丰产的理想品种。  相似文献   

2.
毕单4号系毕节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针对黔西北山区自然生态特点和玉米生产实际,于1982年以墨白玉米种质自选系405为母本,以330天然杂株自选系411为父本组配而成的高产、优质、多抗、广适杂交玉米组合。该组合于1992年6月通过贵州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已在大面积生产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毕单 10号是毕节地区农科所于 1993年用自选玉米自交系W 2 6 0作母本、自选玉米自交系 4 11作父本杂交组配而成的杂交玉米新品种 ,2 0 0 0年 12月经毕节地区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2 0 0 3年 7月 2 1日经贵州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该品种高产稳产 ,品质好 ,抗逆性强 ,适应性广。 1999~ 2 0 0 2年示范推广 2 5 733 3hm2 ,增产玉米 16 76 2 1万kg ,增值 16 0 9 16万元 ,社会经济效益极为显著  相似文献   

4.
品种来源:黔西南州农科所用自选系WX213346作母本,自选系S3241作父本组配的玉米杂交种。2004年4月贵州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通过。  相似文献   

5.
农科糯1号是湖北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以自选系EWL2作母本,自选系EWL3作父本选育出来的杂交糯玉米新品种,该品种具有优质、高产、抗逆、中早熟等特性,于2010年通过湖北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适合在湖北省及南方地区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6.
"嘉乐玉609"是乐山市农业科学研究院以自选系LH1892作母本、自选系Q2X作父本组配育成的山区玉米杂交种.2021年通过四川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嘉乐玉609"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文章介绍了其品种来源、选育过程、特征特性、栽培技术要点及制种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7.
河南省新乡市农业科学院于2003年用自选系新0428作母本,自选系新7红作父本组配成优质、高产、多抗、广适玉米新品种新单26,2008年4月通过河南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该杂交种适宜在黄淮海夏玉米区大面积推广。  相似文献   

8.
濮单4号(试验用名濮7812)是河南省濮阳农科所用自选系9401作母本,自选系9212作父本杂交选育而成。2000年获河南省主要农作物新品种“中加力”资助二等奖;2001年4月通过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03年8月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1特征特性濮单4号株高260cm,  相似文献   

9.
玉米新品种晋单55号特征特性及栽培要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晋单55号是山西省农业高新技术园区与山西省农科院作物所共同选育的粮饲兼用型中晚熟玉米单交种。用自选系运XL红作母本、自选系运98-2-19作父本,于2001年组配而成。2007年通过山西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晋审玉2007014)。  相似文献   

10.
1品种来源及选育经过泽玉31是山西省泽州县种子公司于2000年用自选系泽自01作母本,自选系泽自13作父本,杂交选育而成。该品种具有高产、稳产、品质优、抗逆性强、适应性广等特点。2006年1月,通过山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准予推广。2产量表现2000~2002年公司在晋城市组  相似文献   

11.
玉米杂交种毕玉一号系毕节地区种子公司与黔西县种子公司1991年用外引自交系A318作母本,49作父本组配而成的单交种,该组合经过多年试验鉴定,产量高、品质优,抗性强,适应性广,于1999年通过毕工了地区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已在黔西、金沙、大方、织金等县大面积推广应用,截止2000年,累计示范的推广面积6923.4hm^2。增产玉米731.19万kg,新增产值658.07万元。  相似文献   

12.
杂交玉米新组合种植比较试验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3  
通过10个杂交玉米组合的参试结果表明:以临奥4号和登海3638最好,产量比对照盘玉5号增产67.5%、66.7%,各种性状表现较好,抗逆性较强,适宜在毕节地区进行示范种植;毕玉2406、205、兴黄单999、毕试2041、宣黄单2号分别比对照增产49.9%、42.5%、38.8%、38.7%、35.1%,有些性状表现较好,可续试;兴海991、盛龙205和盘玉5号各方面表现均较差,抗逆性较弱,建议淘汰。  相似文献   

13.
唐义  李娟  张荣达  王道琴  葛雁  毛春霞  汪静 《安徽农业科学》2013,(17):7437-7438,7447
[目的]探讨适宜春旱、伏旱严重的黔西北山区玉米(Zea mays L.)膜侧栽培高产技术模式。[方法]采用二因素D-最优饱和设计法,对杂交玉米毕玉7号在黔西北山区的膜侧栽培高产技术模式进行研究。[结果]毕玉7号在膜侧栽培条件下种植密度(x1)和氮肥(纯氮)施用量(x2)与产量(y)间的回归模型为:y=676.013+85.633x1+7.423x2+38.812x1x2-94.649x12-37.614x22;提出黔西北山区种植杂交玉米毕玉7号产量水平在9 750 kg/hm2以上的膜侧栽培高产技术模式:种植密度在6.270万~6.858万株/hm2,纯氮用量在308.790万~371.385万kg/hm2。[结论]该研究可为在黔西北山区大面积推广毕玉7号膜侧栽培高产技术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4.
毕薯引23号是贵州省毕节地区土肥站从云南省昭通市昊环绿色产业有限公司引进的晚熟类型品种,2005年进行引种鉴定试验,2006进行品比试验,同时进行示范种植,2007-2008年参加贵州省马铃薯区域试验,同时参加贵州省马铃薯新品种生产试验,2009年通过贵州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该品种各级试验结果表明:产量和品质均比对照米拉优,产量增产8%以上;淀粉含量为19.78%,还原糖含量为0.20%,蛋白质含量2.09%,脂肪含量为0.26%,Vc含量19.2 mg/100 g,蒸煮品味食味好,是一个鲜食和加工兼用的好品种.  相似文献   

15.
以贵州省毕节地区为例,通过分析喀斯特岩溶地区的地形特点和面临的经济形势,设计环境友好型土地利用模式的技术路线,提出适合喀斯特岩溶地区土地利用模式的构想。  相似文献   

16.
为贵州耕地质量空间分布的合理判断及耕地质量保护提供科学依据,依托GIS空间分析技术,基于贵州省1989—2010年耕地数据,应用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ESDA)方法对全省耕地质量进行空间全局和局域Global Moran’s I分析,以探明全省耕地质量空间差异分布规律及特征。结果表明:通过全局空间自相关分析,贵州省总体上在1989—2010年优等地表现出较为显著的空间差异,高等地、中等地和低等地的空间差异较小;通过局域空间自相关分析,贵州省大部分区县耕地质量都表现为正的空间相关性,HH类型在毕节地区和遵义地区表现最为活跃,HL类型表现不显著,毕节的优等地及贵阳、贵定、凯里的高等地有此类型;LH类型分布较广且比较分散,主要分布于六盘水等地区,贵州的东部、中部、东北方向、东南方向及西南方向有此类型,全省耕地质量在局域空间自相关上存在一定的空间差异性。  相似文献   

17.
黔西北山区泰丰农业科技示范园的建设及发展前景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黔西北山区泰丰农业科技示范园是毕节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为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以市场为导向建立的黔西北集休闲娱乐、科普教育、旅游观光、农业生产为一体的综合性生态农业旅游观光科技示范园.为探索科技示范园的综合发展新路子,总结了园艺植物观光展示区、优质水果示范区、现代种苗生产及无公害特色蔬菜展示区、优质农作物新品种试验示范展示区、科普培训区5个主要功能区的建设规模与布局及其作用,并提出了今后的发展思路.  相似文献   

18.
为贵州省水土流失生态治理提供科学依据,以贵州省2010年和2015年的土壤侵蚀遥感监测为基础,采用“3S”技术与高分辨率遥感影像解译相结合的方法,对贵州省土壤侵蚀变化趋势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贵州省土壤侵蚀由西北至东南逐渐减轻,西部、西北部及东北部流失最严重;全省土壤侵蚀以轻度侵蚀与中度侵蚀为主,占水土流失面积的53.50%;各地州市水土流失严重程度依次为毕节市>六盘水市>铜仁市>黔西南州>遵义市>安顺市>贵阳市>黔南州>黔东南州.2015年贵州省水土流失较2010年呈面积减少、程度减轻趋势,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土壤侵蚀等级变化类型中改善型占据主要部分,占发生土壤侵蚀等级变化总面积的72.91%.  相似文献   

19.
龙国  王锦  梅艳  张绍荣  曹曦  聂绍科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28):13541-13544
[目的]探索马铃薯整薯播种在生产上的应用效果及产量成因,为马铃薯生产选用种薯提供参考。[方法]以贵州省毕节地区农科所育成的B9907—16、B9910-9为试验材料,设整薯播种防病、防退化增产试验,不同重量的整薯播种增产效果试验,整薯播种产量构成因素分析试验进行分析。[结果]整薯播1年,当年环腐病的发病率由20.0%降为4.0%,退化株率由16.0%降为8.0%,净增产率达42.8%以上;连续整播2年以上,环腐病发病率可由21.0%降为1.0%,退化株率可由18.0%降为6.0%,净增产率达52.0%以上。通过第1年整播,第2年切块播种,其留种效果也很明显,退化株率和环腐病发病率都有明显地降低,表现在产量上较常规切块留种的方式单产提高35.0%;采用150.0g的大薯到20.0g以下的小薯进行整薯播种,均较常规切块播种有一定的防病、防退增产效果,其净增产率达11.6%~77.4%。[结论]采用50.0~75.0g的整薯播种,不仅能够有效防止马铃薯环腐病和退化,而且是一项协调马铃薯个体与群体矛盾,达到合理密植的丰产措施。  相似文献   

20.
贵州不同海拔地区马铃薯病毒病初步调查及检测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调查贵州省不同海拔地区马铃薯病害发生情况,鉴定出贵州省马铃薯易感病毒种类。[方法]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DAS-ELISA)对在黔南州、黔东南州及毕节地区采集的805份马铃薯样品进行病毒检测。[结果]805份马铃薯样品中检出有29份马铃薯X病毒(PVX)为阳性;41份马铃薯Y病毒(PVY)为阳性;285份马铃薯S病毒(PVS)为阳性;23份马铃薯卷叶病毒(PL-RV)为阳性,带病毒率46.95%。[结论]对贵州马铃薯危害较重的病毒种类依次为:马铃薯S病毒(PVS)、马铃薯Y病毒(PVY)、马铃薯X病毒(PVX)、马铃薯卷叶病毒(PLRV)。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