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7 毫秒
1.
实验以异育银鲫"中科3号"(Carassius auratus gibelio var.CASⅢ)作为研究对象,以体长/秒(bl/s)为流速单位设置0、0.5、1和2 bl/s 4个水流速度实验组对鱼类进行游泳训练。运动训练8周后,检测其血清皮质醇含量、甲状腺激素(THs)和促甲状腺素(TSH)含量、肝脏脱碘酶(IDs)活性、甲状腺组织形态以及与甲状腺激素代谢调控相关基因的表达量,以此探讨游泳运动对异育银鲫甲状腺激素代谢的影响。结果显示,游泳运动未引起血清皮质醇的显著变化,但血清四碘甲腺原氨酸(T_4)与三碘甲腺原氨酸(T_3)含量上升,在0.5 bl/s运动组中出现显著上升,游离四碘甲腺原氨酸(FT_4)含量在2 bl/s运动组显著性上升,游离三碘甲腺原氨酸(FT_3)含量在对照组与三个运动组间不存在显著性差异。TSH水平在0.5 bl/s与1 bl/s运动组中显著性上升。Ⅰ型脱碘酶(ID1)活性在0.5 bl/s运动组显著上升;Ⅱ型脱碘酶(ID2)活性随着流速的增加呈逐渐上升趋势,但各个实验组间无显著性差异;Ⅲ型脱碘酶(ID3)活性随着流速的上升而显著性下降。8周的运动训练显著性提升了甲状腺激素受体(tr-α)的基因表达水平。各组实验鱼的甲状腺腺泡胶质均匀,但各训练组的腺泡上皮细胞核有显著增大现象。研究结果表明,游泳运动可通过下丘脑-垂体-甲状腺轴调控甲状腺激素代谢过程,提升外周甲状腺激素水平。  相似文献   

2.
为初步探讨急性低温胁迫下饲料中添加维生素C(VC)对珍珠龙胆石斑幼鱼HPI(下丘脑—垂体—肾间组织)轴及相关生理生化指标的调控作用,以初始体质量为(50.40±0.4)g的珍珠龙胆石斑鱼幼鱼为研究对象,配制VC含量分别为0、38、76、152、304 mg/kg的5组等氮等能的实验饲料,在养殖12周后进行急性低温(17°C)胁迫实验。结果显示,D38组增重率显著高于D152和D304组。不同水平VC对幼鱼生长无显著作用;不同水平VC对脑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因子(CRF)、血清中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肾上腺素(EPI)和皮质醇(cortisol)浓度均无显著性变化;D0和D38组皮质醇浓度应激后均显著高于应激前。血清T3浓度随VC水平增加呈上升趋势;T4浓度不受VC水平的影响。各组T3、T4浓度在应激前后无显著差异;血清TSH浓度随VC水平增加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应激后各组TSH浓度均显著高于应激前。各组间肝脏GCK和HK浓度均不受VC水平影响,除D76组外,其他各组应激后GCK浓度均显著低于应激前;D76组HK浓度应激前后差异显著。急性低温胁迫后,各组肝脏PEPCK浓度均低于应激前,其中D38和D304组应激前后差异显著。研究表明,饲料中添加VC对急性低温胁迫下珍珠龙胆石斑鱼HPI轴相关激素酶活性可进行调控,并对鱼体甲状腺体具有一定保护作用,使胁迫后的鱼体达到生理稳态平衡,增强鱼体耐受性。  相似文献   

3.
为研究饲料中添加姜黄素对大菱鲆幼鱼生长、体组成及血清抗氧化酶活力的影响,在饲料中分别添加0、0.02%、0.04%和0.06%的姜黄素,配制成4种等氮等脂的实验饲料。选择初始体质量(5.12±0.04)g大菱鲆幼鱼420尾,随机分成4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35尾鱼。每种饲料随机饲喂1组实验鱼,养殖周期为77 d。结果显示,饲料中添加姜黄素对大菱鲆幼鱼的成活率(SR)、特定生长率(SGR)、摄食量(FI)、肝体比(HSI)和脏体比(VSI)没有显著影响。饲料中添加姜黄素对鱼体水分含量无显著影响;饲料中添加姜黄素后,鱼体脂肪含量显著下降,而肝脏和肌肉脂肪含量则呈显著上升趋势;0.02%和0.06%姜黄素添加组鱼体蛋白质含量显著高于0.04%组。0.06%姜黄素添加组的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显著高于其他组;姜黄素添加组的血清过氧化氢酶(CAT)活力高于对照组,但各组间差异不显著;饲料中添加姜黄素后,血清丙二醛(MDA)含量和谷胱甘肽酶(GSH)活力呈显著降低的趋势。研究表明,饲料中添加姜黄素对大菱鲆幼鱼成活和生长无显著影响,但能够显著提高幼鱼的血清抗氧化能力。  相似文献   

4.
草鱼幼鱼对饲料中泛酸需要量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安龙  文华  蒋明  赵智勇  吴凡  刘伟 《水产科学》2007,26(5):263-266
研究了饲料中泛酸钙添加量对平均体重(4.80±0.32)g的草鱼幼鱼生长和部分生理指标的影响。在相同基础配方中分别添加泛酸钙0、8、15、30、60、120、240 mg/kg饲料,进行为期8周的养殖试验,每个处理3个重复。结果表明:饲料中添加泛酸钙能提高草鱼幼鱼的增重率和特定生长率,降低饲料系数,对成活率无显著影响(P>0.05)。对照组的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含量显著低于添加组(P<0.05),各添加组无显著差异(P>0.05)。鱼体灰分含量不受饲料中泛酸钙含量的影响,但能提高鱼体水分、蛋白和脂肪含量(P<0.05)。基于特定生长率折线法分析,草鱼幼鱼获得最佳生长时的饲料泛酸钙最低需求量为25 mg/kg。  相似文献   

5.
牛磺酸对鲤生长及血清T_3、T_4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用牛磺酸作为饲料添加剂,以0.2%、0.4%、0.6%、0.8%的剂量将牛磺酸添加到基础饲料中,以基础饲料为对照,饲喂重(40.73±3.92)g的鲤60 d后,测定鱼体的相对增重率、饲料系数、血清中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3)及甲状腺素(T4)的含量,结果表明:牛磺酸显著地提高鲤的生长速度和血清甲状腺素的含量(P<0.05),极显著地提高鲤的血清三碘甲状腺原氨酸的含量(P<0.01),对饲料系数没有显著影响(P>0.05)。血清T3、T4含量的提高,是牛磺酸促进鱼体生长速度加快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6.
在水温22℃~24℃下,将体质量(92.76±6.63)g的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a)放在直径1 m、水深78cm的塑料缸中暂养2个月后,在0 bl/s(对照组)、0.5 bl/s、1 bl/s和1.5 bl/s流速下,每组3个平行养殖缸,每缸14尾鱼,进行70 d游泳训练,训练结束后测定草鱼肌肉及肝脏中过氧化氢酶(Catalase, CAT)、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 SOD)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lutathione peroxidase, GSH-Px)活性和总抗氧化力(Total Antioxidant Capacity, T-AOC)及其基因表达水平,研究流速对草鱼幼鱼抗氧化性能的影响。结果显示,在0.5 bl/s与1.0 bl/s流速下草鱼红肌cat、gpx基因表达水平显著降低,而不同流速对其他组织中cat、gpx和sod基因表达水平无显著影响。1.5 bl/s流速显著抑制草鱼红肌的SOD酶活,但显著提升腹肌中SOD酶活以及肝脏T-AOC活性;1.0 bl/s流速显著提升GSH-Px活性。以上结果表明,适宜的水...  相似文献   

7.
为探究池塘溶氧昼夜变化对鳜(Siniperca chuatsi)葡萄糖代谢和血糖含量的影响,本研究分别在17:00 (T1)、23:00 (T2)、次日07:00 (T3)、11:00 (T4)、17:00 (T5)共5个连续时间点采样并测定分析,比较了鳜池塘常氧组(>5 mg/L)与昼夜溶氧变化组葡萄糖代谢相关指标的时序差异。结果显示,1 d中,池塘溶氧经历常氧与低氧的周期性变化,T3时,池塘溶氧最低,平均为0.93 mg/L;T5时,池塘溶氧最高,平均为10.58 mg/L。T3和T4时,血浆中葡萄糖显著降低,乳酸含量显著升高;肝脏中肝糖原含量下降,乳酸含量显著升高,ATP含量显著降低;肝脏有氧代谢柠檬酸合酶(CS)活性显著降低,无氧代谢酶乳酸脱氢酶(LDH)活性显著升高;糖酵解酶中己糖激酶(HK)、磷酸果糖激酶(PFK)、丙酮酸激酶(PK)活性显著升高,糖原分解酶糖原磷酸化酶(GP)活性无显著变化;hk、pfk、pk、ldh-a和gp基因表达量显著上升,cs表达量显著下降,葡萄糖转运蛋白glut2表达量无显著变化。研究表明,鳜养殖池塘中,溶氧存在昼夜周期性交替变化,溶氧水平的下降会引起鳜葡萄糖代谢发生变化,由有氧代谢转变为无氧代谢而导致能量利用方式发生变化。  相似文献   

8.
为研究甲壳素发酵液对草鱼和鲢鱼幼鱼养殖效果,用商品壳聚糖作参比,基础饲料为对照组,分析甲壳素发酵液对鱼体生长和水质环境等影响。试验结果表明,甲壳素发酵液处理组草鱼和鲢鱼幼鱼质量相对增长率比对照组高36.25%和122.47%(P0.05),草鱼体内脂肪酶、蛋白酶和淀粉酶3种消化酶分别比对照组高144.39%、29.53%和29.75%,鲢鱼体内消化酶比对照组高48.06%以上(P0.05)。与对照组比较,甲壳素发酵液显著降低水中亚硝态氮(61.84%)、氨态氮(30.06%)、总磷含量(52.43%),提高了草鱼对嗜水气单胞菌抗性。在试验条件下,甲壳素发酵液对草鱼和鲢鱼幼鱼起到一定的促生长作用,并能改善水质环境,甲壳素发酵液具有作为微生态制剂开发应用的潜力。  相似文献   

9.
廖英杰  刘波  任鸣春  崔红红  谢骏  戈贤平 《水产学报》2013,37(11):1716-1724
为探讨饲料中不同水平赖氨酸对团头鲂幼鱼生长、血清生化及血清中游离必需氨基酸的影响,选用初始均重(3.34±0.03)g的团头鲂幼鱼540尾,随机分成6个实验组,每个实验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30尾鱼,分别投喂赖氨酸含量为1.29%、1.71%、2.09%、2.48%、2.88%、3.27%的饲料,养殖实验为10周。研究表明:(1)与对照组相比,2.48%赖氨酸实验组显著提高了团头鲂幼鱼的鱼体末重、增重率、特定增重率、氮沉积率、蛋白质效率和蛋白沉积率,显著降低了饵料系数,但不影响存活率;(2)2.09%赖氨酸实验组显著提高鱼体蛋白含量和降低脏体比系数,2.88%、3.27%赖氨酸实验组显著降低了粗灰分含量;(3)3.27%赖氨酸实验组显著提高了血清中谷丙转氨酶和总蛋白含量;2.14%赖氨酸实验组显著降低了血清中白蛋白的含量;2.88%赖氨酸实验组显著降低了血清中尿素含量;(4)除血清亮氨酸和缬氨酸之外,2.88%赖氨酸实验组显著提高了血清中必需氨基酸含量;同时,随着饲料中赖氨酸水平的增加,血清中总必需氨基酸呈先升高后趋于平缓的趋势。以鱼体特定增重率和蛋白沉积率为评价指标,经折线模型回归分析得到团头鲂幼鱼饲料中赖氨酸的适宜添加量分别为饲料干重的2.36%(饲料粗蛋白含量的6.96%)和2.22%(饲料粗蛋白含量的6.53%)。  相似文献   

10.
为研究蟋蟀(Gryllus bimaculatus)粉替代鱼粉对黄颡鱼(Pelteobagrus fulvidraco)幼鱼生长性能、肌肉成分和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以黄颡鱼幼鱼[(2.0±0.13) g]为研究对象,分别使用蟋蟀粉替代0 (对照组)、15%、30%、45%和60%的鱼粉配制成5组等氮等能的实验饲料,分别记为T0、T15、T30、T45和T60组。实验幼鱼在室内循环水系统进行为期10周的养殖实验。结果显示,随着蟋蟀粉替代量的增加,黄颡鱼幼鱼生长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T30组的终末均重(FBW)、增重率(WGR)和特定生长率(SGR)最高,且均显著高于T0组;T30组的饲料系数(FCR)显著低于T0和T15组;T30的肝体比(HSI)显著高于T0和T15,而与T45和T60组无显著差异。与T0组相比,各替代组的脏体比(VSI)、摄食量(FI)、肥满度(CF)和成活率(SR)均无显著差异。黄颡鱼幼鱼肌肉必需氨基酸(EAA)含量中,T60组肌肉中精氨酸(Arg)和缬氨酸(Val)含量显著高于T0组;且蟋蟀粉替代不同比例的鱼粉对黄颡鱼幼鱼肌肉中的总呈味氨基酸(TFAA)含量均未产生显著影响。T30、T45和T60组血清中的葡萄糖(GLU)含量显著高于T0组;相反,其总胆固醇(TCHO)含量显著低于T0组。在本研究条件下,蟋蟀粉替代不同比例的鱼粉不影响黄颡鱼幼鱼的生长性能和肌肉氨基酸含量,且能增加血清GLU和降低TCHO含量,以30%的蟋蟀粉替代鱼粉比例能生长最佳,且优于对照组。本研究对揭示蟋蟀粉在黄颡鱼饲料中替代鱼粉应用的可行性、为今后昆虫蛋白源在水产饲料中的开发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1.
在纯化饲料中分别添加生物素0、0.05、0.10、0.20、0.40、0.80、1.60 mg/kg投喂初始质量为(5.92±0.25)g的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us)幼鱼8周,研究了不同生物素添加量对草鱼幼鱼生长性能、饲料系数、机体营养成分、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试验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添加生物素提高了草鱼幼鱼的增重率、特定生长率,降低了饲料系数。添加量为0.40 mg/kg时草鱼幼鱼的特定生长率和增重率最大,饲料系数最低,并与对照组存在显著差异(P<0.05);添加不同水平生物素对草鱼幼鱼全鱼水分、粗蛋白、粗脂肪含量无显著影响,但添加量为0.40 mg/kg时粗蛋白含量最大。0.10 mg/kg组和0.20 mg/kg组的全鱼灰分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添加生物素对血清总蛋白(TP)、血糖(GLU)和总胆固醇(TC)无显著影响,但显著提高了血清甘油三酯(TG)含量,各添加组TG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1.60 mg/kg添加组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综合本试验结果,草鱼幼鱼饲料中生物素适宜添加量为0.40 mg/kg。  相似文献   

12.
草鱼幼鱼对烟酸的需要量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草鱼幼鱼的初始体重为(12.43±0.80) g,试验分为7组,其饲料中烟酸含量分别为5.1、9.8、16.6、32.2、66.7、130.1、271.5 mg·kg-1,每组设3个重复,每桶30尾鱼,日投喂率2%~3%,饲养试验周期为8周.研究不同含量烟酸对草鱼幼鱼生长性能、饲料系数、机体营养组分、造血功能及血脂的影响,以确定草鱼幼鱼饲料中适宜烟酸需要量.试验结果表明:①添加烟酸显著提高了特定生长率、增重率和草鱼幼鱼的存活率,对草鱼幼鱼肥满度无显著影响;烟酸含量为32.2 mg·kg-1时草鱼的特定生长率和增重率最大,饲料系数最低,并与其它各组存在显著差异;②添加烟酸对草鱼全鱼水分、灰分无显著影响,显著提高了全鱼粗脂肪含量,但各添加组间无显著差异,饲料中烟酸含量为66.7 mg·kg-1时,全鱼粗蛋白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及9.8 mg·kg-1组;③添加烟酸显著提高了血液红细胞计数和血红蛋白含量,但对血清胆固醇和甘油三酯无显著影响,烟酸含量为16.6 mg·kg-1及以上时显著提高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与对照组和9.8 mg·kg-1组存在显著差异.基于折线法分析,草鱼幼鱼获得最佳生长时对饲料中烟酸的最低需求量为25.5 mg·kg-1.  相似文献   

13.
以鱼粉和豆粕为蛋白源,鱼油和豆油等比例混合油为脂肪源,采用4×4因子实验来确定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us)幼鱼饲料中的合适蛋白能量比(P/E),其中饲料蛋白水平分别为20%、25%、30%、35%,能量水平为12.5、13.7、15、16.2 k J/g,饲料蛋白能量比的范围为12.1~27.3 mg/k J,共16组饲料,每组设3个重复,连续投喂初体质量(16.85±0.29)g的草鱼幼鱼10周,研究饲料蛋白能量比对草鱼幼鱼生长性能、蛋白利用和体成分的影响。结果表明:(1)最高末体质量和特定生长率出现在P/E为18.3 mg/k J组,而P/E为16.0 mg/k J组的饲料系数最高,蛋白质效率和蛋白沉积率最高组分别为P/E 12.10 mg/k J组和15.20 mg/k J组。(2)P/E为27.30 mg/k J组的能量沉积率和总氮排泄率最大。(3)在同一饲料蛋白水平下,鱼体的脂肪含量随饲料能量水平升高而升高;在同一饲料能量水平下,鱼体的蛋白含量随饲料蛋白含量升高而升高。对生长、蛋白利用、体成分的实验结果进行综合分析,草鱼幼鱼饲料的最适蛋白含量为30%,最适P/E为19.5 mg/k J。  相似文献   

14.
胡颂钦  穆俏俏  林艳  缪凌鸿  刘波  董在杰 《水产学报》2023,47(6):069612-069612
为研究饲料中添加茶多酚对团头鲂幼鱼生长性能、饲料利用和抗氧化能力的影响,选取240尾初始体重为(3.5±1.0) g的团头鲂幼鱼,随机分为4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20尾。实验配制了茶多酚添加量分别为0 (对照组)、100、300和500 mg/kg的等氮等能饲料,饲喂团头鲂幼鱼8周后测定鱼体生长性能、肌肉组成、血液生化指标和肝肠抗氧化指标。结果显示,摄食300 mg/kg茶多酚组的增重率(WGR)相较于对照组显著提高,蛋白质效率(PER)显著高于低添加量组,饲料系数(FCR)显著降低。500 mg/kg茶多酚显著降低了鱼体肌肉粗脂肪含量。茶多酚的添加显著降低了血浆葡萄糖(GLU)含量,且300和500 mg/kg茶多酚添加组团头鲂肝肠丙二醛(MDA)含量均显著低于无添加组。100和300mg/kg茶多酚添加组鱼体肝肠组织中还原性谷胱甘肽(GSH)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此外,300 mg/kg茶多酚添加组鱼体肝脏的总抗氧化能力(T-AOC)及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也显著高于对照组。养殖实验结束后,通过腹腔注射浓度为50%的四氯化碳(CCl4)溶液诱导...  相似文献   

15.
以大连海区的大泷六线鱼(Hexagrammos otakii)为实验对象,于2005年9月至2006年7月期间,分别于秋季(9月)、春季(5月)、夏季(7月)3个季节和繁殖期(10月下旬)、繁殖后(12月上旬)、越冬后(3月)3个时期采集标本.分别采集各期雌、雄成体样本各30尾,体长约20 cm.同时,于9月和lO月采集幼鱼60尾.对各期样本进行生化组成和能量密度值的测定与分析.结果表明:①对雌性成鱼,春季和越冬后鱼体蛋白质含量显著高于其他各期雌性样本(P<0.05)、夏季鱼体脂肪含量显著高于其他各期雌性样本;夏季鱼体蛋白质含量和越冬后鱼体脂肪含量最低.各期鱼体能量密度差异不显著(P>0.05).雄性群体中,夏季鱼体脂肪含量、能量密度值最高;春季鱼体脂肪含量、干物质含量、能量密度值最低.同一季节中雌、雄样本间的比较表明,春季雌性鱼体灰分含量显著低于雄性,其余各相同指标间的差异不显著.②幼鱼和成鱼生化组成进行比较,成鱼脂肪含量、干物质含量分别显著高于幼鱼,而成鱼灰分含量显著低于幼鱼,但是成鱼和幼鱼蛋白质含量和能量密度间的差异不显著.③相关分析结果表明,蛋白质含量与脂肪含量、蛋白质含量与干物质含量、蛋白质含量与灰分含量、脂肪含量与灰分含量、脂肪含量与干物质含量、灰分含量与干物质含量间均呈现显著的相关关系.[中国水产科学,2009,16(1):127-132]  相似文献   

16.
以酶解磷虾粉分别替代基础饲料中0(T0)、10%(T10)、20%(T20)、30%(T30)、40%(T40)、50%(T50)的鱼粉,配制6种等氮等能的饲料,研究饲料中酶解磷虾粉替代鱼粉对珍珠龙胆石斑鱼幼鱼生长性能、体组成、血液生化指标、抗氧化性能及氟残留的影响.选取初始均重为(57.80±0.28)g的珍珠龙胆石斑幼鱼360尾,随机分为6组,每组3个重复,试验周期为56 d.结果显示,(1) T30组的增重率、特定生长率和摄食率均显著高于T0组(P<0.05);在替代量大于20%时,饲料干物质表观消化率显著高于T0组()<0.05);各替代组的饲料系数、肥满度、肝体比、蛋白质效率、蛋白质消化率与T0组无显著差异(P>0.05).(2)各替代组全鱼和肌肉水分、粗脂肪、粗灰分含量与T0组无显著差异(P>0.05);T30组肌肉粗蛋白质含量显著高于T0组(P<0.05).(3)各组间血清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总蛋白、白蛋白、碱性磷酸酶、甘油三酯和高密度脂蛋白含量无显著差异(p0.05);T30组尿素氮含量显著低于T0组(P<0.05);各替代组低密度脂蛋白含量显著高于T0组(P<0.05).(4)酶解磷虾粉替代鱼粉显著升高了珍珠龙胆石斑鱼幼鱼血清和肝脏中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及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的活力(P<0.05),同时,显著降低了血清和肝脏中丙二醛含量(P<0.05).(5)各组肌肉氟含量均在可检测范围以下,各组间骨骼氟含量随着替代比例的升高而升高,各组差异显著(P<0.05).研究表明,综合考虑生长性能、体成分、生化指标及抗氧化性能,酶解磷虾粉可替代珍珠龙胆石斑鱼饲料中40%以下的鱼粉,替代量为30%时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7.
草鱼幼鱼肌醇营养需要量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酪蛋白、明胶和鱼粉为蛋白源,配制含肌醇水平分别为0、50 mg/kg、100 mg/kg、200 mg/kg、400 mg/kg8、00 mg/kg、1 600 mg/kg的7组实验饲料。每组设3个重复,连续投喂体质量(4.78±0.18)g的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a)幼鱼9周,通过测定生长指标、部分血清生化指标和全鱼营养成分来评价饲料肌醇添加水平对草鱼幼鱼的影响。结果表明,饲料中肌醇添加水平≥200 mg/kg使草鱼幼鱼增重率(WGR)、特定生长率、血清中总胆固醇(TC)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含量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提高(P<0.05),而血清甘油三酯(TG)含量比对照组有显著降低(P<0.05);200 mg/kg和400 mg/kg肌醇添加组草鱼幼鱼饲料系数(FCR)比对照组有显著降低(P<0.05);饲料中添加肌醇对草鱼幼鱼存活率、血清中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全鱼营养成分无显著影响(P>0.05)。对WGR、FCR、TC、TG和LDL-C进行折线回归分析得出饲料中肌醇添加水平为166~214 mg/kg对草鱼幼鱼的生长比较适宜。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以酪蛋白和脱脂豆粕为蛋白源,糊精为糖源,玉米油和豆油为脂肪源的半纯化饲料为基础饲料,研究维生素D3对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us)幼鱼生长及体成分的影响。维生素D3共设0,100,200,500,1000,2000,3000 IU/kg 7个添加梯度,每一梯度设3个重复,每个重复放养60尾初始体质量(3.86±0.34)g的草鱼,在(26.9±3)℃的流水系统中养殖8周。结果显示:维生素D3对草鱼幼鱼增重率、特定生长率、饲料系数、存活率、体水分、粗蛋白质、粗脂肪含量和血清钙浓度没有显著性影响(P>0.05);对照组和添加100 IU/kg维生素D3的试验组中,草鱼幼鱼的粗灰分显著低于其它试验组(P<0.05);与对照组相比,饲料中添加维生素D3对全鱼钙磷含量、血清磷离子浓度以及碱性磷酸酶活性影响显著(P<0.05)。根据维生素D3对全鱼钙磷含量的影响,草鱼幼鱼饲料中维生素D3适宜的添加量为1000 IU/kg。  相似文献   

19.
为了研究不同饲料对草鱼生长、体成分及部分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在水温20~29℃下,将初始体重(394.96±13.21)g的草鱼(Ctenopharynodon idellus)养殖在水库网箱(2 m×2 m×2 m)中,投喂以商业配方为基础配制的膨化和非膨化饲料,养殖时间120 d,每个处理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30尾鱼。结果显示,膨化饲料组草鱼成活率和增重率、肥满度、肝体比、脏体比和肠体比显著高于非膨化料组相,饵料系数和增重成本显著降低(P0.05);鱼体血清血糖、甘油三酯含量和过氧化氢酶、肝脏谷丙转氨酶活性显著升高(P0.05);胰蛋白酶、淀粉酶、脂肪酶、肝脏谷草转氨酶活性显著降低(P0.05)。膨化饲料组草鱼水分和灰分无显著差异(P0.05),但粗脂肪显著升高、粗蛋白显著降低(P0.05)。研究表明,与非膨化饲料相比,饲喂膨化饲料可提高大规格草鱼生长性能和养殖效益,但会导致鱼体肥满度和粗脂肪含量增加。  相似文献   

20.
挑选平均体重为(5.0±1.4) g,平均全长为(8.3±0.8) cm的黄姑鱼(Nibea albiflora)幼鱼,进行低盐度胁迫试验,以23盐度组为对照组,设置9和16两个盐度胁迫组,在0、1、3、7 d进行取样。通过检测鳃Na+/K+-ATP酶(NKA)、Ca2+-ATP酶、H+-ATP酶、乳酸脱氢酶(LDH)、琥珀酸脱氢酶(SDH)活力以及血清皮质醇含量,研究低盐度对黄姑鱼离子调节和呼吸代谢的影响。结果显示,鳃NKA活力在盐度胁迫后出现显著增强(P<0.05);Ca2+-ATP酶活力略有上升后即出现下降的变化,而H+-ATP酶活力呈现上升后恢复的变化。血清皮质醇含量在低盐度胁迫后呈显著的波动变化(P<0.05),9和16盐度组的皮质醇水平交替上升。鳃LDH活力在低盐度胁迫后显著增强(P<0.05),且9盐度组增强程度大于16盐度组。鳃SDH活力先减弱然后增强,9盐度组在7 d时增强十分显著(P<0.05)。试验中,仅9盐度组出现实验鱼死亡两尾的情况,16及23盐度组黄姑鱼进食和活动均正常,9盐度组略差。研究表明,盐度降低可显著影响黄姑鱼幼鱼离子调节能力及呼吸代谢功能。盐度胁迫程度超过黄姑鱼适应能力与机体储备的承受范围会对机体造成伤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