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正芹菜是兰州高原夏菜外销的主要品种之一,在甘肃定西和兰州地区种植面积达0.67万hm~2(10万亩),并形成了规范化栽培技术,每667 m~2芹菜产量达7~9 t,收入1.2万~2.0万元,经济效益显著。甘肃省黄土高原夏季生产的蔬菜俗称"兰州高原夏菜",主要供应东南沿海城市。芹菜具有平肝清热、祛风利湿、解毒宣肺、清肠利便、润肺止咳、降低血压等功效,是兰州高原夏菜外销的主要品种之一。甘肃定西、兰州地区芹菜以大田直播为  相似文献   

2.
正在榆中县推广全膜双垄三沟旱作栽培技术,改变了高寒阴湿区不能种植蔬菜的历史,并通过实施尾菜肥料化利用技术,一膜两用进行两茬栽培,降低了生产成本,每667 m~2收入达5 000~8 000元。榆中县是甘肃兰州高原夏菜的优势产区。2015年蔬菜种植面积达2.4 万hm~2(36.02万亩),年产蔬菜87万t,外销80万t,销售收入19.0亿元。全县20个乡镇,处于高寒阴湿山区的有8个乡镇  相似文献   

3.
兰州高原夏菜产业现状与发展思路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兰州能成为我国五大商品化蔬菜基地之一,高原夏菜功不可没。经过10年发展,高原夏菜已成为兰州及周边地区的优势产业,自2003年以来,在国家级蔬菜质量安全检测排名中,兰州夏菜连续5年名列前茅。  相似文献   

4.
武汉市蔬菜基地保有量6.3万hm~2,其中,常年种植面积4.3万hm~2,水生菜2.0万hm~2,以钢架大棚为主的设施蔬菜基地6 700 hm~2,设施蔬菜温控大棚面积达到20万hm~2。2016年,武汉市蔬菜种植面积17.61万hm~2,蔬菜产量774.9万t。蔬菜作为全市现代都市农业的支柱产业之一,为城市"菜篮子"保供增收发挥了积极作用。针对蔬菜产业日益凸显的问题,提出了解决问题的6个关键点。  相似文献   

5.
正导读:苦瓜是海南冬季"南菜北运"的主要瓜菜种类之一,2017年在三亚市种植面积为940 hm~2。介绍了2009-2017年三亚市苦瓜生产规模、区域布局、生产价格情况,并推荐了泰李、热研3号苦瓜品种。苦瓜是海南省冬季"南菜北运"的主要瓜菜种类之一,为丰富全国冬季蔬菜市场起到了重要作用,2014年播种面积为1.44万hm~2。苦瓜在海南省种植区域较广,各个市县均有种植,其中中部的屯昌县、东部的万宁市种植面积较大。2017年三亚市苦瓜种植面积为940 hm~2,是  相似文献   

6.
<正>近年来,甘肃定西市高原夏菜快速发展,种植面积由2010年的6.45万亩增加到2014年的12.4万亩,其中甘蓝种植面积达6.58万亩,产量32.9万吨,产值2.6亿元,占当地高原夏菜生产的79%。随着种植规模的扩大,土壤营养失衡、病虫害加剧、产量和品质逐年下降等连作障碍问题,开始成为制约定西市高原夏菜产业可持续健康发展的瓶颈。为此开展研究,总结甘蓝关键栽培技术如下:  相似文献   

7.
甘肃高原夏菜优化栽培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20世纪90年代初以来,甘肃省高原夏菜发展迅速,生产面积超过20万hm2,外销产量达30万t以上,部分产品出口,已成为甘肃省特色高效农业产业之一,是农民增收的主渠道。为了推动甘肃省高原夏菜产业高效安全发展,自1997年以来甘肃省农业科学院蔬菜研究所在甘肃省兰州市榆中县……  相似文献   

8.
芹菜是兰州高原夏菜外销的主要品种 之一,在甘肃定西和兰州地区种植面积达 0.67 万hm2(10 万亩),并形成了规范化栽 培技术,每667 m2 芹菜产量达7~9 t,收入 1.2 万~2.0 万元,经济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9.
兰州市高原夏菜产业现状、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兰州市自2003年发展高原夏菜以来,本着"发挥比较优势,突出区域特色,实施品(名)牌战略"的原则,大力发展兰州高原夏菜产业,基本达到了四季生产、周年供应、长短结合、内外互补、效益增长的良性互动格局,蔬菜生产逐步向规模化生产、产业化经营、专业化服务、品牌化销售的方向发展,不断提高蔬菜产品在外埠市场的占有份额和知名度。现将兰州市高原夏菜产业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0.
辣椒配方施肥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种菜施肥的重要性 近年来,我国蔬菜生产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2004年全国蔬菜种植面积已达1728万hm2,种植蔬菜的种类也极为丰富,除了传统的番茄、黄瓜、大白菜等,又出现了几十种新菜、特菜.  相似文献   

11.
我国松花菜产业现状及前景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前我国松花菜主要生产区分布在长江中下游,闽、浙、鄂高山地区,兰州、坝上高原地区,以及华北地区,种植区域广泛又相对集中,基本形成了松花菜周年供应市场的生产格局,种植面积已达2 万hm2 以上,约占花椰菜生产面积的10%,笔者预测,今后几年松花菜将成为花椰菜消费的主要类型之一,种植面积将达10 万hm2 以上,发展潜力巨大。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渝北区蔬菜产业集约化、专业化、产业化水平逐年提高,整体呈现健康发展态势。2016年,全区蔬菜种植面积达19 743.2 hm~2,产量38.8万t,其中黄瓜种植面积达600.3 hm~2,产量2.8万t,产值4 200万元。在介绍当地黄瓜种植情况及栽培技术的同时,对生产中存在的问题给出解决办法。此外,根据两年来引种试验推荐了适宜种植的品种博美8号、津园6号,仅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汪洁  曹忠 《上海蔬菜》2016,(6):9-10
正浦东新区作为上海市第二大蔬菜生产基地,2016年常年蔬菜种植户5466户,蔬菜种植面积5377.1hm~2。其中239家合作社、园艺场的种植面积为2214.8hm~2,占总种植面积的41.2%;134家家庭农场的种植面积为271.9hm~2,占总种植面积的5.1%;5093户散户的种植面积2890.4hm~2,占总种植面积的53.7%。总计蔬菜规模种植面积为2486.7hm~2,占  相似文献   

14.
正文山地区小米辣种植面积达4.7万hm~2(70万亩),为云南省最大的小米辣原料生产基地。本文对文山小米辣的生物学特性、栽培模式、市场主售品种状况进行了调研,并针对生产上存在的问题提出发展对策。辣椒是我国主要的蔬菜兼调味品,因其适应性广、营养丰富、产业链长,栽培面积迅速扩大。据农业部大宗蔬菜体系统计,近年来我国辣椒年播种面积在150万~200万hm~2,占全国蔬菜总播种面积的8%~10%,居蔬菜首位(王立浩等,2016)。  相似文献   

15.
高海拔冷凉区莴笋——娃娃菜高效栽培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高海拔冷凉区莴笋—娃娃菜高效栽培,采用穴盘基质育苗和垄植沟灌覆膜、一膜两用栽培技术,每667 m~2产值可达13 400元以上。古浪县地处河西走廊东端,海拔1 750~2 430m,年均气温低、无霜期短、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是生产优质高原夏菜的理想区域。近年来,古浪县大力发展以娃娃菜、蒜苗、莴笋为主的高原夏菜,每年种植面积稳定在1 000 hm~2(1.5万亩)以上,产品远销北京、上海、广州等地。为了提高土  相似文献   

16.
<正>以青菜为主的绿叶蔬菜是上海市场蔬菜种类中需求量最大的一个种类。由于绿叶蔬菜单位体积重量轻、表面积大容易失水造成品质下降,因此绿叶菜不便贮运,一般都在城市近郊生产。青浦区位于上海西部,相对充裕的耕地资源、便利的运输条件使青浦绿叶菜种植面积位列上海郊区前列。本文从青浦区绿叶菜生产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着手,对绿叶菜生产提出几点建议与设想。1青浦绿叶菜生产的现状1.1种植面积与区域分布青浦区现有耕地面积2万余hm~2,常年蔬菜面积  相似文献   

17.
<正>青浦区是上海市地产蔬菜的主要生产区,2016年全区蔬菜种植面积3415.33hm~2。其中,以绿叶菜为主的旱地蔬菜种植面积2466.67hm~2,主要分布在白鹤镇、重固镇、香花桥镇、徐泾镇、朱家角等镇(街);以茭白为主的水生蔬菜种植面积948.67hm~2,主要分布在练塘镇、朱家角镇等。种植面积在0.67hm~2以上(含0.67hm~2)的常年蔬菜种植户和农业生产经营组织,种植面积有3155.67hm~2;种植面积在0.67hm~2以下的常年蔬菜种植户和农  相似文献   

18.
重庆市巴县在发展农村商品生产中,引导农民按照市场需求、发挥自我优势、突出产品特点、大力发展城市所需要的商品蔬菜,不仅丰富了消费者的菜篮子。还为农民增加了大量的经济收入。巴县年种植蔬菜面积已达8400hm~2(1.26万亩),占全县耕地的10%以上,复种面积已达2.11万hm~2(31.6万多亩),1992年共产蔬菜53.6万t,比上年增长6%,产值达1.9亿元,已占多种经营产  相似文献   

19.
正湖南省南县地处洞庭湖区,地势平坦,土地肥沃,蔬菜种植历史悠久,目前已成为湖南省秋冬叶类蔬菜最大的生产基地。南县于2008年开始引进菜薹,经过试种与推广,生产的菜薹产量高、品质好,并迅速占领广州市江南和长沙市马王堆等大型蔬菜批发市场,一举成为全国最大的菜薹生产基地。2015年南县菜薹播种面积达到1万hm~2,其中白菜薹约0.7万hm~2,红菜薹约0.3万hm~2。菜薹  相似文献   

20.
我国甘肃、青海、宁夏等西北省份高寒地区面积大,海拔高,气候寒冷,年均气温0~3℃,无霜期短,农业生产基础条件相对落后,传统种植以小麦、马铃薯、豌豆、青稞、油菜等大宗农作物为主,种植业结构简单,没有形成优势明显的特色农业产业.进入21世纪,以兰州为代表的甘肃高原夏菜的产业得到了长足发展,增产增收幅度大.在其辐射带动下,邻近的高寒地区(海拔2 500m以上),如甘肃榆中、天祝以及青海互助等以禾谷类作物为主的高寒地区尝试引进试种冷凉夏菜.试种结果表明,高寒地区虽然气候寒冷,但6~9月份10~25℃的气温却非常适宜喜凉蔬菜的生长,而且病虫害少,上市期正值暑期,与低海拔地区相比,高寒冷凉蔬菜具有突出的品质和市场优势.现以充分发挥高寒地区的环境优势和发展有机、绿色蔬菜为目标,以天祝县为主要试验示范点,研究总结了海拔2 500m以上高寒地区露地娃娃菜的绿色栽培和保鲜贮运技术,旨在进一步扩大名优蔬菜品种的覆盖面,延伸高原夏菜的种植区域,为我国高寒蔬菜和高山蔬菜的发展提供一定的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