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 毫秒
1.
试验旨在研究水牛初乳和常乳主要组分的动态变化规律。采用乳品分析仪对摩本杂水牛(摩拉水牛×德宏水牛)初乳和常乳中乳脂、乳糖、乳蛋白、总固形物(TS)和非脂固形物(SNF)等含量进行测定,用SDS-PAGE对乳蛋白各组分进行分离,并利用凝胶成像系统进行扫描定量。结果表明,初乳中乳糖含量随泌乳天数的增加逐渐升高;乳蛋白、总固形物(TS)和非脂固形物(SNF)含量呈下降趋势;初乳中乳脂含量变化不规则,出现小幅波动;蛋白质各组分中乳铁蛋白(LF)、血清白蛋白(SA)、免疫球蛋白(Igs)含量第1天最高,以后开始下降;酪蛋白(CN)在乳蛋白百分比含量中占优势,随着泌乳天数的增加逐渐升高;β-乳球蛋白(β-LG)第1天含量低,第5 和7天达到最高值;α-乳白蛋白(α-LA)第1天最低,第2天急剧上升,以后变化平稳。常乳中大部分组分含量比较稳定,有时有波动,但各天数之间差异不显著。研究结果显示,水牛乳中大部分组分的含量在初乳中变化较大,初乳的营养价值高于常乳。  相似文献   

2.
为了研究大足黑山羊泌乳早期乳成分动态变化,试验采集大足黑山羊母羊分娩后1~35 d的乳,测定乳成分。结果表明:乳脂、乳蛋白、乳糖、灰分和非脂物质在初乳中的含量分别为9.07%、4.90%、6.99%、0.96%和12.89%,而在常乳中的含量分别为6.98%、3.72%、5.34%、0.75%和9.81%,初乳中各成分含量都比常乳高;常乳中乳脂含量变化较大,其他各成分含量只有9~11 d内有所回升,然后趋于平稳。  相似文献   

3.
选取舍饲甘肃肉用绵羊新品种核心群母羊14只,对其产后1~30 d产奶量及乳成分指标的变化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舍饲甘肃肉用绵羊新品种核心群母羊产后30 d内具有较高的泌乳性能,30 d总泌乳量为(32.82±0.19) kg,日均泌乳量为(1.09±0.08) kg,1~30 d泌乳曲线方程为Y=530.60t0.368e-0.015t,日增重可达(0.234±0.033) kg。母羊产后30 d内各种常规成分及物理性质均以第1天变化最为显著,到第3天趋于平稳;初乳中各种成分的含量均与常乳不同并呈现一定规律性变化,产后1~7 d常规成分中可溶性固形物、非脂固形物、蛋白质和脂肪含量呈下降趋势;乳蛋白、非脂固形物、密度和酸度在产后1~21 d呈下降趋势,随后呈上升趋势;乳脂、可溶性固形物和酸度在产后30 d内一直呈下降趋势;乳糖含量在1~14 d呈上升趋势,随后其含量趋于平稳;冰点在1~5 d呈上升趋势,随后呈缓慢下降,而乳密度在产后30 d内变化不显著(P>0.05)。以上结果为甘肃肉用绵羊新品种群种质特性和早期断奶羔羊的补饲提供了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4.
为了研究山羊不同泌乳阶段乳成分动态变化规律,试验随机选取不同泌乳阶段的简阳大耳羊泌乳母羊,采集乳样测定乳成分和乳中氨基酸含量。结果表明:(1)初乳(1 d)中非脂固体物、乳蛋白、乳脂肪、乳糖、灰分、钙、磷含量以及pH值分别为20.30%、7.52%、9.10%,11.93%、0.88%、0.35%、0.14%和6.57;常乳中非脂固体物、乳蛋白、乳脂肪、乳糖、灰分、钙、磷含量以及pH值分别为9.01%、3.17%、6.91%、5.05%、0.76%、0.16%、0.11%和6.60。(2)初乳中氨基酸含量较高的是谷氨酸、天门冬氨酸和亮氨酸,含量较低的是缬氨酸、蛋氨酸和甘氨酸;常乳中氨基酸含量较高的是谷氨酸、脯氨酸和赖氨酸,含量较低的是缬氨酸、丙氨酸和胱氨酸。  相似文献   

5.
试验旨在研究陕西三个不同地区不同泌乳时期的关中奶山羊乳常规营养成分的差异。选取健康,产奶量、体重及胎次接近的高产关中奶山羊139只(分别为凤翔县46只,淳化县50只,白水县43只)为研究对象,测定其乳脂率、乳蛋白、干物质、非脂固形物及乳糖的含量,从而对不同地区和不同泌乳时期山羊乳常规营养成分的相对含量进行对比。结果表明:3个地区奶山羊乳中乳脂率、乳蛋白、干物质和非脂固形物的含量差异不显著(P0.05)。随着泌乳时间的延长,各地区奶山羊乳中乳脂率、乳蛋白、干物质、非脂固形物均呈现出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乳中乳糖含量则随着泌乳时间的增加而呈现下降的趋势。这些结果对于统一不同地区羊奶的收购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试验旨在研究不同胎次、加热温度与加热时间对奶山羊初乳中免疫球蛋白含量的影响,探讨规模化养殖模式下羔羊培育技术流程。选取体况良好,发情周期正常,无繁殖及传染性疾病,待产关中奶山羊母羊9只(初产6只,经产3只),于产羔后0、2、6 h和1、3、5、7 d采集初乳样品,测定初乳中营养成分和免疫球蛋白G(IgG)、免疫球蛋白A(IgA)和免疫球蛋白M(IgM)含量;另选取经产母羊9只于产后0、2、6h采集初乳样品,等比例混合后水浴加热,测定初乳中免疫球蛋白含量,温度为58、60、62℃,时间为30、60、90min。结果发现:在母羊产羔2h内,经产母羊初乳中常规成分各项指标均高于初产羊,且在产后2 h达到峰值,随产后时间延长逐渐下降。除初产羊IgM外,产后0~6 h初乳中免疫球蛋白含量差异不显著;初产奶山羊免疫球蛋白含量比经产奶山羊高。初乳加热试验发现,初乳中IgA、IgG和IgM含量随加热时间和加热温度增加而降低(P<0.0001)。当加热温度为58℃,加热时间为30 min时,初乳中IgA、IgG和IgM含量高于其他处理组(P<0.0001)。由此可见,经产母羊产羔后2 h初乳...  相似文献   

7.
对16只天府肉羊的哺乳期(产后60d)产奶量和乳中营养成分进行测定,并对其变化规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经产母羊哺乳期的泌乳量为78.99 kg±6.86 kg,极显著高于初产母羊的40.76 kg±3.08 kg(P<0.01)。产后48 h内母羊初乳中的干物质、蛋白质和灰分含量迅速下降,脂肪含量先上升后下降。初产和经产母羊初乳中的干物质含量分别较常乳中高91.6%和119.4%,脂肪含量高79.9%和61.7%,乳蛋白含量高218.7%和315.4%,灰分含量高142.3%和188.9%,乳糖含量变化不大。经产母羊初乳中的干物质、蛋白质、乳糖和灰分含量均高于初产母羊,其中产后0 h的蛋白质和灰分含量较初产母羊高30.61%和20.93%,常乳中的营养成分差异不显著(P>0.05)。  相似文献   

8.
试验选取21只湖寒杂交(小尾寒羊为母本,湖羊为父本)后代母羊,对其产后1~30 d的泌乳量及乳成分变化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湖寒杂交后代母羊产后1~30 d泌乳性能较高,总泌乳量36.93 kg±2.50 kg,平均日泌乳量1.23 kg±0.08 kg,泌乳曲线方程Y=736x~(0.635)e~(-0.071t);随着泌乳天数的增加,乳的密度、冰点、酸度、可溶固形物、非脂固形物和乳蛋白变化差异均不显著(P0.05);乳糖含量逐渐增加,而酸度、可溶固形物、乳蛋白和乳脂肪的含量基本呈降低趋势(第1天除外)。以上研究结果可为制定舍饲绵羊早期断奶策略及进行科学饲养管理提供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9.
本试验旨在探究母羊出生年度、季节、胎次、泌乳阶段4个固定效应对西农萨能奶山羊产奶性状的影响。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萨能羊原种场2006-2018年的645只泌乳母羊为研究对象,每月采集乳样1次,采样日早、晚各采集1次,将两次乳样等比例混合后,采用乳成分分析仪测定乳脂率、乳蛋白率、乳糖率、总脂固形物、非脂固形物、密度、冰点和酸度共8个指标,结合羊场产奶量记录,采用固定效应模型,通过SAS 9.4软件进行表型的描述性统计分析,再采用GLM模型进行固定效应对产奶性状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西农萨能奶山羊平均300 d产奶量为507.67 kg,乳脂率为3.58%,乳蛋白率为3.20%,乳糖率为4.19%;总固形物含量为12.21%,非脂固形物含量为8.46%;出生年度、胎次对产奶量影响极显著(P<0.01),出生季节对产奶量影响不显著(P>0.05);泌乳阶段、出生年度对乳脂率等8个乳成分性状均有极显著影响(P<0.01),胎次对除乳蛋白率和总固形物的其他6个乳成分指标均存在极显著影响(P<0.01)。综合以上试验结果,胎次及泌乳阶段是影响西农萨能奶山羊产奶性状的两种主要非遗传因素,第3、4胎母羊产奶性能最佳,泌乳早期的乳品质更优,揭示了对种群进行良种选育工作和羊饲养管理的重要性,也为后期进行奶山羊经济性状遗传评估和群体遗传改良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0.
为了解在相同的饲料、气候及饲养管理条件下,不同品种奶水牛全泌乳期产奶量及乳成分含量,记录摩拉、尼里-拉菲、3品种高代杂交以及摩拉×本地低代杂交4个品种奶水牛全泌乳期的每日产奶量,定期采集生水牛乳并测定其总乳固形物、蛋白、脂肪、非脂乳固形物及乳糖含量。结果表明:尼里-拉菲的泌乳高峰期时间最长,每日产奶量及乳成分产量的绝对值最高,其次是3品种高代杂交水牛、摩拉水牛和摩拉×本地低代杂交水牛;各品种水牛常乳期85 d内,乳总乳固形物、蛋白质、脂肪含量较稳定;在85~105 d以后含量逐渐增加,非脂乳固形物含量在整个常乳期均较为稳定,乳糖含量则出现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常乳期每日产奶量与乳蛋白质、脂肪、总乳固形物、非脂乳固形物含量存在显著的负相关(P0.01)。  相似文献   

11.
为探讨目前商品肉猪的主要母本大长二元初产母猪的乳成分变化规律及在实行分胎次饲喂情况下的泌乳性能,分别对20头大长二元初产母猪产后1d、7d、14d、21d、28d乳常规成分、泌乳次数和泌乳量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大长二元初产母猪产后1d与7d、14d、21d、28d的乳成分相比变化幅度均较大,乳糖、乳脂、乳蛋白和总固形物都达到了极显著水平(P0.01);乳糖和乳脂在28d泌乳期内总体来看逐渐升高,但乳脂在28d时有所回落;乳蛋白和总固形物逐渐降低,1d最高,28d最低;大长二元初产母猪平均每昼夜泌乳次数为24.63次,单次泌乳量为0.28kg,日平均泌乳量为6.74kg,泌乳高峰出现在第14~21d。结合乳成分和泌乳量的变化特点,提示仔猪21~28d断奶更为科学。  相似文献   

12.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和膳食结构调整,绵羊奶必将受到人们的青睐.选取甘肃肉用绵羊新品种群、无角陶赛特和特克塞尔3个品种各8只母羊,对产后1~56 d泌乳理化性质变化进行研究,结果表明:3个品种乳成分及物理性质在第1~3 d变化最为明显,其中乳蛋白含量、非脂固形物含量和酸度3项指标呈现出前期快速下降,中期下降减缓,后期缓慢上升;乳糖指标则呈现出缓慢的前期上升,后期下降的趋势,对选取的3个品种初乳中蛋白、乳脂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等指标对比,依次下降,乳糖含量和密度特克塞尔最高.常乳中除密度外3个品种间差异不显著(P>0.05).这为绵羊早期断奶和补饲提供了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13.
乳汁体细胞数(somatic cell count,SCC)是检查奶牛乳房炎和牛奶质量的指标,为了解南宁某规模化奶牛场奶水牛SCC情况及SCC与其他乳成分的关系,试验随机选取该场152份泌乳早期乳样,测定其SCC、乳汁比重、蛋白质、脂肪、总固形物、非脂固形物及乳糖的含量,并对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SCC小于50万/mL的乳样占被检奶样总数的88.16%,大于100万/mL的占1.97%;乳汁比重、乳蛋白、乳糖和非脂固形物含量均随着SCC的升高而下降,而乳脂含量随着SCC的升高而呈上升趋势;SCC与乳糖及非脂固形物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因此,奶水牛乳中SCC不仅与乳糖和非脂固形物含量密切相关,也提示其与奶水牛产后营养代谢状况有关。  相似文献   

14.
为探明摩拉水牛产后乳成分的变化规律,本实验采集9头摩拉水牛(2~3胎,6~8岁)产后第1、2、3、4、5、6、7、12、17、22、28天的乳样,共99份,用多功能乳成分分析仪测定蛋白质、脂肪、乳糖、总乳固体及非脂乳固体等含量,并对不同泌乳天数乳成分间差异和各乳成分间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初乳第1天的蛋白质、总乳固体、非脂乳固体含量最高,之后均先降低后稳定,脂肪(2.87%)和乳糖(2.49%)最低,脂肪的变化不规律,乳糖含量则一直呈上升趋势;泌乳时间与蛋白质、脂肪、总乳固体和非脂乳固体呈负相关(P<0.01),与乳糖呈正相关(P<0.01);蛋白质与脂肪呈弱相关,与乳糖呈负相关(P<0.01);脂肪与乳糖、总乳固体和非脂乳固体无相关性(P>0.05)。本研究结果说明泌乳时间与乳糖含量有密切相关性,而各乳成分两两之间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5.
<正>奶山羊泌乳前期(产后6~20 d)以体力、生殖器官和消化功能的恢复为主。奶山羊泌乳高峰期是产后20~120 d,尤以40~70 d泌乳量最高。奶山羊泌乳稳定期是产后120~210 d。奶山羊泌乳后期是指产后210 d至干乳这段时间。奶山羊的繁殖泌乳期的饲养管理要点如下。1泌乳前期的饲养管理母羊产后6~20 d为泌乳前期,也称恢复期。母羊产后常有饥饿感,但消化力弱,1周内应主  相似文献   

16.
猪乳中常规成分、胰鸟素和表皮生长因子浓度的动态变化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选择8头3~4胎、产仔9~13头的健康大长北(大约克×长白×北京黑猪)母猪,对其分娩后35d泌乳期内初乳和常乳中的常规成分、胰岛素和表皮生长因子进行了动态分析。结果表明,母猪刚分娩时其初乳中乳蛋白、总固型物、胰岛素和表皮生长因子的浓度均高于常乳(P<0.05),乳糖和乳脂则随泌乳期延长而增加,分娩后3d内这种变化显著(P<0.05),而常乳中则变化不明显。  相似文献   

17.
旨在探索西农萨能奶山羊泌乳期生产性能、乳成分、血液生理生化指标和营养物质摄入量等变化规律及其相互关系。本研究选取15只体重、胎次、产奶量、分娩日期相近,体况健康的西农萨能奶山羊。单圈饲喂54周,试验期内准确测定个体生产性能、乳成分、血液生理生化指标和营养物质摄入量等,建立各项指标随泌乳期变化规律模型及泌乳期内指标间的相关关系模型。结果表明:1)不同泌乳阶段显著影响奶山羊生产性能(干物质采食量(DMI)、产奶量、料奶比)、乳成分(乳蛋白率、乳脂率、总固形物率(TS))及营养物质摄入量(粗脂肪(EE)、粗蛋白(CP)、有机物(OM)、酸性洗涤纤维(ADF)和中性洗涤纤维(NDF))等性状指标(P0.05)。2) Wood模型成功拟合了产奶量、乳脂率和乳蛋白率随泌乳期变化的规律;CP可拟合二次曲线;DMI、料奶比、非脂乳固形物率(SNF)、TS和NDF可拟合三次曲线。产奶量、乳脂率和料奶比等拟合效果最佳,拟合度均高于0.94。3)生产性能—DMI、产奶量与料奶比间极显著相关(P0.01);乳成分—乳蛋白率、乳脂率、SNF与TS间极显著相关(P0.01);营养物质摄入量—DMI、OM、CP、NDF与ADF间极显著相关(P0.01)。显著相关指标可通过二次曲线、三次曲线、线性模型、指数模型和"S"型曲线模型等高度拟合。西农萨能奶山羊个体年平均产奶量为504.91 kg。奶山羊生产性能、乳成分、血液生理生化指标和营养物质摄入量等指标之间以及与泌乳期均显著相关,Wood模型拟合泌乳曲线为Y=1.233t~(0.414)×e~(-0.041t)。根据拟合曲线可通过产奶量预测料奶比;乳脂率、乳蛋白率和总固形物率之间可相互预测。研究结果对了解奶山羊的基本生理状况及生产规律具有重要意义,为奶山羊不同泌乳阶段合理安排生产,进而实现精准饲喂具有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8.
为探究荷斯坦牛围产后期乳成分变化规律及其影响因素,本研究采集了79头新产母牛产后0~7 d每次挤奶的牛奶样品,测定1 573份样品的乳脂率、乳蛋白率、乳糖率、牛奶尿素氮含量和乳干物质率,比较初乳和常乳在各项乳成分上的差异,并分析乳成分在母牛产后随时间的变化趋势,利用SAS 9.2软件分析胎次和挤奶时间对乳成分的影响。结果表明:与新产牛产后第1次分泌的牛奶相比,产后第2次分泌的牛奶中的乳成分已发生改变;乳脂率、乳蛋白率和乳干物质率在产后逐渐下降(P<0.05),而乳糖率和牛奶尿素氮含量在产后逐渐上升(P<0.05);除乳脂率外,其他乳成分在产后第7天尚未达到常乳水平(P<0.05);胎次对初乳的乳脂率和乳蛋白率均有显著影响,挤奶间隔时长造成早中晚所产牛奶在乳脂率、乳蛋白率和牛奶尿素氮含量上存在显著差异。因此,选择初乳及过渡乳饲喂犊牛时,应充分考虑产后时间、胎次和挤奶间隔等因素对营养成分造成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日粮钙水平对云南半细毛羊乳成分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日粮钙水平对云南半细毛羊乳成分的影响,试验选用50只云南半细毛羊妊娠后期的母羊,母羊预产期前14 d随机分为5个组(每组10只羊),分别饲喂钙水平为0.35%、0.42%、0.61%、0.75%和0.96%的试验日粮。母羊产羔后进入正试期(90 d),每30 d为1个阶段,分别为泌乳前期、中期和后期。每个阶段中间5 d,从每组选择5只母羊测定产奶量和乳成分。结果表明:(1)泌乳期各组的产奶量、羊乳的磷、能量、脂肪、蛋白、总固体、非脂乳固体含量均无显著差异(P > 0.05)。(2)乳钙含量随日粮钙水平的提高而提高,并且在泌乳前期和后期0.35%钙水平组的乳钙含量显著低于0.61%、0.75%和0.96%钙水平组(P < 0.05)。(3)泌乳中期0.61%、0.75%和0.96%钙水平组的乳糖显著高于0.35%钙水平组,分别提高3.32%(P < 0.05)、3.69%(P < 0.05)和4.43%(P < 0.01)。泌乳后期0.35%钙水平组乳糖含量最低,较0.42%、0.61%、0.75%和0.96%钙水平组分别低4.55%(P < 0.05)、8%(P < 0.01)、8%(P < 0.01)和8.70%(P < 0.01)。综上,日粮钙水平影响乳钙含量且两者成正比|在泌乳中期和后期,当日粮钙水平提高到0.61%和0.42%后可提高乳糖含量。 [关键词] 钙|云南半细毛羊|乳成分  相似文献   

20.
母羊初乳成分的动态变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以小尾寒羊初乳样品为试验材料,对母羊初乳常规成分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母羊初乳中干物质、蛋白质、脂肪的含量均高于常乳,并随泌乳期的延长呈下降趋势;乳糖含量则低于常乳,随泌乳期的延长呈上升趋势;初乳中Ca、Mg、Fe、Cu、Zn、Mn等元素含量均高于常乳,Mg、Cu、Zn随泌乳期的延长呈下降趋势,Ca、Fe、Mn随泌乳期的延长呈先下降后上升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