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1999年10月~2003年6月,作者在赛里木湖采集高白鲑Coregonus peled标本424尾,并对其年龄和生长状况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以鳞片作为年龄鉴定的依据,高白鲑的年轮特征为切割型;对鳞片新年轮逐月出现率进行分析,表明高白鲑的年轮形成主要出现在6月份;赛里木湖中的高白鲑有5个年龄组,经计算得出其鳞径与体长的回归方程为L=6.5696 6.1518R(r=0.997),运用此公式获得1^ ~4^ 龄组高白鲑的平均逆算体长L1=16.3cm,L2=27.4cm,L3=33.4cm,L4=37.4cm;体长与体重的回归方程为W=0.001462^L3.7973(r=0.915);3^ 龄以上的高白鲑,其生长常数和生长指标均随年龄的增长而下降。  相似文献   

2.
为了探究塔里木河流域胜利水库鲤的年龄与生长。2012-2013年通过对塔里木河流域胜利水库鲤的采样观察,运用传统生物学测量方法鉴定年龄,分析其生长特征。结果表明:塔里木河流域胜利水库的鲤,年龄均值为3.88±1.254+,年龄结构不符合正太分布,优势年龄个体5+;体长和体重相关方程为:W=0.192L2.443(R2=0.9590);体长和体高的关系式为:H=0.2870 L+0.0970(R2=0.9810);体长和鳞径直线相关方程为:L=12.214R-78.810(R2=0.9320);体长和鳞径幂指数相关方程为:L=0.023R3.232(R2=0.9550);胜利水库鲤的渐进体长L∞=105.58cm,生产系数k=0.0479,W∞=16862.08 g,t0=-2.699,ti=4.208+;种群总体(n=25)体长和体重生长方程为:Lt=105.58[1-e-0.0479(t+2.699)],Wt=16862.08[1-e-0.0479(t+2.699)]2.443。种群总体丰满度:K=2.2108±0.2959。胜利水库鲤,异速生长,适应性较强,生长性状不稳定,在种群动态和渔业生态平衡,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塔里木河流域多浪水库鲤年龄与生长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研究塔里木河流域多浪水库鲤的年龄与生长.[方法]2012~2013年通过对塔里木河流域多浪水库鲤的采样观察,运用传统生物学测量方法鉴定年龄,分析其生长特征.[结果]塔里木河流域多浪水库的鲤,年龄均值为3.80±1.384+,年龄结构不符合正太分布,优势年龄个体5+;体长和体重相关方程为:W=0.179 8L2.427 (R2 =0.917 9);体长和体高的关系式为:L=0.284 4H+0.190 4(R2=0.957 5);体长和鳞径直线相关方程为:L =12.543R-81.717 2(R2 =0.852 0);体长和鳞径幂指数相关方程为:L=0.018 4R3.3369(R2=0.912 6);多浪水库鲤的渐进体长L∞=96.54 cm,生产系数k=0.015,W∞=13 884.44 g,t0=-1.8540;种群总体(n=25)体长和体重生长方程为:Lt=96.54(1e0.015(1e0.015(t+1.854 0)),Wt=13 884.44(1e0.015(t+1.8540)2.4627.种群总体丰满度:K=2.851 8±0.2108.[结论]多浪水库鲤,异速生长,适应性较强,生长性状不稳定,在种群动态和渔业生态平衡,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长江上游江津江段鲢种群的年龄和生长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三峡工程的建设对长江鱼类产生了显著的影响.为了解三峡工程建设后长江上游鲢的种群状况,根据2008-2010年在江津江段采集的149尾标本对鲢的年龄和生长特征进行了研究.采集到的鲢体长范围为95.0~860.0 mm,平均体长为(451.1±171.6) mm,体质量范围为13.5~9 750.0 g,平均体质量为(2 314.2±2 125.9)g.鲢鳞片上的年轮表现为闭合性切割和疏密特征,年龄结构由0+~5+龄共6个龄组组成,其中优势龄组为1+~4+龄.体长(L)与鳞径(R)呈显著的线性关系:L=139.841 2R+15.973 4;与体质量(W)呈显著的幂函数关系:W=1.876 7×10-5 L2.9925.长江上游江津江段鲢为匀速生长类型,其Von Bertalanffy生长方程为L1=1 036.974 8[1-e-0.1882(t+0.2165)],Wt=19 864.662 3[1-e-0.1882(t+0.2165)]2.9925,其生长拐点年龄为5.80龄.尽管年龄结构和生长性能表现出一定的衰退趋势,但与湖泊、水库中的鲢种群相比,长江上游鲢种群仍然具有相对复杂的年龄结构和较优的生长性能.三峡工程建设后,长江上游已逐渐成为鲢重要的栖息地和产卵场,该江段鲢种群在4大家鱼资源保护中应该得到重点保护.  相似文献   

5.
研究随机抽取福建纹胸鮡标本238尾,以脊椎骨为主要年龄鉴定材料,胸鳍棘切片作对照,相符率达91.89%.年轮主要形成于3,4,5月,种群由5个年龄组组成,以2,3年龄组为主.生长特点属均匀生长型,体长与体重呈指数关系:W=0.0128 L3.2131(r=O.9019).推算各龄体长,得Von Bertalanffy生长方程:Lt=14.02[1-e-0.2541(1+0.0969)],Wt=61.9193[1-e-0.2541(t+0.0696)3.2131.体重生长拐点年龄t=4.53龄,对应L=9.6743 cm,W=18.7977 g.第1~2龄生长迅速,且2龄年增积量最大.对年龄鉴定材料和数据的处理方法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6.
梁子湖团头鲂的年龄和生长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梁子湖团头鲂Megalobrama amblycephala的种群现状,于2011年7月-2012年6月采集310尾样本,以鳞片作为鉴定材料,对团头鲂的年龄和生长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团头鲂年轮环纹呈疏密切割型,偶见幼轮,3龄以上个体可见生殖痕;种群体长分布范围为74.1~362.8mm,优势体长为180 ~320 mm,占群体总数的81.29%;群体由1~6龄共6个龄组组成,优势年龄组为3~4龄,占总渔获物的55.48%;体长(L)与鳞径(R)呈线性关系,关系方程为L=34.656R+25.21;体长与体质量(W)呈幂函数关系,关系方程为W=1×10-5L3.1228,幂指数接近3,属匀速生长型;拟合Von Bertalanffy方程为Lt=452.36(1-e-0.2407(t+0.2813)),Wt=2034.61(1-e-0.2407(t+0.2813))3.1228,生长拐点时间ti=4.46龄,此时体长Li=307.78 mm,体质量Wi=607.70 g.研究表明,梁子湖的团头鲂资源量日趋减少,种群出现了明显的小型化趋势,应当采取保护措施,以利于资源的恢复和增殖.  相似文献   

7.
利用鳞片、矢耳石、脊椎骨3种材料对水口水库野生罗非鱼(Tilapia sp.)606尾进行了年龄鉴定,并对其生长进行了初步分析。结果表明:以鳞片为主,矢耳石、脊椎骨为辅助鉴定的年龄由1~3龄组成;体长与鳞径拟合出直线回归方程为:L=45.991R-3.124 1(r2=0.944,N=606);Von Bertalanffy生长方程为:Lt=262.8(1-e-0.2(t+1.28));Wt=690(1-e-0.2(t+1.28))2.890 6。2龄前随着体长的增加,体重增长缓慢,2~3龄体重较体长增长更为迅速。  相似文献   

8.
为了合理开发和利用湖鲚资源,对湖鲚种群的年龄和生长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湖鲚鳞片可作为年龄鉴定材料,根据鳞片上的年轮可确定其年龄;湖鲚种群由4个年龄级组成,其中以Ⅰ龄和Ⅱ龄湖鲚为主,占总样本数的88.0%,Ⅲ龄和Ⅳ龄湖鲚仅占总样本数的12.0%,表明湖鲚群体中低龄化较严重。湖鲚鳞片生长与体长生长密切相关,鳞径(R)与体长(L)的直线方程为L=27.254R+4.900。Ⅱ龄以前湖鲚的体长生长快速,之后生长渐缓。  相似文献   

9.
研究随机抽取福建纹胸鮡标本238尾,以脊椎骨为主要年龄鉴定材料,胸鳍棘切片作对照,相符率达91.89%。年轮主要形成于3,4,5月,种群由5个年龄组组成,以2,3年龄组为主。生长特点属均匀生长型,体长与体重呈指数关系:W=0.0128L^3.2131(r=0.9019)。推算各龄体长,得Von Bertalanffy生长方程:Lt=14.02[1-e^-0.2541(1 0.0696)],Wt=61.9193[1-e^-0.2541(1 0.0696)]^3.2131/。体重生长拐点年龄t=4.53龄,对应L=9.6743cm,W=18.7977g。第1-2龄生长迅速,且2龄年增积量最大。对年龄鉴定材料和数据的处理方法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0.
尼洋河双须叶须鱼年龄与生长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2014-2015年在尼洋河收集的203尾双须叶须鱼(Ptychobarbus dipogon)样本,以鳞片为主要的年龄鉴定材料,对尼洋河双须叶须鱼种群进行了年龄结构和生长特性的研究。结果表明,尼洋河双须叶须鱼种群由2~15龄和18龄共15个年龄组成。其中优势年龄为2~10龄(占87.19%)。体重和体长的关系方程为W=1.44×10~(-4)L~(2.537)(n=203,R~2=0.876,P0.01)。其生长可用Von Bertalanffy生长方程表示为L_t=489.938[1-e~(-0.119(t+1.245))];W_t=1 202.529[1-e~(-0.119(t+1.245))]~(2.573)。生长拐点位置在t=6.697龄,对应的体长和体重为L=299.578 mm,W=399.028 g。双须叶须鱼生长较慢、体型较小,是对尼洋河生态与环境适应的结果 。  相似文献   

11.
碧流河水库鲢、鳙的年龄、生长和资源量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根据1989~1991年间对碧流河水库鲢、鳙的取样调查分析,对该水库渔获物中鲢、鳙的年龄、生长和可捕群体的资源量进行了初步研究。渔获物中鲢、鳙均以Ⅳ、Ⅴ、Ⅵ龄为主,VonBertallanffy生长方程适合描述其生长过程。鲢的可捕群体资源量为2.99×10 ̄5kg,鳙为3.75×10 ̄5kg。  相似文献   

12.
鲤、鲢、鳙、草鱼苗和鱼种饥饿致死时间的研究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作者观测了全长6.6~177.6 mm的鲤、鲢、鳙、草鱼苗和鱼种的饥饿致死时间及饥饿死亡时皮肤和肠的组织学及亚微结构变化。在水温18.0~23.0℃时,这几种鱼苗50%饥饿致死时间为7.3~12.0d,耐饥饿力由强至弱依次为:鲤(10.4~12.0d)>鳙(9.6 d)>草鱼(8.8 d)>鲢(7.3d)。夏花至春片鱼种的50%饥饿致死时间为15~271d。水温与鱼的饥饿致死时间呈负相关。饥饿致死的鲤苗皮肤破裂,指纹状细胞界限不清,排列散乱,粘液细胞小,神经丘萎缩;鲢、鳙鱼苗肠粘膜细胞核和细胞器或肿胀或萎缩或溃解。  相似文献   

13.
从池养鲤为主到四大家鱼的形成,是我国渔业史与我国渔业科技史上的重要突破。对于突破的原因,从本世纪60年代到现在一种相当流行的看法是:唐代禁捕、禁食鲤的法律,促使人们去寻找新的养殖种类,从而草、青、鲢、鳙养殖业逐渐兴起与形成。本文从历史文献记载,从大量史料分析与科学论证,否定了上述论断,认为这一重大突破是我国生产力长期发展的结果,是我国渔业科学技术长期发展的结果,是商品生产价值规律推动的结果,唐代一度颁布的禁捕、禁食鲤律并非这一重大突破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4.
州河鲤、乌克兰鳞鲤成鱼肌肉营养成分的对比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州河鲤和乌克兰鳞鲤成鱼肌肉的粗蛋白、水分、灰分、粗脂肪以及氨基酸和脂肪酸构成等进行对比分析,为科学评估其营养品质提供基础数据。结果表明:乌克兰鳞鲤成鱼肌肉中的蛋白质(19.20%)、水分(78.76%)和灰分(1.45%)均极显著地高于州河鲤(18.52%、76.83%、1.20%;P0.01),而州河鲤的脂肪含量(3.76%)又极显著地高于乌克兰鳞鲤(1.79%;P0.01);州河鲤成鱼肌肉脂肪酸的种类、脂肪酸总量和必需脂肪酸含量(11种、2.88%、0.60%)均高于乌克兰鳞鲤(10种、0.64%、0.10%),且州河鲤脂肪酸的营养价值略高于乌克兰鳞鲤;州河鲤和乌克兰鳞鲤都含有18种氨基酸,而乌克兰鳞鲤的必需氨基酸含量、风味氨基酸含量和氨基酸总量(8.3%、7.58%、20.29%)均高于州河鲤(7.53%、6.48%、17.82%),乌克兰鳞鲤蛋白质的氨基酸组成优于州河鲤。综合以上分析可以得出,乌克兰鳞鲤较州河鲤更具有营养学优势。  相似文献   

15.
兴国红鲤与散鳞镜鲤纯种的选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10年4—6月,在广西都安县水产技术推广站试验基地进行了丰鲤纯种的选育工作。以兴国红鲤为母本,散鳞镜鲤为父本进行杂交,所得的杂交一代称为丰鲤,它具有生长快、个体大、产量高等优点。  相似文献   

16.
草鱼MyoD cDNA的克隆和序列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用RACE技术从受精后约22 h的草鱼胚胎总RNA中扩增获得了草鱼MyoD基因的全序列,并对其序列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草鱼MyoD基因全长cDNA为1 597 bp,其中开放阅读框为825 bp,共编码275个氨基酸,结构分析表明该肽链第1~84个氨基酸为草鱼MyoD基因的Basic区,第98~142个氨基酸为草鱼MyoD基因的HLH结构域,该序列所编码的肽链没有信号肽;通过对比分析已知的GeneBank中其它脊椎动物MyoD基因发现,该基因编码的氨基酸肽链随动物由低等向高等进化有加长的趋势,且核苷酸以及推测的氨基酸同源性和动物之间的亲缘关系相一致;草鱼MyoD基因的克隆为研究家鱼的肌肉发育调控的机理以及肉质改良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7.
Grass carp (Ctenopharyngodon idellus) genomic fosmid library cotaining 129 014 clones was constructed and characterized from one diploid grass carp. The average insert size of the fosmid library was determined to be 35 kb by pulsed field gel electrophoresis, which is 4.1-fold coverage of the grass carp genome. To demonstrate the probability of picking the functional genes from the library, eleven functional genes were screened by three-dimensional PCR technique. The number of positive clones of these genes was from 1 to 6. So, this library may screen any useful genes from grass carp. This grass carp genome fosmid library will be integrated in the presently ongoing efforts to determine the sequence of the grass carp genome.  相似文献   

18.
为了充分利用池塘,提高成鱼产量和效益,进行了鲤鱼和草鱼两季混养试验,获得23 625 kg·hm-2的产量和67 515元·hm-2的利润.  相似文献   

19.
草·鲢·鳙和青鱼形态及其生长发育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对产于安徽省无为县水产养殖场的草、鲢、鳙和青鱼品种的体征特性和生长发育规律进行了测定和研究。结果显示,所测定4种鱼不同生长发育阶段的体尺体重的种内差异较小,显示出种群比较整齐;4种鱼体尺生长满足方程y=alnx+b,体重生长满足方程y=axb,相关指数达0.9以上;鳙鱼在1~2龄和2龄~后备阶段体尺体重的生长强度比草鱼和鲢鱼在同阶段的大,鲢鱼体高在3个阶段均表现为生长弱势,但草鱼的这种弱势在后备~亲鱼阶段得到了弥补,成为生长强点;草鱼随着年龄的增长丰满度呈现逐渐下降的趋势,每个阶段大约下降0.8~1.0个单位,青鱼虽然下降但幅度较小,而鲢鱼(1.82~1.98个单位)和鳙鱼(1.93~2.10个单位)全期基本保持不变;体长指数随着年龄的增长均表现下降的趋势,直到亲鱼草鱼和青鱼保持在1.147~1.148,而鲢鱼和鳙鱼保持在1.097~1.106,表明体长相对全长在不断增加;4种鱼的体指数以草鱼、青鱼、鳙鱼和鲢鱼的次序逐渐减小,其体指数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大;体宽指数和体深指数则较为稳定,鳙鱼的头长指数明显大于其他鱼。  相似文献   

20.
天然复合脱腥保鲜液对草鱼的脱腥保鲜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比较了黄酒、姜葱蒜以及姜葱蒜-黄酒复合脱腥保鲜液对于新鲜草鱼鱼肉的脱腥效果,并选用脱腥效果最好的姜葱蒜-黄酒复合脱腥保鲜液应用于新鲜草鱼鱼肉的保鲜.通过测定货架期草鱼鱼肉的pH值、挥发性盐基总氮、TBA值、菌落总数以及感官评定,研究了脱腥保鲜液对于草鱼鱼肉货架期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该复合脱腥保鲜液能够有效地保持鱼肉的货架期品质,延缓鱼肉pH值、TVBN值、TBA值以及菌落总数的升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