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采用对比法,研究了不同授粉方法对火龙果纵径和横径的影响。结果表明,对于红肉火龙果,自花授粉处理、异花授粉处理的果实纵径和横径均极显著高于自然授粉处理;对于白肉火龙果,自花授粉处理、自然授粉处理的果实纵径和横径均极显著高于异花授粉处理。综合来说,自花授粉处理对火龙果纵径和横径的增长效果最好,宜在生产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以红心火龙果为材料,比较红肉型自花授粉、红肉型异花授粉、白肉型花粉、红白肉混合型花粉、异种红肉型异花授粉五种人工授粉方式对火龙果座果率、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发现,异种红肉型授粉后,火龙果中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最高、果皮厚度最小、单果重和总产量最高。  相似文献   

3.
以红皮红肉型火龙果为材料,雨季天通过花朵套袋后进行人工异花授粉与自然授粉对座果率、果实商品性、品质及产量的比较,结果表明:各处理间果实的品质无显著差异,但套袋授粉处理后可提高果实的产量和商品性,经济效益得到大幅的提升。劳动力充足的情况下,雨季天套袋授粉在生产上是一种提高产量具可操作、简单有效的实用技术。  相似文献   

4.
火龙果种子数与单果重的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火龙果果实种子数与单果重的相关性。试验以红肉火龙果为母本,进行自然授粉、自花授粉和异花授粉,并对其果实种子数与单果重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3种授粉方式果实种子数与单果重均存在线性正相关,回归方程和相关系数分别为y=O.0347x+84.144、r=O.9428;y=0.0145x+269.78、r=O.1874;y=0.0477x-7.3009、栅.5617。3种授粉方式果实单果重随种子数量增加而提高。人工授粉是增加果实种子数和提高单果重一项有效的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5.
本试验在温室内采用人工套袋方法,利用自由传粉、同株自花、同株异花授粉3种授粉方式,对宁杞1号、宁杞7号的结实率及其果实单果重、横纵径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在不同授粉方式下,同株异花授粉坐果率大于同株自花授粉和自由传粉,单果重与坐果率正相关;比较不同处理间的果实纵横径,以同株异花授粉果实纵横径大于同株自花授粉,说明授粉方式对果实的纵横径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以海陆杂交后代优质纤维品系1109系为试验材料,以高产型棉花品种冀棉616为对照,比较了自然花粉授粉、人工自花授粉和人工异花授粉3种授粉方式下不孕籽的发生规律,及其对产量和产量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1109系3种授粉方式处理的不孕籽率均极显著冀棉616,从而导致其单铃重、籽棉产量和皮棉产量均极显著冀棉616,但人工自花授粉和人工异花授粉处理均能够有效减少1109系的不孕籽数量,降低不孕籽率,对增加单铃重和产量有积极作用,其中人工辅助花授粉处理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7.
采用不同处理方法对东试早柚进行了授粉试验。结果表明:东试早柚异花授粉座果率明显高于自花授粉,异花授粉可改善果实品质,提高可食率、果汁率、可溶性固形物、还原糖和总糖含量,降低有机酸的含量,但是种子数量有所增加,不同处理的果实品质从好到差依次为:东试早×ktk处理、东试早×泰农处理〉东试早自然授粉处理〉东试早网袋处理。  相似文献   

8.
振荡授粉器在保护地樱桃番茄生产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樱桃番茄花期设计植物生长调节剂点花、番茄振荡授粉器授粉、自然授粉(CK)3种处理,比较不同授粉方式对樱桃番茄坐果率、产量、品质、商品性等综合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振荡授粉器处理植株坐果率、单株产量、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分别比自然授粉高7.7%、29.1%、4.1%,与植物生长调节剂处理差异不显著;落果率最低;商品果率较自然授粉高5.6%;两种处理方法的单果重均比自然授粉低,其中振荡授粉器处理仅低3.1%;振荡授粉器处理果实果色亮、熟性早,较植物生长调节剂点花节省一半左右的用工时间。  相似文献   

9.
花粉直感对火龙果果实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红肉火龙果为母本,选用白肉火龙果花粉以及红肉、白肉火龙果混合花粉作为花粉源进行人工授粉,并以自然授粉为对照,研究花粉直感对火龙果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经Duncan多重比较分析,红肉火龙果在成熟期、单果重、可食率和种子数等方面与对照差异极显著,表现出明显的花粉直感效应;在座果率、果形指数、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种子千粒重和风味等方面与对照差异显著,存在直感效应;而在果皮颜色、果皮厚度、鳞片红色着色面积、果肉颜色、种子颜色、种子形状等方面与对照差异不显著,无直感效应.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价意大利蜜蜂Apis mellifera ligustica(简称"意蜂")及中华蜜蜂Apis cerana cerana(简称"中蜂")对黄沙白柚Citrus maxima(Burm) Merr. cv. huangsha Yu的访花行为及授粉效果。【方法】于重庆市垫江县开展2种蜂对黄沙白柚的访花行为及授粉效果试验,比较2种蜂访问黄沙白柚花朵的行为及其与环境因素和花朵泌蜜规律的相关性,并评价意蜂与中蜂授粉对黄沙白柚座果率、产量及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意蜂与中蜂访问黄沙白柚花朵的数量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在13:00-17:00时间段中蜂访问黄沙白柚花朵的数量显著高于意蜂(P0.05),但意蜂的单花访问时间显著高于中蜂(P0.05);意蜂访问黄沙白柚花朵的数量受花朵泌蜜量和光照显著影响(P0.05),中蜂的访花数量受花蜜糖浓度和光照显著影响(P0.05)。经意蜂与中蜂授粉的黄沙白柚果实座果率、单果重、果型及果实品质显著高于自花授粉组(P0.05),且意蜂授粉组的座果率及2种蜂授粉组的总糖含量和糖酸比均显著高于人工授粉组(P0.05);意蜂授粉组和中蜂授粉组总果重无显著差异(P0.05),但意蜂授粉组显著高于人工授粉组与自花授粉组(P0.05);与中蜂授粉相比,意蜂授粉能够显著提高黄沙白柚的果实座果率。【结论】综合比较2种蜂对黄沙白柚的访花行为及授粉效果,黄沙白柚可采用蜜蜂授粉代替人工授粉,且意蜂授粉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11.
鹤望兰的自花与异花授粉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珍稀名贵花卉鹤望兰是典型的鸟媒植物 ,引种到我国栽培 ,由于没有蜂鸟 ,必须人工授粉才能结实 .为了研究人工授粉的效果 ,提高鹤望兰的授粉成功几率 ,对授粉的时间、同一花序的不同花朵、自花、异花等进行比较试验 .结果表明 :①在厦门地区 ,4~ 7月、9~ 11月进行人工授粉效果最好 ;②异花授粉的结果率明显高于自花授粉 ,异花授粉的结果率平均为 91 75 % ,自花授粉仅为 40 76 % ;③异花授粉的单果种子数为 2 4 5个、自花授粉为 10 4个 ,两者存在明显差异 ;④同一花序的各花朵间异花授粉结果率无差异 ,而进行自花授粉各花朵间存在明显差异 ;⑤同一花序的不同花朵间授粉结实的单果种子数无差异  相似文献   

12.
以引进的51 个朱顶红品种种球为试验材料,于2013 年冬季在广州地区种植于不加温的温室中,于开 花时进行人工授粉、结实和育苗研究。试验通过自交在29 个品种上获得种子,通过杂交在309 个组合上获得种子, 自交和杂交共收获成熟果实621 个,获得饱满种子35 114 粒;采用花盆育苗,共获得朱顶红幼苗18 045 棵,总出苗 率为51.4%。研究结果表明,品种基因型对朱顶红结实率和出苗率有很大影响。  相似文献   

13.
新疆野生杏开花生物学特性及授粉受精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探讨新疆野生杏开花生物学规律及授粉受精结实特性.[方法]早春在新源野果林资源圃对野生杏开花物候期、花器官形态特征以及不完全花比例进行人工调查,研究不同授粉方式对野生杏坐果率的影响.[结果]新疆野生杏树开花相对集中在3月底4月初,持续约8~9 d;落花期3~4 d,从花芽开始膨大到落花期末,持续30 d左右;在自花授粉试验中各树均坐果,且坐果率均≥6;,表现为自交亲和(SC);通过花器官特征调查,不同野生杏之间完全花和不完全花比例差异很大,完全花比例最高的为4号杏,达90.0;,其次为2号杏80.0;,最低的为3号杏,仅为27.0;.[结论]5株野生杏人工异花授粉的平均坐果率为60.9;,比自花、自然授粉坐果率均较高,表现出较好的亲和性;通过授粉试验说明不同授粉方式中异花授粉效果较好,可以得到较高的坐果率.  相似文献   

14.
欧洲李不同品种授粉结实性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筛选欧洲李适宜授粉品种,为新疆欧洲李研究和生产上合理配置授粉品种提供技术依据.[方法]以法兰西、斯泰勒和女神3个欧洲李品种为试材,对不同品种自花坐果率、自然坐果率和人工异花授粉坐果率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1)3个欧洲李品种自花坐果率为0;~3.05;;(2)不同的人工异花授粉组合坐果率比对照提高了-4.59;~11.49;;[结论]3个品种自花坐果率低或极低,均为自交不亲和品种;法兰西自然坐果率低,斯泰勒和女神中等;最佳授粉组合为法兰西×女神,斯泰勒和女神可互为授粉品种.  相似文献   

15.
采用人工点授法进行田间授粉试验,调查50个新疆杏品种的自然授粉结实能力以及自交亲和性,比较主栽品种轮台白杏与其他49个杏品种间正反交亲和性。结果表明,50个新疆杏品种自然坐果率平均值为6.5%,巴都玉吕克最高,为24.6%。赛买提、乔儿胖、黑叶杏、晚熟胡安娜、洛浦洪德克及特尔湾玉吕克自交坐果率在6.5%~19.1%,表现为自交亲和,其余44个品种自交坐果率为0%~4.5%,表现为自交不亲和。异花授粉中,以轮台白杏为母本的各正交组合坐果率平均值为25.7%,仅阿里瓦拉与轮台白杏不亲和,其余品种授粉轮台白杏坐果率在8.6%~53.6%,其中卡巴克胡安娜为父本坐果率最高。49个反交组合平均坐果率为6.1%,其中33个品种与轮台白杏反交不亲和,19个反交组合坐果率较自然授粉有所提高,轮台白杏授粉后树上干坐果率较高,达26.0%。分析结果表明,新疆杏品种授粉亲和性因品种、授粉方式而异,自然授粉坐果率普遍较低,多数自交不亲和,轮台白杏与其他品种间正反交坐果差异较大,存在反交不亲和现象。  相似文献   

16.
本试验对大百部开展人工授粉,研究不同授粉方式对大百部坐果及种子性状的影响,以期为其种子繁殖提供参考。结果表明,大百部自然授粉坐果率为19.6%,自花授粉不坐果,同株异花授粉坐果率为20%,异株异花授粉坐果率在80%以上且种子饱满度高。说明大百部自交亲和性差,人工授粉可提高其坐果率和种子质量。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不同授粉方式对苦瓜果实膨大的影响,为其设施栽培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桂农6号苦瓜为试验材料,在设施大棚内分别进行人工授粉(套袋处理)和蜜蜂授粉,连续授粉5d,每天统计坐果率;于授粉后第1、4、7、10和14 d测量果实的横径、纵径、周径和单瓜重量,计算日相对生长率;在成熟期测定果实的可溶性固形物和维生素C含量.[结果]人工授粉的苦瓜横径和周径在整个生育期均较蜜蜂授粉苦瓜大,蜜蜂授粉苦瓜纵径在授粉后第14 d大于人工授粉苦瓜,两种授粉方式的苦瓜横径、纵径和周径相对生长率均呈下降趋势;授粉后第1~4d人工授粉的苦瓜横径和周径相对生长率显著高于蜜蜂授粉苦瓜(P<0.05,下同),授粉后第5~7 d则显著低于蜜蜂授粉苦瓜.蜜蜂授粉的苦瓜单瓜重在发育后期增重明显,单瓜重相对生长率在授粉后第5~7d迅速下降,此时人工授粉的苦瓜单瓜重相对生长率显著高于蜜蜂授粉苦瓜,在授粉后第10 d有小幅度上升.蜜蜂授粉的苦瓜坐果率较人工授粉低,但果实果型指数、可溶性固形物和维生素C含量高于人工授粉.[结论]人工授粉苦瓜前中期发育快,蜜蜂授粉苦瓜在后期发育较快,蜜蜂授粉可提高苦瓜果实品质.  相似文献   

18.
引进野生壁蜂进行苹果授粉的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野生壁蜂的主要活动范围是在70m以内,超过90m其传授花粉的效果不明显。人工授粉树花序座果率与距壁蜂蜂巢30m处的座果率相近,都在37%以上,均较自然授粉树座果率提高30%左右。放蜂区生理落果率最低,仅为3.8%,与人工授粉树生理落果率4.3%接近,但自然授粉树生理落果率竟高达84.6%。放蜂区偏歪果率仅为2.3%,与人工授粉树相近,但自然授粉树歪果率达9.3%。歪果大多只有4~5粒种子,且都集中在果实偏大的一边。歪果通常较果形端正的正常果少5个种子左右,其原因主要是授粉受精不良所致  相似文献   

19.
【目的】明确中华蜜蜂(简称“中蜂”)授粉对猕猴桃产量、经济效益、采收品质及贮藏性的影响,为强化中蜂授粉的产业功能和实现猕猴桃优质高产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贵长猕猴桃为研究对象,分别设中蜂授粉、人工授粉和自然授粉3个处理,测定不同授粉方式下猕猴桃的坐果指标、产量因子、采收品质和贮藏期间的品质变化,估算其经济效益。【结果】与自然授粉和人工授粉相比,中蜂授粉后猕猴桃单株坐果率显著增加(P<0.05,下同),畸形果率明显降低,单株坐果率分别提高70.61%和8.94%(绝对值),畸形果率分别降低7.06%和1.19%(绝对值);果实纵横径、商品果率、单果质量、单株产量、面积产量和产值均显著增加,单株产量高达26.67 kg,较自然授粉和人工授粉分别增产233.38%和27.00%,面积产量高达20.00 t/ha,产值达24.00万元/ha,除去成本后效益达20.95万元/ha,较自然授粉和人工授粉分别增收16.75万和8.30万元/ha;采收时果实硬度显著降低,可溶性固形物、可溶性糖和维生素C含量显著增加;此外,中蜂授粉可降低贮藏期的果实腐烂率,贮藏45 d后中蜂授粉的果实腐烂率为73.67%,显著低于自然授粉(96.67%)和人工授粉(89.00%),减缓果实硬度下降及可溶性固形物、可溶性糖、有机酸和维生素C的消耗。【结论】相较于自然授粉和人工授粉,中蜂授粉有助于提高猕猴桃产量和经济效益,改善果实的采收和贮藏品质,可作为一种增产增收、提质增效的授粉方式推广应用于猕猴桃产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