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研究磁化强度对NaCl胁迫下水稻种子萌发和幼苗生理的影响。方法:用不同强度的磁化NaCl胁迫溶液浸种并喷洒水稻种子及幼苗,测定种子的发芽指标和幼苗的生理指标。实验结果表明:经0.05T的磁化强度处理后,与对照相比,水稻种子萌发的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和幼苗中可溶性糖含量有明显提高,达到显著性差异水平;溶液经不同磁化处理后,过氧化物酶活性增强,表现为酶带增多,酶带加粗;对酯酶同工酶影响不太明显。结论:研究表明一定强度的磁化处理可以提高盐胁迫下水稻种子的萌发能力和幼苗的抗盐能力。  相似文献   

2.
不同处理方法对假苍耳种子萌发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利用物理和化学方法系统地研究了硫酸、热水、FeSO4溶液、低温、赤霉素等不同处理对假苍耳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的处理对假苍耳种子的萌发作用具有明显的差异。处理20s的硫酸,60℃热水,0.20%FeSO4溶液和500mg·L-1的赤霉素分别提高了假苍耳种子10%、17%、5%、11%的发芽率。低温处理不能提高种子发芽率。研究假苍耳的萌发作用对明确假苍耳发生危害具有重要作用,对控制假苍耳的蔓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进行种子磁粉丸粒化包衣并磁化处理方面的研究。[方法]研究磁粉丸粒化包衣及磁化处理对油菜种子发芽率、发芽势、出苗率及幼苗素质的影响。[结果]结果表明:种子丸粒化包衣时添加适量磁粉并进行磁化处理,种子的发芽势和出苗率得到了明显提高,幼苗素质得到了改善。[结论]根据试验结果得出的发芽率、发芽势、出苗率和幼苗素质指数,确定油菜种子磁粉丸粒化包衣的最佳磁粉含量为20%,磁化磁场强度为100 mT。  相似文献   

4.
研究磁化强度对NaCI胁迫下水稻种子萌发和幼苗生理的影响。方法:用不同强度的磁化NaCI胁迫溶液浸种并喷洒水稻种子及幼苗,测定种子的发芽指标和幼苗的生理指标。实验结果表明:经0.05T的磁化强度处理后,与对照相比,水稻种子萌发的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和幼苗中可溶性糖含量有明显提高,达到显著性差异水平;溶液经不同磁化处理后,过氧化物酶活性增强,表现为酶带增多,酶带加粗;对酯酶同工酶影响不太明显。结论:研究表明一定强度的磁化处理可以提高盐胁迫下水稻种子的萌发能力和幼苗的抗盐能力。  相似文献   

5.
温度场、磁场对脲酶活性影响的试验结果表明,温度场对脲酶活性影响较大,土壤脲酶活性最高时温度为60℃,而纯脲酶溶液则为50℃左右。磁场对土壤脲酶活性影响较复杂,135mT场强下,磁化3min产生较大正效应,比CK提高8.3%,磁化5min和30min有负效应,且30min负效应最大;205mT磁化20min酶活性比CK提高7.3%.不同磁场强度处理土壤,100和135mT处理30min可显著降低土壤脲酶活性。磁场、温度场共同作用脲酶溶液,当温度为45℃时具有抑制脲酶活性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种子磁化处理对小麦发芽及产量等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小麦种子进行磁化处理,经过发芽和田间栽培试验,结果表明:种子磁化处理可以提高小麦的发芽率,增强发芽势,提高幼苗鲜重,有利于培育壮苗和增产。  相似文献   

7.
试验以不同浓度的食盐和硼溶液对秦甘 80甘蓝的两个自交不亲和系亲本进行处理 ,研究其对亲本自交亲和性和种子生活力的影响。结果表明 :食盐溶液和硼溶液共同使用时亲本亲和指数及种子千粒重、发芽势、发芽率均较对照高 ;两个亲本最佳处理的盐浓度不同 ,花期以 4%盐水 0 .3 %硼溶液喷B2 5-2 -3 -3 -2 系和以 5 %盐水 0 .3 %硼溶液处理 FT63 -5-8-3 -3 系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8.
温度场,磁场对脲酶活性影响的试验结果表明,温度场对脲酶活性影响较大,土壤脲酶活性最高时温度为60℃,而纯脲酶溶液则为50℃左右,磁场对土壤脲酶活性影响较复杂,135mT场强下,磁化3min产生较大正效应,比CK提高8.3%,磁化5min和30min有负效应,且30min负效应最大;205mT磁化20min酶活性比CK提高7.3%,不同磁场强度处理土壤,100和135mT处理30min可显著降低土壤  相似文献   

9.
种子处理及田间覆盖对独一味种子萌发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分别用赤霉素、高锰酸钾、硝酸钾溶液在室内对独一味种子进行了处理,并在甘南州临潭县进行了田间覆盖试验.结果表明:赤霉素处理可以明显促进独一味种子萌发,发芽率可提高30%以上,浓度以50 mg/L为宜;硝酸钾处理对独一味种子萌发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吸湿回干处理可以明显地提高独一味种子的发芽率,最终发芽率可达72.67%;遮阳网覆盖可极大提高独一味种子田间单位面积出苗数,出苗数可达142.96个/m2.  相似文献   

10.
金叶大叶黄杨种子具有明显的休眠现象,为打破其种子休眠、提高发芽率,采用赤霉素溶液浸种与低温层积相结合的方法对金叶大叶黄杨种子进行催芽试验.结果表明:用500mg/L赤霉素溶液浸泡金叶大叶黄杨种子4d,后经低温层积30d,对于打破其种子休眠的效果较好,其种子发芽率达71.33%.赤霉素和低温层积相结合对打破金叶大叶黄杨种子休眠有一定作用,能显著提高其种子萌发率.  相似文献   

11.
短枝型苹果枝条组织解剖显微构造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对短枝型苹果和普通型苹果成熟的一年生枝条横断面组织解剖的显微构造研究,首次获得,短枝型苹果枝条皮层厚度占枝断面直径的百分率较普通型苹果明显高,而木质部则显著小;短枝型苹果枝断面木质部导管分子密度,导管分子管孔直径明显小于普通型品种;短枝型苹果枝断面射线薄壁细胞层次,射线条数均较普通型苹果多而且较宽。试验结果显示短枝型苹果枝条组织和细胞的特征性结构是短枝型品种营养生长弱,枝条节间短、不徒长、易成花、树体矮化、早结果的解剖学原因。  相似文献   

12.
黑穗醋栗花粉生活力及萌发力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TTC法对黑穗醋栗初花期花粉生活力鉴定表明,6种供试材料花粉生活力表现出明显差异;离体培养试验表明,各供试材料在蔗糖的不同浓度培养基中萌发是不一致的,差异极显著.同时发现硼对花粉萌发影响很大;利用荧光显微镜技术,测定了不同传粉时间花粉在柱头上的萌发力.结果表明,体内萌发与离体萌发有相同规律,各试验材料萌发率之间的差异与以上试验结果一致.  相似文献   

13.
以26年生的实生罗田板栗花粉为试材,对采粉时期、枝梢类别、花粉干燥处理方法,花粉贮藏时间和条件、以及硫酸锰等对板栗花粉发芽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盛花期花粉的发芽率显著高于初花期;雄花枝上的花粉发芽率高于结果枝;花粉室温贮藏以干燥、遮光条件为佳,并且以贮藏6天的花粉发芽率最高;适当浓度的硫酸锰显著地促进板栗花粉发芽,但影响其花粉管的的正常生长.  相似文献   

14.
本试验在1991~1992年用磁化复合肥对新红星(Starkrimson)苹果树叶面喷施。结果表明:叶面喷施磁化复合肥可有效地提高新红星苹果树叶片和幼果的微量营养元素含量。与CK相比,喷施磁化复合肥后,叶片的Mn、Zn、Cu、Fe含量的平均提高率为5.15%、10.80%、21.59%、20.51%;幼果的Mn、Zn、Cu、Fe含量的平均提高率为27.18%、53.32%、19.73%、38.53%。试验结果还表明:处理复合肥的非均匀稳恒磁场中心的磁感应强度B=150mT效果最好,B=100mT效果次之,故在生产应用中磁感应强度B选取100~150mT为宜。试验简便易行,有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1991~1992年用磁化复合肥对新红星苹果树叶面喷施,试验结果表明:叶面喷施磁化复合肥可有效地提高新红星苹果树叶片的叶绿素含量和光合强度,与对照相比,叶绿素a、b和a+b的含量分别提高18.12%、12.74%、15.14%,光合强度提高17.95%,结果还表明:非匀强稳恒磁场中心的磁感应强度B=50mT效果最好,B=80mT效果尚好,故在应用中磁感应强度B选取50~80mT为宜,试验方法简便易行,有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采用普通发芽法对本所在昆明自然贮藏条件下同贮存了1a-7a的甘蓝型油菜(B.napusL.)种子的发芽率、始萌发时间、萌发高峰期及幼苗素质等发芽特性的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甘蓝型油菜种子的发芽率随贮存年限的增加而呈阶梯式的下降,而且随着贮存年限的增加,种子萌发所需时间及萌发高峰期出现的时间也随之增加,峰高降低,幼苗素质下降。根据测定结果,在昆明自然贮藏条件下,甘蓝型油菜种子的贮藏寿命为8a-9a,安全贮藏期为1a-7a。相关分析表明:贮藏1a-7a的甘蓝型油菜种子的发芽率与贮存年限呈极显著负相关,相关系数r=-0.9527^**,回归议程y-93.07-0.59x。  相似文献   

17.
以榆叶梅花粉为试材,利用离体培养法、碘-碘化钾染色法、醋酸洋红染色法和TTC(氯化三苯基四氮唑)染色法对花粉生活力进行测定,并研究了不同贮藏条件对花粉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培养基中添加不同浓度的蔗糖和硼酸对花粉的萌发有促进作用,榆叶梅花粉萌发的最适条件为在培养基中添加15%蔗糖+0.004%硼酸,萌发率达41.52%。花粉生活力随着贮藏时间的延长而下降,不同的贮藏条件对其有显著的影响,适当的低温可有效延长花粉贮藏时间。其中-80℃萌发率最高,为最佳贮藏方法。  相似文献   

18.
红花酢浆草花粉萌发及贮藏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以红花酢浆草花粉为试材,利用离体培养法、碘-碘化钾染色法、醋酸洋红染色法和TTC(氯化三苯基四氮唑)染色法对花粉生活力进行测定,探讨扫描电镜下花粉形态结构与花粉萌发之间的关系,并研究不同贮藏条件对花粉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花粉培养基中添加不同质量浓度的蔗糖和硼酸对花粉的萌发有促进作用,红花酢浆草花粉萌发的最适培养基为:150g/L蔗糖+0.04g/L硼酸,萌发率达31.45%。花粉萌发率与饱满花粉占花粉总数的百分率一致。花粉生活力随贮藏时间的延长而下降,不同的贮藏条件对其有显著的影响,最佳贮藏温度为-80℃。花粉在-80℃耐贮藏力长达30d,贮藏28d后花粉萌发率仍达到1.30%。  相似文献   

19.
晚熟李花粉生活力及柱头可授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晚熟李品种‘龙眼秋李’、‘黑宝石’、‘安哥诺’为试材,采用花粉离体萌发试验测定花粉生活力,用联苯胺—过氧化氢法和田间套袋法测定了其柱头的可授性。结果表明:蔗糖和硼砂浓度对晚熟李花粉生活力均有显著影响。3个李品种均在10%蔗糖浓度下萌发率最高,分别为36.61%、21.33%和12.97%。蔗糖浓度高低影响花粉萌发率,适宜硼砂浓度明显促进花粉萌发,晚熟李花粉萌发适宜条件为1%琼脂+10%蔗糖+50 mg/L硼砂。柱头的可授性可持续3 d,但开花后1~2 d的可授性最强。  相似文献   

20.
不同条件对迎春花粉生活力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迎春花粉为试材,利用离体培养法、碘-碘化钾染色法和氯化三苯基四氮唑染色法对花粉生活力进行测定,研究不同贮藏条件对花粉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培养基中添加不同浓度的蔗糖和硼酸对花粉萌发有很大影响,花粉萌发的最适培养基配方为蔗糖浓度25%、硼酸浓度0.005%,此时萌发率达92.04%。花粉生活力随贮藏时间的延长而下降,不同的贮藏条件对其有显著的影响,最佳贮藏条件为-80℃下干燥,耐贮藏时间超过26 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