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3 毫秒
1.
试验研究不同市售饵料对金鱼(初始体重(4.733±0.33)g)生长性能、体成分和色素沉积的影响。试验共设3组,每组设3个重复,每个重复的水族箱中随机放金鱼30尾,每天投喂2次饵料,试验期共56d。结果表明,2号饵料对金鱼体重的增加及体蛋白、脂肪和体色素的沉积有显著影响(P〈0.05),饵料营养指标为:粗蛋白31.90%,粗脂肪3.36%;粗灰分7.340;钙1.09%;总磷0.28%;色素2.80(吸光度)。  相似文献   

2.
为了评定乳糖对不同阶段仔猪采食量和生产性能的影响,将6窝58头1日龄长大哺乳仔猪随机分到2个处理组,组问平均体重差异不显著,每个处理组设3个重复。试验猪分3个阶段进行,每个阶段设2个乳糖添加水平,从第7日龄起对供试猪进行补料,第22日龄早晨断奶,试验期共54d,各组日粮营养水平相近。试验结果表明:在7~21日龄阶段,2.5%乳糖组仔猪的平均日增重和4.5%乳糖组仔猪的平均日增重差异不显著(P〉0.05);在22—40日龄阶段,4%乳糖组仔猪的平均日增重显著(P〈0.05)高于2%乳糖组仔猪,其蛋白质、纤维、铜和锌的采食量均分别极显著(P〈0.01)地高于2%乳糖组仔猪,钙、总磷和铁的采食量分别显著(P〈0.05)地高于2%乳糖组仔猪;在41~60日龄阶段,3%乳糖组仔猪的平均日增重显著(P〈0.05)高于2%乳糖组仔猪,而只有铜和锌的采食量极显著(P〈0.01)地高于1%乳糖组仔猪,其余营养物质的采食量差异不显著(P〉0.05)。  相似文献   

3.
研究了用豆油代替鱼油对体重为(33.75±0.28)g虹鳟Oncorhynchus mykiss生长性能、免疫和组织酶活性的影响。试验共分4个处理,每个处理设3个重复,每个重复放80尾鱼,分别添加18%(质量分数,下同)鱼油(G1组)、6%鱼油+12%豆油(G2组)、3%鱼油+15%豆油(G3组)和18%豆油(G4组)。试验期间水温为12.5~16.5℃,溶解氧为7.8~10mg/L,每天饲喂2次,试验共进行8周。结果表明:豆油部分或全部代替鱼油对虹鳟试验末体重、体长、肥满度、特定生长率、饵料系数和日增重未产生显著影响(P〉0.05),G2组试验末体重、特定生长率、日增重分别较对照组(G1组)提高7.99%、11.85%和13.89%,饵料系数下降12.82%。与G1组相比,G3组鱼血浆和肝脏中碱性磷酸酶活性显著提高(P〈0.05),肝脏和肾脏中酸性磷酸酶的活性显著提高(P〈0.01);G4组鱼肝脏中溶菌酶活性显著降低(P〈0.05),G2、G3组也呈下降趋势,但差异不显著;各试验组鱼鳃中丙二醛活性显著(P〈0.05)或极显著降低(P〈0.05);G3组鱼肝脏中过氧化氢酶(CAT)活性显著升高(P〈0.05),12;3、G4组鱼肾脏中CAT也显著升高(P〈0.05)。可见,用豆油可以部分代替鱼油用于虹鳟生产,但用豆油完全代替鱼油会影响虹鳟鱼体的免疫力。试验表明,用添加质量分数为6%鱼油+12%豆油的饲料饲养虹鳟时,虹鳟的生产性能最好。  相似文献   

4.
壳聚糖对肉仔鸡(公鸡)生长性能和脂肪代谢的影响   总被引:33,自引:2,他引:33  
用1日龄艾维因(Avian)公雏168只进行试验,研究日粮添加壳聚糖对肉仔生长性能、脂肪代谢的影响。试鸡按体重随机分为4组,每组设2个重复,分别饲以含壳聚糖0、1%、2%、3%的日粮,试鸡自由采食和饮水。试验分0-21d、22-42d、43-56d3个阶段共56d,在第21d、42d、56d对试鸡称重,每组选取3只体重接近平均体重的鸡进行心脏采血,然后屠宰。试验结果表明,添加壳聚糖能促进肉仔鸡的生长,能显著降低腹脂(P<0.01)、皮下脂肪(P<0.05)、肌间脂肪(P<0.05)的沉积;能显著减少血清甘油三酯(P<0.05)、总胆红素的含量(P<0.05),减少脂肪的吸收。试验结果表明,壳聚糖能降低肉仔鸡的脂肪沉积量,对改善胴体品质有益。  相似文献   

5.
雨生红球藻虾青素粉对锦鲤组织色素沉积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试验的目的是探讨锦鲤饵料中雨生红球藻虾青素粉的最适添加量及锦鲤的着色规律。试验将平均体重为10g的420尾锦鲤分成7组,每组3个重复。在基础饵料中分别添加0,0.5,1.5,2.5,3.5,4.5,5.5g/kg雨生红球藻虾青素粉,试验结果表明:在相同饲养条件下饲养60d,锦鲤头和鳍中色素的沉积量各组差异不显著(P〉0.05)。而体组织中色素沉积量各组间差异显著(P〈0.05),其中,雨生红球藻虾青素粉添加量为3.5g/kg的组着色最显著。  相似文献   

6.
紫丁香叶对史氏鲟生长及血浆生化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史氏鲟Acipenser schrenckii为试验对象,在基础日粮中添加不同水平的紫丁香叶粉,研究紫丁香叶对史氏鲟生长性能和免疫指标的影响。试验共分9组(对照组、A~H组),A~H组试验饲料中紫丁香叶粉的质量分数分别为1%、2%、3%、4%、5%、6%、8%、10%,对照组饲料中不添加。饲养试验共进行56d。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A组、B组史氏鲟的增重率、特定生长率和饵料系数无显著差异(P〉0.05);与对照组相比,除C组和F组外,其它各试验组鱼血浆中总蛋白和球蛋白含量均显著(P〈0.05)或极显著下降(P〈0.01);H组鱼血浆中自蛋白显著下降(P〈0.05),谷丙转氨酶(ALT)显著升高(P〈0.05),谷草转氨酶(AST)差异不显著(P〉0.05);各试验组鱼血浆中C3、C4含量均比对照组有所降低,除C组和F组外,其余各组鱼血浆中C3、C4的含量均显著下降(P〈0.05)。这说明,饲料中不同水平的紫丁香叶粉对史氏鲟生长和免疫具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7.
采用10种饵料,不同日采收率进行试验,通过观察轮虫的密度和怀卵率变化,比较饵料,日采收率对轮虫生长繁殖的影响。结果表明:(1)采用酵母,光合细菌和小球藻混合饵料,轮虫的密度和怀卵率比单独使用酵母高,轮虫的密度差异极显著(P<0.01),怀卵率差异显著(P<0.05)。投喂第6种饵料时轮虫达到的密度最高,最高密度达2123个/mL,怀卵率也最高,最高达59.9%,轮虫怀卵率高低提前反映轮虫密度的变化。(2)采用酵母,光合细菌和小球藻混合饵料,酵母的不同用量对轮虫密度有极显著影响(P<0.01),酵母最适投喂率为2.0。(3)日采收率20%对提高轮虫培养的密度和怀卵率有显著作用,明显高于10%(P<0.01)。  相似文献   

8.
饵料和日采收率对轮虫生长繁殖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10种饵料,不同日采收率进行试验,通过观察轮虫的密度和怀卵率变化,比较饵料,日采收率对轮虫生长繁殖的影响。结果表明:(1)采用酵母,光合细菌和小球藻混合饵料,轮虫的密度和怀卵率比单独使用酵母高,轮虫的密度差异极显著(P<0.01),怀卵率差异显著(P<0.05)。投喂第6种饵料时轮虫达到的密度最高,最高密度达2123个/mL,怀卵率也最高,最高达59.9%,轮虫怀卵率高低提前反映轮虫密度的变化。(2)采用酵母,光合细菌和小球藻混合饵料,酵母的不同用量对轮虫密度有极显著影响(P<0.01),酵母最适投喂率为2.0。(3)日采收率20%对提高轮虫培养的密度和怀卵率有显著作用,明显高于10%(P<0.01)。  相似文献   

9.
进行了两个试验以考察在饲料中添加柠檬酸对异育银鲫生长及营养物质消化率的影响。试验一采用420尾平均体重为6.5g的异育银鲫鱼种,在基础饲料(对照组)中分别添加0.1%、0.2%、0.3%柠檬酸,经21 dN养后,各组增重率分别为53.4%,56.9%,59.0%,57.8%,其中添加0.2%柠檬酸显著提高了异育银鲫增重率(P〈0.05)。试验二采用150尾平均体重为45.0g的异育银鲫,在基础饲料(对照组)中分别添加0.1%、0.2%、0.3%、0.4%柠檬酸,进行了两周的消化试验。结果表明,添加0.1%、0.2%柠檬酸显著提高了磷消化率(P〈0.05),添加0.2%柠檬酸显著提高了干物质消化率(P〈0.05),但添加柠檬酸对蛋白质消化率没有显著影响(P〉0.05)。上述研究表明,饲料中添加适宜剂量柠掾酸可促进异育银鲫生长,提高异育银鲫对饲料干物质和磷的消化率,柠檬酸的适宜添加量为0.2%。  相似文献   

10.
采用3种不同蛋白质水平(产蛋宰〈80%:18%,16%,14%;产蛋率〉80%:20%,18%,16%)的等能日粮(11.29MJ/kg)对绍鸭进行饲养试验和氮平衡试验。在供试日粮蛋白质水平下,日粮粗蛋白水平对绍鸭体重、采食量及产蛋性能均没有显著影响(P〉0.05);蛋重与日粮蛋白质水平呈正相关(r^2=0.685);产蛋率以低蛋白组较高;总产蛋量3组间没有显著差异(P〉0.05)。  相似文献   

11.
柠檬酸对异育银鲫生长及营养物质消化率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进行了两个试验以考察在饲料中添加柠檬酸对异育银鲫生长及营养物质消化率的影响。试验一采用420尾平均体重为6.5g的异育银鲫鱼种,在基础饲料(对照组)中分别添加0.1%、0.2%、0.3%柠檬酸,经21 dN养后,各组增重率分别为53.4%,56.9%,59.0%,57.8%,其中添加0.2%柠檬酸显著提高了异育银鲫增重率(P〈0.05)。试验二采用150尾平均体重为45.0g的异育银鲫,在基础饲料(对照组)中分别添加0.1%、0.2%、0.3%、0.4%柠檬酸,进行了两周的消化试验。结果表明,添加0.1%、0.2%柠檬酸显著提高了磷消化率(P〈0.05),添加0.2%柠檬酸显著提高了干物质消化率(P〈0.05),但添加柠檬酸对蛋白质消化率没有显著影响(P〉0.05)。上述研究表明,饲料中添加适宜剂量柠掾酸可促进异育银鲫生长,提高异育银鲫对饲料干物质和磷的消化率,柠檬酸的适宜添加量为0.2%。  相似文献   

12.
为研究不同脂肪水平对红鳍东方纯的影响,在18个200L圆形流水水槽中各放养体重大小接近的红鳍东方鲍幼鱼20尾,分别投喂脂肪水平为5.77%、7.71%、8.93%、11.89%、13.75%、16.42%的饲料,每个脂肪梯度设3个重复。56d饲养试验结束后,结果显示,东方纯增重率和特定生长率都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当脂肪水平为5.77%~13.75%时,饵料系数呈现逐渐降低的趋势,随着脂肪水平的进一步升高,饵料系数保持平稳,高脂肪组和低脂肪组差异显著(P〈0.05)。肝体比和脏体比都随脂肪水平升高而显著增加(P〈0.05)。肥满度的最大值出现在8.93%组,但与其他各组差异不显著(P〉0.05)。全鱼体成分分析表明,水分、灰分和粗蛋白含量随脂肪水平增加都呈下降趋势,且各组间差异显著(P〈0.05);粗脂肪含量随脂肪水平增加,各组间显著升高(P〈0.05)。8.93%脂肪组血糖含量最高。各组谷丙转氨酶、总胆固醇和甘油三酯含量随脂肪水平增加均显著升高(P〈0.05)。结果提示,脂肪水平为8.93%的配合饲料对红鳍东方纯幼鱼的生长代谢最为有利。  相似文献   

13.
迟进坤  张安国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16):7495-7497
利用试验生态学方法研究了不同温度及体重对金鱼呼吸、排泄的影响。结果表明,在10~22℃时,随着温度的升高.金鱼的耗氧量明显升高,差异极显著(P〈0.01);耗氧率明显升高,差异显著(0.01〈P〈0.05);排氨量增加,差异极显著(P〈0.01)、在温度为10~18屯时,金鱼排氨率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加,差异显著(O.01〈P〈0.05);而当温度在18~22℃时,随着温度的升高,金鱼的排氨率呈下降趋势,18℃组为峰值:在14℃水温条件下,随着体重的增加,金鱼的耗氧量呈现上升趋势,差异显著(0.01〈P〈0.05);耗氧率呈现下降趋势,差异极显著(P〈0.01).随着体重的增加,金鱼的排氨量呈现上升趋势,差异极显著(P〈0.01);排氧率呈现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14.
探讨高温环境下低蛋白质氨基酸平衡日粮对肥育猪生长性能、血清指标和蛋白质表观消化率的影响。90头平均体重为(65.90±3.37)kg 的杜长大三元杂交猪随机分为3个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10头猪(5头公,5头母),1组为对照组,粗蛋白质水平为16.02%,2组、3组为试验组,日粮粗蛋白质水平分别为14.08%和12.05%。试验期40 d。结果表明,在日平均温度为29.53~31.16℃条件下,2组、3组平均日增重分别比1组提高2.49%和1.81%,差异不显著(P >0.05),平均日采食量、料重比组间差异不显著(P >0.05);血清皮质醇(F)、T3、T4浓度组间差异均不显著(P >0.05);血清尿素氮(BUN)浓度 2组、3组分别比1组降低10.45%和19.13%,差异均显著(P <0.05);氮表观消化率组间差异不显著(P >0.05),粪氮排泄量2组、3组分别比1组降低10.48%和25.64%,差异均显著(P <0.05)。由此可见,在高温环境条件下,低蛋白质氨基酸平衡日粮未能缓解热应激对肥育猪生长性能、血清指标和蛋白质表观消化率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研究了含不同质量分数的蛋白质(34.85%、40.48%、46.54%、51.54%、56.69%,记为D1、D2、D3、D4、D5组)和不同质量分数的磷(0.96%、1.16%、1.60%、2.03%,记为P0、P1、P3、P5组)的饲料对星斑川鲽Platiehthysstellatus幼鱼生长、摄食、饲料利用和养殖水环境的影响。结果表明:试验鱼的增重率和特定生长率随着饲料中蛋白含量的增加而逐渐增大(P〈0.05),D4、D5组均较大;摄食率和饲料系数随着饲料中蛋白含量的增加而逐渐下降(P〈0.05),D4组最小;D4组的蛋白质效率显著高于其它各组(P〈0.05);投喂6h和18h后,D5组的NHz—N和NO2—N总排放量显著高于其它各组(P〈0.05),投喂12h后,D5组显著高于D1~D3组(P〈0.05),而其余各组间差异均不显著(P〉0.05);蛋白水平相同时,饲料中不同的磷水平对试验鱼的增重率、特定生长率、蛋白质效率和摄食率均无显著影响(P〉0.05);投喂6、18h后,P0组的总磷排放量显著低于其余各组(P〈0.05),投喂12h后,P0、P1组的总磷排放量显著低于P3、P5组(P〈0.05)。  相似文献   

16.
研究了在配合饲料中用螺旋藻Spirulina meal替代不同比例(0%、25%、50%、75%、100%)的鱼粉对仿刺参Apostichopus japonicus生长及其营养组成的影响。每组设3个平行,仿刺参初始体重为(3.40±0.15)g,投喂期为28d。饲养结果表明,各组仿刺参的成活率较高(98.33%~100%),组间没有显著差异(P〉0.05)。饲料中用螺旋藻替代鱼粉的量为25%时,仿刺参的增重率和特定生长率最大,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用螺旋藻替代鱼粉的量超过25%时,仿刺参的增重率和特定生长率与全鱼粉组没有显著差异(P〉0.05)。饲料中用螺旋藻替代鱼粉的量对仿刺参壁体比及全参营养组成(蛋白质、脂肪、水分和灰分)没有显著影响(P〉0.05)。以上结果表明:仿刺参对植物蛋白源螺旋藻具有较好的利用率,但从仿刺参的生长效果来看,建议鱼粉和螺旋藻按3:1的比例搭配为好。  相似文献   

17.
试验研究了不同饲料蛋白质水平对初重(11.07±2.42)g大鳞纪幼鱼(Barbus capito)消化酶活性的影响。饲料蛋白质水平设7个梯度:30.24%(G1)、33.22%(G2)、36.23%(G3)、39.33%(G4)、42.15%(G5)、45.33%(G6)和48.12%(G7),每处理组设3个重复,每重复30尾鱼。试验鱼饲养周期为56d。结果表明,饲料蛋白质水平影响前肠和中肠的蛋白酶活性;G5前肠蛋白酶活性显著高于G1和G7(P〈0.05);G4中肠蛋白酶活性显著高于G1、G6和G7(P〈0.05)。随着饲料蛋白质水平的升高,后肠蛋白酶活性先增大、后降低。各处理组前肠、中肠、后肠和肝胰腺的脂肪酶活性均无显著差异(P〉0.05)。而随着饲料蛋白质水平的升高,前肠、中肠、后肠和肝胰腺淀粉酶活性降低:G7前肠淀粉酶活性显著低于G3和G6(P〈0.05);G7中肠淀粉酶活性显著低于G1和G4(P〈0.05);G7后肠淀粉酶活性显著低于其它处理组(P〈0.05);G7肝胰腺淀粉酶活性显著低于G1、G2、G3和G4(P〈0.05)。从而得出结论:饲料蛋白质水平显著影响大鳞鱼巴幼鱼的蛋白酶和淀粉酶活性,而对脂肪酶的活性影响不显著。饲料蛋白质水平为39.33%时,大鳞鱼巴幼鱼的消化酶活性最强。  相似文献   

18.
选取35日龄体重较为一致的力克斯獭兔幼兔48只,随机分为4组(A、B、C、D),每组12只。在基础日粮和营养水平相同的情况下,试验组B、C、D分别在日粮中添加0.25%的不同品种青蒿提取物,A组为对照组。试验结果表明:①试验组D幼兔平均增重比对照组提高了17.73%,差异显著(p〈0.05)。料重比下降16.40%,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试验组B、C幼兔平均增重都高于对照组,但差异不显著(P〉0.05),料重比显著下降(P〈0.05)。②试验组D与对照组幼兔的半净膛率相比有提高的趋势,但差异不显著(P〉0.05)。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D的肝重/体重有所升高,脾重/体重有所下降,而血液生化指标都有下降的趋势。表明青蒿提取物对獭兔幼兔具有促生长、提高饲料报酬的作用,而对提高幼兔免疫能力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19.
用2×5因子设计研究了芽胞杆菌微生物饲料添加剂“8701”在不同营养条件下对30—90KP猪的生产性能的影响。“8701”按500ppm、750ppm剂量添加。基础日粮分别含DE和CP:高营养水平(H):3.08,15.1%(前期);3.05%,14%(后期);低营养水平(L):2.87,12.7%(前期);2.77,12,5%(后期)。结果表明,单独添加“8701”可提高日增重7.6%(H)和3.5%(L)(P<0.05)。与0.2%赖氨酸合用在低营养下可极显著地(P<0.01),提高日增重(43.5%)和饲料报酬(提高25.8%),每头猪纯收入为42.2元,与150ppmCu合用或在取消日粮中多维后使用的效果与营养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20.
试验共设四个组,对照组合3%菜籽油,试验组分别含2%菜油+1%鱼油、1%菜油+2%鱼油和3%鱼油,研究日粮鱼油替代菜籽油对蛋鸡产蛋性能、蛋品质和脂质代谢的影响。结果表明,蛋黄中ALA、DHA含量以2%鱼油添加组最高,分蹦比对照组提高32.88%(P〈0.05)和22.49%(P〉0.05),EPA含量以1%鱼油添加组最高,比对照组提高13.48(P〈0.05);添加鱼油组蛋黄TC含量升高(P〉0.05),TG变化不明显,MDA含量升高(P〉0.05);血清TC含量升高,以3%鱼油添加量组最高,比对照组提高3.55%(P〈0.05),2%,3%鱼油添加组TG含量降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