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不同红树林群落土壤吸附重金属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仁恩  杨文杰  张钰  黄勃  陈玉军  陈元海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4):2037-2038,2197
[目的]为人工红树林生态系统的保护、管理以及人工红树林的生态功能价值评估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集海南东寨港无瓣海桑(S.apetala Buch.-Ham.)人工林区、海桑[Sonneratia caseolaris(L)Engl]人工林区、秋茄[Kandelia candel(L.)Druce]人工林区、木榄[Bruguiera gymnorhiza(L.)Lam.]天然林区、海莲[Bruguiera sexangula(Lour.)Poiret]天然林区、秋茄[Kandelia candel(L.)Druce]天然林区以及裸滩的沉积物(0~20 cm深)样品若干,测定各样品中Cu、Zn、Pb和Cr的含量,并对人工林、天然林及裸滩3个生境土壤吸附重金属的能力进行比较。[结果]重金属含量大小依次为天然林﹥人工林﹥裸滩。东寨港地区红树林湿地Cu和Zn的污染系数为低,Pb和Cr的污染系数为中等。[结论]土壤吸附重金属的含量与土壤受污染水平、林龄有关,且不同红树林群落土壤吸附重金属能力略有差别。东寨港地区Cu、Zn、Pb和Cr 4种重金属的生态风险系数均较低。  相似文献   

2.
本文报道了采自浙江苍南县以及邻近地区30个分布新纪录植物类群。其中田野水苏(Stachys arvensis Linn.)为中国分布新纪录;鱼木属(Crateva Linn.)等10属和藜蒴栲[Castanopsis fissa(Champ.ex Benth.)Rehd.et Wils.]等16种、3变种为浙江分布新纪录。  相似文献   

3.
湘西锰矿区土壤重金属含量及优势植物吸收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湘西锰矿区土壤重金属含量及优势植物吸收特征,为锰矿废弃地植被恢复和重金属污染土壤的植物修复提供理论依据。[方法]调查湘西花垣县响水村锰矿区废弃地植被物种组成,测定优势种根际土壤及植物根部和地上部分的Cu、Zn、Pb、Cd、Mn、Ni含量。[结果]响水村锰矿区所记录的高等植物共有20种,隶属15科18属,且优势种以草本植物为主;土壤重金属主要为Cd、Mn污染,且Cd含量超过国家土壤环境质量3级标准(GB 15618—1995),超标倍数达6.12~13.61倍,Mn含量为湖南省土壤背景值的57.93~244.40倍,污染严重;11种优势植物,萹蓄(Polygonum aviculare L.)、醉鱼草(Buddleja lindleyana Fort.)植物体内Mn含量较低,为Mn规避型植物,五节芒[(Miscanthus floridulus(Lab.)Warb.ex Schum et Laut.]根部Mn含量远大于地上部,为Mn根部囤积型植物,飞蓬(Erigeron acris L.)、鬼针草(Bidens pilosa L.)、千里光(Senecio scandens Buch.-Ham.ex D.Don)、土荆芥[Dysphania ambrosioides(Linnaeus)MosyakinClemants]、酸模叶蓼(Polygonum lapathifolium L.)、愉悦蓼(Polygonum jucundum Meisn.)、商陆(Phytolacca acinosa Roxb.)、博落回[Macleaya cordata(Willd.)R.Br.]均表现出对Mn具有一定的吸收,其中,愉悦蓼对Mn的吸收富集能力较强,为Mn富集型植物。[结论]锰矿区重金属植物修复中,采用植物稳定技术时可以选择萹蓄、醉鱼草、五节芒作为先锋植物进行修复,采用植物提取技术时,可以选择愉悦蓼进行修复。  相似文献   

4.
黑龙江省水稻田間杂草有稗草——稻稗[Echinochloa oryzicola(vasing.)Vasing]和野稗[Echinochioa crus-qalli(L.)Beauv.]、鸭舌草(Monochria vaginalis Presl.var.plantaginea Solms-Laub.)、三稜草[日本藨草,搬家草(Scirpus nipponicus Makino.)]、眼子菜(Potanogeton distinctus Bennett)、水葱(Eimbristyliz subbispicata Nees.et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室内观赏植物对苯气体的胁迫。[方法]用移液枪在密封仓中分别注入102、04、0和80μl的苯溶液对4种室内观赏植物进行胁迫处理。[结果]结果表明,4种植物净化苯污染的能力存在显著差异。通过测定生理指标,4种植物耐苯胁迫的能力也存在显著差异,其中玉吊钟(Kalanchoe fedtschenkoiHamet et Perr.)和木立芦荟(Aloe arborescens Mill.)的耐苯胁迫能力较强;绒毛掌(Echeveria pulv-inata (Hook.) Rose)和莲花掌(Aeonium arboretum(L.) Webb. et Berth.)的耐苯胁迫能力相对较差。[结论]该研究为这4种观赏植物在室内吸收净化苯气体污染推广提供科学数据。  相似文献   

6.
洛阳牡丹、芍药4种真菌性病害鉴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调查洛阳牡丹、芍药种植园圃,记述了牡丹的2种真菌性病害(牡丹灰霉病和牡丹黄斑病)和芍药的2种真菌性病害(芍药红斑病和芍药拟盘多毛孢褐斑病)。根据形态学特征,4种真菌性病害的病原菌分别为灰葡萄孢(Botrytis cinerea Pers.et Fr.)、斑点叶点霉(Phyllostica commonsii Ell.et Ev.)、芍药枝孢霉(Cladosporium paeoniae Pass.)、多毛粘质拟盘多毛孢[Pestalotiopsis langloisii(Guba)P.L.Zhu]。  相似文献   

7.
古树是不可再生的文物,具有极高的保护价值,科学合理的评价是古树保护的依据。借鉴程式专家法进行实地调研,结合病虫害调查情况,发现珠海市会同村古树整体景观价值偏低,樟树[Cinnamomum camphora(L.)Presl]和山楝[Aphanamixis toiystchya(Will.)R.M.Park]病虫害较轻,并且能够较好地适应会同村环境,适当养护就可自行恢复;假槟榔(Archontophoenix alexandrea H.Wendle.et Drude)、荔枝(Litchi sinensis Sonn.)病虫害一般,细叶榕(Ficus microcarpa L.F.)病虫害较严重,景观评分较低,均需要加大养护力度。  相似文献   

8.
以6种白腐真菌作为供试菌株,5种食用菌作为对照菌株,采用愈创木酚及α-萘酚基质平板显色法,依据漆酶催化氧化还原反应产生显色圈的直径大小及变色程度对产漆酶菌株进行初筛;并采用ABTS酶活力测定法对菌株进行复筛。结果表明,11种真菌均具有分泌漆酶的能力,得到5株高产漆酶的白腐真菌菌株,由强至弱排列依次为朱红栓菌[Trametes cinnabarina(Jacq.∶Fr.)Fr]、木蹄层孔菌[Pyropolyporus fomentarius(L.Ex F.)Teng]、单色云芝[Coriolus unicolor(L.∶Fr.)Pat]、轮纹韧革菌[Stereum ostrea(Bl.et Nees)Fr.]和宽鳞棱孔菌[Favolus squamosus(Huds.ex Fr.)Ames],酶活力分别为23.47、20.26、19.52、18.39、17.93 U/m L。  相似文献   

9.
岗梅是广东、广西地区常用中草药,具有清热解毒功效,以冬青科植物梅叶冬青[Ilex asprella(Hook.et Arn.)Champ.ex Benth.]的根或叶入药,其化学成分以三萜类、皂苷类和黄酮类化合物为主。主要研究岗梅的化学成分及其提取工艺和药理药效,对岗梅的鉴定方法、种苗繁育、功能基因研究等方面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0.
通过多年对木兰科植物大量的试验,研究表明采用种子繁殖植物开花结实晚(如麻栗坡含笑(Michelia chartacea B.L.Chen etS.C.Yang)15a开花),根据植物细胞基因遗传原理,采集老树枝条嫁接繁殖具有以下优点:1.保持母树优良性状;2.促使木兰科植物提前开花;3.提早木兰科植物的观赏价值;4.提高个别繁殖率低的种类的繁殖速度。在昆明和四川苗圃基地用望春玉兰(Magnolia biondii Pamp)做砧木,采取自然界中优良母树枝条作为接穗,成功嫁接马关木莲(Manglietia maguanica Chang et B.L.Chen)、红花木莲(M.insignis(Wall.)Bl.)、荷花木莲(Manglietia nucifera D.X.Li et R.Z.Zhou ined.)、锥花木莲(M.paruicula Law et R.Z.Zhou ined.)、大叶木莲(M.megaphylla Hu et Cheng)、大果木莲(M.grandis Hu et Cheng)、上关花(M.campbellii Hook.f.et Thoms.)光叶拟单性木兰(Parakmerianitida(W.W.Smith)Law)、石灰含笑(Michelia calcicola C.Y.Wu ex Law et Y.F.Wu),华盖木(Manglietiastrum sinicum Law),嫁接成活率较高;以白玉兰(Magnolia denudata Desr.)为砧木,采取自然界优良母树枝条为接穗,嫁接红毛含笑(Michelia insignis(Wall)Bl.)、小果含笑(M.microcarpa B.L.Chen et S.C.Yang)、多花含笑(M.floribunda Fint et Gagnep.)、铁厂含笑(M.xanthostamina D.X.Li et Lawined.),具有较高的嫁接成活率。  相似文献   

11.
基于对北亚热带檫木天然次生林的野外调查和数据分析,研究了海拔和坡向对檫木生长、空间结构和树种组成等方面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海拔1 000 m以上山地,檫木的胸径和树高生长量及胸径/树高均差于海拔1 000 m以下的山地,人工林造林地选择宜在海拔1 000 m以下;随阳坡→半阳坡→半阴坡→阴坡坡位变化,檫木生长量和胸径/树高呈逐渐减小趋势。阳坡和半阳坡差异不显著,是理想的檫木造林坡向;檫木纯林或者混交林可以采用均匀造林模式。在海拔500 m以下阳坡,可以实现混交增产造林树种的混交伴生树种为杉木、香樟和枫香;在海拔500 m以下半阳坡,混交伴生树种为杉木、亮叶桦、枫香和枳椇;在海拔500~1 000 m的阳坡山地,混交伴生树种为甜槠、枫香和木荷;在海拔500~1 000 m的半阳坡山地,混交伴生树种为木荷、麻栎、杜英、枫香和紫茎。初步解决了北亚热带山地檫木分布区划分、空间结构变化及互利混交树种等问题,可以为檫木人工造林的林地选择、造林模式和混交伴生树种选取等方面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
湖北森林防火树种选择的研究   总被引:22,自引:3,他引:19  
对湖北省6个生态区45个不同树种的防火特性进行了全面系统的分析,运用层次分析法对不同树种的燃烧特性、生态生物学抗火特性以及经济性状与环境适应性等综合评判,选择出适合湖北省的防火树种26种,其中一级防火树种6种:大叶黄杨、海桐、枇杷柑桔、光叶石楠、臭椿,二级防火树种20种:冬青、柿、石楠、樟、白檀、茶、黄柏、侧柏、麻栎、杨梅、杜仲、木荷、格药柃、枫杨、长叶石栎、广玉兰、马桑、紫玉兰、女贞、刺叶栎等。  相似文献   

13.
江西省造林树种燃烧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通过树种理化性状的研究,筛选出抗火性强的树种,对森林防火林带建设树种的应用有重要意义。采集江西40种常见树种不同器官理化性状测定分析、燃烧试验,选择理化性状实测数据和燃烧数据,结合生物生态学特性评分,提取17个参数进行聚类,应用DPS统计分析软件系统聚类的离差平方和方法进行聚类,结果表明:抗火性强的树种有15个:四川山矾、大叶黄杨、海桐、法国冬青、冬青、醉香含笑、乐昌含笑、木荷、樟树、苦槠、阴香、大叶樟、油茶、女贞和含笑;抗火性较强的有10个,喜树、加杨、泡桐、红花檵木、鹅掌楸、夹竹桃、山杜英、白玉兰、巴东木连、厚皮香;抗火性一般的有6个,石栎、山茶、桂花、桧柏、龙柏、柳杉;抗火性差的有9个,毛竹、杉木、红翅槭、罗汉松、马尾松、湿地松、雪松、水杉、金钱松。利用树种之间燃烧性的差异,择优树种在防火林带建设中应用。  相似文献   

14.
60种植物提取物对小菜蛾的杀虫活性筛选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用浸虫浸叶法测定了广西地区60种植物甲醇提取物对小菜蛾Plutella xylostella(L.)三龄幼虫的生物活性,结果表明,对小菜蛾具有较高毒杀活性(校正死亡率50%以上)的植物有山茶科的木荷、油茶,茄科的颠茄,大戟科的三年桐,含羞草科的猴耳环,即4科5种,其中木荷的毒杀活性最高,72 h后的校正死亡率达到100%。其次为油茶、颠茄、三年桐、猴耳环,72 h后的校正死亡率分别为98.50%,84.60%,66.70%,59.00%。  相似文献   

15.
防火林带树种选择的研究   总被引:23,自引:2,他引:23  
本文分析了37个树种的抗火性能、生物学和造林学特性,并运用模糊数学方法对上述三大因素集进行综合评判,划分等级。在此基础上进行多目标决策,建立防火林带树种选择综合评价的数学模型,共划分出五个等级。其中木荷为一级;竹柏、苦槠、青冈栎、格氏栲、闽粤栲等10个树种为二级。  相似文献   

16.
为研究临安市常见绿化植物的滞尘能力及光合响应差异,选择阔叶树和竹子共8种常见绿化植物为研究对象,通过野外观测和室内试验相结合,对其在秋季雨后5、10和15 d的叶片滞尘能力进行测定,并研究粉尘污染对植物净光合速率和气孔导度的影响,比较不同类型植物对粉尘污染的抗性优劣。结果表明:所选植物均有一定的滞尘能力,且叶片的滞尘能力在相同污染环境下,表现为广玉兰>木荷>毛竹>雷竹>香樟>珊瑚树>苦槠>黄山栾树;珊瑚树和毛竹叶片受粉尘污染后,其净光合速率和气孔导度在相同条件下较其他植物损失小,即抗粉尘污染能力较强;而香樟、雷竹的损失率较大,即抗粉尘污染能力较弱。在选择植物作为行道树时,考虑植物叶片滞尘能力的同时,更要参考其抗粉尘能力,综合评价选择绿化植物。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种植植物结合土壤改良剂对铅锌尾砂库的修复效果,为尾砂库无土复垦及实现生态修复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开展野外田间试验,在铅锌尾砂中添加改良剂TH-LZ01,反季节种植耐重金属草本植物紫斑白三叶、金鸡菊、紫花苜蓿,同时以不添加改良剂不种植植物作为对照,研究添加改良剂后植被恢复情况以及对尾砂重金属含量和pH的影响。[结果]反季节种植植物半年后,即使是粗放式管理,3个添加改良剂种植植物的处理植被覆盖度均达70%以上,尤其是紫斑白三叶处理,植被覆盖度高达99.76%,远高于对照(6.13%);添加改良剂TH-LZ01,种植植物可以显著降低尾砂Cu、Zn、Pb、Cd的DTPA 提取态含量,降低率分别达83.00%、78.00%、31.00%、24.00%,效果显著;金鸡菊处理和紫花苜蓿处理的pH较紫斑白三叶处理高,且DTPA-Cu、DTPA-Zn显著低于紫斑白三叶处理。[结论]粗放式管理模式下,紫斑白三叶、金鸡菊、紫花苜蓿均可作为尾砂库生态修复的先锋草种,工程应用时可以优先考虑使用。  相似文献   

18.
选择福建常用的 6个针阔树种 ,与杉木组成 3树种组合进行行状混交育苗 ,应用灰色局势决策方法进行分析 ,结果表明 :木荷与杉木与马尾松混交育苗具有正效应 ,作为 3树种混交林的树种搭配是合适的 .而马杉桤、木杉桤和桤杉闽这 3个树种组合 ,则表现出明显的负效应 ,作为 3树种混交林的树种搭配有待进一步的试验  相似文献   

19.
超量积累植物的筛选是植物修复技术应解决的关键问题之一。研究以土壤种子库作为筛选源,采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在Mn矿渣土壤上生长出的植物中的Mn的含量。结果表明,有13种植物能够在富含Mn的矿渣土壤上生长。马唐、求米草对Mn具有抗性;碎米荠能超量积累重金属Mn;樟树种子能够萌发并很好地生长,其中半夏的转运系数最高,具有能重新利用重金属Mn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0.
[目的]筛选罗田苍术[Atractylodes lancea (Thunb.) DC.Subsp.Luotianensis Hu et Feng in ed.]增殖培养的最佳培养基,为罗田苍术种苗工厂化生产提供技术指导。[方法]以罗田苍术的嫩枝为外植体,筛选出最适宜的基本培养基;再利用L9(34)正交试验优化6-BA、KT、NAA和IBA的配比。[结果]N68为罗田苍术最适宜的基本培养基,各植物生长调节剂的最佳浓度为1.0 mg/L6-BA+1.0 mg/LKT+0.5 mg/LNAA+0.2 mg/LIBA。[结论]该试验筛选出了罗田苍术增殖培养的最佳培养配方,为罗田苍术种苗工厂化生产提供了技术指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