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近年来,水体与土壤的重金属铬污染日益严重.为了更合理利用湿生铬超富集植物李氏禾进行植物修复,解决相关实际环境问题,综述李氏禾对铬的超富集耐性机制、外源物质对李氏禾吸收和转运铬的影响、李氏禾对多种重金属共富集的特性、李氏禾-微生物联合修复重金属铬污染、铬污染修复李氏禾收获物的处置等方面的研究进展,最后为其后续发展提出展望,为研究李氏禾修复重金属铬污染与其推广应用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2.
杂草在土壤重金属污染修复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就杂草对重金属的超富积特性、杂草在修复重金属污染土壤上的优势进行了综述,认为杂草具有抗逆境能力强、生长迅速、繁殖能力强,在环境条件适宜情况下生物量能够急剧提高等特点,可以弥补现有植物修复的缺点和不足,是较理想的土壤重金属污染植物修复资源。  相似文献   

3.
农田杂草对铜污染土壤修复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铜既是植物生长所必需的微量元素,也是土壤重金属污染的1个主要污染源。对农田杂草对铜污染土壤修复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以寻找更多的铜超积累植物种类,推动铜污染土壤的工程化治理。  相似文献   

4.
植棉修复重金属污染土壤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植物修复重金属污染土壤具有简单经济、不破坏农田结构、可以大面积实施、不会造成再次污染等优点。棉花对重金属有较强的富集能力,在重金属污染土壤的修复中有良好的应用前景。介绍了重金属及其毒害作用,以及其对棉花生长发育的影响,综述了棉花对重金属的富集特性,并对棉花修复土壤重金属污染的可行性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5.
植物修复重金属污染土壤具有简单经济、不破坏农田结构、可以大面积实施、不会造成再次污染等优点.棉花对重金属有较强的富集能力,在重金属污染土壤的修复中有良好的应用前景.介绍了重金属及其毒害作用,以及其对棉花生长发育的影响,综述了棉花对重金属的富集特性,并对棉花修复土壤重金属污染的可行性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6.
植物修复技术作为高效、经济和环境友好的绿色修复技术,受到广泛认可,已成为重要的污染土壤修复治理技术。概述了植物修复技术的修复植物种类、修复模式,分析了当前重金属污染农田土壤植物修复技术存在的问题,并对植物修复技术在治理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方面的研究进行了展望,为重金属污染农田土壤的绿色治理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针对中国南方重金属超标农田污染治理技术特点作了简要分析与探讨,并收集汇总中国现有镉、砷、铜和铅的超积累植物40种,同时进行了分类与归纳。依据中国现有的重金属超积累植物,讨论了中国南方重金属超标农田修复植物的筛选和培育方向,分别给出对重金属镉、砷、铜和铅的污染修复超积累植物应用建议及相关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导致农作物重金属含量超标,这些重金属随食物链进入人体内,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了解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现状、重金属污染对农作物的危害,以及污染农田的治理修复,对维护人体健康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综述了我国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现状,分析了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可能对农作物造成的影响,概括了目前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的主要治理方式,并分析了这些治理方式的差异性和优缺点,对未来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治理的方向作出了展望。为该领域初学者了解该领域研究方向、发展趋势和研究热点提供了指导,也为我国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治理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李氏禾修复重金属(Cr Cu Ni)污染水体的潜力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李氏禾(Leersia Hexandra Swartz)是中国境内发现的第一种铬超富集植物.通过水培实验,评价了李氏禾对水中Cr、Cu、Ni的去除潜力.结果表明,李氏禾能够有效去除水体中的Cr、Cu、Ni污染物,重金属初始浓度分别为10和20 mg·L-1的营养液,10 d后Cr浓度降低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检出限以下,10 d后Cu浓度降低到1.02 mg·L-1和1.25 mg·L-1,20 d后Ni浓度降低到1.10和2.14mg·L-1.收获的植物根、茎、叶中重金属含量均较高,根中重金属含量显著高于茎、叶.单株生物量的比较结果表明,含Cr培养液中生长的李氏禾生物量与对照相比无显著减少(P>0.05),含Cu、Ni营养液中生长的李氏禾生物量均显著低于对照(P<0.05),表明李氏禾对Cr的耐性强于Cu和Ni.李氏禾适宜于湿生环境中生长,能对多种重金属产生大量富集,对Cr、Cu、Ni等重金属污染水体的修复表现出较强的潜力.  相似文献   

10.
我国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的植物修复技术现状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现象日益严重,修复已经势在必行。植物修复技术与工程修复和物理、化学修复技术相比,成本低,适用范围广,成为受到广泛重视的土壤重金属污染修复技术之一。本文简述了我国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现状,介绍了植物修复技术与超富集植物现阶段在国内的发展应用状况,并对其未来发展趋势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11.
为了筛选获得可用于防治李氏禾的病原菌菌株,采用孢子形态观察和ITS1-5.8S-ITS2序列分析法对分离自云南西双版纳稻田感病李氏禾植株上的两株病原真菌菌株进行了鉴定,采用离体叶片生测法评价其除草活性,采用盆栽生测法评价其对主要作物的安全性.结果表明,两株病原真菌分别被鉴定为稻平脐蠕孢(Bipolaris oryzae)和稻平脐蠕孢有性型[Bipolaris oryzae (teleomorph:Cochliobolus miyabeanus)].稻平脐蠕孢发酵液对李氏禾的致病性最高为88.9;稻平脐蠕孢有性型发酵液配制的菌悬液对李氏禾的致病性最高为100.两个菌株对水稻、玉米、黄瓜及番茄等主要农作物安全.  相似文献   

12.
蔡湘文  张学洪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34):16832-16834
[目的]研究光照强度和温度对铬(Cr3+)超富集植物李氏禾(LeersiahexandraSwartz)生长的影响。[方法]用浓度为20、80mg/L的Cr3+(CrCl3)营养液培养采自雁山、荔浦、桃花江的3个李氏禾种群,用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重金属含量,筛选出对铬富集能力偏高的李氏禾种群进行光照和温度的影响试验。[结果]光照强度达到3000lx以上时,李氏禾的生长表现最好,生长速度最快;不同温度下生长速度快慢顺序为:25℃>自然状态>15℃。[结论]这一结果能为提高李氏禾的生物量,将其应用于污染水体和土壤的修复而资源化提供前提条件。  相似文献   

13.
用含质量浓度为20 mg/L、80 mg/L的Cr~(3+)(CrCl_3)营养液培养雁山、荔浦、桃花江3个李氏禾(Leersia hexandra Swartz)种群,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重金属Cr~(3+)含量,筛选出对铬富集能力偏高的荔浦种群进行水分、光照和肥料交互作用培养试验,记录李氏禾的生长状况和测定不同状况下的叶绿素和蛋白质含量.结果表明:在土壤含水量为60%、中光照度(3 000 lx左右)和适当追肥的共同作用下,李氏禾生长速度最快;施肥会增加李氏禾的分蘖数和最大根系长度.这一结果能为提高李氏禾的生物量,将其应用于污染水体和土壤的修复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李氏禾对土壤中铜积累特征及抗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室内生长条件下李氏禾对铜的吸收和抗性特征。[方法]将从6个采样点采集的李氏禾样本、淤泥和水样带回实验室进行分析。消解液定容后用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PEAA-700)测定铜的含量。[结果]电镀污水污染区的李氏禾生长茂盛,是当地的优势种群。在各植物样品中,铜含量均为根系>叶柄>羽片。当土壤铜含量达2000 mg/kg时,根、茎、叶中铜含量分别为:500.33、335.81、307.89 mg/kg。在土壤培养条件下,李氏禾叶中铜含量为46.11~308.07 mg/kg,铜的生物富集系数为0.40~1.75;根和茎中铜含量分别为49.22~500.33和39.22~335.81 mg/kg,铜的最高生物富集系数分别为1.85和1.47。[结论]李氏禾能在铜污染的环境中生存,对铜有较强的适应力和抗性,是一种较理想的植物修复材料。  相似文献   

15.
通过比较李氏禾在正常及铬污染环境下的生理指标差异,探讨其对重金属污染的耐受性,为其是否适合作为环境修复材料提供科学参考。结果表明,李氏禾在铬污染环境下,其叶片的叶绿素和脯氨酸含量及SOD、POD活性有所降低,可溶性糖、MDA、类黄酮化合物、可溶性蛋白含量及CAT活性均有所升高,SDS-PAGE显示无差异蛋白条带,说明李氏禾能适应一定浓度的铬胁迫并作出相应的调节。  相似文献   

16.
[目的]为研究李氏禾的耐铬生理和分子机理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李氏禾幼苗为试材,分剐用含O(对照)、5、30、60mg/LCrCl3的1/2Hoagland营养液进行培养,培养45d后收获,分别测定根、茎、叶的生物量,用石蜡切片法观察不同组织显微结构的变化,用火焰原子吸收法测定各组织的铬浓度。[结果]除5mg/LCrCl3处理外,其他处理根、茎、叶的生物量均随CrCl3浓度的增加而减少,但与对照差异不显著。当CrCl3处理浓度≤30mg/L时,根、茎、叶和总生物量分别减少8.2%、11.6%、21.5%和13.2%;受铬污染的李氏禾根、叶组织结构与对照无明显差异。但茎的维管束明显缩小;转移系数(叶中铬含量与根中铬含量之比)随CrCl3处理浓度的增加而减小(从1.07减小到0.09)。[结论]李氏禾对铬有很强的耐性和积累能力。摘要[目的]为研究李氏禾的耐铬生理和分子机理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李氏禾幼苗为试材,分剐用含O(对照)、5、30、60mg/LCrCl,的1/2Hoagland营养液进行培养,培养45d后收获,分别测定根、茎、叶的生物量,用石蜡切片法观察不同组织显微结构的变化,用火焰原子吸收法测定各组织的铬浓度。[结果l除5mg/LCrCl,处理外,其他处理根、茎、叶的生物量均随CrCI,浓度的增加而减少,但与对照差异不显著。当CrCl,处理浓度≤30mg/L时,根、茎、叶和总生物量分别减少8.2%、11.6%、21.5%和13.2%;受铬污染的李氏禾根、叶组织结构与对照无明显差异。但茎的维管束明显缩小;转移系数(叶中铬含量与根中铬含量之比)随C以l,处理浓度的增加而减小(从1.07减小到0.09)。I结论I李氏禾对铬有很强的耐性和积累能力。  相似文献   

17.
中华鼢鼠的生态及防治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中华鼢鼠主要栖息于山地与丘陵的农田、荒地、草场、林地,且发生严重、为害较大。为了科学控制鼢鼠为害,根据其生态学特征及生态习性,总结出化学防治与物理防治相结合、轮作倒茬和清除杂草相结合、深翻土地和兴修水利相结合的综合防治策略及较为完善有效的综合防治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8.
内蒙古保护性耕作技术发展现状和有关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保护性耕作在内蒙古经过近10年的发展,取得了显著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文章系统地介绍了内蒙古保护性耕作秸秆根茬覆盖、免少耕播种、杂草综合控制、机械深松、牧草松土补播等技术及应用效果;总结了高秆穴播、矮秆条播、块根块茎、草原改良等4种保护性耕作技术模式;指出了在保护性耕作发展规划制定、农艺技术配套、机具专用性和可靠性、杂草发生及危害等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在长期研究的基础上。探索总结了保护性耕作农田杂草发生规律及特点,明确提出了杂草防除是农牧交错区保护性耕作技术中的重点和难点以及杂草综合控制趋势、控草方式与方法的调整和树立综合控草思想等对策。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明草铵膦可溶性液剂(Basta SL)的杀草谱和筛选其适宜剂型及用量,为其推广使用提供依据。[方法]以不施药剂作为空白对照,通过田间小区试验,测定Basta SL对番茄田中杂草的防除效果。[结果]在试验剂量≥2250 g/hm2时,200 g/L Basta SL对番茄地杂草的防除效果较好,作用迅速,残效期长。药后30 d,杂草覆盖面积和鲜重的防效都在90%以上;杀草谱广,有效防治禾本科、菊科、苋科和十字花科绝大部分杂草;安全性好,喷药时将番茄植株下部叶片摘去,对番茄产量无显著影响。[结论]用200 g/L Basta SL对茎叶进行喷雾处理能够灭除番茄地的绝大部分杂草,是一种理想的灭生性除草剂。  相似文献   

20.
通过90.9%禾大壮乳油在水稻插秧田防除杂草效果及对水稻安全性田间试验,表明禾大壮可安全有效地防除稻田全生育期内稗草,对异型莎草和牛毛毡也有很好的控制作用,持效期达40天以上,但对扁秆镳草表现出一定的抑制作用。与农得时混用可显著提高对扁秆镳草的防效,是一组优良的稻田杂草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