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2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2篇
林业   1篇
农学   5篇
基础科学   13篇
  3篇
综合类   46篇
农作物   3篇
畜牧兽医   4篇
植物保护   4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1年   7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37 毫秒
1.
【目的】明确痕量灌溉方式在干旱区灌溉棉田的适用性。【方法】本研究以中棉所92为供试材料,系统监测了痕量灌溉不同埋管深度30 cm(D30)、40 cm(D40)和50 cm(D50)和膜下滴灌(CK)4个处理的棉花花铃期光合日变化及产量效应。【结果】①不同处理下净光合速率和气孔导度的日变化均呈双峰曲线变化趋势,且D30处理各时段的净光合速率和气孔导度均高于其他处理。②不同处理下的胞间CO2摩尔分数日变化均呈广口"V"字形双峰曲线变化趋势,蒸腾速率日变化均呈单峰曲线变化趋势,最大值出现在14:00h。③D30处理的2年平均籽棉产量和平均皮棉产量最高,分别为5 734.28和2 454.53 kg/hm^2,其中籽棉产量分别比CK、D40和D50处理高出1.09%、7.63%和11.38%,皮棉产量分别比CK、D40和D50处理高出3.49%、8.32%和1.61%。【结论】综合光合性能日变化和产量分析得出,内蒙古阿拉善地区采用埋管深度为30 cm的痕量灌溉技术为最佳。  相似文献   
2.
分析先玉335、利禾1号、东裕120、京科青贮301、金创998、种星青饲1号共6个玉米品种灌浆期穗位叶的光合特性日变化、光响应曲线以及青贮饲草产量、品质的差异,旨为呼和浩特地区青贮玉米高产高效栽培以及品种选择提供依据。结果表明,除利禾1号灌浆期穗位叶的净光合速率日变化呈单峰曲线变化趋势外,其他5个玉米品种均呈双峰曲线变化趋势;各品种气孔导度日变化均呈双峰曲线变化趋势,胞间CO_2浓度日变化呈广口"V"字形变化趋势;不同玉米品种间的光响应曲线拟合较好(P0.05),且种星青饲1号模拟的最大净光合速率[34.97μmol/(m~2·s)]较其他品种高3.70%~31.11%。种星青饲1号的青贮饲草鲜质量最高,为60 601.53 kg/hm~2,其次是利禾1号。各品种青贮品质优良。通过综合分析得出,种星青饲1号和利禾1号适合在呼和浩特地区青贮种植。  相似文献   
3.
以中熟品种‘冀红9218’和晚熟品种‘唐山红小豆’为试材,在初花-初荚(EF-EP)、初荚-初粒(EP-ES)和初花-初粒(EF-ES)期进行短日照诱导,通过酶联免疫技术来研究初花后小豆叶片的内源激素含量以及之间的动态平衡。结果表明,初花后短日照诱导使小豆的株高降低,花期提前,且‘唐山红小豆’更为明显;2个品种的GA_(1+3)和ABA含量较对照呈现降低趋势,IAA含量的变化不同,‘冀红9218’在开花期、结荚期和鼓粒期的波动不大,但各个处理较对照降低,而‘唐山红小豆’在开花期和结荚期较对照降低,鼓粒期却升高,2个品种的ZR含量较对照呈现升高趋势,但‘唐山红小豆’却稍有差异,开花期降低,而在结荚期和鼓粒期较对照都升高,鼓粒期升高显著,激素含量的变化会影激素之间的动态平衡,与对照相比,2个品种的GA_(1+3)/ABA和IAA/ABA比值降低,而ZR/ABA和(ZR+GA_(1+3))/ABA比值呈现升高趋势,由激素含量及其比值之间的变化可以看出,初花后短日照诱导使ZR含量升高,促使小豆植株细胞分裂旺盛,生长迅速,营养物质快速转移至果荚中,提前成熟,但较初花前作用减弱。  相似文献   
4.
新牧区建设是一个不同于农区新农村建设的系统工程,它涵盖了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建设,以及民族问题等多方面因素.目前,在社会主义新牧区建设中,仍然存在诸多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严重制约着内蒙古牧区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笔者从内蒙古新牧区建设的重要性、特殊性、艰巨性和多元性的特点出发,就内蒙古新牧区建设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反思,旨在为全面推进内蒙古社会主义新牧区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保护性耕作概念及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路战远 《现代农业》2011,(12):50-50
问:什么是保护性耕作?答:保护性耕作是对农田实行免耕、少耕,尽可能减少土壤耕作,并用作物秸秆、残茬覆盖地表,科学控制杂草和病虫害,从而减少土壤风蚀、水蚀,提高土壤肥力和抗旱能力的一项先进农业耕作技术。  相似文献   
6.
对内蒙古自治区农业机械化推广工作的思考   总被引:8,自引:4,他引:4  
农机推广工作是农业机械化工作重中之重。长期以来,内蒙古农机推广系统为加快我区农牧业机械化发展.繁荣农村牧区经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做出了重要贡献。2006年.国家出台了《国务院关于深化改革加强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的意见》(国发[2006]30号).一系列扶持农机科研开发、新技术示范推广和农民购买新型机具等方面的优惠政策也在逐步落实。  相似文献   
7.
加快内蒙古自治区农机科研工作的思考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长期以来.内蒙古农机科研工作为加快我区农牧业机械化事业发展和农村牧区经济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但现有的农机科研力量和管理体制已远远不能适应现代农业发展和经济建设的需要。为此,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强化农机科研公益性定位,理顺管理体制.加强人才队伍建设.促进农机科研工作健康快速发展,为建设现代农牧业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是当前的主要任务。  相似文献   
8.
内蒙古保护性耕作技术发展现状和有关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保护性耕作在内蒙古经过近10年的发展,取得了显著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文章系统地介绍了内蒙古保护性耕作秸秆根茬覆盖、免少耕播种、杂草综合控制、机械深松、牧草松土补播等技术及应用效果;总结了高秆穴播、矮秆条播、块根块茎、草原改良等4种保护性耕作技术模式;指出了在保护性耕作发展规划制定、农艺技术配套、机具专用性和可靠性、杂草发生及危害等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在长期研究的基础上。探索总结了保护性耕作农田杂草发生规律及特点,明确提出了杂草防除是农牧交错区保护性耕作技术中的重点和难点以及杂草综合控制趋势、控草方式与方法的调整和树立综合控草思想等对策。  相似文献   
9.
农牧交错区保护性耕作玉米田杂草发生规律及防除技术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取踏查和定点观察法,对农牧交错区保护性耕作玉米田进行杂草普查。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化学除草(播后苗前、生长季)、机械除草(播前、苗期)、人工除草、农业轮作等综合除草技术研究。结果表明:农牧交错区保护性耕作玉米田杂草发生密度较传统耕作高31.8%~42.6%,农田杂草发生频率增加13.3%~31.6%,二年生及多年生杂草发生程度日益严重。播后苗前土壤处理用莠去津、乙草胺、乙草胺+莠去津,苗期茎叶喷雾使用玉农乐、玉农乐+2,4-D丁酯效果比较好;机械除草用浅旋+中耕+深松除草效果比较好;机械除草与化学除草相结合的综合除草效果均比较好。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