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通过对菊花茎段采用不同的消毒处理,然后进行诱导、增殖和生根试验,建立了菊花离体快繁体系:消毒灭菌处理以70%酒精浸泡10s后,在0.1%升汞溶液中浸泡3min为最佳;带腋芽茎段诱导的最适宜培养基是MS+6-BA2.0 mg·L-1+ NAA0.1mg·L-1;腋芽增殖的最适宜培养基为MS+6-BA2.0 ~3.0 mg·L-1+NAA0.1mg·L-1;利用不带腋芽的茎段诱导愈伤组织的最适宜培养基是MS+6-BA0.5mg·L-1+ NAA0.5mg·L-1;愈伤组织再分化成丛生芽的最适宜培养基是MS+6-BA2.0 mg·L-1+ NAA0.1mg·L-1;诱导生根的适宜培养基为1/2MS+ NAA0.5 mg·L-1;生根率为100%;试管苗移栽到疏松透气的蛭石+珍珠岩+园土(1:1:1)混合基质中,成活率可达98%.  相似文献   

2.
结球甘蓝不同初级三体n+1配子的形成及传递率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n+1配子传递率是进行三体遗传分析的重要参数。测定结球甘蓝“初级三体系”不同三体的n+1配子传递率为利用该“初级三体系”进行基因定位等遗传研究创造条件。【方法】结球甘蓝各初级三体分别与其二倍体亲本-9601进行相互杂交,杂交种子接种到MS培养基上培养繁殖成单株无性系;根尖染色体计数法鉴定杂交子代植株的染色体数目,用鉴定出的三体(2n+1=19)株数占鉴定植株总数的百分比表示n+1配子的传递率。【结果】各初级三体的n+1雌配子的传递率分别为15.28%(Tri-1)、12.68%(Tri-2)、12.31%(Tri-3)、30.51%(Tri-4)、22.81%(Tri-5)、7.46%(Tri-6)、5.36%(Tri-7)、42.37%(Tri-8)、9.23%(Tri-9);n+1雄配子的传递率分别为12.12%(Tri-1)、12.33%(Tri-2)、7.81%(Tri-3)、4.76%(Tri-4)、8.93%(Tri-5)、10.94%(Tri-6)、1.54%(Tri-7)、2.94%(Tri-8)、13.04%(Tri-9)。影响n+1雄配子形成和传递的因素主要有减数分裂前期Ⅰ三价体形成的频率、后期Ⅱ9/9/10/10分离的频率和花粉的生活力等。【结论】结球甘蓝各初级三体的额外染色体通过雌、雄配子均能传递给子代。  相似文献   

3.
赤霉素对茄子种子发芽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研究了赤霉素对生产上常用的几个茄子品种种子发芽的影响。结果表明:用较低浓度(50~100mg/kg)GA溶液浸种8h,对于破除浅休眠茄子品种的休眠具有良好的效果;对于中度休眠的茄子品种,以500mg/kgGA丙酮溶液处理24h效果最佳。以上方法可用于种子发芽试验和育苗生产。  相似文献   

4.
东部地区水产品中长期供求的趋势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本文通过分析我国东部地区水产品的生产供给潜力和消费水平,探讨了我国东部地区水产品流通和供求的平衡状态。在此基础上,用计量分析软件包Micro TSP回归分析了人均消0费量与人均GDP,人均消费量与时间序(T)的线形和对数关系;同时试图用生产历史统计数据推算人均消费量并进行预测。经过拟合优选,建立了以时间为解释变量,以水产品人均消费量作为被解释变量的回归方程(Y=A+BT),并用该回归方程预测了东部地区中长期水产品的需求状况。  相似文献   

5.
本文通过分析我国东部地区水产品的生产供给潜力和消费水平,探讨了我国东部地区水产品流通和供求的平衡状态。在此基础上,用计量分析软件包Micro TSP回归分析了人均消0费量与人均GDP,人均消费量与时间序(T)的线形和对数关系;同时试图用生产历史统计数据推算人均消费量并进行预测。经过拟合优选,建立了以时间为解释变量,以水产品人均消费量作为被解释变量的回归方程(Y=A+BT),并用该回归方程预测了东部地区中长期水产品的需求状况。  相似文献   

6.
广西甘蔗糖业产业创新平台组织体系构建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文章介绍了创新平台的概念,并根据广西的现有资源、科技发展情况和对产业创新平台的要求,提出了广西甘蔗糖业产业创新平台模型的总体结构框架,指出广西甘蔗糖业产业创新平台构建拟由技术创新平台、成果转化平台、创新服务平台等3个子平台构成,并详细介绍了这3个子平台构建的具体内容,旨在为实施建设广西甘蔗糖业产业创新平台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百合农杆菌介导的遗传转化受体系统的建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东方百合品种"西伯利亚"作为研究材料建立了百合农杆菌介导的受体系统。鳞片块不定芽的分化以MS培养基中添加0.5mg/L2,4-D和0.5mg/LBA为最好;试管苗小叶块和小鳞茎块的不定芽分化均以MS培养基中添加1.0mg/LBA和0.05mg/LIAA为最好;卡那霉素的筛选浓度小叶块确定为100mg/L,而小鳞茎块确定为125mg/L;羧苄青霉素抑菌浓度确定为300~400mg/L。  相似文献   

8.
石香薷挥发油成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水蒸气蒸馏和GC-MS联用技术,对石香薷Moslachinensis挥发性成分进行提取、分离和鉴定,鉴定了34种成分,含量最高的为百里香酚,占83.32%,其次为1-甲基-4-异丙烯苯,占6.14%,乙酸百里酯占2.32%。在34种成分中,酚类占总量的85%,苯类占7.32%,烯类占3.80%:图1表1参12  相似文献   

9.
利用正交试验设计,以膜荚黄芪(Astragalus membranaceus(Fisch.))生物活性物质——黄芪多糖质量分数为衡量指标,筛选出最佳外界诱导因素组合。结果表明:影响叶、茎多糖质量分数的最佳处理时间是9 d和6d;影响根多糖质量分数的最佳处理时间是6 d。影响叶多糖质量分数的最佳处理组合是培养基处理地下部位9 d,影响茎多糖质量分数的最佳处理组合是硝酸银处理地下部位9 d,影响根多糖质量分数的最佳处理组合是培养基处理地上部位6 d。黄芪多糖代谢途径的最佳外源诱导因素是硝酸银溶液,最佳处理部位是地下部分,最佳处理时间是6~9 d,最佳多糖质量分数变化检测部位是黄芪根部。  相似文献   

10.
探讨高密度条件下不同生态环境对玉米选择世代F2、F3的选择效果的影响.选择了4个大的生态区作为异地选择鉴定试验点,在高密度条件下(9万株/hm2),对近年外来X系新种质X335的F2、F3等两个世代的变换地选择.结果表明,在东华北、西北春玉米区优良果穗入选率较高,单穗平均粒重较高:在黄淮海玉米区优良果穗入选率较低,单穗平均粒重较低.认为在东华北、西北生态环境下,有利于对玉米杂交分离后代的产量潜力选择;在黄淮海地区则有利于对多种抗性和病虫害的选择.不同生态环境间的变换地穿梭育种选择.有利于对玉米杂交分离后代的单株的产量潜力和耐多种抗性和病虫害的有效选择.  相似文献   

11.
不同基质对锐齿栎、栓皮栎和麻栎容器苗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9种配比基质的对比试验,筛选出锐齿栎(Quercus aliena BI.var.acuteserrata Maxim.)、栓皮栎(Q.variabilis BI.)和麻栎(Q.acutissima Carr.)培育容器苗的适宜配比基质分别为V(泥炭土)∶V(炭化稻壳)=5∶5,V(泥炭土)∶V(珍珠岩)∶V(蛭石)=3∶6∶1,V(泥炭土)∶V(珍珠岩)∶V(蛭石)=8∶1∶1。用Logistic曲线方程对苗高生长进行拟合,锐齿栎、栓皮栎苗高生长期为138 d,麻栎苗高生长期120 d,苗高快增期分别36、28、45d。基质理化性质指标与苗木生长性状的相关分析表明,栓皮栎、麻栎适宜于低pH值、高碱解N,孔隙度大的基质,在容器苗苗期的管理中应适量追施氮肥,3种栎树均适宜于速效K质量分数低的基质。  相似文献   

12.
陈富昌  陈华 《特产研究》2010,32(4):68-74
通过对隆回县雪峰山地区蜜、粉源植物资源考察,发现该地区有蜜、粉源植物93种58科,并对该地区发展蜜、粉源植物资源的社会价值、经济价值进行认真探讨研究,提出了保护、开发该地区蜜、粉源植物的建议措施,以期促进当地养蜂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GC-MS法测定六月霜的挥发油成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采用水蒸气蒸馏和GC-MS联用技术,对六月霜Artemisia anomala挥发油进行提取、分离和鉴定,共获得115个色谱峰,鉴定了其中46种成分,占挥发油总质量的62.60%,含量最高的为龙脑,占总质量的7.44%,其次为石竹烯氧化物,占7.15%,樟脑7.01%,在46种成分中单萜占总质量的28.57%,倍半萜占17.40%。图1表1参11  相似文献   

14.
谷春艳  林琳  胡飞  张勇  高同春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20):10443-10445
[目的]探讨营养成分对辣椒炭疽菌生物学特性的影响。[方法]对从辣椒炭疽病发病病株上获得的2种炭疽病菌株进行了分离和鉴定,并采用十字交叉法和血球计数板法研究了营养成分(碳源、氮源)对辣椒炭疽菌生物学特性(菌丝生长、产孢量及菌丝干重)的影响。[结果]黑点炭疽菌菌丝生长和产孢的最适碳源分别为麦芽糖和淀粉;红色炭疽菌菌丝生长的最适碳源为果糖和葡萄糖,产孢的最适碳源为山梨糖。2种辣椒炭疽菌菌丝生长的最适氮源为牛肉膏和蛋白胨,产孢的最适氮源为酵母。[结论]为有效防治辣椒炭疽病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
从人本化角度探讨高校图书馆勤工助学管理工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人本化管理的角度分析了高校图书馆勤工助学的积极作用,客观阐述了目前高校图书馆勤工助学管理面临的实际问题,并对勤工助学科学管理的途径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6.
纤维低聚糖可用于保健、食品和医药工业,以及可用于生物化学和微生物学的研究,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介绍了纤维低聚糖的制备方法及分离技术。  相似文献   

17.
通过观察8份链荚豆种质草坪密度、均一性、颜色、耐践踏性、草坪盖度等5个坪用价值相关指标,根据草坪不同功能确定指标权重后评分,按照分值进行坪用价值综合评价。结果表明:8份链荚豆种质中,评分最高的是湛江圆叶,得分最低的是儋州尖叶。参照综合坪用价值,湛江圆叶、儋州圆叶、儋州高种、海口圆叶适合作观赏草坪和休憩草坪,湛江圆叶和儋州圆叶适合作运动草坪,湛江圆叶和儋州高种适合作保土草坪。  相似文献   

18.
多氯联苯对水生生物的生态毒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综述了当前对多氯联苯这种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OPs)对水生生物生态毒性的研究现状,详细论述了多氯联苯的来源、分布、污染现状,以及迁移变化、生物富集等环境行为和其降解方法。水生生物是人类最主要的食品之一,为食物链安全和生物个体的健康,有必要更深入地研究PCBs对水生生物的毒性影响并提供更详尽的基础生物学依据,同时也进一步进行深入探索。  相似文献   

19.
甘蔗在中国糖料生产中占重要地位,甘蔗叶是一种储量巨大且亟待开发利用的生物质能源,具有很好的开发利用价值。然而,目前对甘蔗叶生物力学特性方面的研究尚缺乏有效的研究理论与方法。本研究引入新兴的农业生物力学研究理论,结合工程学、生物学、工程力学和工程材料学的基本原理与方法,研究甘蔗叶拉伸力学性能、甘蔗叶剪切力学性能、甘蔗叶力学性能,为研究甘蔗叶的生物力学特性寻找到有效的研究理论与方法,为甘蔗叶粉碎还田、甘蔗叶沼气利用预处理机械,以及甘蔗剥叶、收获等机械的研究开发、优化设计、计算机仿真及智能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为了客观反映大豆种质资源对茵核病的抗病水平,排除环境、土壤、年份、生态区和接种方法等因素的影响,采用相对抗病指数作为抗病指标,于2011年在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佳木斯分院的盆栽场及病圃内进行了大豆种质资源抗茵核病的鉴定。结果表明:筛选出抗病品种2份,占试验材料的3.2%;中抗品种1份占所鉴定材料的1.61%,低抗品种29份占所鉴定材料的46.77%,低感品种20份占所鉴定材料的32.26%,中感品种6份占所鉴定材料9.68%,高感品种4份占所鉴定材料的6.45%。试验结果为大豆菌核病抗原大规模准确筛选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