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耐热高产玉米品种晋单56号的选育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晋单56号是山西省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以耐热高产为主要育种目标,以优势性状互补为原则组配选育亲本,在高温干旱条件下通过扩大选择群体、隔代测定配合力、水旱世代交替等方式选育而成的优良耐热玉米杂交种。山西省区试结果显示,晋单56号2005—2006年平均单产为8 794.5 kg/hm2,比对照品种增产7.6%;2006年生产试验平均单产为8 427.0 kg/hm2,比对照品种郑单958增产7.1%;一般生产田单产为8 500~10 500 kg/hm2。其能够忍耐连续7 d气温达36℃的高温天气,其他综合农艺性状优良。  相似文献   

2.
“宁麦9号”系江苏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以小麦品系“86-17”作母本、以日本小麦品种“西风”为父本杂交,通过异地多点群体选择法选育而成。1995~1997年江苏省淮南片小麦品种区域试验的24个点次中有17个点次产量位于第1位,平均单产6 643.5 kg/hm2,居10个参试品种之首,比对照“扬麦158”增产10.7%;在生产试验中产量也居第1位,平均单产6 828.0 kg/hm2,比扬麦158增产5.4%。  相似文献   

3.
[目的]筛选出适合宁夏引黄灌区的大豆高产新品种.[方法]在宁夏引黄灌区大田条件下,对8个大豆新品种在宁夏引黄灌区灌溉条件下的适应性、丰产性和抗逆性及产量比较进行了鉴定.[结果]研究表明,参试的8个品种生育期在119~131 d,均能正常成熟,适合宁夏引黄灌区的生态条件;参试品种的产量在4 005.75 ~4 516.95 kg/hm2,其中吉农200248产量最高,为4 516.95 kg/hm2;吉农200248、宁黄2号、优势豆、宁黄3号、公交0122-9和宁黄1号较对照分别增产11.98%、10.33%、8.68%、6.89%、6.20%和6.06%.[结论]研究可为宁夏引黄灌区大豆生产提供科学依据,对大豆单产的提高具有积极促进意义.  相似文献   

4.
通过全膜覆土冬小麦品种试验,选择在全膜覆土穴播栽培模式下适合宁夏高产、稳产的冬小麦品种。结果表明,参试的6个冬小麦品种产量排序为蓝天28陇育4号陇育5号长8030沧麦6001定鉴6号,其中蓝天28号、陇育4号、陇育5号单产均超过6 000.00 kg/hm2,且生长表现较好,建议可大面积进行生产示范;长8030、沧麦6001、定鉴6号的产量,越冬性、抗逆性等表现均不理想,建议淘汰。  相似文献   

5.
"延育5号"是以自交系WH-2为母本、自交系IVDi-S7为父本杂交选育而成。种子乳白色,披针形,千粒重33g。瓜条棒状,长约18cm、单果重约116g。瓜色嫩绿,白刺稀瘤,皮薄质脆味甜清。"延育5号"在区域试验中,春棚平均单产142 001kg/hm2,比对照"绿剑"增产47.0%;大田平均单产33 748kg/hm2,比对照增产35.3%;秋棚平均单产49 442kg/hm2,比对照增产40.3%。在生产试验中,"延育5号"春棚平均单产147 793kg/hm2,比对照增产43.5%;大田平均单产32 215kg/hm2,比对照增产32.9%;秋棚平均单产54 013kg/hm2,比对照增产44.5%。"延育5号"适合于吉林省各地保护地和露地黄瓜栽培。  相似文献   

6.
潍花7号是潍坊市农科院以“优质专用”为育种目标,以“79266”做母本,“花28”为父本经有性杂交选育而成。该品种植株综合性状好,抗逆性强,内、外观品质俱佳,O/L比值高达1.92,在山东省区试和生产试验中均比鲁花12号增产8%以上,高产示范单产达7200kg/hm2以上,2001年通过山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7.
冬小麦新品系陇麦898选育报告   总被引:11,自引:8,他引:3  
冬小麦新品系陇麦898是利用染色体工程技术,结合常规育种方法,以"三抗一丰一优"为总体育种目标,联合选育而成的中早熟冬小麦新品系。2005—2007年参加平凉市山塬组冬小麦区试,2 a 12点(次)平均折合产量4 871.55 kg/hm2,较对照品种兰天10号增产15.13%,居11个参试品种(系)的第1位;2006—2008年参加甘肃省陇东片冬小麦区试,2 a 9点(次)平均折合产量3 423.75 kg/hm2,较对照品种西峰20号增产4.19%,居11个参试品种(系)的第5位。该品系株高85 cm,平均穗长5.6 cm,平均小穗数15.8个,平均穗粒数33.6粒,平均千粒重48.9g,容重784 g/L。籽粒含粗蛋白108.7 g/kg(干基)、赖氨酸4.04 g/kg(干基)、湿面筋184.7 g/kg(14%水分基)、淀粉值32.5 mL(14%水分基)。抗旱抗冻,高抗条锈病,高产稳产,适应性强;分蘖成穗率高,群体结构好。适宜在甘肃省陇东山塬旱地、高寒阴湿山区和丘陵干旱山区,以及陕西省陇县,宁夏固原等周边类似地区种植。  相似文献   

8.
静宁县冬小麦品比试验初报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对静宁县种子管理站选育的9个冬小麦新品系进行品比试验,结果表明,冬小麦新品系静冬0929折合产量最高,为4857.57 kg/hm2,较对照品种静麦3号增产12.30%;静冬0927折合产量次之,为4850.08 kg/hm2,较对照品种静麦3号增产12.13%,综合性状优良,抗病、抗逆性强、丰产性和落黄性好,推荐参加下年度静宁县或甘肃省冬小麦区域试验。  相似文献   

9.
宁夏农垦特色林果公司与海南正业公司合作选育的玉米雄不育杂交种“正业8号”,区域试验平均单产较DK656增产11.45%,生产试验平均单产14340.0kg/hm^2,较DK656增产9.43%。介绍了该品种的选育过程、品种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0.
宁夏引黄灌区冬麦北移与种植业结构调整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冬麦的引进和种植区的北移,促进了宁夏引黄灌区纯春麦区的耕作改制和种植业结构调整。当地的自然条件适合冬麦的生长,优良的冬麦品种在这里表现高产、优产。冬麦不但可比春麦增产20%-30%,而且可提早成熟20天左右。从而实现了宁夏“一年两熟细粮”制或“一年多熟”制。新的种植制度能充分利用宁夏的光、热、水、土等自然资源。本项研究已取得亩产“超吨粮”或“冬麦亩产500kg,蔬菜收入1000元”的结果。新的耕作制可比传统耕作制的单位面积纯收入增加42%-80%,该项研究还通过冬、春麦的正、反交途径,培育出了一大批优异的冬麦品系。  相似文献   

11.
冬小麦新品种陇育5号选育报告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陇育5号冬小麦新品种是以西峰20号作母本,庆农4号作父本进行有性杂交,系谱法选育而成。在2012—2014年的国家北部冬麦区旱地组区域试验中,2 a平均折合产量4 779.0 kg/hm2,较对照品种长6878增产7.0%。该品种全生育期269~275 d,株型紧凑,结实性好,抗旱、抗寒,适宜在甘肃陇东、定西及宁夏固原、山西长治及晋城等地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12.
中国小麦"家族"中最近增添了新成员.在新近的生产试验中,由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多年选育的"新冬34号"表现出较强的抗盐碱特性和明显的丰产优势,平均单产达到403.32kg/667m2,在参试品种中位居第一位,比中国干旱区首个耐盐冬小麦品种"新冬26号"增产6.89%.  相似文献   

13.
大豆新品种“吉农16号”是以“吉林30号”为母本,以“公交90208”为父本,经品种间有性杂交,多年选育而成。2003—2004年2年区域试验平均产量3 123.0 kg/hm2,比对照“吉林30号”增产5.8%;2004年生产试验平均产量3 364.7 kg/hm2,比对照“吉林30号”增产13.6%。该品种2005年1月通过吉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其主要特点是单产水平高,稳产性好,抗病性强,抗倒伏,无褐斑。  相似文献   

14.
高产优质小麦新品种晋太182的选育及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晋太182是山西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1998年以自育品系G54(组合:临核84-24043/京411)为母本、自育品系97品8(组合:290/西安9号)为父本进行有性杂交,经11年系谱选育而成的高产、优质、广适小麦新品种.参加山西省中部晚熟冬麦区水地区域试验,最高单产(2012年屯玉种业承试点)8 925 kg/hm2,平均单产6 921 kg/hm2,比对照长4738增产8.4%.该品种2012年12月通过山西省品种审定.  相似文献   

15.
浙江省晚粳(糯)稻育种攻关协作组日前宣布,"九五"期间选育并通过省级审定的晚粳新品种16个,晚糯新品种2个,这些新品种成为浙江省晚粳糯稻主栽品种,促成了浙江省晚粳糯稻品种的又一次更新。这一"九五"浙江省重大科技攻关项目,同日通过浙江省科技厅组织的验收。 以嘉兴市农科所、浙江省农科院为主组成的由中国水稻所、浙江大学以及宁波市农科所、绍兴市农科所等11家单位组成的这个协作组,5年来以提高单产为主攻目标,致力于种质资源创新、育种技术创新、育种思路创新和推广模式创新,在育种和推广上取得了显著成效。晚粳新品种秀水63,单产达7 310.9kg/hm2,比对照品种增产7.45%,累计推广面积53.31多万hm2。航育1号晚糯新品种,单产达6 247.5kg/hm2,比对照品种增产4.1%。据省种子部门统计资料,这18个晚粳糯新品种在浙江省内推广130万hm2,在长江中下游晚粳稻区推广面积达153万hm2,育成的其它品种推广面积159.3万hm2。 (本刊辑)  相似文献   

16.
脱水甜椒新品种宁椒1号选育报告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脱水甜椒新品种宁椒1号为石嘴山市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采用系统选育法选育而成.在2006-2007年宁夏回族自治区脱水甜椒品种(系)区域试验中,2 a 6点(次)折合平均产量40 694.3 kg/hm2,较对照品种茄门1号增产18.34%;在2007年宁夏生产试验中,4点(次)平均产量49 926.0 kg/hm2,较对照品种茄门1号增产16.40%.该品种从定植到始收65 d左右,青熟果绿色,红熟果深红色.经宁夏回族自治区农林科学院农产品质量检测中心检测,红椒干制品含总糖550 mg/g、维生素C 998 μg/g,青椒脱水成料比1.0∶15.9,红椒脱水成料比1.0∶13.2.适宜宁夏引黄灌区、宁南山区有灌溉条件及类似生态条件地区种植.  相似文献   

17.
“水稻三系杂交新组合、新品种选育”研究专题由院作物所主持.年度内进展情况如下:①参加自治区中熟经区域化试验的两品种(超产2号和于使12)本年单产分别为599.7kg和646.4kg,均较对照新稻6号682.Zkg减产.因届中早熟品种,产量相对较低,参加南疆点的三系组合27A×R73-57,农一师农科所点1996年单产970kg,较对照新稻6号增产143%,农二师二十九团点单产796.6kg,较对照增产3O%.参加品比的材料,自育品系X27、X39和外引品系9531-l分别较对照增产14.2%、4.9%和8.2%,其余均减产.  相似文献   

18.
冬小麦新品系中梁9996是天水市农业科学研究所小麦抗锈育种中心以"holdfast"为母本,"中梁22号"为父本杂交,经多年选育而成。该品系株高105.7 cm,穗长7.18 cm,千粒重38.83 g,容重779.0 g/L;籽粒含粗蛋白130.8 g/kg(干基)、湿面筋294.0 g/kg,属中筋粉专用品系。该品系抗寒、抗旱性强,稳产性好,对条锈病表现高抗至中抗,轻感白粉病。经2006—2008年甘肃省陇南片区域试验,平均折合产量5 844.8 kg/hm2,较对照品种中梁22号增产15.0%。适宜天水市及周边干旱和半干旱地区种植。  相似文献   

19.
徐稻4号是江苏徐淮地区徐州农业科学研究所新近选育的中熟中粳稻新品种.本文总结了该品种在高产栽培研究与实践中所表现的主要特征特性,并集成配套了其单产10500kg/hm2的高产栽培配套技术.  相似文献   

20.
大豆新品种“吉农11号”选育报告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大豆新品种“吉农11号”是以吉农8203—2×哈83-3331为母本,以吉农8330-22为父本,经品种间有性杂交,多年选育而成。2年区域试验结果:平均产量为2 823.3 kg∥hm2,比对照“吉林30号”增产9.2%;1年生产试验结果:平均产量为2 751.0 kg/hm2,比对照“吉林30号”增产14.1%。该品种2002年2月通过吉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其主要特点是单产水平高,稳产性好,抗病性强,无褐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