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我国龙眼果实品质性状与改良途径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概述了龙眼果实品质的内涵,分析了68个品种的4个主要品质性状的变化与相关性,依果实品质将龙眼品种划分为7种主要类型,提出了龙眼果实品质改良的途径和方法。  相似文献   

2.
龙眼果实品质和价格升级的途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本省龙眼生产上重轻品质的问题,分析了影响本省龙眼果实品质的若干因素,提出通过发展晚熟品种,增施农家肥,狠治果蛀虫,加强采后处理等措施来提高龙眼品质和价格。  相似文献   

3.
1、恢复树势.增强抗逆能力。龙眼树经过了几个月的挂果。消耗费了大量的养份。在秋季8—11月份的4个月管理中,是翌年龙眼丰产关键时期。要及时增施龙眼的采前肥和采后肥,以促进龙眼果实的膨大,提高龙眼的产量和品质,同时可以及早恢复龙眼的树势,增强龙眼的抗逆能力,为翌年龙眼高产稳产打下基础。具体施肥数量以每株产50k龙眼果实为例,采前肥在采前15d以速效肥为主,用进口复合肥株施2kg,  相似文献   

4.
龙眼果实贮藏品质理化指标评估体系的构建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构建龙眼Dimocarps longan果实贮藏品质理化指标评估体系,实现龙眼贮藏品质的简便、有效评估.【方法】以30个品种龙眼果实为试验材料,运用多元统计分析方法,包括因子分析、回归分析、分层聚类等,对果实的贮藏性能进行综合评估与分类,建立贮藏品质预测模型.【结果和结论】分别获得了30个品种龙眼果实不同贮藏效果的综合评分,包括常温果皮褐变和质量损失率、低温果皮褐变和果肉自溶,其结果与对应不同时期的贮藏效果指标均显著相关.分别建立了龙眼果实在不同贮藏温度下不同贮藏效果的数学预测模型,筛选出有效预测指标:常温贮藏品质理化指标包括熟性、外果皮a*值和可溶性固形物(TSS)含量,低温贮藏品质理化指标包括果皮龟状纹、果肉总糖含量和风味,从而构成了贮藏品质评估理化指标库.对30个品种果实在常温和低温下的贮藏能力进行分类,均获得了4个类别的分类结果.  相似文献   

5.
以促进龙眼果实发育和提高果实品质为目的,在龙眼果实发育中后期(6-7月),树冠分别喷施6种不同组合的矿质营养剂3次。结果表明:营养剂处理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龙眼果实品质。其中,所有处理的果实果型大小及单果重、可食率、可溶性固形物、可溶性总糖含量均高于对照;大部分处理的Vc含量也不同程度的提高。处理1和处理4能显著地提高龙眼果实的外观品质;处理3能比较全面地改善龙眼果实的内在品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仲丁醇(2-butanol)对龙眼采后品质、抑制褐变和衰老的影响,为维持龙眼采后品质和延长贮藏期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石硖龙眼果实为试验材料,研究0.05%仲丁醇处理对龙眼低温(4℃)贮藏过程中果实失重率、果皮失水率、褐变指数、果肉自溶指数、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可定量酸含量、呼吸强度和乙烯释放量等指标变化的影响.[结果]仲丁醇处理能抑制龙眼果实失重和果皮水分损失;从贮藏的第5d开始,仲丁醇处理可延迟果皮褐变和果实自溶;在第15 d后,仲丁醇处理显著抑制可溶性固形物的分解和可滴定酸的产生(P<0.05);此外,仲丁醇处理能延缓龙眼果实呼吸作用和乙烯释放.[结论]适当浓度的仲丁醇有助于维护龙眼采后果实品质,延缓果实衰老褐变.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不同磷脂酶D(PLD)抑制剂处理对采后龙眼果实贮藏性质的影响,为龙眼保鲜新方法的开发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采后“石硖”龙眼果实为试验材料,分别用25mg/kg的PLD抑制剂正丁醇、仲丁醇、溶血磷脂酰乙醇胺、2,3-二磷酸甘油酸、Wortmannin、沙丁胺醇、色甘酸钠进行处理,分析在常温(25±0.5)oC贮藏过程中龙眼果实的品质变化。[结果]仲丁醇处理后的龙眼果实褐变指数及自溶指数上升慢于对照果,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高于对照果,果实失重率低于对照果;与其他抑制剂处理果和对照果相比,较好地保持了龙眼果实采后品质。[结论]PLD抑制剂仲丁醇处理能有效减缓贮藏过程中龙眼果实的品质劣变,具有一定的保鲜效果。  相似文献   

8.
1松风本 1999年通过福建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该龙眼品种树势中庸,分枝力较强,果穗大,成穗率高,具丰产和稳产等特性;果实中等大小,平均单果重12.9克,可食率68.3%,固形物21.2%,肉质较脆,不流汁,味浓,品质优良,较甜,10月上旬成熟,是较理想的晚熟鲜食品种。  相似文献   

9.
为进一步理清重庆主栽龙眼品种的品质特征,从而筛选出优质的晚熟品种,本文以6个重庆主栽龙眼品种为试验材料,从外观及内在品质2个方面测定其表观特征及相关生理特征,对不同品种的果实品质特征进行主成分和隶属函数分析,并对品质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6个龙眼品种综合品质之间有较大差异性,内在品质相对较稳定;表观特征中果皮颜色、果皮龟裂纹及风味差异较大,单果质量、肉厚率、皮厚率、果肉鲜质量、干质量等指标变异系数大于20%,而果形指数、果肉含水量、可食率和可溶性固形物等指标相对较稳定,变异系数等于或小于10%.果实品质评价指标对评价体系的贡献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可将果实品质简化为3类主成分,通过旋转后的因子载荷系数并结合相关性分析结果提取出果实品质评价的主要指标为:果形指数、单果质量、果肉鲜质量、可食率、可溶性固形物、维生素C及可滴定酸.隶属函数分析认为,"储良"及"油谭本"龙眼果实因大小适中、果肉厚,可食率高、风味浓等特征,可作为优质的鲜食晚熟品种;"黄壳""青壳""蜀冠""大乌圆"等果肉太薄或太厚的品种,可食率低、风味较淡,可作为优良的干果品种.研究结果对重庆龙眼晚熟品种选育及龙眼市场鲜食或加工专用品种选择具有一定的科学价值,对推动重庆市龙眼产业健康发展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从生物学特性、物候期、丰产性、品质等方面将桂香龙眼与当地主栽早熟优良品种石硖龙眼进行了综合比较,得出桂香龙眼树势强、花期早、特早熟、果大质优、丰产性能好的结论,提出了今后应尽快进行区试和生产性试验的建议.  相似文献   

11.
从生物学特性、物候期、丰产性、品质等方面将桂香龙眼与当地主栽早熟优良品种石硖龙眼进行了综合比较,得出桂香龙眼树势强、花期早、特早熟、果大质优、丰产性能好的结论,提出了今后应尽快进行区试和生产性试验的建议。  相似文献   

12.
20 0 1年采用荷兰AN多元螯合微肥在广州地区的番木瓜、龙眼、香蕉等岭南水果上进行肥效试验。结果表明 ,喷施多元螯合微肥后 ,①番木瓜叶绿素含量提高 18 8% ,单株产量提高 14 1% ,果实品质改善 ,树势明显增强。②龙眼叶绿素含量提高 2 8 4 8% ,单株产量提高8 6 4% ,果实品质改善。③香蕉的单株产量提高 8 32 % ,树势增强 ,果实品质有所提高。荷兰AN多元螯合微肥在番木瓜、龙眼、香蕉等岭南水果上具有较高的应用开发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为研究"辐照+低温冷藏"处理对龙眼鲜果贮藏期及其对果实品质变化的影响,以期达到延长龙眼果实贮藏期并调节市场的目的。[方法]试验采用0、0.1、0.2、0.3、0.4、0.5、0.6 kGy共7个不同辐照剂量处理龙眼鲜果并将其置于3~4℃低温冷藏,研究辐照处理后低温冷藏对龙眼贮藏期和品质变化的影响。[结果]不同辐照剂量处理龙眼鲜果后,贮藏期可达41 d,并能有效地降低龙眼果实贮藏期间的失重率并提高好果率。其中,以0.4 kGy剂量辐照处理效果最好。与对照相比,失重率降低了49.10%,好果率提高了19.93%。[结论]0.4 kGy低剂量辐照处理结合低温贮藏可作为龙眼果实贮藏保鲜的一种推荐方法。  相似文献   

14.
在重庆万州,经过对引进的储良龙眼品种的梢期、开花结果特性、果实品质和抗病性等指标的多年观察测定,发现储良龙眼能在万州地区正常生长、开花、结果,初步表现出一定的优良性状。  相似文献   

15.
钾与钙·硼混合喷施对龙眼果实品质及耐贮性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韦剑锋  梁和  韦冬萍  孙传芝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13):3986-3987,3989
在果园土壤低硼条件下,以储良龙眼为试材,作了连续两年研究.结果表明,在龙眼假种皮发育期间,树冠分别喷施0.3%KH2PO4、0.3%KH2P04+1%CaCl2、0.3%KH2PO4+0.2%H3803溶液3次,可显著增大成熟龙眼果型、提高果实组织鲜重,增加果实的可食率、果肉可溶性固形物和糖含量,并促进果实组织对Ca、B的吸收积累,显著提高果实组织K含量;在30±2℃条件下贮藏,三处理均降低了贮藏期间果实失重率、提高好果率,减缓了果肉营养成分含量的下降.可见钾与钙、硼混合喷施对于提高龙眼果实的品质与耐贮性和维持贮藏过程中果实品质有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16.
白露龙眼是广西地方龙眼品种。该品种粗生,成花座果能力强,丰产性好,果实迟熟,具有较强的市场竞争力。目前,广西桂平市白露龙眼栽培面积达2600hm2,年产量5000t。2004年我们承担广西科技攻关项目,在广西桂平市马皮镇建立试验示范基地,开展白露龙眼无公害栽培标准化技术研究与示范。经农业部亚热带果品蔬菜质量监督检验检测中心连续两年检测,结果均达到了国家无公害食品标准。现将白露龙眼无公害栽培技术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7.
龙眼属热带、亚热带果树,种质非常丰富,品种繁多,但在生产上主栽品种不多,主要有石硖、储良、大乌圆、古山二号、福眼、乌龙岭、赤壳等品种。这些品种1年只能开花结果一次,果实成熟期一般在7~9月。而四季龙眼在自然生长条件下,一年四季均能开花结果,在生产上可根据市场需求调控其花期、结果期,且容易获得丰产。  相似文献   

18.
在龙眼假种皮发育期间,树冠喷施硼营养剂和清水2次,并在果实采收时进行浓度为3g/L、 6g/L的壳聚糖溶液涂膜处理,以探讨硼营养和壳聚糖对龙眼果实品质和耐贮性的影响。结果表明: 采前喷硼改善了龙眼果实的内在品质,提高了果实的耐贮藏性;采后壳聚糖涂膜处理都明显提高了 贮藏期间龙眼果实的好果率、降低失重率,有效减缓了果肉营养成分的变化,其中采前喷硼和采后壳 聚糖涂膜相结合处理的效应优于其它处理,但两个浓度壳聚糖处理产生的效应差异不明显。  相似文献   

19.
以石硖龙眼成年树为试验材料,通过喷施0、 10、 30、 50和70 mg/L的外源亚硒酸钠,测定叶片和果实矿质营养元素含量及果实品质,研究叶面喷施亚硒酸钠对龙眼树体营养和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叶面施硒能显著提高龙眼叶片和果实中硒含量。叶片和果实中硒含量与外源硒浓度呈显著性正相关。硒浓度为70mg/L时,果实硒浓度为10.35μg/kg,达到富硒水果标准。施硒能提高龙眼果实横径、纵径、单果重,对果实可食率、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维生素C含量和可滴定酸含量无明显影响。外源施硒对叶片、果肉、果壳和果核中各元素的影响与外源硒浓度和器官差异有关,对不同矿质元素的影响表现为果核果壳叶片果肉。施硒能降低龙眼果核和果壳中全氮、全磷、全钾、钙和镁含量,外源硒浓度与果核中全氮、全磷、全钾、钙和镁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关系,与果壳中全磷和全钾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关系;低浓度硒能降低叶片和果肉中全氮、钙和镁含量,提高叶片和果肉中全磷含量以及叶片中全钾含量;高浓度硒能提高叶片全氮、钙和镁含量以及果肉中钙和镁含量,降低叶片和果肉全磷和全钾含量。由此可见,叶面施硒能提高果实中硒含量,降低矿质元素含量,改善果实品质,叶面喷施70 mg/L亚硒酸钠时,达到富硒龙眼果实标准。  相似文献   

20.
【目的】海南龙眼生产模式可分为自然成花的正造龙眼和氯酸钾催花的反季节龙眼,合理的果实负载量对树势保持和避免出现大小年结果极为重要。正造与反季节龙眼生产上的果实负载调控模式差异很大,龙眼正造果实坐果量极大,严重影响树势和果实品质;而反季节龙眼采前落果普遍发生,严重影响龙眼产量,因此正造龙眼的疏果和反季节龙眼的保果同样重要。【方法】以海南主栽品种石硖龙眼为试验材料,开展正造疏果和反季节保果两个试验。正造龙眼果穗进行不同疏果药剂处理,研究疏果效应;反季节龙眼人为诱导落果后,配合不同保果药剂处理,研究保果效应。【结果】通过对龙眼果实落果率和果柄离层分离力的跟踪监测,发现胁迫促进脱落情况下,IAA和DMTU处理可延迟反季节龙眼果实脱落进程2 d,2,4-D和NAA处理可延迟果实脱落进程3 d,但均不能阻止果实脱落,IAA取代果实的位置处理可完全抑制果柄分离;环剥处理可诱导100%正造龙眼果实在6 d内全部脱落;不同浓度乙烯利、百草枯与100 g/L尿素处理后10 d内分别诱发11.88%~53.05%、29.23%及35.43%的果实脱落,仅尿素处理10 d后落果极少,其余处理均出现延续性落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