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深入挖掘利用茶树地方种质资源,对收集保存的32份西乡县地方种质资源进行了生物学性状观察及特征性生化成分测定。结果表明,西乡地方茶树种质资源的树型绝大多数为灌木型、中叶种,叶型为椭圆或长椭圆,树姿为半开张,茸毛中等;主要内含成分变异幅度较大,茶多酚、氨基酸、咖啡碱、水浸出物及酚氨比平均变异系数为13.97%,遗传多样性指数(H′)变幅1.72~2.01,均值1.90。对32个地方资源及4个对照资源进行聚类分析,可分为4类群,其中第2类群为红绿兼制型资源,第3类群为适制绿茶型资源。筛选出高咖啡碱特异资源4份,适制绿茶优良资源30份,红绿兼制型资源2份。  相似文献   

2.
以11份瓠瓜种质幼苗为试材,在低温弱光胁迫下,测定6个生理生化指标以及主成分,并进行聚类分析,对其耐寒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持续7 d的低温弱光处理,能够有效区分瓠瓜种质的耐寒性;6个指标测定结果的主成分分析和系统聚类能够对瓠瓜种质的耐寒性进行有效评价;聚类分析筛选出耐寒型种质2份,较耐寒种质5份,次敏感型种质3份和敏感型种质1份.  相似文献   

3.
4个苹果新品种及矮化中间砧木嫁接亲和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伊犁河谷不同苹果品种及矮化砧木嫁接亲和力。【方法】引进苹果新品种寒富、蜜脆、红盖露、华硕以及GM256砧木,通过嫁接亲和力试验,结合田间冻害调查,评价不同品种间的抗寒性。【结果】以新疆野苹果作基砧,嫁接GM256中间砧,成活率平均79.5%;以GM256作中间砧,嫁接寒富、蜜脆、红盖露、华硕不同苹果品种,嫁接成活率均高于对照,其中嫁接蜜脆成活率最高,为86%,但愈合状况差,风折率也最高,达33.7%;嫁接寒富成活率为72%,嫁接口愈合状况良好,但风折率最低,仅为4.2%;蜜脆苹果平均冻害指数仅为0.14%,具有较强的抗寒性;冻害指数最高的为红盖露,受冻害程度最重,抗寒性最弱。【结论】筛选出适宜砧穗组合为新疆野苹果/GM256/寒富。  相似文献   

4.
不同基因型水稻种质对黑条矮缩病抗性的初步分析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对包含不育系、中籼稻恢复系、粳稻恢复系和常规粳稻等不同类型在内的175份水稻种质进行水稻黑条矮缩病的自然诱发鉴定,同时调查粳稻条纹叶枯病的发病率,通过聚类分析等方法进行抗感分类和评价.结果表明: 水稻黑条矮缩病与条纹叶枯病呈相互独立的遗传关系;不同基因型水稻种质对黑条矮缩病的抗性存在极显著差异,可分为抗/高抗、中抗、中感、感和高感等5种类型,三系早籼稻不育系基本为感或高感型,绝大多数的中籼稻恢复系为抗病型,通过籼粳杂交培育的粳稻恢复系基本为感或中感型,而常规粳稻中分布有抗、中抗、中感、感和高感的不同基因型.筛选抗性种质,加以创新和改良,可有效开展水稻黑条矮缩病抗性育种应用研究.  相似文献   

5.
为了明确自治县整形修剪模式,针对目前种植苹果品种,采取周年修剪,而树形主要有细纺垂形、自由纺锤形、小冠疏层形。自由纺锤形属中小冠形,用于矮砧普通型、半矮砧普通型和生长势强的短枝型品种组合;细纺锤形属小冠形,适用于矮砧的普通品种、矮化中长间砧短枝型品种组合;小冠疏层形树势较稳定,有良好的光照条件,适合中密度栽培。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崇明地区48份品种及种质资源结球期植株生长性状指标进行聚类分析,把崇明花椰菜种质资源分成可密植高产的小株型、适于加工的大株型以及介于两者之间的中间型三类,结合以生育期为分类标准的传统习惯,提高加工型、密植型、高产型花椰菜品种选育能力,为崇明花椰菜种源的综合利用和杂交品种选育工作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7.
为了揭示我国丰富的苎麻种质资源,充分发掘利用其有益基因,利用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方法对收集的94份苎麻种质的7个主要农艺性状进行评价分析。利用主成分分析将苎麻的7个性状简化为4个主成分因子,其累积贡献率高达90.35%;其中第一主成分以株高、茎粗、有效株率的影响为主;第二主成分各个性状系数均为正,可以看作是苎麻种质农艺性状的综合反映;第三主成分以分株数、总株数的影响为主;第四主成分以有效株率的影响为主。采用系统聚类分析,将94份苎麻种质材料在阈值为3.79时聚为三个大类,可划分为高株细茎型、矮株粗茎型和1个特殊型。上述结果将苎麻种质资源农艺性状简化为4个主成分因子,并将94个苎麻品种分为3种类型,为苎麻优质品种选育和多功能应用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8.
柱花草种质植物学特征比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利用植物形态学研究柱花草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筛选优良柱花草种质,笔者对48份柱花草种质的植物学特征进行了观测比较并进行了聚类分析.结果表明48份种质(品种)中有3份是半灌木,2份种质属二年生草本,其余42份属多年生草本植物;绝大多数(35份)种质茎的生长习性是直立型或斜升型,只有5种是匍匐型;只有1份为白花,其它4...  相似文献   

9.
利用ISSR分子标记技术对24份白肉枇杷种质资源进行分析.从89条ISSR引物中筛选出16条多态性好、扩增清晰的引物,共获得195个位点,有153个多态性位点,多态性百分率78.46%.采用NTSYS-PC2.0分析软件进行聚类分析,24份白肉枇杷种质资源的遗传相似系数为0.55~0.89,在遗传系数为0.72处将24份白肉枇杷种质资源划分为3类.结果表明,白肉枇杷种间在分子水平上具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供试白肉枇杷的亲缘关系与地理来源相关性不甚明显,多数来源相同的种质资源遗传关系近,但也存在明显的不同来源地的种质资源聚为一类;同期检测到的7条特异性条带,可作为供试白肉枇杷的6个品种鉴定的参考性标记;获得的部分特异标记可以区分贵妃、新白1号和新白8号.  相似文献   

10.
为了选育优良梨矮化砧木,丰富梨矮化砧木资源,采用杂交育种的方式,从杂交后代中筛选出34个矮生单株,通过调查矮生单株及其作中间砧嫁接的‘早酥’的生长情况,对34个单株的矮生性状和作中间砧的矮化效果及二者间的相关性进行鉴定评价。结果表明,供试34个株系多表现为植株矮化、基茎粗度小和节间长度短等特点,7个株系的矮壮参数小于119,被鉴定为紧凑型株型;供试34个株系作中间砧对‘早酥’的生长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其中,4个株系的矮化效果小于60%,被评价为矮化砧木,11个株系的矮化效果在60%~80%之间,被评价为半矮化砧木;筛选出的15个具有明显矮化效果的砧木中,5个显著增加2 a生‘早酥’梨的短枝比例;砧木1 a生植株的株高、基茎粗度、节间长度和矮壮参数等指标与接穗的株高、干截面积和节间长度等生长指标都密切相关,可以作为梨矮化砧木的前期预选指标。  相似文献   

11.
顾文毅  刘小利 《安徽农业科学》2013,(21):8932-8933,8935
[目的]从根本上改变青海省梨树栽培的落后局面,解决果实品质和产量下降的问题。[方法]从辽宁、山西引进梨矮化砧木19种[从中国农业科学院辽宁兴城果树研究所引进s2(中矮1号)、PDR54(中矮2号)、和s5接穗,从山西省果树研究所引进K系矮化砧木接穗16种,分别为K1、K2、K3、K4、K7、K8、K9、K11、K12、K13、K14、K15、K16、K21、K28、K311,进行嫁接试验,筛选优良软儿梨(Pyrus ussu-riens/sMaxim.)矮化密植砧木。[结果]19种矮化砧木嫁接成活率较高,生长表现良好,能适应当地气候特点,安全越冬的品种为中矮1号,其嫁接软儿梨后,矮化程度为72.3%,保持了其作为半矮化砧木的矮化潜力。[结果]该研究可填补青海省梨树矮化密植栽培的空白,开创了青海省果树栽培的新局面。  相似文献   

12.
以翠冠为接穗,以鸟梨和沙梨为砧木,研究了不同砧穗组合的亲和力、开花结果习性、物候表现、抗逆性及产量表现.结果显示,翠冠以鸟梨为砧木,具有良好的亲和力,嫁接成活率为91.5%,接合部位断裂率仅2.8%,五年生植株保存率97%,生长指数高达0.92,病死株率为3.0,物候期相对稳定,萌芽率高,连续3年产量显著高于沙梨砧的嫁接体.因此鸟梨可作为翠冠梨嫁接的适宜砧木.  相似文献   

13.
青藏高原裸大麦种质资源形态多样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青藏高原裸大麦区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提高该地区裸大麦种质资源利用效率,对86份青藏裸大麦种质资源的形态多样性进行鉴定。结果表明:该地区裸大麦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丰富,主穗长的形态多样性指数最高,为2.05;株型的遗传多样性指数最低,为0.47。总体表现为数量性状形态多样性指数大于质量性状。基于形态性状的聚类分析把86份材料聚为4类,第Ⅰ类是二棱种质,为高秆大穗大粒型,第Ⅱ类种质为矮秆多粒长穗型,第Ⅲ类种质为短穗型,第Ⅳ类种质为高秆多粒型。采用主成分分析进行种质评价,提取前7个主成分即可概括全部性状的大部分生物学信息,筛选出适合江苏地区生长的优良种质资源,为裸大麦种质资源的收集和利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11份白三叶材料的形态特征及生长表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和方法]观察研究11份白三叶材料的生育期、形态特征、产量等.[结果]供试材料在外部形态性状上表现出较大的差异,具有丰富的形态多样性.材料5、6、10、11植株高大、叶片较大、产量高,生长表现较好;材料8、9植株低矮、叶片较小、绿色期短、产量低,生长表现较差;其余材料表现适中.对主要外部形态性状进行聚类分析,可将11份白三叶材料种质类群聚分为4类.[结论]筛选出形态差异较大的3份材料,可作为绿化、生态保护和牧草型物种选育的材料.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48份杨桃种质的遗传多样性,为杨桃种质资源的鉴定保护及开发利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从60条SCoT引物中筛选出扩增条带清晰稳定、多态性丰富的引物,对从国内外收集的48份杨桃种质材料进行PCR扩增,统计分析电泳图谱,利用Popgene 1.32计算其遗传多样性参数,采用NTSYSpc 2.1计算种质间的遗传相似系数和遗传距离,利用UPGMA法进行聚类分析,并根据遗传相似系数进行主成分分析.[结果]从60条SCoT引物中筛选出的11条引物共扩增出115条条带,其中多态性条带102条,占总条带数的88.7%,每条SCoT引物扩增的总条带数(TNB)和多态性条带数(NPB)分别为10.45和9.27条,多态性比率(PPB)为70.00%~100.00%,平均为88.84%;多态性信息量(PIC)、有效等位基因数(Ne)、Nei's基因多样性指数(H)和Shannon's信息指数(I)的平均值分别为0.77、1.7758、0.4229和0.6061.48份杨桃种质间的遗传相似系数为0.4957~0.9217,平均为0.6841.聚类分析结果显示,在遗传相似系数0.6618处可将48份杨桃种质划分为三大类群,第Ⅰ类群均为甜杨桃种质,第Ⅱ类群以酸杨桃种质为主,第Ⅲ类群以甜杨桃种质为主.主成分分析结果与聚类分析结果基本一致,均与杨桃的果实风味和种质来源高度相关.[结论]杨桃种质资源具有较丰富的遗传多样性,且筛选获得的SCoT引物对杨桃种质资源有较高的多态性检测率,适用于杨桃种质资源鉴别及亲缘关系分析.  相似文献   

16.
抗水稻黑条矮缩病品种筛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筛选出抗水稻黑条矮缩病种质资源,利用2011年鲁南、苏北稻区水稻灰飞虱大爆发且带黑条矮缩病病毒率高,进行田间自然鉴定来自不同生态区域的水稻品种(系)108份,筛选出高抗黑条矮缩病材料2份,抗黑条矮缩病材料9份,中抗黑条矮缩病材料14份.  相似文献   

17.
为选育出四川地区具有优秀抗性的小麦品种,进一步完善四川小麦品种的种质资源,选取110个四川地区主栽小麦品种,对每个品种的抗条锈性进行了大田成株期抗条锈性鉴定,对反应型、普遍率、终期病情指数进行相关分析,并对所有参试品种进行聚类分析,系统地对不同品种间的抗性水平进行分类筛选.结果显示:反应型、普遍率和终期病情指数三者具有极显著的正相关.聚类分析结果表明110个品种中,高抗品种有21个,占参试品种的19.1%;中抗品种26个,占参试品种的23.6%;中感品种31个,占参试品种的28.2%;高感品种32个,占参试品种的29.1%.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椰子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为椰子育种材料的选择及遗传改良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从100对SSR引物中筛选出多态性引物,并利用其分析26份椰子种质材料的有效等位基因数(Ne)、观测杂合度(Ho)、期望杂合度(He)、Nei's基因多样性指数(H)、Shannon多态性信息指数(I)、多态信息含量(PIC)、多态性百分率(P)及遗传距离,并基于遗传距离对其进行聚类分析,以明确该椰子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及亲缘关系.[结果]筛选出的31对多态性SSR引物可扩增105个等位基因,平均每对引物扩增3.4个,各引物P为30.77%~84.62%,平均为63.28%;PIC为0.1596~0.8015,平均为0.4958.26份椰子种质材料中,马哇、小黄椰和越南红椰子的I、H和P均最高,分别为0.5501、0.3711和38.71%,云南-海74的I、H和P最低,分别0.2095、0.1583和19.35%.云南34021与云南34007的遗传距离最小,为0.206,三亚红椰-3与云南34024的遗传距离最大,为1.513.聚类分析结果表明,当遗传距离为0.670时,26份椰子种质被分为两大类,其中马哇和越南高种归为一类,剩余24份椰子种质归为另一类;当遗传距离为0.550时,26份椰子种质被分为四大类,即红矮、越南马可波罗、马哇和越南高种分别自成一类,其余22份归为一类.[结论]26份椰子种质的遗传多态性丰富,物种间亲缘关系较远,可为椰子遗传育种提供亲本材料.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海南地区甘薯种质材料间的亲缘关系,为海南地区甘薯种质资源的鉴定、引进和分子育种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从海南省及周边地区收集甘薯种质材料,从中筛选出长势较好的64份甘薯种质材料,利用30对SSR引物对其DNA进行PCR扩增,并进行UPGMA聚类分析及遗传距离分析,以期阐明其亲缘关系.[结果]30对引物共扩增得到161个清晰条带,其中多态性条带为135个,多态条带百分率达83.9%,平均每对引物扩增5.37个等位基因,各引物的多态信息含量(PIC)为0~0.75,平均为0.44.聚类分析结果表明,64份甘薯种质材料间的遗传相似性系数为0.74~0.98,平均为0.78,在遗传相似性系数0.75处可分为I、II和III三大类,86%甘薯种质材料归为第I类,遗传相似性系数总体较高;大部分采自海南的未知甘薯种质材料与采自江苏的材料关系较远,来自同一地区的材料分散于各个分支,无明显的地域性.64份甘薯种质材料间的遗传距离为0.02~0.37,平均为0.22,遗传距离整体较近.[结论]海南地区甘薯种质资源间的亲缘关系较近,遗传背景狭窄,可能是海南地区高温高湿、高光照等气候条件自然选择的结果.海南地区可适当引进亲缘关系较远的优质甘薯品种,促进种质创新,丰富海南甘薯的遗传资源.  相似文献   

20.
为了筛选出适合大庆地区种植的酱菜型菊芋品种,对大庆地区45份菊芋种质资源的主要形态指标、产量相关指标及品质指标进行分析比较。结果表明:菊芋种质资源的形态指标、产量相关指标差异较大,品质指标变化幅度不大,筛选出4份产量高、品质好,并且适合大庆地区种植的酱菜加工的优良资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