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本试验旨在探究油脂类型对肉鸡不同组织甘油醛-3-磷酸脱氢酶(GAPDH)基因相对表达量的影响。试验选用240只1日龄的科宝肉鸡母雏,随机分为8个组(4个单一油脂组,分别在饲粮中添加5.00%亚麻油、玉米油、芝麻油和猪油;4个混合油脂组,分别在饲粮中添加2.50%猪油+2.50%玉米油、2.50%猪油+2.50%芝麻油、2.50%亚麻油+2.50%玉米油和2.50%亚麻油+2.50%芝麻油),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5只鸡。试验期42 d。结果表明:1)组织及油脂类型与组织的交互作用对42日龄肉鸡组织GAPDH基因的相对表达量影响显著(P0.05),油脂类型对42日龄肉鸡组织GAPDH基因的相对表达量的影响不显著(P0.05)。42日龄肉鸡胸肌GAPDH基因的相对表达量显著高于肝脏和腹脂(P0.05),是肝脏的37.50~89.50倍,是腹脂的129.54~190.64倍,而42日龄肉鸡的GAPDH基因的相对表达量在肝脏与腹脂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玉米油组胸肌中GAPDH基因的相对表达量显著高于猪油组(P0.05)。2)21日龄肉鸡肝脏GAPDH基因的相对表达量显著或极显著高于42日龄(P0.05或P0.01)。3)油脂组合及油脂组合与日龄的交互作用对肉鸡肝脏GAPDH基因相对表达量的影响均不显著(P0.05),但日龄对肉鸡肝脏GAPDH基因相对表达量的影响显著(P0.05)。由此可见,油脂类型对肉鸡GAPDH基因的相对表达量的影响呈现组织间的差异,玉米油可提高胸肌GAPDH基因的相对表达量。42日龄肉鸡胸肌GAPDH基因的相对表达量显著高于肝脏和腹脂,21日龄肉鸡肝脏GAPDH基因的相对表达量显著高于42日龄  相似文献   

2.
本试验旨在探究不同类型和水平的油脂对肉鸡肝脏、胸肌中18S rRNA表达的影响。试验选用240只1日龄科宝肉鸡母雏,随机分为8个组(分别在饲粮中添加2.50%、5.00%的亚麻油、玉米油、芝麻油和猪油),每个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5只鸡,于42日龄分别从每个重复随机选取1只屠宰取样。结果表明:1)油脂类型和水平对肉鸡胸肌、肝脏中18S rRNA相对表达量影响极显著(P<0.01),且两者的交互作用对肝脏中18S rRNA相对表达量影响也极显著(P<0.01);2)与2.50%油脂水平相比,除5.00%亚麻油水平对肝脏中18S rRNA相对表达量影响不显著(P>0.05)以外,提高油脂水平(5.00%)可显著或极显著上调肉鸡胸肌、肝脏中18S rRNA相对表达量(P<0.05或P<0.01);3)在肉鸡胸肌、肝脏中,亚麻油组18S rRNA相对表达量不同程度地高于玉米油组、芝麻油组、猪油组(P<0.05或P>0.05)。研究表明,肉鸡肝脏和胸肌18S rRNA表达受饲粮添加油脂类型和水平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采用荧光定量PCR技术,联合分析了不同日龄(28、49、70、91和112日龄)武定鸡载脂蛋白B基因(APOB)、脂肪酸转运蛋白1基因(FATP1)和脂肪分化相关蛋白基因(ADFP)在皮脂、腹脂、肝脏、胸肌等组织中的表达量变化,及其与活重、皮脂厚、冠重等脂肪性状形成的相关性。结果显示,ADFP基因在腹脂49日龄时的表达量显著低于28、70、91和112日龄(P0.05),及该基因在112日龄时胸肌中的表达量显著高于皮脂、腹脂和肝脏(P0.05);FATP1基因在28日龄时胸肌中的相对表达量显著高于皮脂、腹脂和肝脏(P0.05);APOB基因在肝脏49日龄时的表达量显著高于28、70和91日龄(P0.05),并且该基因在49、70、91和112日龄时肝脏中的表达量显著高于皮脂、腹脂和胸肌(P0.05)。ADFP基因和APOB基因在皮脂中的表达存在显著相关(P0.05),ADFP基因和FATP1基因在肝脏中的表达存在显著相关(P0.05),推断这三个脂肪沉积相关基因可能在武定鸡脂肪性状的形成过程中具有协同调控作用。  相似文献   

4.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中添加龙须菜多糖(GLP)对肉鸡生长性能、血清抗氧化能力及免疫功能的影响。试验选取体重相近的1日龄健康爱拔益加(AA)肉仔鸡288只,随机分成3个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16只鸡(公母各占1/2)。对照(CON)组饲喂基础饲粮,龙须菜多糖和抗生素(ANTI)组分别饲喂在基础饲粮中添加0.1%龙须菜多糖和10 mg/kg抗生素的试验饲粮。试验期42 d,分为1~21日龄和22~42日龄2个阶段。结果表明:1)龙须菜多糖和抗生素组肉鸡22~42日龄时的末重和平均日增重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1~21日龄和22~42日龄时的料重比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2)龙须菜多糖组肉鸡21和42日龄时血清中丙二醛(MDA)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42日龄时血清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及21和42日龄时血清中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显著高于对照组和抗生素组(P0.05)。3)龙须菜多糖组肉鸡42日龄时血清中免疫球蛋白G(IgG)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和抗生素组(P0.05);抗生素组21和42日龄时血清中免疫球蛋白M(IgM)含量显著低于其他2组(P0.05)。4)龙须菜多糖组肉鸡血清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含量在21日龄时显著低于其他2组(P0.05),42日龄时显著低于抗生素组(P0.05);龙须菜多糖和抗生素组血清中白细胞介素-1β(IL-1β)含量在21和42日龄时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5)龙须菜多糖和抗生素组肉鸡21日龄时肠道黏膜IL-1β的mRNA相对表达量和42日龄时肠道黏膜TNF-α的mRNA相对表达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龙须菜多糖组42日龄时肠道黏膜IL-1β的mRNA相对表达量显著低于其他2组(P0.05)。综上所述,饲粮中添加0.1%龙须菜多糖能提高肉鸡的生长性能和饲料利用率,提升机体的抗氧化能力和免疫功能,并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肉鸡的肠道炎性反应。  相似文献   

5.
为研究不同断奶日龄对仔猪肝脏热休克蛋白70(Hsp70)、热休克蛋白90(Hsp90)和热休克蛋白27(Hsp27)基因表达的影响,试验选取体重相近的24头健康杜长大仔猪,按4种断奶日龄(14日龄、21日龄、28日龄和35日龄)随机分为4个处理组,每组包含6个重复,仔猪42日龄时全部处死取样,用RT-PCR方法检测肝脏中上述基因的相对表达水平。结果表明,在4组断奶日龄仔猪肝脏中,14日龄断奶组Hsp70mRNA的相对表达量显著高于28和35日龄断奶组(P0.05),显著低于21日龄断奶组(P0.05);14和21日龄断奶组Hsp90mRNA的相对表达量均显著高于28和35日龄断奶组(P0.05);14日龄断奶组的Hsp27mRNA的相对表达量均显著高于21、28和35日龄断奶组(P0.05)。结果提示,断奶日龄显著影响仔猪热休克蛋白基因的表达,且随断奶日龄的推迟,HSPs mRNA的相对表达量呈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6.
为探讨缺氧诱导因子1α(hypoxia-inducible factor-1α,HIF-1α)及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onnective tissue growth factor,CTGF)在腹水综合征(ascites syndrome,AS)肉鸡肝组织的表达和复方中药对其的影响,将309羽7日龄罗斯肉鸡随机分为5组,空白组(常规饲养),模型组(9~11℃,饲料添加3%猪油和4%鱼粉,饮水添加0.12%NaCl),复方中药组(高、中、低剂量组)在模型组基础上分别给予2.0,1.0,0.5 g·(kg·d)~(-1)的复方中药。Masson染色观察35日龄肝脏病理变化及胶原纤维含量变化,荧光定量PCR和ELISA检测15,25,35,45日龄肉鸡肝组织HIF-1α、CTGF基因和蛋白表达水平。结果表明:与空白组相比,模型组肉鸡腹水心脏指数显著增加(P0.01),肝组织HIF-1α和CTGF基因及蛋白质表达水平显著增加(P0.01或P0.05);与模型组相比,各剂量复方中药组均可改善上述指标(P0.01或P0.05)。这表明AS肉鸡肝组织HIF-1α、CTGF参与肝组织纤维化病理过程,促进AS病理发生发展;复方中药能下调AS肉鸡肝组织HIF-1α、CTGF表达,有效防治AS。  相似文献   

7.
刘火  杜晓彤  闫辰  包军  李剑虹 《中国畜牧兽医》2015,42(12):3146-3152
为了解冷刺激条件下果糖-1,6-二磷酸酶1(FBP1)基因在肉鸡组织中的表达情况,试验选择75只AA肉鸡随机分成了对照组(正常饲养温度)和4个处理组(比正常饲养温度低3 ℃),从雏鸡8日龄开始每天分别进行1、3、5和24 h的冷刺激,在21日龄时结束冷刺激,并于22日龄屠宰测定FBP1基因在AA肉鸡各组织中的表达情况。结果表明,在冷刺激条件下,FBP1基因表达量存在组织特异性,在1 h处理组中FBP1基因在肝脏中的表达量显著高于其他各组织(P< 0.05),在3 h处理组中FBP1基因在肺脏中表达量显著高于除肝脏外的其他各组织(P< 0.05),在5 h处理组中FBP1基因在肝脏中的表达量显著高于其他各组织(P< 0.05),在24 h处理组中FBP1基因在胸腺中的表达量明显高于其他各组织(P< 0.05)。在相同组织不同处理组中,心脏FBP1基因的表达量除3 h组明显降低外,其余处理组随冷刺激时间延长呈下降趋势,肝脏中FBP1基因表达量在5 h组中显著高于其他各处理组(P< 0.05),脾脏中FBP1基因的表达量除在1 h组中明显降低外,其余各处理组随冷刺激时间延长呈下降趋势,肺脏中FBP1基因的表达量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肾脏中FBP1基因表达量除在24 h组中明显降低外,其余各组没有明显变化,胸腺中24 h组FBP1基因表达量显著高于其他处理组(P< 0.05),且其他处理组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P >0.05)。  相似文献   

8.
试验旨在研究油脂氧化日粮中添加维生素E(VE)和抗氧化剂对1~42 d肉鸡生长性能、肉品质和抗氧化性能的影响。选择500羽1 d岭南黄鸡,随机分为5组,每组5个重复(20羽/重复),对照组饲喂以玉米—豆粕为主的基础日粮,油脂氧化组饲喂加入3%氧化豆油的日粮,VE组、抗氧化剂组和VE+抗氧化剂组饲喂分别在油脂氧化日粮中添加200 IU/kg VE、100 mg/kg抗氧化剂和100 IU/kg+50 mg/kg抗氧化剂的日粮,试验期42 d。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油脂氧化组和各处理组显著提高21 d肉鸡体重、平均日增重和平均日采食量(P0.05),油脂氧化组和VE组肉鸡42 d末重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与其他各组相比,VE组肉鸡生长后期(22~42 d)平均日增重和平均日采食量显著低于其他各组(P0.05)。VE+抗氧化剂组对21 d岭南黄鸡血浆α-1酸性糖蛋白(AGP)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VE组42 d肉鸡血浆硫代巴比妥酸反应物(TBARS)水平表现为最高(P0.05)。对照组肝脏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基因m RNA表达水平显著高于油脂氧化组(P0.05)。VE组和抗氧化剂组胸肌滴水损失显著低于油脂氧化组(P0.05)。与其他各组相比,油脂氧化日粮添加VE显著提高胸肌VE含量(P0.05)。在本试验条件下,单独添加抗氧化剂和VE降低胸肌滴水损失,但高水平的VE会降低1~42 d岭南黄鸡生长后期的生长性能。  相似文献   

9.
本试验旨在研究不同微量元素添加模式对肉鸡生长性能、微量元素代谢和血浆抗氧化性能的影响。选取720羽1日龄科宝(Cobb-500)肉鸡,随机分为4个组,每个组10个重复,每个重复18只鸡。行业标准组:按照农业行业标准NY/T 33—2004添加铜、铁、锌和锰。NRC标准组:按照NRC(1994)推荐量添加铜、铁、锌和锰。NRC比例组:实测基础饲粮中铜、铁、锌、锰的含量,以过量最多的铜(相对于NRC标准)的倍数补齐其余3种元素。相对生物学效价组:假设基础饲粮中微量元素的生物学利用率为额外添加硫酸盐的30%,对其含量进行校准后按照NRC比例组的方法添加。微量元素都以硫酸盐形式添加,试验期42 d。结果表明:1)不同微量元素添加模式未对肉鸡生长性能和死亡率造成显著差异(P0.05)。2)21日龄时,NRC比例组肉鸡十二指肠铜转运蛋白1(Ctr1)的mRNA相对表达量显著高于其余各组(P0.05),NRC比例组和相对生物学效价组肉鸡十二指肠二价金属转运蛋白1(DMT1)的mRNA相对表达量显著高于其余2组(P0.05);42日龄时,NRC标准组和相对生物学效价组肉鸡十二指肠DMT1的mRNA相对表达量显著高于其余2组(P0.05);各组间21和42日龄肉鸡十二指肠锌转运蛋白1(Zn T1)和锌转运蛋白5(Zn T5)的mRNA相对表达量没有显著差异(P0.05)。3)21日龄时,NRC比例组和相对生物学效价组肉鸡血浆总抗氧化能力(T-AOC)显著高于其余2组(P0.05);42日龄时,与相对生物学效价组相比,NRC比例组肉鸡血浆过氧化氢酶(CAT)活性显著下降(P0.05)。4)粪便中微量元素浓度和饲粮的微量元素添加浓度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P0.05)。由此可见,从微量元素吸收效率和肉鸡血浆抗氧化性能来看,考虑基础饲粮微量元素相对生物学效价并按NRC比例添加是更适宜的添加模式,同时减少了粪便中微量元素的排泄。  相似文献   

10.
为研究中草药复合微生态制剂(CHCP)对肉鸡肠道菌群和肝脏的保护作用,试验选用120只1日龄健康白羽肉雏鸡,随机分为4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10只鸡,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试验Ⅰ组、Ⅱ组饲喂基础日粮的同时分别饮水添加1‰CHCP、2‰CHCP。结果表明:在28、42日龄,Ⅰ组肉鸡盲肠乳杆菌数量在一定程度上高于阴性对照组3.15%、3.52%(P0.05),直肠乳酸杆菌数量高于阴性对照组8.6%、6.78%(P0.05);14、28、42日龄,1‰CHCP组肉鸡盲肠、直肠大肠杆菌数量均低于阴性对照组,但差异不显著(P0.05)。28、42日龄,1‰CHCP组血清谷丙转氨酶水平低于阴性对照组41.05%(P0.05)、33.26%(P0.05);42日龄时,1‰CHCP组血清谷草转氨酶水平低于阴性对照组37.11%(P0.05);28、35、42日龄,1‰CHCP组总胆红素水平分别比阴性对照组低19.7%(P0.05)、27%(P0.05)、20.1%(P0.05);35日龄时,1‰CHCP组内毒素水平比阴性对照组低45.1%(P0.01)。由此可见,该CHCP按1‰饮水添加可以促进肉鸡盲肠、直肠乳酸菌繁殖,降低肉鸡盲肠、直肠大肠杆菌的数量,起到调节肠道菌群,维护肠道健康的作用,且该CHCP按1‰饮水添加可降低肉鸡血清转氨酶活性、总胆红素和内毒素水平,对肉鸡肝脏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1.
为了研究不同断奶日龄对仔猪肝脏中生长激素受体(GHR)、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IGF-Ⅰ)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受体(IGF-ⅠR)基因mRNA表达的影响,从8窝"杜×长×大"仔猪选取出生日龄相近、初生体重一致的仔猪24头,随机分为4个试验组中,分别于14日龄、21日龄、28日龄和35日龄断奶。所有仔猪在42日龄宰杀取样,用RT-PCR方法检测肝脏中GHR、IGF-Ⅰ和IGF-ⅠR基因mRNA的相对表达量。结果表明:试验期间,个别仔猪偶尔出现腹泻症状。至42日龄试验结束时,各组仔猪体重无显著性差异(P0.05)。14日龄、21日龄和35日龄断奶组仔猪肝脏中GHR mRNA和IGF-ⅠmRNA的相对表达量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该三组上述基因的表达量均显著低于28日龄断奶组(P0.05);不同断奶日龄组仔猪肝脏中IGF-ⅠR mRNA的相对表达量无明显差异(P0.05)。因此,不同断奶日龄对仔猪肝脏中生长相关基因表达影响的模式不同,对42日龄时仔猪的体重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2.
试验旨在通过测定不同赖氨酸水平饲粮对肉鸡后期生长性能、血清生化指标及部分组织器官发育的影响,以确定其适宜的赖氨酸需要量。选取22日龄AA肉鸡720只,随机分为6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20只鸡,采用单因素试验设计,6个赖氨酸水平分别为0.50%、0.70%、0.90%、1.10%、1.30%、1.60%。结果表明:(1)不同赖氨酸水平对22~42日龄AA肉鸡的平均日增重有极显著影响(P0.01),对平均日采食量有显著影响(P0.05),而对料重比无显著影响(P0.05)。0.90%赖氨酸水平组平均日增重显著高于其他组(P0.05);(2)不同赖氨酸水平对22~42日龄AA肉鸡血清生化指标没有显著影响(P0.05);(3)不同赖氨酸水平对22~42日龄AA肉鸡的胸腺指数、脾脏指数有显著影响(P0.05),对肝脏指数、腺胃指数产生极显著影响(P0.01),而对法氏囊指数、胰腺指数、心脏指数、肌胃指数均没有显著影响(P0.05)。综上所述,日粮赖氨酸水平为0.90%时,22~42日龄AA肉鸡的生长性能较好。  相似文献   

13.
为了研究日粮中不同酵母多糖水平对肉鸡生产性能的影响,试验选择1日龄健康AA+肉鸡240只,随机分为4组,每组6个重复,每重复10只。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1,2,3组分别在基础日粮中添加0.1%、0.2%、0.3%的酵母多糖。试验期42 d。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2组22~42日龄和1~42日龄肉鸡体增重显著高于1,3组(P0.05);22~42日龄和1~42日龄肉鸡料重比2组显著低于1组、3组(P0.05);日粮中不同酵母多糖水平对1~21日龄肉鸡体增重、采食量和料重比及22~42日龄和1~42日龄采食量无显著影响(P0.05)。说明日粮中添加酵母多糖能改善肉鸡的生产性能,且适宜添加水平为0.2%。  相似文献   

14.
试验旨在研究日粮中添加屎肠球菌对爱拔益加(Arbor Acres,AA)肉鸡血清和肝脏抗氧化功能的影响。选取1日龄AA肉鸡600只(公鸡),随机分为5组,每组6个重复。对照组(CON组)饲喂基础日粮;抗生素组(Ant组)在基础日粮中添加0.1%金霉素;低(LEF组)、中(MEF组)、高(HEF组)剂量屎肠球菌组分别在基础日粮中添加50、100、200mg/kg屎肠球菌。结果表明:(1)21日龄时,HEF组肉鸡血清中总抗氧化能力(T-AOC)、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均显著高于CON组(P0.05),Ant组T-AOC显著高于CON组(P0.05);42日龄时,MEF组和HEF组血清中丙二醛(MDA)含量显著低于CON组(P0.05),LEF组血清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显著高于CON组和Ant组(P0.05)。(2)21日龄时,MEF组和HEF组肉鸡肝脏中T-AOC、GSH-Px活性均显著高于CON组(P0.05),且HEF组肉鸡肝脏中T-AOC显著高于Ant组(P0.05);42日龄时,HEF组肉鸡肝脏中过氧化氢酶(CAT)活性显著高于CON组(P0.05)。结果提示,屎肠球菌能显著提高21与42日龄血清和肝脏中T-AOC和GSH-Px活性,降低血清中MDA含量,增加抗氧化酶活性,改善肉鸡抗氧化应激能力,且200mg/kg屎肠球菌添加量在提高血清和肝脏抗氧化能力上与抗生素效果相当。  相似文献   

15.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蛋白质水平对意大利蜜蜂归巢能力及记忆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选择9群群势相当的本地意大利蜜蜂,随机分为3组,每组3群。Ⅰ组、Ⅱ组、Ⅲ组分别饲喂蛋白质水平为15%、25%、35%的试验饲粮。饲喂45 d后,测定采集蜂分别在1 000、2 000 m处的回归率及不同日龄(刚出房、10日龄、20日龄)工蜂3个记忆相关基因[谷氨酸受体A型基因(GluRA)、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1型基因(Nmdar1)、酪胺受体1型基因(Tyr1)]的表达情况。结果表明:Ⅱ组和Ⅲ组蜜蜂在1 000、2 000 m处的回归率均显著高于Ⅰ组(P0.05),但Ⅱ组与Ⅲ组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Ⅲ组10和20日龄工蜂的G luRA相对表达量显著高于Ⅱ组和Ⅰ组(P0.05),且Ⅱ组工蜂的GluRA相对表达量也显著高于Ⅰ组(P0.05);Ⅱ组和Ⅲ组10和20日龄工蜂的Nmdar1相对表达量显著高于Ⅰ组(P0.05),但Ⅱ组与Ⅲ组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Ⅱ组和Ⅲ组10日龄工蜂的Tyr1相对表达量显著高于Ⅰ组(P0.05),但Ⅱ组与Ⅲ组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各试验组刚出房工蜂的GluRA、Nmdar1、Tyr1以及20日龄工蜂的Tyr1相对表达量差异均不显著(P0.05)。由此得出,饲粮蛋白质水平过低会影响意大利蜜蜂的归巢能力及记忆相关基因的表达。  相似文献   

16.
本试验旨在探讨赖氨酸缺乏或过量对肉鸡生长发育及脂质代谢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将360只1日龄AA肉仔鸡随机分成3个处理,每处理6个重复,每个重复20只鸡。采用单因素试验设计,3个处理组的赖氨酸水平分别为0.60%(缺乏,LL)、1.00%(适量,ML)、1.40%(过量,HL)。试验期3周。结果表明:与ML组相比,LL组极显著降低了21日龄肉鸡日增重、平均日采食量,极显著增加了耗料增重比(P0.01),而HL组对其生长性能影响不显著(P0.05);与ML组相比,LL组极显著降低了肉鸡的胸肌率(P0.01),显著降低腹脂率(P0.05);与ML组相比,LL、HL组均显著降低了肝脏中FABP1、ACC、ME、SREBP-1mRNA表达量(P0.05),HL组显著降低PPARɑmRNA表达量(P0.05),而LL组对其没有显著影响(P0.05)。本研究结果表明,日粮赖氨酸缺乏或过量及其导致的氨基酸不平衡可能主要是通过下调肝脏脂质合成代谢相关基因的表达,从而降低肉鸡的生长发育及脂肪沉积。  相似文献   

17.
试验旨在研究饲粮中添加浒苔多糖对肉鸡生长性能和免疫功能的影响。选用1日龄爱拔益加(AA)健康肉公鸡360只,随机分为6组。对照组(D1)饲喂基础饲粮,试验组分别在基础饲粮中添加0.05%(D2)、0.1%(D3)、0.5%(D4)、0.8%(D5)、1%(D6)的浒苔多糖,试验期42 d。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肉鸡29~42日龄0.5%浒苔多糖组和1~42日龄0.5%、0.8%浒苔多糖组平均日增重显著提高(P0.05);15~28日龄和1~42日龄阶段0.5%浒苔多糖组料重比显著降低(P0.05);浒苔多糖未显著影响平均日采食量(P0.05)。肉鸡42日龄时,1%浒苔多糖组法氏囊指数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0.8%和1%浒苔多糖组肉鸡血清中IFN-γ的含量显著提高(P0.05);添加水平为0.5%时肉鸡全血中的淋巴细胞转化率显著提高了1.55倍(P0.05);浒苔多糖未显著影响IL-2、IL-6水平、新城疫抗体滴度、胸腺以及脾脏的器官指数。综上,在基础饲粮中添加浒苔多糖可以有效改善肉鸡的生长性能和免疫功能,且以0.5%~1%的添加量最为适宜。  相似文献   

18.
本研究旨在评估不同草垫类型及日粮添加枯草芽孢杆菌对肉鸡免疫状态的影响。试验采用3×2因子设计,即3种类型的草垫(新鲜、陈旧和腐败),2种日粮(添加或不添加枯草芽孢杆菌),将900只1日龄的肉鸡随机分为6组,每组5个重复,每个重复30只。各组肉鸡分别在不同类型的草垫上饲养,饲喂相同的含或不含枯草芽孢杆菌的日粮,试验共开展42d。结果 :在42d时,使用腐败草垫的肉鸡血清艾美尔球虫特异性抗体水平较新鲜和陈旧草垫组分别提高了27.17%和51.95%(P 0.05),而陈旧草垫组较新鲜草垫组血清艾美尔球虫抗体水平降低16.30%(P 0.05),同时不同草垫类型添加枯草芽孢杆菌较不添加组艾美尔球虫抗体水平显著降低了17.14%(P 0.05)。草垫类型和枯草芽孢杆菌对42d肉鸡血清艾美尔球虫特异性抗体水平的影响具有显著交互作用(P 0.05)。在14和28d时,腐败草垫组较其他两组显著提高了血清产气荚膜梭菌α-毒素抗体水平,其中在14d时分别提高了17.95%和31.43%(P 0.05),在42d时分别提高了27.66%和22.45%(P 0.05)。与未饲喂枯草芽孢杆菌组的肉鸡相比,添加枯草芽孢杆菌可显著提高肠道IFN-γ基因表达水平(P 0.05)。新鲜草垫+枯草芽孢杆菌组较未添加枯草芽孢杆菌组显著降低了IFN-γ、IL-1β和CXCLi2基因表达水平(P 0.05),而腐败草垫+枯草芽孢杆菌组较未添加枯草芽孢杆菌组显著提高了IFN-γ、IL-1β和CXCLi2基因表达水平(P 0.05)。综上所述,添加枯草芽孢杆菌的日粮具有缓解病原菌感染和免疫调节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本试验旨在研究胚期注射叶酸对肉鸡脾和胸腺中IGF2基因表达的影响,并进一步探究其调控基因表达的表观遗传学机制。选择重量和大小相近的种蛋360枚,随机分为4组,在孵化期第11天(E11)分别注射0(对照)、50、100和150μg的叶酸。每个处理选取体重相近的48只1日龄雏鸡,随机分为6个重复,每个重复8只鸡,在饲养的第21和42天取胸腺和脾组织。用RT-PCR方法检测组织中IGF2的相对表达量;重亚硫酸盐修饰克隆测序法(BSP)检测IGF2启动子区域(-648/-479bp)甲基化水平;DNase I-qPCR方法检测IGF2启动子区域(-847/-616bp)染色质构象。结果表明,胚期注射100和150μg叶酸显著提高了受精蛋孵化率(P0.05);胚期注射150μg叶酸显著提高了42日龄脾中IGF2的表达量(P0.05)、降低了42日龄脾中该基因启动子区的甲基化水平(P0.05),并且也显著增加了42日龄脾中IGF2启动子区的染色质可接近度(P0.05);然而在21日龄时各叶酸处理组对脾中IGF2的表达均无显著影响(P0.05)。与脾组织不同,150μg叶酸处理组显著提高了21日龄胸腺中IGF2的表达(P0.05),对42日龄胸腺中该基因的表达却没有显著影响(P0.05),并且与对照组相比,150μg叶酸处理组中21日龄胸腺组织IGF2启动子区的染色质可接近度也显著增加(P0.05)。由此可见,在种蛋孵化第11天注射叶酸可通过影响基因启动子区的甲基化水平和染色质构象来调控组织中IGF2的表达,并且存在组织器官和时间特异性。  相似文献   

20.
选择144只1日龄艾维因肉鸡分为4组,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抗生素组饲喂添加抗生素(有效成分为杆菌肽锌和硫酸粘杆菌素)的基础日粮,2个溶菌酶组分别饲喂基础日粮添加溶菌酶150mg/kg和300mg/kg的日粮,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6只,于42日龄取样,采用RT-PCR方法测定肉鸡肝脏和胸肌IGF-ⅠmRNA的相对表达水平。试验结果表明:溶菌酶组较对照组可将肝脏IGF-ⅠmRNA水平分别提高12.5%和10.4%,但与对照组及抗生素组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各处理对胸肌IGF-ⅠmRNA水平有提高的趋势,但无显著差异(P0.0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