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 毫秒
1.
<正>一、海水养殖用水重金属离子限量标准海水养殖用水水质标准规定各重金属的限量为:汞≤0.0002mg/L、镉≤0.005mg/L、铅≤0.05mg/L、总铬≤0.1mg/L、砷≤0.03mg/L、铜≤0.01mg/L、锌≤0.1mg/L、硒≤0.02mg/L。从上可看出,汞、镉、铅、砷是有害无益的重金属离子,限量较低;铬、铜、锌、硒、铁、锰是对虾和藻类生长均需要的营养元素,在饲料中还需专门添加这些微量矿物质以促进对虾健康快速生长,但这些超量了亦会有害;铁作为重金属离子在标准中不作要求,可见相对是安全的。  相似文献   

2.
采用单因子污染指数法分析了2015年上市出售前乳山海域养殖的太平洋牡蛎和广饶海域养殖的毛蚶、菲律宾蛤仔、文蛤、四角蛤等5种常见贝类中铜、铅、镉、铬、总汞等重金属的残留水平,并采用点估计法,通过计算贝类体内的重金属暴露风险商(HQ)评价食用上述5种贝类可能导致的健康风险。结果显示,不同种类的贝类中重金属含量差异较大,太平洋牡蛎中的铜和镉以及毛蚶中的铅含量较高,处于中污染水平,其他贝类中的重金属含量较低。然而暴露风险商(HQ)结果显示,成人和儿童仅在过量食用乳山养殖太平洋牡蛎时会存在镉的暴露健康风险,其中儿童受到的风险高于成年人,太平洋牡蛎中镉的摄食风险应该引起重视。本研究为建立适合中国的膳食暴露评估模型,制定合理的水产品中重金属污染物限量标准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3.
分析了野生与人工养殖褐牙鲆亲鱼肝脏、背肌及卵中硒、铁、锰、铜、铬、镉和铅等微量元素的含量。结果表明,野生褐牙鲆亲鱼肝脏中硒、铁含量均显著高于养殖亲鱼(P<0.05),铜含量则显著低于养殖亲鱼(P<0.05),其他各元素间均未见显著差异(P>0.05);野生褐牙鲆亲鱼背肌中除硒和锰的含量显著高于养殖亲鱼外(P<0.05),其他各元素含量均基本保持恒定(P>0.05);野生褐牙鲆亲鱼卵中硒、铁和锰的含量均显著高于养殖亲鱼(P<0.05),其中硒的含量约为养殖亲鱼的1.7倍,铁的含量约为养殖亲鱼的2.0倍,而锰含量则为养殖亲鱼的2.8倍。养殖褐牙鲆亲鱼卵中镉含量与野生亲鱼相比高出78%(P<0.05)。两种亲鱼卵中铜、镉、铅3种重金属含量均未见显著差异(P>0.05)。  相似文献   

4.
象山港重点增养殖区重金属残留量分布及污染源分析   总被引:9,自引:4,他引:5  
根据2002年6月对象山港重点增养殖区水体中重金属含量的调查,研究象山港水体中重金属残留量、分布及其来源。研究结果表明,象山港水体中重金属铜、铅、锌、镉、总汞、砷、总铬的含量均符合二类海水水质标准,其中铜、镉、砷、总铬的含量很低,符合一类海水水质标准,铅、锌、总汞的含量在一类和二类标准之间。重金属铜、铅、锌、镉在支港黄墩港含量较高,4区(主港)或3区(西沪港)最低,其中锌以港口及其延伸的主港区含量最高;汞、砷、铬则在4区及其邻近分区含量较高。象山港水体中的重金属含量在东海10个重点河口港湾中)属于偏高,近5年来水体中铜、汞和砷含量波动大,其它重金属含量稳中有升。象山港水体中的重金属来源于自然和人为活动两部分,前者主要来源于象山港汇水区土壤和矿物中的重金属,后者为周边各汇水区电镀、化工等乡镇企业的污水汇入。  相似文献   

5.
洋口港水产品重金属含量状况调查及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调查了南通洋口港水产品中重金属铬、铜、铅、砷、汞、镉的含量,结果显示:同一水产品对不同的重金属的富集程度是有差异的,同一重金属在不同的水产品中含量水平也各不相同。其中,铬、铜、铅、汞在水产品中的含量均远低于我国水产品重金属质量相关限量标准,砷在各种水产品中含量普遍较高,镉在贝类中超标严重,应引起有关部门重视。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宁德福鼎、霞浦、三都澳、福州平潭岛、莆田南日岛和漳州东山岛等6个海参养殖区域的监测,测定了水质、沉积物和海参体内的5种重金属含量。结果表明:福建海参养殖海域海水中除平潭岛海水中汞含量较高以外,其他元素均能符合无公害海水养殖水质标准,表层沉积物的重金属含量均满足第一类海洋沉积物质量标准。养殖海参体内的铅(Pb)、镉(Cd)、砷(As)、铬(Cr)含量与海水中的含量呈较高程度相关性,镉、汞(Hg)含量与沉积物中的含量呈较高程度相关性。养殖海参消化道和呼吸树对Pb、Cd、As、Cr的富集能力明显高于体壁,但Hg含量却低于体壁。福建海域养殖海参的Cd、Hg含量均满足绿色食品评价标准,小部分Pb、As含量超出绿色食品限量范围,但均满足无公害食品安全限量要求,因此福建海域适于进行海参养殖。  相似文献   

7.
蛎敌荔枝螺体内8种金属元素含量及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对广东电白附近海域的蛎敌荔枝螺的肌肉、肝脏及性腺3种组织器官中的砷,铅,镍,镉,铜,锌和铁的含量进行了测定,同时用高频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仪(ICP-AES)测定锡的含量.试验结果表明:各种金属在不同器官中的分布不同,除锡含量低于"香港标准"外,砷、铅、镍、镉、铜和锌的含量均高于"海洋生物污染评价标准"或"人体消费卫生标准".  相似文献   

8.
张涛  庄平  章龙珍 《海洋渔业》2006,28(3):185-189
采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对骨骼畸形和体型正常的人工养殖史氏鲟脊椎、骨板、鳍条、鳃、肝脏、肾脏、肌肉中锰、铜、铁、镉、铅、锌等的含量进行了检测,并对其分布和积累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畸形和正常史氏鲟身体各部位中重金属的含量无显著性差异(P>0.05),重金属积累不是造成人工养殖史氏鲟畸形的主要原因。畸形和正常人工养殖史氏鲟体内重金属的分布和积累规律基本一致,锰和铅主要分布在脊椎、骨板、鳍条和鳃等骨化组织中;铁和铜在体内主要蓄积在肝脏中;锌和镉在体内的分布较均匀。  相似文献   

9.
为了解我国东部沿海地区海产品与淡水产品中重金属污染现状及摄入风险,实验分析了东部沿海地区市售的12种海产品和8种淡水产品,采用微波消解-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CP-MS)测定铅、镉、汞、砷、铬共5种常见重金属,根据单因子污染指数(Pi)和金属污染指数(MPI)评价其污染程度,比较不同水产品重金属含量差异及污染状况,并通过靶标危害系数(THQs)评价其健康风险。检测结果显示,海产品与淡水产品中,铅含量范围为ND~1.100 mg/kg,铅超标率为1.4%,各品种铅均值含量无显著差异。镉含量范围为ND~1.600 mg/kg,镉超标率为2.8%,长牡蛎、海湾扇贝镉均值含量高于其他品种。总汞含量范围为ND~1.900 mg/kg,蓝鳍金枪鱼总汞均值含量高于其他品种,其他品种总汞均值含量无显著差异。总砷含量范围为0.004~4.100 mg/kg,淡水鱼(乌鳢除外)总砷均值含量低于其他品种。铬含量范围为0.010~32.000 mg/kg,铬超标率为2.3%,鳙铬均值含量高于其他品种。单因子污染指数显示:不同品种的水产品都有一定的污染。重金属污染指数显示:污染指数呈现...  相似文献   

10.
以乐清湾四个典型水产品综合养殖围塘为研究基地,分别测定水体、沉积物和贝类生物体中镉、铬、铅、汞、砷5种重金属的分布、富集情况,开展三者间的相关性研究,并对不同贝类生物体对水体重金属富集吸收能力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贝类中镉、铬、铅、汞、砷含量均符合无公害水产品要求。以生物富集因子(BCF)来表征贝类对水体中重金属的富集能力,研究发现:泥蚶、缢蛏、青蛤对镉、砷的富集能力较强,其富集系数分别为:967.7,193.5,161.3和687.5,1 218.8,1 000。缢蛏对砷的富集系数最高。  相似文献   

11.
祝立 《福建水产》2004,(3):60-63
2003年5至10月对平潭县海坛海峡贝类监控区的养殖环境及贝类质量状况进行了全面的调查。通过对该海域海水、表层沉积物及菲律宾蛤仔的汞、砷、铅、镉、铜、锌6个重金属含量的检测分析,海水中汞的含量较高。但是由于特殊的底质状况与水文条件,海水中较高含量的汞并未过量富集在该海域底质中,沉积物中的6项重金属指标全部符合海洋沉积物质量标准。在良好的底质环境条件下,菲律宾蛤仔体内Hg、As、Cu、Zn的含量符合无公害水产品质量标准,但Pb、Cd有部分样品超标。尽管该海域海水中汞的含量较高,但贝体并未受到汞的污染。据此认为影响贝类产品安全卫生质量的因素除了养殖环境受污染的程度外,还与养殖环境的地理、水文条件以及贝类的养殖品种有关。  相似文献   

12.
为了给牡蛎肉深加工及综合利用提供具有应用价值的基础数据,系统地探讨了中国主要养殖区新鲜牡蛎食品化学特性的差异性。结果显示,不同养殖海域及不同品种牡蛎的粗蛋白、脂肪、灰分、糖原和牛磺酸含量均具有显著差异(P<0.05)。牡蛎中锌(Zn)含量最高,各金属元素含量具有显著的地域差异性(P<0.05),其中汕头牡蛎的锌、铜(Cu)、镉(Cd)和铅(Pb)含量均显著高于其他样品(P<0.05)。呈味物质特征表现为,呈味氨基酸含量丰富,核苷酸及其关联化合物和甜菜碱含量均具有较强的地域和品种间差异性(P<0.05),其中甜菜碱含量呈"南低北高"的特征,品种间差异表现为香港牡蛎含量最低,福建牡蛎最高。醛类是新鲜牡蛎特征气味的重要组分,各地区牡蛎中检出的气味物质数量和种类有所不同;关键风味物质(ROAV≥1)中,1-辛烯-3-酮是汕头牡蛎最关键风味物质,而其他牡蛎中(E,Z)-2,6-壬二烯醛对风味贡献最大。综上,不同地理群体牡蛎的一般营养成分、牛磺酸、呈味物质和气味成分差异性显著。  相似文献   

13.
重金属元素在克氏原螯虾体内的生物富集作用   总被引:25,自引:6,他引:25  
汞和砷的检出率为0,镉、铅的检出率分别为96.15%、50%,铜和锌的检出率均为100%,铜、镉的超标率分别为38%、22.2%,锌和铅的超标率均为0。鳃、肝、螯足肌肉的重金属含量高于腹部肌肉,且腹肌中的残留量符合国家卫生标准。  相似文献   

14.
北京地区养殖池塘底泥中重金属的分布及污染特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调查结果显示,北京地区养殖池塘底泥中铬、铅、汞、锌、铜的含量分别为93.6(50.3~172)mg/kg(干)、32.2(20.1~185.8)mg/kg(干)、0.136(0.009~0.742)mg/kg(干)1、09.4(61.1~235)mg/kg(干)和57.8(18~155)mg/kg(干)。北京地区养殖池塘底泥中重金属含量相对较高,其中部分池塘中铜和汞的含量超过国家土壤环境质量Ⅱ级标准。采用单项污染指数法和综合污染指数法对北京地区养殖池塘底泥中重金属的污染状况进行了评价。北京地区养殖池塘底泥中铅的污染等级为安全级;锌的污染处于警戒线;铬、汞和铜为轻度污染。  相似文献   

15.
鱼虾类对微量矿物元素的需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琴 《河南水产》2001,(3):14-15
微量矿物元素(以下简称微量元素)在动物体内含量甚微,但在机体生命活动中起着重要作用。研究鱼虾类微量元素的营养、生理作用及需要量,对完善饲料营养成分,提高饲料效率和促进鱼虾类生长发育及维护健康具有积极的作用。鱼虾类需要的微量元素有14种:铁、锌、锰、铜、碘、钻、氟、硒、镍、钼、铬、硅、钡、砷。  相似文献   

16.
以微波消解样品,利用石墨炉法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了牙鲆肌肉中的铅、镉、砷、硒、铜、铬、锰、镍、钻、锡等十种微量元素的含量。结果表明此方法简便、精密度和灵敏度高。牙鲆肌肉中铬、铜、锰和硒的含量分别可达1.096μg/g、0.613μg/g、0.347μg/g和0.199μg/g,提示牙鲆肌肉中各种有益微量元素含量较高,而有害微量元素砷、铅、镉等的含量均较低,分别仅为0.083μg/g、0.097μg/g和0.010μg/g。因此,牙鲆肌肉是人类微量元素的良好来源。  相似文献   

17.
试验测定了长鳍吻鮈(Rhinogobio ventralis)含肉率及其肌肉常规营养成分(蛋白质、脂肪、灰分、水分)、矿物元素(钙、磷、钠、镁、铜、锌、铁、锰、铬、硒)和氨基酸组成,并对其营养价值作了综合评定。结果表明,长鳍吻鮈含肉率为(69.51±4.91)%;肌肉(鲜样)中水分、粗蛋白、粗脂肪和灰分的含量分别为(7...  相似文献   

18.
大亚湾经济类海洋生物体的重金属含量分析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文章讨论了大亚湾主要经济类海洋生物体内重金属含量的变化特征及其富集能力.结果表明,甲壳类重金属元素的含量最高、头足类的含量次之、鱼类的含量最低.生物体重金属含量从高到低依次为锌(Zn)>铜(Cu)>铅(Pb)≈砷(As)>镉(Cd)>汞(Hg).大亚湾海域经济类海洋生物对Cu和Zn的富集能力最高,对As的富集能力最低.大亚湾经济类海洋生物体重金属含量低于"无公害食品-水产品有毒有害物质限量"标准值.潜在危害系数的计算结果表明,Cd、Pb和Hg存在一定的潜在危害,Cu的潜在危害性很低.  相似文献   

19.
牡蛎中重金属的含量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研究了罗源湾三种牡蛎中的铜、锌、镉、铅含量,结果发现,三种牡蛎中的重金属含量均没有超标,与受污染的海区相比,罗源湾的牡蛎中重金属含量明显偏低,与不受污染的海域比较,又略显偏高。  相似文献   

20.
为了评估大型溞在渔用饲料中的的营养价值,测定了不同季节人工培养的大型溞和夏季污水中大型溞风干样的营养成分与重金属含量。结果显示,各季节人工培养的大型溞水分含量存在显著的季节差异,冬季最高为5.14%,夏季最低为2.51%;夏季污水中大型溞水分含量(9.12%),显著高于人工培养的大型溞。人工培养的大型溞粗蛋白含量为30.93%~50.21%,在不同的季节也存在显著性差异,冬季人工培养、夏季污水中大型溞粗蛋白含量显著高于其他组。大型溞的15种氨基酸含量在各季节中差异显著,冬季最高(36.65%),夏季最低(24.74%);夏季污水中氨基酸含量为41.79%,9种必需氨基酸占22.15%,赖氨酸含量达到3.4%,蛋氨酸的含量为1.14%,苏氨酸含量为2.45%。大型溞粗脂肪含量随季节变化差异显著,冬季最高(18.88%),秋季最低(4.19%),夏季污水与冬季人工培养的大型溞无显著性差异。秋季人工培养的大型溞与夏季污水大型溞必需脂肪酸含量最高,为17%左右,所有大型溞中均没有检测到花生四烯酸和亚麻酸。重金属铬、铜和锌、铅最高含量分别出现在夏季污水、秋季、春季、夏季人工培养大型溞;夏季污水和冬季人工培养大型溞中未检测到铅元素,所有大型溞中均没有检测到镉元素。除铬外,铜、铅、砷和锌的最低含量均出现在夏季污水大型溞中。研究表明,大型溞蛋白质、脂肪营养丰富,而夏季污水大型溞必需氨基酸和必需脂肪酸营养价值普遍高于人工培养的大型溞,且重金属潜在毒性较低,作为渔用饲料蛋白源进行资源化利用的可行性更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