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目的]利用大肠杆菌可溶性地表达鸡传染性法氏囊病毒(IBDV)VP2蛋白。[方法]根据IBDV vp2全长序列(Gen Bank登入号AY704912),设计一对缺失VP2蛋白N-端80个氨基酸残基的特异性引物,克隆IBDV HQ株的vp2基因,插入质粒p ET-22b中构建大肠杆菌周质表达质粒p ET-22b-vp2,经IPTG诱导后表达重组蛋白。[结果]在SDS-PAGE中可见大小约为39 k Da重组蛋白。重组蛋白纯化后,Western Blot检测表明其具有良好的反应原性。[结论]在大肠杆菌细胞周质中可以高效地可溶性地表达鸡传染性法氏囊病毒IBDV VP2蛋白,并且该重组蛋白有较好的免疫原性,可以为后续亚单位疫苗及检测试剂盒开发提供所需的蛋白。  相似文献   

2.
为提高原核表达传染性法氏囊病毒(IBDV)VP2蛋白纯度,在大肠杆菌中表达VP2蛋白,并对其进行纯化方法优化及其免疫原性分析。利用琼脂扩散试验(AGP)测定VP2蛋白效价并进行SDS-PAGE和Western blot鉴定;采用饱和硫酸铵溶液和离子交换层析对目的蛋白进行纯化,并对纯化填料、洗脱液离子强度及缓冲液的pH值进行优化,以确定最佳纯化条件。将纯化的VP2蛋白免疫SPF鸡,定期采血用ELISA方法测定其免疫抗体并进行病理组织检测。SDS-PAGE及Western blot鉴定结果显示,VP2分子质量约为50 ku,且具有良好反应原性,VP2蛋白可溶性表达的AGP效价为1∶16。纯化结果显示,利用强阴离子层析优化盐离子浓度及pH值可获得纯度较高的VP2蛋白,其质量浓度为0.6 mg/mL。纯化的VP2蛋白加商业佐剂免疫鸡28 d后,鸡产生的特异性免疫抗体滴度最高,且攻毒后的保护率可达到80%,法氏囊无明显病理组织损伤。综上,利用大肠杆菌成功表达了VP2蛋白,纯化的VP2蛋白纯度较高且具有良好的免疫原性。  相似文献   

3.
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IBDV)是鸡传染性法氏囊病(IBD)的病原。近年来IBDV变异毒株和超强毒株的流行,严重威胁着世界养鸡业的发展,传统疫苗已不能控制IBDV的流行,迫切需要研制新型疫苗。IBDV VP2蛋白是重要的结构蛋白,能诱导机体产生中和抗体,因此,利用VP2蛋白制备IBDV重组疫苗成为国内外研究的热点。综述了IBDV VP2蛋白的作用及在不同表达系统中用VP2蛋白制备疫苗的研究进展,以期为IBDV新型疫苗的开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克隆、序列分析及原核表达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IBDV)VP2基因。根据GenBank已登录的IB-DV VP2基因序列,设计合成一对VP2基因特异性引物,应用RT-PCR技术从陕西省某鸡场分离的IBDV毒株中克隆VP2基因并进行序列分析。再将VP2基因亚克隆于原核表达载体pET-32a中,构建重组质粒pET-32a-VP2,经鉴定正确后转化大肠杆菌BL21菌株进行诱导表达,并进行SDS-PAGE检测。成功克隆IBDVYL毒株VP2全基因序列,核苷酸和氨基酸序列分析表明,YL株为IBDV超强毒株。经IPTG诱导后,SDS-PAGE分析,在宿主菌BL21中成功表达约为53 ku的VP2蛋白。IBDV VP2基因克隆表达成功,为IBDV的分子生物学特性研究提供资料,其表达产物为进一步制备抗IBDV单克隆抗体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5.
传染性法氏囊病重组细菌活疫苗的免疫试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将含传染性法氏囊病(IBD)病毒VP2基因重组质粒pET28a/VP2的大肠杆菌BL21在体外诱导表达后给鸡接种.试验鸡分为9组.接种液每毫升含2.0×1010个细菌,口服3次.在21、35日龄以琼脂免疫扩散试验检测抗IBDV血清抗体;在35日龄以标准强毒株BC6/85进行攻毒;根据攻毒后法氏囊的IBDV抗原阳性数和法氏囊病变发生数统计其免疫保护率.结果表明,该疫苗诱导鸡只产生抗IBDV免疫力与接种途径、剂量、接种次数密切相关;口服接种不能诱导鸡只产生抗IBDV的免疫力;该重组细菌进入体内后不再表达VP2.  相似文献   

6.
为评价通用载体pET-mLTA-CTLA-4表达的蛋白质与传染性法氏囊病毒(IBDV)亚单位联合疫苗的免疫效果,表达重组蛋白mLTA-CTLA-4,以家兔毒性试验确定其安全性:同时RT-PCR法扩增鸡IBDV的VP2基因,构建表达载体pET-VP2;选择10日龄非免疫健康鸡进行分组试验,包括IBDV活疫苗免疫组、不同剂量VP2+mLTA-CTLA-4免疫组及空白对照组,免疫后定期检测鸡血清抗体IgG小肠黏膜抗体IgA的ELISA效价;在加强免疫后用IBDV野生毒株攻击,连续观察2周并计算保护率.结果显示,重组蛋白mLTA-CTLA-4安全无毒性,IBDV活疫苗免疫组产生的抗体IgG、IgA水平均高于重组蛋白免疫组,重组蛋白免疫组与活疫苗免疫组对鸡的保护率均为100%.表明重组蛋白mLTA-CTLA-4可与IBDV亚单位疫苗联合应用,保护鸡只免受IBDV感染.  相似文献   

7.
为评价通用载体pET-mLTA-CTLA-4表达的蛋白质与传染性法氏囊病毒(IBDV)亚单位联合疫苗的免疫效果,表达重组蛋白mLTACTLA-4,以家兔毒性试验确定其安全性;同时RT-PCR法扩增鸡IBDV的VP2基因,构建表达载体pET-VP2;选择10日龄非免疫健康鸡进行分组试验,包括IBDV活疫苗免疫组、不同剂量VP2+mLTA-CTLA-4免疫组及空白对照组,免疫后定期检测鸡血清抗体IgG小肠黏膜抗体IgA的ELISA效价;在加强免疫后用IBDV野生毒株攻击,连续观察2周并计算保护率。结果显示,重组蛋白mLTA-CTLA-4安全无毒性,IBDV活疫苗免疫组产生的抗体IgG、IgA水平均高于重组蛋白免疫组,重组蛋白免疫组与活疫苗免疫组对鸡的保护率均为100%。表明重组蛋白mLTA-CTLA-4可与IBDV亚单位疫苗联合应用,保护鸡只免受IBDV感染。  相似文献   

8.
传染性法氏囊炎病毒部分VP2基因的克隆与原核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传染性法氏囊炎病毒(IBDV)是侵害雏鸡和青年鸡的重要病原,病毒VP2蛋白是主要保护性抗原。为研究不同毒株VP2基因的变异及其抗原表位特点,作者克隆、表达和鉴定了VP2基因。首先应用SPF鸡胚接种和鸡胚成纤维细胞培养法复制病毒,并以自行设计的1对引物,从中扩增出987 bp的VP2片段并进行鉴定。测序结果表明,国内不同毒株VP2高变区序列同源性达99%以上。将其部分片段插入载体pGEX-4T-1,构建原核表达重组质粒,转入大肠杆菌后用IPTG诱导表达。经检测,在SDS-PAGE中可见大小为44 400的融合蛋白。  相似文献   

9.
抗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单克隆抗体识别的抗原表位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用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IBDV)及其重组表达蛋白VP2,VP3和单抗做各种ELISA试验,测定单抗识别的IBDV蛋白抗原及其多肽片段,并分析单抗识别IBDV抗原表位的空间关系。结果表明,抗IBDV单抗A,B,C,D,E,G与重组表达蛋白VP2呈阳性反应,而与表达蛋白VP3呈阴性反应,单抗C与表达蛋白VP2和VP3均呈阳性反应;单抗A,B,D,E,G识别IBDV VP2蛋白上相近或相似的抗原表位,均识别VP2蛋白多肽序列PJ1,PJ2,PJ5,PJ14,属于同一类群的构像性单克隆抗体。  相似文献   

10.
[目的]鸡传染性法氏囊病毒(IBDV)感染会引起鸡的免疫抑制,给养禽业带来巨大危害。本文旨在探讨鸡传染性法氏囊病毒(IBDV)蛋白VP4和VP5在病毒感染引起的免疫抑制中的作用。[方法]构建VP4和VP5蛋白的真核表达质粒并转染Vero细胞,再用IBDV CV03病毒株感染转染后的细胞,Western-blot方法检测细胞中模式识别受体及下游转录因子的表达;RT-q PCR检测细胞因子及抗病毒基因的表达。[结果]IBDV CV03病毒感染Vero细胞后,VP4蛋白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提高TLR3、RIG-Ⅰ蛋白含量,但差异不显著;VP5对TLR3、RIG-Ⅰ等介导的天然免疫通路有一定的抑制作用;过表达VP5在IBDV CV03病毒感染后显著抑制了Vero细胞IRF3的表达及其磷酸化水平,也显著抑制了IRF7蛋白和NF-κB基因的表达,并在抑制NF-κB后抑制了TNF-α,而过表达VP4无此作用。[结论]VP5蛋白对Vero细胞相关信号通路有一定的抑制作用,这种抑制作用和核转录因子及TNF-α的抑制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法氏囊病毒VP2蛋白的抗原表位在机体免疫应答中的作用和特点。[方法]以接种传染性法氏囊病毒(IBDV)的鸡胚尿囊液为模板,根据Genbank中登录的IBDV的VP2蛋白基因的全序列设计引物,通过RT-PCR扩增获得VP2高变区部分片段,将其克隆到原核表达质粒PGEX-4T-1中,经酶切鉴定后,转化大肠杆菌Rosetta(DE3)BL21,筛选阳性克隆并对其进行测序鉴定。[结果]通过PCR扩增获得一个504bp的扩增片段,序列分析结果表明它与GenBank中登录的IBDV的VP2蛋白基因的核苷酸序列同源性达99.8%,其氨基酸序列的同源性为99.4%,说明各毒株间高变区基因序列保守性很高。[结论]法氏囊炎病毒毒株在两个大小亲水区内的氨基酸都非常保守。  相似文献   

12.
应用B ac-to-B ac杆状病毒表达系统表达的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IBDV)JS株VP 2基因的重组杆状病毒reB acm id-VP 2蛋白,建立抗IBDV血清抗体的间接EL ISA检测方法,研究IBDV VP 2蛋白的结构与功能。结果表明:该方法与进口试剂盒平行检测对比试验显示,其敏感性为93.4%,特异性为90.9%;对VP 2亚单位疫苗免疫的血清样本的8次重复检测,变异系数小于4%,表明该检测方法对VP 2亚单位疫苗免疫效果的监测、评价具有更高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13.
建立以传染性法氏囊病毒(IBDV)VP2蛋白为诊断抗原的传染性法氏囊病(IBD)血清学检测方法,研究了VP2蛋白的编码基因,并在原核表达系统中表达了VP2蛋白。用表达的VP2蛋白建立了IBDV间接ELISA检测方法。抗原最佳包被量为每孔174.67 ng,血清最佳稀释度为1:40。对采自安徽部分地区的979鸡血清样品进行检测,IBDV抗体阳性率为39.73%。结果证实,间接ELISA法用于IBD血清抗体的监测具有良好的特异性,是一种快速简便的血清学方法,值得在基层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IBDV VP2蛋白P22表位多肽的原核表达及初步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进一步了解传染性法氏囊病毒(IBDV)VP2蛋白P22多肽抗原表位的功能,根据IBDVVP2蛋白的三维结构,设计合成编码P22多肽的基因序列,通过大肠杆菌密码子优化,并将基因序列P22串联二次合成并转化大肠杆菌BL21(DE3)菌株。用IPTG诱导P22基因的表达。表达纯化后的P22多肽经SDS-PAGE电泳和Western-blot分析及传染性法氏囊病毒快速检测试纸条检测。结果表明,P22表位多肽的分子质量约为16kD,并能被His单抗识别,用试纸条检测纯化的P22多肽,呈阳性反应结果。提示IBDV VP2蛋白P22多肽能与IBDV单抗特异性反应。  相似文献   

15.
应用RT-PCR技术扩增了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IBDV)分离株JS7的VP3基因,并进行了分子特征分析和原核表达。结果显示,JS7的VP3基因的关键氨基酸位点上表现为981P、990A、1005A,既有致弱毒株的990A,又有vvIBDV毒株的981P和1005A,在遗传进化和同源性分析上,JS7更接近于vvIBDV参考株;VP3基因在IPTG的诱导下,在p ET-28a系统中成功表达出32 ku的产物,western-blot检测发现,该表达产物与鸡抗IBDV多抗血清发生反应。说明JS7-VP3成功表达并具有良好的免疫原性。这为进一步研究IBDV特异性的检测方法的建立以及VP3在IBDV致病性中的进一步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6.
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DNA疫苗的免疫原性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将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弱毒株 (IBDV JD1)和强毒株 (IBDV ZJ2 0 0 0 )的基因组A节段全长cDNA、多聚蛋白 (VP2 /VP4/VP3)和主要宿主保护性抗原 (VP2 )基因 ,分别克隆入两种真核表达载体pCI和 pcDNA3,构建成 12种真核表达质粒。将制备的DNA疫苗以 2 0 0 μg的剂量经腿肌和皮下结合途径首免 14日龄SPF鸡 ,2 8日龄以相同的剂量二免 ,二免后 14d攻击IBDV标准强毒BC6 / 85株。结果表明 ,含A节段或多聚蛋白基因的表达载体均能诱导较高水平的中和抗体并能提供对强毒的免疫保护 ,多聚蛋白基因构建成的DNA疫苗与弱毒苗B87的免疫效果相当 ;编码VP2基因的DNA疫苗仅能诱导很低水平的中和抗体 ,几乎不能提供免疫保护 ;以 pCI为表达载体的免疫效果优于pcDNA3;源于ZJ2 0 0 0株基因构建成的DNA疫苗诱导的免疫反应优于JD1株 ,提示DNA疫苗的免疫效果与VP2蛋白的构象、表达载体的调控元件和毒株差异等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17.
在家蚕培养细胞及幼蚕中表达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IBDV)主要宿主保护性抗原VP2蛋白的基础上,初步研究了该表达产物的免疫原性。Western免疫印迹和ELISA均检测到春蚕和秋蚕中的VP2蛋白活性。含VP2的春蚕蚕血制成的注射疫苗皮下注射18日龄非免疫鸡,两周后二免;含VP2的秋蚕蚕血冻干制成口服疫苗,隔天喂服18日龄非免疫鸡。于首免后第10,13,21,28,37日分别采血,第37日攻毒。病毒血清中和试验显示注射组及口服组的中和抗体滴度最高可达1∶4211.3和1∶3118.9,攻毒结果显示它们对IBDV中国标准强毒株BC6/85的攻击保护率为100%和80%。以上研究表明家蚕表达的VP2蛋白具有良好的免疫原性,从而为开发实用化低成本的疫苗打下了扎实基础。IBDV亚单位疫苗的口服免疫有效是一个重要发现。  相似文献   

18.
黄成斌  潘玲  余为一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8):15679-15680,15682
[目的]比较以原核表达蛋白与纯化病毒制备单克隆抗体的特性。[方法]RT-PCR扩增IBDVVP2基因,通过原核表达系统表达目的蛋白,并亲和纯化重组蛋白。尿囊液扩增IBDV,并通过超速离心纯化病毒。分别用纯化的重组VP2蛋白和IBDV免疫Balb/c小鼠,ELISA筛选杂交瘤细胞株。[结果]获得了2株分泌VP2蛋白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细胞株,腹水ELISA效价均为1∶2×104;4株分泌IBDV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细胞株,腹水ELISA效价分别为1∶2×106,1∶6×104,1∶1×105,1∶4×103。所有单克隆抗体均与其制备用免疫原反应,不与空载体或其他病毒抗原反应。经10~20次传代,仍保持稳定的效价。[结论]纯化的原核表达VP2蛋白和IBDV均能诱导小鼠产生免疫应答;用原核表达的VP2蛋白作为免疫原,可以获得特异的VP2抗体。  相似文献   

19.
将含萧山鸡白细胞介素2基因的真核表达质粒pCI-IL-2的减毒鼠伤寒沙门氏茵ZJ111(ZJ111/pCI-IL-2)口服接种小鼠和雏鸡,并与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IBDV)DNA疫苗联合免疫雏鸡观察其免疫效力.结果表明:利用减毒沙门氏菌作为栽体的鸡白细胞介素2口服免疫增强剂具有相对的安全性,重组ZJ111/pCI-IL-2茵能明显增强IBDV DNA疫苗对强毒株攻击保护率;增强IBDV DNA疫苗诱导的抗体的效价(P<0.05);增强IBDV DNA疫苗所诱导的T淋巴细胞和B淋巴细胞的增殖反应(P<0.05),上述结果初步表明以减毒沙门氏菌为载体的白细胞介素2免疫增强剂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和免疫增强作用,为研制低成本、实用化的禽类口服免疫增强剂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20.
IBDV VP2/4/3、ChIL-18共表达载体的构建及在Vero细胞上的表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提高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IBDV)多聚蛋白(VP2/4/3)DNA疫苗的免疫效果,应用重叠延伸剪切技术(splicing by overlapping extension)将IBDV VP2/4/3基因与鸡白细胞介素18(ChIL-18)基因分别经3次PCR获得融合基因片段VP2/4/3-ChIL-18和ChIL-18-VP2/4/3,将融合基因片段定向插入真核表达载体pCI中,获得重组质粒pCI-VP2/4/3-ChIL-18和pCI-ChIL-18-VP2/4/3;应用PCR法,在本实验室已成功构建的重组真核表达载体pCI-VP2/4/3和pCI-ChIL-18的基础上,构建VP2/4/3基因和ChIL-18基因的共表达载体co-pCI-VP2/4/3-ChIL-18。在脂质体介导下将上述重组真核表达载体转染Vero细胞,间接免疫荧光证实重组质粒能正常表达目的蛋白,表达的蛋白具有免疫反应性。这为进一步研究ChIL-18的分子免疫佐剂作用及研制高效、价廉的IBDV DNA疫苗提供了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