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通过透皮给药.考察雷公藤多苷纳米乳(TWP-NE)治疗SD大鼠佐荆性关节炎的增效减毒作用.用TWP-NE和雷公藤多苷片(TWP)对SD大鼠佐剂性关节炎进行治疗,每隔4 d测量足部体积,28d后测定血清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尿素氮(BUN)和尿液中尿蛋白含量,并取肝、肾进行组织病理学观察.结果显示:TWP-NE对佐荆性关节炎的治疗效果优于TWP.与空白对照组相比,TWP-NE组血清ALT、AST,BUN以及尿液中尿蛋白含量无显著性差异:TWP组血清ALT、AST、BUN以及尿液中尿蛋白含量显著升高.病理组织学观察显示TWP组肝、肾的损伤更严重.说明用纳米乳对雷公藤多苷进行包合可以提高药效并降低其对肝、肾的毒性.  相似文献   

2.
【目的】制备雷公藤多甙纳米乳(TP-NE),并考察其抗炎及免疫抑制效果。【方法】滴定法制备雷公藤多甙纳米乳,建立SD大鼠蛋清性关节炎和佐剂性关节炎模型,用雷公藤多甙片(TP)和TP-NE进行治疗,治疗过程中测量足部体积,观察其抗炎效果,治疗24 d后用噻唑兰(MTT)法研究TP-NE对脾淋巴细胞增殖活性的影响,并检测血清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活性和氧化氮(NO)的含量。【结果】TP-NE棕黄色、澄清、透明、平均粒径为23.6 nm,其对大鼠蛋清性关节炎有保护作用,对大鼠佐剂性关节炎有治疗作用,且给药时间越长治疗效果越显著;TP-NE对脾淋巴细胞增殖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可以显著增强血清中SOD活性,极显著降低血清中NO含量。【结论】TP-NE具有较好的抗炎和免疫抑制效果,且具有一定的缓释效应。  相似文献   

3.
中药雷公藤具有抗炎、抗肿瘤、抗菌等活性,但也因其复杂的成分中含有部分具有抗生育毒副作用的物质而导致药物推广的限制.本实验将雷公藤多甙片与雷公藤CO2超临界萃取物进行毒性对比.采用染毒成年昆明小鼠,称量其睾丸湿重,计算脏器系数,常规HE染色后观察睾丸的病理改变.收集血清,用放射免疫法测量血清中FSH、LH、T的含量.实验发现雷公藤多甙片血清LH水平明显高于正常组,初步认为是睾丸间质细胞受损所致.从HE常规染色的结果看,雷公藤多甙片各荆量组的曲细精管受损严重.雷公藤CO2超临界萃取物高剂量组除血清LH水平高于对照组外,其余实验未见明显异常,He染色观察正常.给药40 d后雷公藤多甙片各剂量组小鼠受孕率均为O%,而超临界萃取物各组与对照组相比却无显著性差异.这充分说明了雷公藤CO2超临界萃取物的抗生育毒性远低于雷公藤多甙片.  相似文献   

4.
采用BRP固相萃取小柱纯化、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检测雷公藤干浸膏、雷公藤片、雷公藤多苷片中四种成分的含量,采用Kromasil C_(18)(250 mm×4.6 mm,5μm)色谱柱,乙腈、甲醇、0.5%磷酸、水作为流动相梯度洗脱,建立固相萃取-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雷公藤半成品、制剂中雷公藤甲素、雷公藤红素、去甲泽拉木醛和雷公藤内酯甲4种成分含量测定方法。结果表明,雷公藤甲素、雷公藤红素、去甲泽拉木醛和雷公藤内酯甲的线性关系良好(r≥0.996),加样回收率平均值分别为92.50%、94.93%、99.36%、92.29%,RSD分别为4.70%、6.41%、5.90%、4.36%。  相似文献   

5.
雷公藤多甙对雄性黄毛鼠、小白鼠抗生育试验初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用雷公藤多甙按30 mg·kg-1 剂量对雄性黄毛鼠进行灌胃染毒,以药后14 d效果最好,对精子数、A级精子及精子存活率的抑制率分别为44.3%、57.9%、46.4%;第42 d效果减弱,分别是10.8%、12.0%、26 .1%;第84 d基本丧失抗生育作用.说明雷公藤多甙对黄毛鼠精子发生有显著的抑制作用.睾丸组织切片表明,雷公藤多甙能破坏睾丸组织,使生精细胞数量及活力下降,抑制精子的形成及成熟.用雷公藤多甙按30 mg·kg-1和50 mg·kg-1两种剂量对雄性小白鼠进行灌胃染毒,以药后14 d抗生育效果最佳,小白鼠产仔率均下降32.6%;两种剂量处理差异不显著,均与对照处理存在极显著差异.适口性测定结果表明,黄毛鼠对雷公藤多甙混合剂摄食系数为0.26.  相似文献   

6.
倪勤学  霍艳荣  陆国权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35):20025-20028,20453
花色苷是一类广泛存在于果蔬中的水溶性色素,具有多种生物活性,在老年退化性疾病以及其他疾病的预防上都起着重要的作用。作为一种功能性天然色素,花色苷是目前国内外功能食品成分研究中的一个热点。结合花色苷的结构特点,综述了花色苷清除自由基、抗氧化的途径,在预防心血管疾病、老年痴呆症、高血糖,抗癌,抗炎等方面的作用,并在此基础上对其作用机制和构效关系,对花色苷研究和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和前景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7.
雷公藤组织培养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雷公藤(Tripterygium wilfordii Hook.f.)是卫矛科雷公藤属植物,为蔓生落叶植物,是著名的中药材。雷公藤具有抗炎、抗肿瘤、免疫抑制等作用,临床上常用于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红斑狼疮、慢性肾炎、麻风反应、白血病、肿瘤以及多种皮肤病等。长期以来人们利用雷公藤主要是野生资源,  相似文献   

8.
雷公藤甲素,来源于卫茅科雷公藤植物,为植物源农药。雷公藤甲素是最具药理活性的物质,具有显著的抗生育作用,主要是损伤鼠类睾丸生精细胞,减少精子,为雄性不育杀鼠剂,对各种害鼠均有效。现介绍一起羊雷公藤甲素中毒的病例,以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9.
[目的]雷公藤甲素是雷公藤主要药用活性成分之一,具有抗肿瘤、免疫抑制和抗炎等多种作用.应用植物细胞培养技术生产雷公藤甲素具有重要意义,而诱导子是提高植物细胞培养中次生代谢产物积累的有效途径之一.研究通过探究非生物和生物诱导子对雷公藤悬浮细胞中雷公藤甲素积累的影响,以期提高雷公藤甲素产量,为雷公藤悬浮细胞规模化生产雷公藤甲素等药用活性物质提供基础.[方法]以水杨酸(SA)、LaCl3以及雷公藤内生真菌NS-5、NS-17作为诱导子,研究不同类型及不同浓度诱导子添加对雷公藤悬浮细胞中雷公藤甲素积累及细胞活力、细胞生长、总糖消耗、PAL活性的影响.[结果]SA、LaCl3和内生真菌NS-5、NS-17诱导子均可促进雷公藤悬浮细胞培养物中雷公藤甲素的积累.非生物诱导子的效应大小受其浓度的影响,0.1 mg/L的SA诱导作用最好,可提高细胞活力,促进细胞生长,总糖消耗增加,升高PAL活性,雷公藤甲素产量最高是对照的3.5倍.随着浓度的降低,LaCl3对雷公藤甲素的诱导作用增强,20 mg/L LaCl3诱导下的最高含量是对照的2.0倍,同时20 mg/L LaCl3也提高了PAL活性和总糖消耗,但对细胞活力和细胞生长影响不大.内生真菌诱导子的效应大小即与诱导子种类和添加时间有关.细胞培养第4天添加NS-5、NS-17菌丝体提取物,第8天添加任一内生真菌诱导子均提高了雷公藤甲素的积累,其中NS-5菌丝体提取物的诱导效果相对最强,细胞培养第8天添加时雷公藤甲素产量最高,是对照的2.4倍,但雷公藤甲素的积累与细胞生长及PAL活性无明显的关联.[结论]诱导子的添加能够提高雷公藤悬浮细胞中雷公藤甲素的积累,诱导效应的大小与诱导子种类、添加浓度及添加时间有关.本研究中的0.1 mg/L SA、20 mg/L LaCl3及内生真菌NS-5菌丝体提取物显示了良好的诱导效果,在利用细胞培养技术进行雷公藤甲素生产中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0.
雷公藤的栽培技术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雷公为藤为常用中药,以根入药,具祛风除湿、活血通络、消肿止痛、杀虫解毒的功能.具有显著的抗炎作用和体液免疫及细胞免疫等作用.雷公藤根含主要的化学成分有生物碱、二萜类、五环三萜类、碳水化合物和矿物质等.其中生物碱类和二萜类是其主要活性成分.主治类风湿性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红斑狼疮病、麻风病、肾病、银屑病、白血病等.现代医药学研究表明,雷公藤还具有抗生育、抗艾滋病毒的作用.目前雷公藤已成为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肾炎等疾病的常规药物,此外还可开发为男性避孕药.  相似文献   

11.
陈艳彬 《现代农业科技》2012,(15):131-132,135
杉木林下套种雷公藤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林下套种雷公藤生长发育较好,植株基径、每丛枝数和单丛干物质重量等明显优于纯雷公藤,而单位面积产量与纯雷公藤相当,经济效益更好。六年生平均基径达1.5 cm,每丛枝数平均11条,每丛干重3.71 kg,分别比纯雷公藤提高25.0%、37.5%和32.97%,产量达28 t/hm2左右。同时,林下套种还有利于提高杉木林分生产力,具有广阔的推广应用前景;坡位、坡向等立地环境因子对雷公藤的生长发育影响较大,坡位以下坡生长最好,坡向以半阴半阳坡生长发育最好。  相似文献   

12.
雷公藤生物碱制品对小菜蛾和菜青虫的控制效果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测定了雷公藤总生物碱对小菜蛾和菜青虫的室内毒力,以及0.1%雷公藤生物碱乳油对两种害虫的田间防效。结果表明,雷公藤总生物碱对小菜蛾3龄幼虫48和72 h的LC50值分别为228.28和136.67 m g/L,对菜青虫5龄幼虫48和72 h的LC50值分别为307.61和238.18 m g/L;1.0%雷公藤生物碱乳油对小菜蛾的毒杀作用较强,其48和72 h的LC50值分别为69.62和20.35 m g/L,对菜青虫48和72 h的LC50值分别为93.18和44.62 m g/L。250倍稀释的雷公藤生物碱乳油(有效含量为40 m g/L)田间喷雾处理对小菜蛾和菜青虫均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施药后7 d的防治效果分别为82.93%和82.71%,在本试验剂量范围内对作物安全。可见,雷公藤生物碱制品对两种蔬菜害虫控制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3.
杀虫植物雷公藤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雷公藤是一种良好的杀虫植物 ,具有胃毒、拒食、抑制生长发育等杀虫活性。从雷公藤资源分布、化学成分、杀虫活性、合成及提取工艺等方面论述了雷公藤的研究新进展 ,并对其应用前景作了分析  相似文献   

14.
利用植物与植物性杀虫剂防治小菜蛾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试验以芥菜和雷公藤为材料,对小菜蛾进行生物防治研究.结果表明:大叶芥和皱叶芥诱集小菜蛾产卵效果较好,摘除部分叶子的大叶芥和皱叶芥效桌更好。雷公藤乙醇提取物浓度在1.5%以上,喷洒3d后对小菜蛾的防效在70%以上。芥菜的诱集和雷公藤的毒杀结合,可达到生物防治目的。  相似文献   

15.
利用水浸提的方式对人工栽培雷公藤的生化物质进行提取,通过杉木种子发芽实验进行生物检测.分析结果表明:人工栽培雷公藤的水浸提物在高浓度下能够抑制杉木种子的萌发和生长,但是在中、低浓度下对杉木种子的萌发和生长有显著的促进作用,这有可能为雷公藤与杉木合理混交密度的研究提供可靠的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雷公藤和昆明山海棠化学成分的相似性。[方法]采用乙醚、氯仿和乙酸乙酯等有机溶剂对雷公藤和昆明山海棠植物根茎进行顺序热提取。其提取液经浓缩后对相对应部位进行薄层层析检查、化学成分的预测和熔点的测定来判别2种植物的差异。[结果]结果表明,2种植物含有很多相似的化学成分。其薄层层析法的检查结果可作为雷公藤和昆明山海棠植物的生药鉴定,以及判断质量的指标。[结论]该研究结果对进一步分离、提纯雷公藤及昆明山海棠所含的化学成分及研究各化学成分的结构有一定的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比较雷公藤叶片中基因组DNA的提取方法。[方法]采用常规CTAB法、改良CTAB法、常规SDS法、高盐低pH值法和一步法分别提取雷公藤叶片基因组DNA,利用琼脂糖凝胶电泳、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样品OD260与OD280的比值以及RAPD扩增结果,判断所得DNA样品的纯度,并根据OD260值计算不同提取方法的DNA得率。[结果]改良CTAB法提取效果最佳,所提DNA的平均得率为219.3μg/g,OD260/OD280比值在1.869~1.903,用于RAPD-PCR均有较好的扩增结果。[结论]改良CTAB法是雷公藤叶片基因组DNA提取的最佳方法。  相似文献   

18.
利用水浸提的方式对人工栽培雷公藤的生化物质进行提取,并在3种光强照射下处理萝卜种子,进行发芽试验。分析结果表明:人工栽培雷公藤植株内的化感物质在不同光照条件下有不同的效应,在每日无光照条件下各处理对萝卜发芽指标的影响提高幅度远大于12 h光照和24 h光照。  相似文献   

19.
用雷公藤角斑病致病菌——福木假尾孢(Pseudocercospora elaeodendri)的培养液处理雷公藤(Tripterygium wilfordii)枝条,使得雷公藤体内保护酶增量表达,减弱膜脂过氧化作用,提高雷公藤的抗病性.结果表明40%福木假尾孢菌毒素为最佳处理浓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